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昆明市西山区初中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2年昆明市西山区初中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1页
    2022年昆明市西山区初中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2页
    2022年昆明市西山区初中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昆明市西山区初中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昆明市西山区初中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按要求默写,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请用现在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考生必须把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框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选项框,不要填涂和勾划无关选项。其他试题用黑色碳素笔作答,答案不要超出给定的答题框。
    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含1~7题,共 20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8分)
    ①古语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几千年来,人们之所以崇尚真善美,是因为还有假恶丑的原因。美,一定离不开真善。真,本来是就伟大;善,也足以和伟大相媲美。
    ②善,不单单是理论,更主要是实践。善心,可以点亮心灯;善行,可以播撒甘霖;
    , 。只有善良,才能包容宽恕,可以产生奇迹。"燃灯校长"张桂梅,立志将所有精力奉献于教育事业。她包容命运给予身体的苦难,创建华坪女高,成为山区女孩精神上的领路人。
    ③善良不是软弱,更不是懦弱。择善,也需要嫉恶如仇。不仇视恶,善就会变成愚蠢。恶人有时也可能做善事,但它往往是更大的恶的伪饰和包装;善人必要时也会恶一下,而他一定是为了对善进行升华和保护。
    ④恶有恶极,善有善极。择善为上,向善为高。不过,还要记住的一句话是∶施善,动念容易,坚守不易,恒心最难。
    1.请用正楷将第④段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
    (1)媲美( ) (2)宽恕( ) (3)懦弱( ) (4)嫉恶如仇( )
    3.请在第②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面的句子语意连贯,句式相同。(2分)
    4.第①③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2分)
    5.下面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1)惩戒 渊博 狭隘 心旷神贻 千里迢迢
    (2)点缀 崛起 崎驱 见异思迁 大相径庭
    (1)____改为__ (2)__改为 .
    6.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2分)
    A.律诗要求诗句字数相等,通常每句五字或七字,简称五律或七律。每首八句,二、
    三两联的上下句须对仗。
    B.朱自清,字佩弦,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其代表作《背影》,从平凡
    的事件中,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人。
    C.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形容村中人和平恬静的生活,
    这里"黄发"指老人,"垂髫"指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
    D.茨威格,德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他的小说多
    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7.按要求默写。【每小题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
    该空不得分。】
    文人总是有着比常人更敏锐的观察力,更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更深邃的思考。
    他们眼里有不一样的风景∶陆游的(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带我们欣赏山村沿途风光;岑参则在"(2)___,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带我们领略大漠奇景。他们心中有丰富细腻又与众不同的情感∶陈子昂在(3)"念天地之悠悠,___"中哀叹时空广表,个人的渺小孤寂;苏轼则在(4)"_____,月有阴晴圆缺"中表达中秋之夜孤独中的乐观旷达。他们,更因有着为国思为民忧的情怀而不朽∶杜甫在《春望》中(5)"__,___"表达忧国思亲的复杂情感;杜牧的《泊秦淮》中(6) , "表面指责商女,实则批判晚唐统治者,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出师表》中(7)". , _"体现了诸葛亮在国家危
    急时刻挺身而出、勇担重任的魄力。文人的豪情仁心给予我们鼓舞,让我们树立远大理想,请用连续的两句诗词作为自己的座右铭∶(8)"___ ,
    阅读理解。(含8~23 题,共 44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古诗词赏析。(第 8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练习。(3分)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乙】无题
    李白 李商隐
    杨花落尽子规啼,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闻道龙标过五溪。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我寄愁心与明月,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随君直到夜郎西。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这两首诗都用借景抒情的写法,结合诗歌中的两个划线句子分别赏析两位诗人借什么
