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二)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北师四下《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第2课时 小数的意义(二) | |||
课题 | 小数的意义(二) | 课型 | 新授课 |
教材分析 | 在上节课学生借助分数直观图,即面积模型初步体会了小数与十进分数关系的基础上,本节课教科书创设了长度和质量两个测量活动情境,主要是借助测量活动中把较小的度量单位转化成较大的度量单位,体会小数的意义与实际应用。 | ||
学情分析 | 学生对小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长度和质量两个单位也不陌生,本课学习起来较轻松,不过要注意质量单位的转化。 | ||
教学策略 |
3.处理教材 把握教材中丰富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使用价值,有效利用教材资源。 | ||
教学内容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二) | ||
教学目标 | 1.结合测量长度、质量等活动的具体情境,体会把较小的度量单位转化为较大的度量单位是产生小数的现实背景。 2.会用小数表示长度、质量等常见的量,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
教学重点 | 通过探索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 ||
教学难点 | 把复名数转化为单名数。 | ||
教学准备 | 刻度尺、PPT课件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环节 | 导学案 | ||
一、新课导入。 |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观察课本第4页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会测量吗?请同学们把你测量到的班级黑板的长度汇报上来好吗? | ||
二、探究新知 | 二、汇报交流,探究方法 1.学生汇报课间测量到的数据。 黑板长2米,又多出36厘米。 学生观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发现单位不同后,学生思考:怎么办? 当学生提出将单位统一后,学生尝试将测量结果换算成以“米”作单位的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单位换算。然后抽上组汇报,老师讲评。 师总结:由于米、分米、厘米都是十进制的,所以可以直接用分母为10或100的这种分数来表示,或用小数表示。 3.自学回答,鹌鹑蛋和鸵鸟蛋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千克? 教师找学生作答。
| ||
三、巩固练习 | 1.量一量,填一填。 2.一只军舰鸟的体重约为1千克600克,翼长2米1分米,骨骼重113克。用小数怎么表示呢? 1千克600克=( )千克 2米1分米=( )米 113克=( )千克 3.
4.52厘米=( )米 5.6米=( )米( )分米 5元6角7分=( )元 1.35元=( )元( )角 ( )分 6. 0.3小时是多少分钟呢?想一想。 | ||
四、课堂小结 | 把长度、质量较小单位的数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时,先把较小的数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然后现写成小数,并在后面加上要写成的较大单位的名称。 | ||
五、教学板书 | 小数的意义(二) 36厘米=0.36米 12克=0.012克 500克=0.5千克 | ||
六、教学反思 | 优点:本课时采用学生利用教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主动建构知识,这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其实有着本质联系,那就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主动学习。 缺点:个别学生在换算千克和克时混淆进率是千进制。 改进措施:在练习题设计上增加一两道千进制的换算,让学生多尝试,加深印象。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数与代数(2):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数与代数(2),共4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1)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1)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共5页。
数学四年级下册一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小数的意义(三)第4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一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小数的意义(三)第4课时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