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学案01
    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学案02
    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学案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 人口容量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 人口容量导学案及答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口增长,资源环境的限制性,人口合理容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节 人口容量

    一、人口增长

    1.概况:

    (1)总趋势:人口不断增长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1)主要因素: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

    (2)根本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指标:

    (1)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出生率>死亡率:总人口增加,表现为增长

    ②出生率<死亡率:总人口下降,表现为增长

    (2)迁入率和迁出率。

    ①迁入率>迁出率:总人口增加,表现为增长

    ②迁入率<迁出率:总人口下降,表现为增长

    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1.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也在逐步增加。

    2.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表现

    原因

    影响

    矿产资源枯竭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限制人类

    的生存和发展

    森林植被破坏

    乱砍滥伐

    草原退化

    过度放牧

    土地沙漠

    大面积开垦草原

    大气、水环境恶化

    工业生产

    三、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

    (1)概念: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又可分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

    (2)作用: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资源环境承载力: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3.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影响和制约因素:自然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等。

    (3)特点:临界性、相对性和警戒性。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18世纪中叶后,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2.人口政策也是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就会下降。(×)

    4.影响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2020年3月9日,上海市公布了《201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至2019年年末,全市户籍常住人口1 450.43万人,较上年增加2.86万人,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上海市的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但是户籍常住人口反而增加,为什么?

    提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因素有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尽管上海市的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但是人口迁入较多(迁入率高),所以户籍常住人口反而增加。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地球上的资源总量不会增加,从石器时代到工业社会人们可用的资源没有多大变化。(×)

    2.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因此可以大力开采,不需要考虑枯竭的问题。(×)

    3.随着人们的开发,部分矿产资源会枯竭,从而限制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4.人口容量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

    5.随着科技的进步,资源环境承载力会无限增大。(×)

    6.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7.经济越发达、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就越大。(×)

    能力一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2.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特点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原因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

    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③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①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

    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

    ③受“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影响

    今后变化

    趋势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

    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3.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是通过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出来。具体如下图所示:

    【知识拓展】

      英国《卫报》推测,至2100年,世界人口有七成的可能性从现在的70亿持续增长至110亿。

    (1)漫画中的地球为什么流眼泪?(综合思维:要素的综合)

    提示:地球的人口过多,对地球上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环境为什么能限制人口数量?(人地协调观:辩证看待自然对人类的影响)

    提示:人口数量不能超越环境供应资源的能力,也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3)人类怎样才能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人地协调观:尊重自然规律)

    提示: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的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2021·杭州高一检测)“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一年中到某一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读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表,完成(1)、(2)题。

    年份

    1987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3

    2015

    11

    11

    10

    10

    10

    9

    9

    9

    19

    7

    21

    1

    2

    21

    20

    13

    (1)“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  )

    A.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B.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C.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D.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2)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降低人口合理容量

    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增加地球资源产出

    【解析】(1)选B,(2)选C。第(1)题,“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到来提前了,说明人类消耗资源的速度变快了,很有可能是因为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B对;资源更新周期变短和资源利用种类增多应该使得超载日延长,A、C错;经济下滑,那么资源的消耗速度也会下滑,D错。第(2)题,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措施有两个,要么是让人类消耗资源的速度慢下来,要么是提高地球资源的生产和供给能力。加大资源开采力度看似可行,可是如果是非可再生资源,这样的开采是不可持续的,A错;降低人口合理容量等于降低环境承载力,这等于在说资源供养能力不够,B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就是减慢人类消耗资源速度的举措,C对。

    【易错点睛】生态超载日是一种警示,如果人类不注意保护资源环境,生态超载日就会提前,反之,如果今后加强保护、节制消耗,生态超载日也会延后。

    【补偿训练】

       读有关青藏地区的材料,完成(1)、(2)题。

    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人均资源占有量动态预测表

    指 标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人口数量/万人

    911.3

    1 065.68

    1 260

    1 490

    人均森林面积/公顷

    1.35

    1.16

    0.98

    0.83

    人均草地面积/公顷

    15.36

    13.14

    11.11

    9.40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0.12

    0.10

    0.09

    0.07

    32.90

    28.13

    23.80

    20.12

    201.69

    172.47

    145.87

    123.36

    青藏高原与全国人口素质(受教育程度)对比图

    (1)青藏高原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的原因有(  )

    ①人口增幅大

    ②不合理开发使资源减少和受到破坏

    ③资源保护意识较差

    ④资源利用技术水平较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从人口角度分析,实现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大量引进劳动力,加速资源开发利用