    景抒发了什么情感?(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温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汪)遵,宣州泾县人。幼为小吏,昼夜读书良苦,人皆不觉。遵初与乡人许棠友善,工为绝句诗,而深自晦密。以家贫难得书,必借于人,彻夜强记,棠实不知。一旦辞役就贡,棠时先在京师,忽遇遵于途,行李索然,棠讯之曰“汪都何事来”遵曰“此来就贡。”棠怒曰∶“小吏不忖”,而欲与棠同研席”乎?”甚侮慢之。后遵成名五年,棠始及第。汪遵,泾之一走耳。拔身卑污,夺誉文苑。家贫借书,以夜继日,古人阅市偷光?,殆不过此。
    ——节选自《唐才子传》
    【注释】①晦密秘藏不露。②就贡进京应举。③索然简陋。④忖思虑,反思(自我)。⑤研席借指学习。⑥走∶指仆人。⑦阅市∶东汉王充“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典故,形容勤奋好学。偷光∶西汉匡衡“凿壁偷光”典故,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9.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走送之 走 (2)皆被绮绣 被∶
    (3)以家贫难得书 以∶ (4)甚侮慢之 慢∶
    10.请用现在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幼为小吏,昼夜读书良苦,人皆不觉。
    11.【甲】文中宋濂回忆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求书难、A.__和 B.______。【乙】文中汪遵求学也有和宋濂相似的经历∶“C._ ”。(请用原文回答)(3分)
    12.【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刻画人物,请结合两文内容,分析这一写法
    的作用。(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0分)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盛玉雷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每个人的成长和生活都与家国紧密相连。爱国爱家的那份心灵原色,一直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价值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忧国忧民,展现的都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
    ②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倚靠,家与国从来都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支撑。爱国先爱家,古代选拔官员,注重的是“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正所谓,“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当一个家庭家风正,家族子弟才经得起考验和诱惑,担得起大任和重托。
    ③__?“不能走,这是国家的土地,我们不能走。”青藏高原上,卓嘎、央宗姐妹俩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几十年如一日续写着从父辈开始的“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守边故事。“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守卫开山岛三十二年,“民的本分,兵的责任”充分诠释出爱党报国的心中大爱。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走向爱国爱民、匡扶天下,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让小家更加幸福,让社会更加和谐,让国家更加昌盛。
    ④家庭建设满怀“国富民强”之心,国家建设托举“家国天下”之志。春节期间,一对父子街头相遇却装作互不相识,因为父亲在着装巡逻,儿子在便衣反扒。“小家”虽然忙碌,却护航着“大家”的团圆。浓烈的家庭亲情贯穿于炽热的国之大爱,激发出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勤于实干、善于作为的不竭动力,这样的家风令人感佩。今日之中国,脱贫攻坚号角嚓亮,全面小康越来越近,改革开放气势如虹,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进,圆梦的舞台无比广阔,呼唤每个人、每个家庭奋发进取、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⑤成龙深情地歌唱∶“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印刻在每个人身上的特有情愫,也是我们骨子里永不改变的血脉基因。在家国一体、命运与共中找到梦想安放的空间,唱响高歌行进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必将一往无前、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选编自《人民日报》
    13.本文所提出的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2分)
    14.标题是文章的文眼,请分析一下本文标题的妙处。(3分)
    15.请结合选文内容,在第③段的横线上补充一个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在内容结构上都
    完整连贯。(2分)
    16.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 题。(13分)
    楠树湾访楠
    杜文涛
    ①水一程,山一程,河水越来越细,山越走越高。路先是水泥的,再是石子的,再走是泥土的,接着,连土都难看见,蛇形盘曲的路径上只有一地地荒草。
    ②路的尽头便是我们要到达的地方。下车,抬头,一树翁郁得浓墨重彩的绿,矗立在眼前。不用问,我知道,这就是那株楠树,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访的那株老楠树。
    ③眼帘里的楠,蓬勃鲜活地向上长着。疏密有致的枝柯,如虬蟠一般,弯曲地向四面躬着,向八方展着。树叶碧绿,纷呈舒展地迎着绯红的阳光。脚步往前踱着,树在眼帘里放大。树身浑圆庄重,要三四人牵手才可以环抱。树皮黝黑深褐,氤着久远的时光。树权三头六拐处,寄生着一棵碗口粗的棕榈树。棕苞紧裹明黄,叶片形如雀尾。枝节的高处,停着几只鸟儿,它们步履轻盈,礼敬般地绕树一圈,再一圈。楠树高大,想窥到树梢的细节,头只能仰起。树梢顶上,接续上天空。我探出头去,想嗅嗅树叶的味道。忽然,我被树叶小心翼翼地抚摸了下脸颊。那叶片,凉凉的,滑滑的,有着木质的清香味,树脂的油香味,还有着山野的草木味。树身上挂着古树保护的牌子。树名∶黑壳楠;树龄∶五百年;古树等级∶一级。对视中的这棵树已500岁了。
    ④屈指回望,那应是明正德年间,一个线装书里刻镂过的年日。楠树旁。绵延着翻山越岭的一条古盐道,那是陕南进入巫溪大宁河畔盐泉众多盐道中的一条。蜿蜒盘曲、穿林涉水的盐道上,走过多少路人,经过多少骡马队,又飘过多少怅惘满怀的歌谣?
