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成套课后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节第1课时反应热焓变课后训练含解析
展开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A组·基础达标1.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其他不同的是( )A.铝热反应 B.燃料燃烧C.酸碱中和反应 D.Ba(OH)2·8H2O与NH4Cl固体混合【答案】D2.(2020·山东枣庄八中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相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A3.如图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示意图。若E1>E2,则下列反应符合该示意图的是( )A.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B.锌与稀盐酸的反应C.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答案】C【解析】吸收的能量E1大于释放的能量E2,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4.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据此分析下列判断或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的条件下,红磷比白磷能量高B.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不同D.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答案】C【解析】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故白磷的能量比红磷的高。能量越高,物质越不稳定,则A、B、D三项都错误。5.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和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推断在相同条件下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6 g CO(g)和32 g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2(g)所具有的总能量B.12 g 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大于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C.12 g C(s)和32 g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CO2(g)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两份质量相等的碳全部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答案】B【解析】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由2C(s)+O2(g)2CO(g)为放热反应,可知12 g C(s)与16 g O2(g)的总能量大于28 g CO(g)的总能量,B错误;由于2CO(g)+O2(g)2CO2(g)为放热反应,则56 g CO(g)与32 g O2(g)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2(g)的总能量,A正确;由常识知C燃烧生成CO2也是放热反应,且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不充分燃烧时放出热量多,故C、D均正确。6.由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A===B+C是放热反应C.1 mol A具有的能量高于1 mol B和1 mol C具有的能量总和D.A===B+C是吸热反应,则B+C===A必然是放热反应【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1 mol B+1 mol C的能量高于1 mol A的能量,则反应B+C===A一定是放热反应;反之,A===B+C则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两反应反应热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7.用50 mL 0.50 mol·L-1盐酸和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反应,实验中测得起始温度为20.1 ℃,终止温度为23.4 ℃,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为4.18 J·g-1·℃-1,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认为是1 g·cm-3,则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热( )A.55.2 kJ B.391 kJ C.336 kJ D.1.38 kJ【答案】A【解析】代入公式ΔH=- kJ·mol-1≈ - 55.2 kJ·mol-1。8.如图所示是一个测量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简易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将铝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盐酸,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小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S形导管中液面A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说明此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答案】(1)2Al+6H+===2Al3++3H2↑ 铝片溶解,有气泡产生(2)下降 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放热【解析】Al与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中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导致S形导管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B组·能力提升9.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B.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C.A与C的能量差为E4D.AB反应,反应条件一定要加热【答案】A【解析】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的原则,三种化合物中C的能量最低,所以C最稳定,A正确;由图像可知,第一步反应为吸热反应,第二步反应为放热反应,B错误;由图像知A与C的能量差不是E4,C错误;AB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反应发生的条件无关,即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加热,D错误。10.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 mol N—H所需的能量(kJ)是( )A.194 B.391 C.516 D.658【答案】B【解析】由图知,反应N2H4(g)+O2(g)===N2(g)+2H2O(g)的ΔH=-534 kJ·mol-1,可设断裂1 mol N—H所需的能量为x,154 kJ+4x+500 kJ-2 752 kJ=-534 kJ,可求得x=391 kJ。11.将V1 mL 1.00 mol·L-1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热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50 mol·L-1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答案】C【解析】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温度为22 ℃时,V1=5,则V2=45,此时已经发生中和反应,所以22 ℃不是做该实验时的环境温度,A错误;由曲线可知,随V1的增大,溶液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错误;当V1=30时对应温度最高,说明此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c(NaOH)==1.50 mol·L-1,C正确;该实验不能证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D错误。12.根据图中的能量关系,可求得C—H键的键能为( )A.414 kJ·mol-1 B.377 kJ·mol-1C.235 kJ·mol-1 D.197 kJ·mol-1【答案】A【解析】设C—H键键能为x kJ·mol-1,由图可得717+864-4x=-75,计算得x=414,A正确。1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显著放热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在除了用手触摸试管壁感觉发热外,还设计了下列几个可行性方案。(1)甲方案:将温度计与盛有生石灰的小试管用橡皮筋捆绑在一起,放入盛有水的小烧杯中,用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加水,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放热。(下列装置中支撑及捆绑等仪器已略去)(2)乙方案:将盛有生石灰的小试管插入带支管的试管中,支管接①或②,用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加水,看到的现象是(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放热。(3)丙方案:用胶头滴管向盛有生石灰且带支管的试管中滴加水,支管接的导管中放有适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放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小试管中固体变成乳状,同时有大量水蒸气产生,温度计温度上升(2)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U形管左侧水柱下降,右侧水柱上升(3)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 水与生石灰反应放出热量,使水蒸发,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解析】(1)CaO与H2O反应生成Ca(OH)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小试管内有水蒸气产生,温度计温度上升。(2)由于CaO与H2O反应放热,使小试管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故接①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接②时,U形管左侧水柱下降,右侧水柱上升。(3)CaO与H2O反应放热,使小试管内水分蒸发,无水CuSO4吸水后生成蓝色的CuSO4·5H2O。14.(1)已知单质硫在通常条件下以S8(斜方硫)的形式存在,而在蒸气状态时,含有S2、S4、S6及S8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S4、S6和S8具有相似的结构特点,其结构如图所示:若已知硫氧键的键能为d kJ·mol-1,氧氧键的键能为e kJ·mol-1,S+O2SO2的反应热ΔH=-a kJ·mol-1,则S8分子中硫硫键的键能为__________________。(2)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化学键P—PP—OO===OP===O键能/(kJ·mol-1)198360498x①已知1 mol白磷燃烧生成P4O10(s)的反应热ΔH=-2 982 kJ·mol-1,白磷(P4)、P4O6、P4O10结构如图所示,则上表中x=________。②0.5 mol白磷(P4)与O2完全反应生成固态P4O6,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kJ。【答案】(1)(2d-a-e) kJ·mol-1 (2)①585 ②819【解析】(1)设硫硫键的键能为x kJ·mol-1,则:-a kJ·mol-1=×8×x kJ·mol-1+e kJ·mol-1-2d kJ·mol-1,x=2d-a-e。(2)①由题意可知,P4(s)+5O2(g)===P4O10(s)的反应热ΔH=-2 982 kJ·mol-1。根据图示知,1 mol P4含有6 mol P—P,1 mol P4O10含12 mol P—O和4 mol P===O,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总键能与生成物总键能之差,则198 kJ·mol-1×6+498 kJ·mol-1×5-360 kJ·mol-1×12-4x kJ·mol-1=-2 982 kJ·mol-1,x=585。②1 mol P4O6含有12 mol P—O,P4(s)+3O2(g)===P4O6(s)的反应热ΔH=198 kJ·mol-1×6+498 kJ·mol-1×3-360 kJ·mol-1×12=-1 638 kJ·mol-1,则0.5 mol白磷(P4)与O2完全反应生成固态P4O6放出的热量为1 638 kJ·mol-1×0.5 mol=819 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