
数学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二)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二)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折线统计图,绘制折线统计图,巩固和练习,实践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指导案年 月 日课 题栽蒜苗(二)(认识折线统计图)课型新授课时1教材分析本课时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有明显的区别,有着各自的特点,条形统计图侧重的是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折线统计图更能只管的看出某一个食物一段时间里的发展情况,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收集、整理、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已经逐步形成,他们愿意去收集、整理处理信息,他们有能力去探索折线统计图的表示方法,但是这部分对于学生比较难掌握,尤其是对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教师要适当的进行指导。课程目标1、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 2、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3、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学习重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学习难点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教具准备课件学 习 过 程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教师指导时间 一、认识折线统计图。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 通过对条形统计图的复习,引导学生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然后提出问题:如果要知道蒜苗的生长趋势能用什么办法?供学生讨论,在学生的讨论中,引出单式折线统计图,多媒体出示一份15天蒜苗生长情况折线统计图,对照图上数据,让学生讨论,你能发现哪几天蒜苗生长得比较快?预测第20天蒜苗大约长到多少?说说理由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学 习 过 程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教师指导时间 二、绘制折线统计图。 三、巩固和练习。 四、实践活动。。 学生说一说非典新增病人的变化趋势和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鼓励学生讨论,从图中,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将同学身高的数据按一定的规律分组。并统计人数。将这些数据用附页5的格子纸绘制成统计图,并与同学交流。 先讨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适当提示:一格表示多少比较合适?格子不够怎么办等?然后鼓励大家将自己记录的15天蒜苗生长情况绘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可绘制在附页4上。)1、练一练第一题,先观察统计图,引导学生说一说非典新增病人的变化趋势和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练一练第二题,看图后,首先说说小华每隔几小时测量一次气温,再说这一天气温的总体变化,鼓励学生讨论,从图中,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练一练第三题,组织学生读图,让学生掌握信息后,再根据信息进行适当推理4、四人小组互测身高,2人负责测量,1人记录。5、小组报告测量结果。将同学身高的数据按一定的规律分组。并统计人数。将这些数据用附页5的格子纸绘制成统计图,并与同学交流。 敢探未开发之新理,敢入未开化之边疆。 ——陶行知 当堂检测检测内容(可粘贴) 1)请你看图说一说,小玲跳绳中哪一阶段成绩提高最快?哪一阶段成绩提高比较缓慢?(2)估计小玲第八天成绩大约是多少?达到每分135个大约是在第几天?检测结果分析: 作业布置请您在布置作业前先试做,建议根据学情布置个性化作业,为学生减负。 (1)小玲每隔( )时测量一次气温(2)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板书设计 栽蒜苗(二)(认识折线统计图) 课后反思 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纵在他的手中。青年人的一切发展成就,直接影响他的,都以过去各种原始印象,起着强烈的作用。——别林斯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二)教案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二)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创境,合作探究,实践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二)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