    ⑤古树让人遐思,古树下的火山石群也让人遐思。那群石横竖峙立,大如庐,小如牛,形态奇异,昂首有啸天之势,摆尾有起伏之韵。楠树凿石而生存,人踞石而筑屋。树旁百步外聚3户人家∶有晏姓,崖面为庭院;有佘姓,依石砌庐舍;有余姓,临石建居室。
    ⑥文亭弟参加工作后一直在此地,谙熟乡物乡人。知我喜看古树,便邀约我来看楠树。我们站在路边说话,也看着地里丰润的景象。地畴里铺展着一地红苕,佘姓老汉正在刘割苕藤,准备着红苕的采挖。他身后稍远处,是一面收获过的烤烟地,那烟禾秆上,正开放着一束束粉红花朵,嫣红了半边山坡。听见人声,老汉抬头来看。文亭和老汉隔空说话。待看清人了,老汉把手中的镰刀往地垄上二丢,噻叫"来了稀客",便赶回来。文亭笑语相迎,老汉拭手接烟。闻声而来的,还有坎下两户人家的壮年男子。
    ⑦晌午的阳光炫目又暖身。我们闲话着楠树和楠树旁的事。山坳里传来隐隐的机器声。老汉说,那是准备修建高铁的钻机声,已经有一阵子了。那些测绘勘探的人都说着普通话,有时会过来找开水喝,人挺和善的。
    ⑧与楠树告别,与楠树旁的人告别。临上车时,我突然想起了什么—"这个地方叫什么?"文亭和众人齐声说∶"叫楠树湾!"
    ⑨楠树湾!一个楠树衍生的名字,一个如楠树一样古雅的地方!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结合文章第③段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3分)
    本文语言优美,意蕴深远。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语言特色。(2分)
    枝节的高处,停着几只鸟儿,它们步履轻盈,礼敬般地绕树一圈,再一圈。
    (2)待看清人了,老汉把手中的镰刀往地垄上一丢,嚷叫"来了稀客",便赶回来。
    19.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请分析其作用。(2分)
    20.作者是来访楠的,但选文第⑧段中,作者不仅与楠树告别,还与楠树旁的人告别。这
    一内容是否偏题?请说明理由。(3分)
    21.选文作者翻山跨水访楠,由楠树展开思考。茅盾先生在《白杨礼赞》中也提到了楠树。
    但两位作者对楠树的理解并不相同。请根据文章内容和材料链接,谈谈两位作者分别赋予楠树怎样的象征意义?(3分)
    【材料链接】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罢,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选自《白杨礼赞》
    (五)阅读名著,完成22~23题。(6分)
    22.如图为小蓝在学校举办的名著分享会上绘制的名著插图。这幅插图的情节和名著书名相关,请写出书名并概括插图情节。(2分)
    书名∶《__》,情节∶
    23.在名著分享会上,小楹声情并茂地诵读了《昆虫记》中的片段。请你根据这个片段,完成下面的问题。(4分)
    那儿是我所情有独钟的地方,是一块不算太大的地方,周围有围墙围着,与公路上的熙来攘往喧闹沸扬相隔绝,虽说是偏僻荒芜的不毛之地,无人问津,又遭日头的暴晒,但却是刺茎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虫们所喜爱的地方。因无人问津,我便可以在那里不受过往行人的打扰,专心一意地对沙泥蜂和石泥蜂等去进行艰难的探索。这种探索难度极大,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完成。我无须在那里耗费时间,伤心劳神地跑来跑去,东寻西觅,无须慌急慌忙地赶来赶去,我只是安排好自己的周密计划,细心地设置下陷阱圈套,然后,每天不断地观察记录所获得的效果。是的,"钟情宝地",那就是我的夙愿,我的梦想。那就是我一直苦苦追求但每每总难以实现的一个梦想。终于,有一天,我的心愿得到了满足。
