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2 地球的运动
展开
七年级上册图文结合知识归纳(干货)2——地球的运动常见类型题(一)地球的运动特点及产生的现象解决方法:学生需要分清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以及学会辨别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自然现象是由什么运动引起的。具体方法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比较 自 转公 转定义地球绕地轴的运动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或一天一年产生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东早西晚)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划分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按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按顺时针旋转。记忆:“北逆南顺”具体方法2:辨别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1)太阳“东升西落”/日月星辰每天绕地球东升西落。 (2)A地比B地先看到日出(时间差异)地球的公转产生的现象:(1)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2)一年中正午时刻竹竿影子长度不同(2)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4)天安门广场升旗的时间冬季比夏季晚(涉及到了四季,所以是公转)例、答案:D 常见类型题(二)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解决方法:该部分一直都是难点,主要考察的部分有:地球公转对应的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五带的划分。具体方法1:地球公转示意图的掌握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位置北半球昼夜情况北半球四季划分(月份)春分3月21日前后赤道昼夜平分春季(3、4、5月)夏至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出现极昼)夏季(6、7、8月)秋分9月23日前后[来源:Z*xx*k.Com]赤道昼夜平分秋季(9、10、11月)冬至[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出现极夜)冬季(12、1、2月)例1、答案:B;D 例2、
答案:(1)自西向东;黑夜 (2)夏至;极昼 (3)B (4)D(昼夜交替是自转产生的)常见类型题(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解决方法:了解此图的原理,清楚太阳直射点是怎么移动的。太阳直射点轨迹如果与纬线相交于一点或两点,说明该纬度地区一年中受到太阳直射一次(例如南北回归线)或两次(例如赤道)。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常见类型题(四)五带的划分解决方法:1.我们需要识记五个温度带的纬度范围(要与低中高纬度区分,学生最容易弄混)2.明确各个温度带一年中是否受到太阳直射或出现极昼极夜现象3.了解各温度带的气候特征,还需要知道我国大部分处于北温带。 五带纬度范围有无极昼、极夜有无阳光直射气候特征北寒带66.5°N~90°N有无终年寒冷北温带23.5°N~66.5°N无无四季分明热带23.5°S~23.5°N无有终年炎热南温带23.5°S~66.5°S无无四季分明南寒带66.5°S~90°S有无终年寒冷 例、
答案:①—D ②—B ③—C ④—A其他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与物影长度的关系:正午时,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正午物影(即物体的影子)在直射点处最短,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逐渐变长。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