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
展开《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教学目标】
1.了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重难点)
2.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重点)
4.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难点)
【教学辅助】多媒体 1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启示。
二.解题、作者、写作背景
解题:这是一篇著名科学家对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的议论文。 “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文题既是标题,又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写作背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有点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三.交流预习内容
生字词的读音和词语意义。
朱熹(xī) 肇(zhào) 怡(yí)情 华裔(yì)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瞭liào望:登高远望。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庭整顿好。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
缅miǎn怀:指远怀;追念;怀念。 激变:急剧变化。
探察:探听查看。 探讨:探究讨论。
彷徨páng huáng: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格物致知:探察事物,获得知识。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cuò: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措:安置,处理。
四.默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学法指导:
1.学生快速默读原文,圈点批注。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初步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标出论证方法,勾画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圈点批注,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各段的关键句、过渡段、过渡衔接的词语等。不懂的句子勾画出来,以备下面的小组交流和质疑交流。
2.小组交流。
在圈点批注自主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交流本文的思路脉络,弄清本文的论证结构。
思考题:
1.作者怎样解释“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探察、探究;物:物体、事物;致:达到、得到。)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题即是论点。)
3.本文的结论是什么?(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4.理清课文结构
明确:文章结构: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来行文的。
※ 小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围绕“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这个论题进行论述: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论证。
然后,分析科学上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五.探寻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效果
1.回忆:论证方法有哪些?
明确:举例论证(摆事实)、道理论证(讲道理)、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2.本文采用了哪些的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小组交流。
明确:本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正反结合论证有力、充分。
(1)摆事实。
作者在课文第4段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在第11段摆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
第12段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这些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
(2)讲道理上。
课文第3段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第6~10段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13段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
(3)对比论证。
第6-12段,作者还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的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新的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问题:作者列举了什么例子从反面论证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明确:
例一: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例二: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4)作者现身说法。
第12段,现身说法,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亲切而有说服力。
六.质疑问难,合作交流
对学生交流阅读时勾画的疑难问题,质疑、交流、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对话,通过思考交流弄明白疑难问题。在平等的氛围里积极探讨明确下列问题: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又是什么?
明确:《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作者谈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明确:提倡“格物致知”是由于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是应付今天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明确:符合实际。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于在传统教育的背景下,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因此考试得高分,要搞研究或者需要动手时,就不知所措了。我们要转变观念,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七.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确: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
2.文章中说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请大家举出例子说明。
明确:不是。
示例1:贺知章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正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
示例2: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及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正是对外界事物观察凝结而成的诗歌。
示例3: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对生活的学习的具体探察才得到的真知。因此,说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八.总结课堂
1.思路清晰,说理缜密;
2.风格朴实,说理方法灵活。
【1】引经据典; 【2】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
【3】运用对比。
3.主题思想
本文由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依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意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4.阅读感悟
本文促使我们思考今天的教育。在我们身边,“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处理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应多动手实践,重视实验精神,培养创新精神。
九.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在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明确本文论证方法,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