    (1)文段中被法布尔称为"我所情有独钟的地方"是①_,他在此地建起了一座研究活昆虫的② 为目的的实验室。(2分)
    (2)结合文段请你谈谈法布尔为什么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荷马∶古希腊盲诗人,其著作《荷马史诗》开创了西方文学的先河,荷马堪称西方文学的始祖。)(2分)
    三、综合性学习。(含24~26 题,共6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近日,《昆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西山区各中学的同学积极响应,认真学习,校园里刮起一阵"环保风",为建设美丽春城贡献自己的力量。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2012年起中国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增长。预计 2020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将达到 2.65亿吨,较上年增加7.5%。目前我国约 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其中1/4 已无填埋的场地。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中餐余垃圾每年产量不低于 6000 万吨,年均增速预计达10%以上。这些有机垃圾中富含氮、磷、钾等养分元素,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原料。2016 年,我国废钢铁、废玻璃等十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 2.56亿吨,同比增长 3.7%,,回收总值约5902.8亿元。2017年回收量达到 2.82亿吨,同比增长11.0%,回收价值达到了7550.7亿元。如果将垃圾进行分类并充分利用,在减轻环境负荷的同时,还可以节约大量资源。
    材料三∶尽管一些小程序、科普文章对许多垃圾类型进行了细分,但落实到生活中,人们还是会面临垃圾分类不清的问题。比如,同样是海鲜,螃蟹壳算厨余垃圾,而贝壳就属于其他垃圾。垃圾分类看似简单,能正确投放却是一门学问。
    近 30 天,"垃圾分类"相关问题网络搜索趋势及热搜热议内容排行
    2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写出探究结果。(2分)
    25.请你根据材料三中垃圾分类出现的问题,为城市主管部门提出两条解决问题的建议。
    (2分)
    26.为了让同学们对垃圾分类更明晰,西山区各学校发起了"分类垃圾桶"宣传语大赛,请根据示例,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选择除A外的任意一种分类垃圾桶写一则宣传语。(2分)
    A.厨余垃圾桶B.可回收垃圾桶C.有害垃圾桶D.其他垃圾桶
    【示例】我选 A厨余垃圾桶∶
    我选____:
    四、写作。(第27题,50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7.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题一∶春天,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春天总是带来生机和希望。在这个春天,你会为自己埋下一颗怎样的种子?
