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 课件26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 课件26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1页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 课件26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2页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 课件26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3页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 课件26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4页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 课件26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5页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 课件26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6页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 课件26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7页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 课件26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8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 课件26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 课件26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共26页。
    一、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微观角度),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二、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叙事:《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
    三、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宏观角度)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联想和想象,等等。
    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
    赵师秀《约客》诗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其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2、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烘托用在诗文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齐已有《早梅》一诗:“万木冻欲折,孤根 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此诗以“禽窥素艳来”一句便用烘托之法,表现出早梅之素艳。
    3、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白居易有《钱塘湖春行》一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平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 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此诗以西湖生气 勃勃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4、对比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
    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渲染: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 从正面着笔。
    杜甫的《登高》,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眼前的秋江之景,引发了 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俯仰间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
    2、烘托: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 从侧面着笔。
    如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 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 描写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力。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 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 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如柳永的《雨霖铃》, 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送别的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 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作者浓墨重彩,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极力渲染了一种凄凉的 气氛,烘托出作者内心的离愁别恨。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写两面,但是是为了突出其中一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以苍凉秋景衬托诗人飘零之哀。 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用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 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境表现出来。
    4、对比:对举的双方是为了通过对比得出另外的结论。
    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总结:渲染和烘托: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前者从正面着笔,由此言此;后者从侧面用墨,由此烘“托”彼。 烘托和衬托:“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 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衬托”是用类似的、相关的事物或反面的、 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对比和衬托: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 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 一方是工具, 一方是目的, 两者主次分明。(对比常用于论述,而衬托常用于描写) 范畴区分 渲染、烘托、衬托属于写作手法,而对比属于修辞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这种画法,不用色彩的烘染,只用黑线勾描物象。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
    例: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个“直”一个“圆”写出了大漠的空寂,寥阔。
    细描:和白描相对,讲究刻画精细、铺排渲染、角度多样、感受多元等。
    例: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等有关的音乐描写。为了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音乐的美妙,运用多种修辞如比喻、顶针,调动多种感观,包括通感,多方刻画,铺排描写。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唐代〕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请从运用修辞和抒发情感两方面分析“鸟飞犹是半年程。”这一句的妙处。(6分)
    答案:①这一句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明技巧)②人不能像鸟那样自由地快速地飞翔,可是即使是鸟儿,也要半年才能飞到,极言自己离开京师之遥远。(释运用)③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京城深深的眷念之情,以及对回京之难的感叹。(析作用)
    《渔家傲》朱服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陰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陽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阕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
    小雨线线,和风细细,万家掩映在杨柳青烟里。花儿对枝情意深深,然落花粘湿土,再不能飞起,怎能回到故枝。多愁无边无际,温和的春天呵,将随东流水而去。三春美景能有几?就是将三品官佩,金龟换尽,也留春无计。寄语东陽的酒肆,我要拚却一醉,酩酊大醉神仙事,一声叹,而今一时快乐,化作他年伤心泪。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答案:上阅借景抒情。(明技巧)写暮春时节,纤风细雨,烟笼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中;水流花落,春光将尽,惹人愁思,(释运用)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错春,表现了诗人的感伤情绪。(析作用)
    咏山泉储光羲 〔唐代〕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颔联的妙处。(6分)
    答案:①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②山泉虽无名,却有映地照天、飞空作雨之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形成先抑后扬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明技巧,释运用)③这样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做铺垫。(析作用)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注】声。 【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各种修辞手法,常用的表现手法,直击考题·明思路,看题目,读懂诗歌五看法,看作者,看注释,看关键词,看意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修辞手法构成和表达效果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修辞手法构成和表达效果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九种常用修辞手法,一比喻打比方,二比拟变个脸,比拟与比喻的区别,三借代做代表,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四夸张说大话,对偶与排比的区别,八设问自问自答,九反问无疑而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赏析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精准判断,精析效果(精品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赏析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精准判断,精析效果(精品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一图尽知建体系,一表概览明考向,一一突破强技能,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