    C.适度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D.发展生态旅游,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解析】(1)选D,(2)选A。第(1)题,人均资源占有量的多少与人口数量、资源数量有关,而资源数量又受开发、保护、利用率等的影响。第(2)题,题目问的是“从人口角度”,虽然C、D项说法也利于青藏高原实现可持续发展,但与题目要求不符;B项不可取,青藏高原生态脆弱,人口容量有限,不可大量引进劳动力。

    能力二 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等。

    因素

    相关性

    影响

    自然资源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资源越贫乏,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能够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地区的对外

    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

    能够利用的区外资源越多,

    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生活和文化

    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2.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大小

    关系

    某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共同

    点 

    由于制约的因素不确定,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造成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读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据此完成(1)、(2)题。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①约16亿人

    最适宜的

    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②10亿人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③8亿~9亿人

    富裕型消费水平

    ④7亿人内

    (1)表中代表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思路点拨】解答该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根据所学知识,思考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2)回顾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及其与各因素的相互关系。

    【解析】(1)选A,(2)选C。第(1)题,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即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第(2)题,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影响因素有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以及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人口合理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补偿训练】

       读我国局部地区人口密度与黑土分布图,完成(1)、(2)题。

    (1)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分布区人口密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黑土自然肥力高,开发历史悠久

    B.黑土分布区农业比较发达

    C.气候优越,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黑土分布区淡水等资源丰富

    (2)东北地区人口分布(  )

    ①有明显的偏集聚于沿海的趋势

    ②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增

    ③人口密度最小的广阔区域是沼泽区

    ④在辽宁山区人口多于平原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1)选B,(2)选A。第(1)题,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分布区黑土肥沃,有利于耕作,虽开发较晚,但发展较快,集聚人口较多,人口较周边地区稠密。第(2)题,东北地区南部沿海的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经济基础等更加优越,人口更加稠密;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纬度较低地区气候条件相对较好,人口密度较高。所以东北地区人口分布有明显的偏集聚于沿海的趋势和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增的趋势。

      (水平1)常住人口包括户籍人口(但不包括本地户籍长期在外地的人口)以及全年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读表,完成1、2题。

    表 我国浙江省2000-2015年人口统计

     

    2000年

    2010年

    2015年

    常住人口/万人

    4 677

    5 443

    5 539

    户籍人口/万人

    4 501

    4 748

    4 883

    1.与2000-2010年相比,2010-2015年浙江省人口增长的变化是(  )

    A.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加快

    B.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减慢

    C.自然增长减慢,机械增长加快

    D.自然增长减慢,机械增长减慢

    2.造成2010年以后该省人口增长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①产业向外转移,外来劳工减少

    ②环境污染严重,本省人口外迁

    ③二孩政策出台,人口出生率大增

    ④经济发展加快,人口出生率偏低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1选D,2选D。第1题,户籍人口的变化可基本反映人口的自然增长,读图分析可知,2000-2010年户籍人口增长了247万人,2010-2015年户籍人口增长了135万人,这表明人口自然增长减慢;常住人口的变化可基本反映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2010-2015年,该省户籍人口增长了135万人,而常住人口只增长了96万人,这表明外来劳工减少,人口的机械增长减慢。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2010年之后,由于经济发展加快,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变化,导致人口出生率偏低;由于产业转移的进行,该省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断向外转移,从而导致外来劳工减少,从而导致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减慢。故①④正确。

    【知识拓展】影响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的因素

    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数量的增长除与自然增长率有关外,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例如,我国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较多。

      (水平1、2)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人口合理容量的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对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指导意义分别体现了人口合理容量的(  )

    A.临界性、警戒性 

    B.警戒性、临界性

    C.相对性、限制性 

    D.相对性、警戒性

    4.甲处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

    A.人口减少  B.科技进步

    C.劳动力增加  D.消费水平下降

    【解析】3选D,4选B。第3题,图中人口合理容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这体现了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性;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超过人口合理容量,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将遭受灾难性的破坏,因而人口合理容量对该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具有警戒性。第4题,科技进步能增加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数量,并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因而可大大提高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数量关系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消费水平会逐渐提高而不是下降。

    相关学案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案及答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国际人口迁移,我国人口迁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一节 人口分布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人口分布学案及答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世界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学案设计,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易错易混点,要点导学,知识点一,考点:人口自然增长,学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学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