    请以"在春日埋下____的种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二∶今年春节,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上夺得两金一银,很多同学把谷爱凌当做自己的学习榜样。在谷爱凌的采访中,她说过这样几句话∶
    第一句∶我们所有的人在这里,就是为了希望可以不断地去拓展人类的极限。
    第二句∶柔软且颗粒状的雪在我的雪板下流过的时候,让我感觉自己无所不能。
    第三句∶要在各种爱好中找到平衡,这样在每个部分都会更加专心,也更有效率。谷爱凌的话给我们以下人生启示∶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挑战自我;热情,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专注于某一件事,终能修成正果…
    请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感想,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写作要求∶
    (1)若选题一,请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4)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语文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含1~7题,共20分)
    1.(2分)错1字扣1分,笔画不规范或间架结构不合理,酌情扣0.5—1分,扣完为止。
    2.(2分)(1)pì (2)shù (3)nuò (4) jí
    3.(2分)例:例:善语,可以使春风拂面。
    4.(2分)第①段:人们之所以崇尚真善美,是因为还有假恶丑。
    或 人们之所以崇尚真善美,还有假恶丑的原因。
    第③段:而他一定是为了对善进行保护和升华。
    5.(2分)(1)贻改为怡 (2)驱改为岖
    6.(2分) D 茨威格国籍为奥地利。
    7.(8分)(1)柳暗花明又一村(2) 瀚海阑干百丈冰
    (3)独怆然而涕下(4)人有悲欢离合(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阅读理解(含8~23题,共44分)
    (一)诗歌赏析(3分)
    8.(3分)甲诗借描写飘零的杨花,暗喻远行的人前途命运未卜(1分);描写凄婉的子规啼叫,表达作者叹飘零、感离恨的心情(1分)。乙诗描写渐吹渐弱的东风和满地凋零的百花,深沉婉转地表达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1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9.(2分)(1)跑 (2)同“披”,穿着 (3)因为 (4)怠慢
    10.(1)(2分)(1)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2)(2分)(汪遵)年少时是个小吏,昼夜读书学习很刻苦,人们都不知道(他刻苦读书的情况)。
    11.(3分)A.求师难 B. 求学难(生活难;生活贫苦) C. “以家贫难得书,必借于人,彻夜强记”或“家贫借书,以夜继日”。
    12.(3分)甲文侧面描写同学优越的物质生活(0.5分),烘托宋濂专注勤奋、不畏生活艰难困苦的精神(0.5分),突出强调学业有成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地学习(0.5分)。乙文侧面描写汪遵的同乡同学许棠在得知汪遵进京应举时惊讶和轻侮怠慢的态度(0.5分),反衬汪遵勤奋学习,在不为人知的努力中取得成功给人带来的震惊(0.5分),强调突出学习努力、为人谦逊,才能不断追求进步(0.5分)。
    (三)议论文阅读(10分)
    13.(2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每个人的成长和生活都与家国紧密相连”。或:“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倚靠,家与国从来都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支撑”。
    14.(3分)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歌词,生动形象地点明本文的论题:家与国的关系(1分);运用对偶的修辞,对仗工整(1分);增加语言的文艺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5.(2分)爱家更爱国,没有国,家又如何圆满?或:爱家和爱国如何统一呢?(表达“爱家更爱国”的递进语义层次,1分,疑问或反问句式,1分)
    16.(3分)首先提出分论点:“家庭建设满怀‘国富民强’之心,国家建设托举‘家国天下’之志”(1分);然后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列举父子执勤工作中不相认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令人敬佩的家风托举爱国建国之志(1分);最后强调分论点,发出呼吁:“每个人、每个家庭奋发进取、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1分)。
    (四)记叙文阅读(13分)
    17.(3分)①古老但生命力旺盛;②触觉;③有着木质的清香味,树脂的油香味,还有着山野的草木味。
    18. (2分)(1)句:语言活泼生动,富有表现力;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礼敬般”将鸟儿人格化,赋予了鸟儿人的情感(1分);借鸟儿的姿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古老楠树古老而富有生机,表达对生命的崇敬之情(1分)。
    (2)句语言真切平实,亲切自然;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1分); “丢”“嚷叫”“赶”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老汉看到我们时候的反应,体现出老汉的热情,楠树湾的人情淳美(1分)。
    19.(2分)插叙,插入记叙对楠树旁古盐道的联想(1分);写出了古老的楠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悠久;久远等)(1分)。
