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 腊八粥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 腊八粥教学设计,共6页。
会写“腊、粥”等 13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腊八粥感觉”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的“馋”。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照样子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教学要求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的“馋”。说说课文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仿照课文,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重点难点 教学课时 2 课时
会写“腊、粥”等 13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腊八粥、感觉”等词语。 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习课文描写腊八粥的部分,照样子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多媒体。
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请同学们分成男女两组比赛,每组每人 5 秒内说出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
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诉说着古往今来无数动人的故事,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黏黏的腊八粥饱含着人们浓浓的情,深深的谊,一切融化在粥里,流露于笔尖。今天,我们一起欣赏著名作家沈从文的《腊八粥》。(板书题目:腊八粥)简介作者。(多媒体出示)沈从文(1902—1988),中国作家。原名岳焕,湖南凤凰人。1922 年到北京,开始文学创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北京大学任教。创作中影响较大的是乡土小说, 主要表现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富有人情美和风俗美,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事历史文物及工艺美术图案等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有《沈从文全集》行世。二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1)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自学课文生字词,用笔在文中画出来,并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生字词。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1) 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多媒体出示)腊 là(腊月) 粥 zhōu(喝粥) 咽 yàn(咽下)匙 chí(汤匙) 盏 zhǎn(灯盏) 搅 jiǎo(搅和)稠 chóu(浓稠) 肿 zhǒng(肿胀) 熬áo(熬粥) 褐 hè(褐色) 缸 gāng(水缸) 脏 zāng(脏乱)筷 kuài(筷子)(2) 解释词语。(多媒体出示) 搅和:混合;掺杂。猜想:猜测。 三 再读感知,弄清结构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围绕“腊八粥”这一线索,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主要写了哪两部分内容?你能不能用小标题概括出故事情节?(课文围绕八儿等着
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画,讲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过腊八的故事。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板书:等粥 喝粥)交流讨论:文章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粥的部分写得详细,喝粥的部分写得简略)四 精读赏析,激发灵性分析第 1 自然段。为什么作者开篇要不惜笔墨介绍腊八粥的原料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状态?(为了衬托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更突出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为下文埋下伏笔)可以抓住“甜甜的、腻腻的、合拢、叹气似的、大碗大碗、大匙大匙、塞灌” 等词语进行分析。作者在文章开篇是如何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的?文章第一句话就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所有人都喜欢腊八粥。接着第二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的熬制过程,调动了人的视觉、嗅觉和味觉,表现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 1 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吧!五 课堂作业 抄写课后的生字。思考课后习题。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的“馋”。找出文中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多媒体。
一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美味可口的腊八粥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都垂涎欲滴,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也十分喜爱腊八粥,那么面对甜甜的腻腻的一锅粥,他是如何表现的呢?今天,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腊八粥》。二 精读赏析,分析人物形象1.作者浓墨重彩地写了八儿等粥的过程,八儿是怎样等粥的?试着用小标题概括。盼粥—想粥—猜粥—看粥(板书:盼 想 猜 看) 2.盼粥。(1) 默读课文第 2~8 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哪种描写手法,品读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 分析句子。①“喜得快要发疯了”属于哪种描写手法?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的喜悦之情吗?②“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此时此刻,八儿的心情是怎样的?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迫不及待)(板书:迫不及待)③第 4 自然段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指导朗读第 4、5 自然段的人物对话, 分角色朗读。④怎样理解第 8 自然段的反问句?(多媒体出示)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
(3) 过渡:八儿多想让妈妈早点儿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想粥”这一部分。想粥。(1) 分角色朗读课文第 9~11 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粥怎么分?后来想怎么分?他为什么变卦了?(理解八儿的讨价还价、得寸进尺)(2) “孥孥”是什么意思?从妈妈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妈妈对八儿十分宠爱) (3)指导朗读: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4)过渡: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想中粥是什么样的?下面我们来学习“猜粥”这一部分。猜粥。(1) 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的?请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多媒体出示) 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2) 自己读一读,想想粥里的栗子、饭豆、花生仁、枣子都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并画出来。看粥。(1) 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后,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文中哪个词语表现出了八儿的心理?(板书:惊异)(2) 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的?请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多媒体出示)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 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3) 找出关键词和第 13 自然段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4)看到了腊八粥的八儿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5)男女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注意要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6.吃粥。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详细描述了等腊八粥的过程,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描绘吃腊八粥的过程的呢?
作者用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腊八粥的好味道,运用动作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八儿吃腊八粥吃得多、吃得饱、吃得尽兴。(板书:心满意足)三 回读赏评,交流感受吃了一枚大枣,总算暂时堵住了八儿的小馋嘴巴。请同学们再次通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嘴馋的样子。文章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有很多,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腊八粥软糯又香甜,他在家常话语间将八儿一家的温馨生活写了出来,让人真正感受到了何为“家”,何为“亲情”。布置作业。(1) 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等熬成的腊八粥,美味可口,等你来品尝。请你仿照课文第 1 自然段,写一种你最喜欢的食物。(2) 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有关腊八的有趣传说和故事,和同学们分享。
文章内容浅显易懂,运用了最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文字,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孩童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通过写八儿对腊八粥的等待,激起学生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朗读的机会较少,如果课堂上能充分组织学生朗读、互动,效果会更好。
2 腊 八 粥盼 迫不及待想 苦苦等待等粥猜 奇妙看 惊异 喝粥 心满意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腊八粥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交流预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检测预习,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业设计,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第一单元2 腊八粥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