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712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语文下册-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712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语文下册-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展开四年级语文下册-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讲的是不爱洗脚和剪指甲的王葆,听了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幻想着自己也能获得宝葫芦。文章篇幅不长,故事情节不复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空想和幻想不能给予我们任何帮助,只有我们脚踏实地,努力地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才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在学习童话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撵、矩”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瘦”“舔”等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王葆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的原因,感受宝葫芦的神奇,初步体会童话故事的奇妙、美好。3.发现奶奶讲述宝葫芦故事的规律,掌握创编方法,练习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4.通过感受故事的奇妙,产生阅读兴趣,激发阅读原著的愿望。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重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学难点: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四、说学情四年级小学生大多数淳朴、活泼、积极向上,思维比较活跃,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这学段的学生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的笼统印象转为具体的分析, 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他们的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性,他们对待事物的看法还不够成熟,大部分依赖他人的引导。 五、说教法学法1.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片《宝葫芦的秘密》介绍《宝葫芦的秘密》这部原著,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2.抓住精彩的、关键的词句进行理解、赏析,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 一、以画导入,激发阅读兴趣1.教师在黑板上画宝葫芦简笔画,边画边跟学生互动∶同学们,猜猜老师画的是什么?(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2.拓展介绍∶这个故事节选自作家张天翼的童话《宝葫芦的秘密》。3.引发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你想知道什么?二、趣学字词,整体感知全文1.自读课文,要求∶ (1)轻声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完后,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1)课件出示课后生字表,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2)课件出示词语∶介绍声明妖怪规矩劈面幸福向日葵3.让学生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课文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并在"宝葫芦简笔画"中板书;介绍自己、奶奶讲故事、想得到宝葫芦。( 2)交流过程中,适时指导以讲述的语气朗读有关课文内容,读出画面感。 三、再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出示默读要求∶根据板书中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想想王葆为什么特别想得到宝葫芦。2.交流分段,理清故事情节。要点∶第1~4自然段是王葆介绍自己;第5~17自然段写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第18~21自然段写王葆很想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宝葫芦。3.让学生说说王葆为什么特别想得到宝葫芦。预设∶一是奶奶讲述的故事中的宝葫芦特别神奇,“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二是王葆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烦恼,渴望得到宝葫芦来解决问题。4.追问∶学到这里,你觉得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要点∶从王葆的自我介绍、缠着奶奶讲故事、希望得到宝葫芦等情节,可以看出他是个调皮、活泼、天真、喜欢听故事、爱幻想的孩子。四、课堂习字,落实书写要求1.教师示范书写本课会写字,重点指导"矩、舔、葵、瘦"。2.指导要点∶"矩",强调部首是"矢",第四笔撇不出头,右边强调笔顺,最后一笔是竖折。"舔"强调右半部分,第一笔是横,最后两点要并排。"葵",第六、七、八笔分别为撇、撇、捺。"瘦",中间一竖要出头。 七、说板书设计 26.宝葫芦的秘密奶奶 王葆要求干什么洗脚 剪脚指甲讲宝葫芦的故事 第二课时一、说教材本文描述了王葆小时候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并希望自己也有一个神奇的宝葫芦来帮助他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困难的奇妙经历。 二、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展开奇思妙想,阅读理解课文,体会宝葫芦的神奇功能。3.充分发挥想象,试着创编故事。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阅读指导,结合描写方法,理解童话故事的奇思妙想。体会人物形象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读懂节选内容,发挥想象,根据课文中相关内容创编故事。 四、说学情童话故事学生们接触的较多,本次课文较长,需要学生提前预习并阅读相关书籍来熟悉教材内容。 五、说教法学法讲授法 启发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字词。2.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宝葫芦的秘密是童话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探索秘密。二、学习第1~4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1~4自然段,思考:“我”从哪听说的宝葫芦的秘密?2.奶奶为什么经常讲故事给“我”听?3.体会童话故事语言的童趣。三、学习第5~18自然段1.教师指名读课文,思考:“我”和奶奶的规矩是什么? 2.除了课本提出的要求,“我”还可能提出哪些要求让奶奶讲故事?3.重组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感受童话的神奇。(1)出示句子,生讲述故事。(2)重组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理清故事的层次。先讲宝葫芦的来历,再讲宝葫芦的作用,中间可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先讲宝葫芦的来历)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再讲宝葫芦的作用)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按照“来历——作用”的框架,生试着讲奶奶讲的宝葫芦的秘密。不局限于已有的内容,可充分发挥想象力。四、学习第19~21自然段1.王葆听奶奶讲了那么多宝葫芦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小组合作读第19~21自然段,在文段中找一找答案。2.“我”遇到了哪些困难?遇到这些困难时,“我”也期待可以得到一个宝葫芦,“我”希望宝葫芦怎样帮助“我”呢?3.出示电影《宝葫芦的秘密》中的截图(与宝葫芦的来历和作用相关联的),让学生展开想象,四人一组创编故事。(1)点拨: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王葆也渐渐长大。有一天……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王葆想……果然……(2)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故事,评选出“故事大王”。五、拓展阅读1.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本书中有详尽的介绍。2.课件展示王葆得到宝葫芦后遇到的一系列麻烦,宝葫芦给王葆添了这么多麻烦,最终他会怎样做?王葆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自己可从此得了一个经验教训。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什么启示。”3.看到王葆的经历,你还希望有一个宝葫芦吗?说说理由。 七、说板书设计 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自我介绍听宝葫芦的故事“我”想有一个宝葫芦不劳而获,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 八、说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语言质朴,想象奇妙,适合这一学段的学生阅读。在课文的讲解中,我注重对故事的引导,通过简单的故事,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自己去创编故事,体会不劳而获并不能成功,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成就事业的道理,激发他们阅读后续故事的兴趣。不足之处:学生不能完全发散思维,尽情地想象,对于“奇妙”的理解不够透彻。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