    20.(3分)不偏题。作者赞扬楠树与当地的百姓:楠树与人的生活环境是相同的,他们共同书写着不屈服于环境的强大的生命力量(1分);由楠树过渡到人,赞美当地百姓靠勤劳与智慧创造美好生活(1分);扩大了文章的内涵(或:丰富了文章的内容)(0.5分),深化了文章的主旨(0.5分)。
    21. (3分)材料中的楠木象征贱视民众,思想顽固倒退,沉溺于贵族生活不思积极抗日的国名党反动派的落后思想(1.5分);选文中的楠树古老而富有生机,历经沧桑,见证历史,象征着当地劳动人民生命力量的强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1.5分)。
    (五)名著阅读(6分)
    22.(2分)A.《骆驼祥子》B. 军阀混战,祥子出城的时候遇上乱兵,车也丢了,人也被抓壮丁。后来祥子瞅准机会逃了出来。顺手牵了三匹骆驼,卖了三十元,祥子逃出来就病了,也许在昏迷中人们听见他老是叨叨骆驼,于是送他个外号叫骆驼祥子。
    23.(1)(2分)荒石园;本能、习性、生活方式、劳作、争斗和生息繁衍(每空1分,第二空答出两点即可)
    (2)(2分)把法布尔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是指他在昆虫学上开创性的贡献。(1分)同时《昆虫记》极富文学价值,法布尔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1分)
    三、综合性学习(6分)
    24.(2分)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增长;(1分)将垃圾进行分类并充分利用,在减轻环境负荷的同时,还可以节约大量资源。(1分)
    25.(2分)示例:针对网络热搜的上升趋势,可以多利用城市宣传平台如政府部门公众号、电视台、广播电台、广场宣传栏等增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加大社区志愿者深入街道、社区宣讲,发放学习资料;在中小学组织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通过学生辐射家庭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围绕增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力度来回答即可)
    26.(2分)示例:我选B.可回收垃圾桶:分类投放责无旁贷,物尽其用变废为宝。
    我选C有害垃圾桶:你的砒霜,却是我的蜜糖,请赶快投喂我!
    我选D.其他垃圾桶:背井离乡的游子啊,请快快回到我的怀抱!
    (内容与垃圾类别相吻合1分,修辞恰当使用1分)
    四、作文(50分)
    27.作文评分标准:
    观察角度
    描写楠树语句
    楠树特征
    视觉
    疏密有致的枝柯,如虬蟠一般,弯曲地向四面躬着,向八方展着。
    树叶碧绿;树身浑圆庄重;树皮黝黑深褐。


    忽然,我被树叶小心翼翼地抚摸了下脸颊。
    那叶片,凉凉的,滑滑的。
    树叶繁茂,蓬勃鲜活
    嗅觉





    一类
    (50—45)
    二类
    (44—38)
    三类
    (37—30)
    四类
    (29—22)
    五类
    (21—0)
    A
    内容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感情
    真切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思想感情
    真实
    基本合题意
    中心尚明确
    内容尚具体
    思想感情尚
    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严重偏题
    不知所云
    B
    语言
    准确、有文采
    得体、流畅
    通顺
    基本通顺
    文句不通
    C
    结构
    结构合理
    详略得当
    结构合理
    详略明显
    结构较合理
    详略不明显
    条理尚清楚
    能分段
    结构混乱




    ①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生动形象评满分。
    ②具备本类A、B、C三项条件
    的评49-47分。
    ③本类A、B、
    C三项中某项稍弱,评46-45分。
    本类基准分:45分
    ①具备本类A、B、C三项条件的评44-41分。
    ②本类A、B、C三项中某项稍弱,评40-38分。
    本类基准分:
    38分
    ①具备本类A、B、C三项条件的评37-34分。
    ②本类A、B、C三项中某项稍弱,评33-30分。
    本类基准分:
    30分
    ①具备本类A、B、C三项
    条件的评29-26分。
    ②本类A、B、
    C三项中某项稍弱,评25-22分。
    本类基准分:
    22分
    此类作文在21-0分之间酌情给分。
    注:①书写工整、美观,酌情加1-3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酌情扣1-3分。②错
    字3个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3分。③缺标题扣2分。④字数不足500字,在20分以下酌情综合评分;500字以上但不足600字者,在综合评定的基础上,每少20字扣1分,最多扣5分。

    相关试卷

    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问题,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初中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初中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pdf、答案昆明市西山区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测试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pdf、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