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2017-2021五年中考物理真题多选题知识点分类汇编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1717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济南2017-2021五年中考物理真题多选题知识点分类汇编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1717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济南2017-2021五年中考物理真题多选题知识点分类汇编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1717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国各地五年(2017-2021)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山东济南2017-2021五年中考物理真题多选题知识点分类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济南2017-2021五年中考物理真题多选题知识点分类汇编,共18页。
山东济南2017-2021五年中考物理真题多选题知识点分类汇编
一.温度(共1小题)
(多选)1.(2021•济南)实践证明,“测体温”、“勤洗手”、“要消毒”及“戴口罩”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对这些措施中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测体温”: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
B.“勤洗手”:每次洗手时间应不少于20s
C.“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厚度的为2nm
D.“戴口罩”:一只医用外科口罩质量约为3g
二.质量的估测(共1小题)
(多选)2.(2017•济南)下列对有关数据的估计,与实际相符的是( )
A.一元硬币的质量大约为几克
B.升旗时奏国歌的时间约几分钟
C.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约几牛
D.触电电流零点几安可瞬间致命
三.物理常识(共2小题)
(多选)3.(2021•济南)所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和规律,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艰苦地科学探究得来的。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发现的陈述,符合物理学发展历史的是( )
A.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B.托里拆利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成为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第一人
C.焦耳对电流热效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最后归纳出焦耳定律
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磁之间的相互联系
(多选)4.(2020•济南)所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和规律,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艰苦地科学探究得来的。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发现的陈述,符合物理学发展实际的是( )
A.阿基米德提出“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B.格里克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准确测出大气压的值
C.欧姆对电流与电压及电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归纳出欧姆定律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四.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共1小题)
(多选)5.(2020•济南)“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中“坐地日行“是因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B.“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中“开坛十里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中的“月在手”是月亮通过手中的水面反射形成的像
D.“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中“疑水浅”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向水面时发生了折射
五.长度的估测(共1小题)
(多选)6.(2019•济南)下列各项是对某个中学生相关数据的估计,与实际相符的是( )
A.身高约为1.68m B.正常体温约37℃
C.步行速度约1m/s D.体重大约是50N
六.力的作用效果(共1小题)
(多选)7.(2021•济南)“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唐代诗人高骈的诗作《山亭夏日》,堪称文学与科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这首诗的诗句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中的“绿树”是由于太阳光照到树叶上发生了色散
B.“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楼台倒影”是楼台通过池塘水面所成的虚像
C.“水晶帘动微风起”中的“帘动”说明风施加的力改变了帘的运动状态
D.“满架蔷薇一院香”中的“一院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七.平衡力的辨别(共1小题)
(多选)8.(2017•济南)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竖直下落,这一过程中( )
A.跳伞运动员(包括降落伞)所受重力和阻力是平衡力
B.跳伞运动员(包括降落伞)的重力势能不断减小
C.跳伞运动员(包括降落伞)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跳伞运动员(包括降落伞)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八.力与运动的关系(共1小题)
(多选)9.(2018•济南)在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根据问题情境的描述提取有用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下根据问题情境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从“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判断出“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B.从“电水壶标有‘220V 900W’”判断出“电水壶加热功率是900W”
C.从“将两个用电器并联后接入电路”判断出“两个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
D.从“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25℃的水烧开”判断出“水的末温度为100℃”
九.重力大小的估测(共2小题)
(多选)10.(2020•莱芜区)下列各项是某个中学生对相关数据的估计,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
C.正常眨一次眼所用的时间约为1s
D.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为0.5kg
(多选)11.(2018•济南)下列对有关数据的估计,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用手托起两只鸡蛋的力约十几牛
B.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二十几摄氏度
C.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大约为几克
D.普通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几千瓦
一十.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共1小题)
(多选)12.(2019•济南)如图所示是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一些成果。关于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图甲中悬挂的这组编钟可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B.图乙中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C.图丙中的戥秤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量物体质量的
D.图丁中司南指示南北利用了地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一十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1小题)
(多选)13.(2021•济南)关于以下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及说明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中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一段时间后纸片会被烧焦,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如图中滚摆上下运动过程中达到的最高点越来越低,说明这一过程中能量不守恒
C.如图中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时它们会互相靠近,说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D.如图中玻璃板上的铁屑有规则分布,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玻璃板平面内存在磁场
一十二.飞机的升力(共1小题)
(多选)14.(2017•济南)如图所示,2017年5月5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研制、汇集了许多先进技术和先进材料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关于C919大型客机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信导航系统利用超声波实现信息的传递
B.大量先进新材料的使用让它更轻盈更坚固
C.机翼的升力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起飞时发动机把内能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
一十三.声音的产生(共1小题)
(多选)15.(2017•济南)如图所示为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些演示实验,关于这些演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的实验表明: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图乙的实验表明:纸片没掉下是大气压的作用
C.图丙的实验表明:对空气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
D.图丁的实验表明: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
一十四.声音的传播条件(共1小题)
(多选)16.(2018•济南)如图所示是学习物理过程中的一些演示实验的插图。下列关于这些实验插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闹钟传出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B.图乙中手指感觉不同,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C.图丙中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吸引纸屑,说明它带了电
D.图丁中铁屑规则的分布,说明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磁感线
一十五.光的反射现象(共1小题)
(多选)17.(2019•济南)“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楼台倒影”是楼台通过池塘水面成的虚像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风卷屋茅”是因为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中“花气袭人”的原因是花香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的“挽弓如满月”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一十六.光的色散(共1小题)
(多选)18.(2019•济南)关于各图所示物理实验现象及说明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太阳光通过棱镜,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B.图乙:小球来回摆动,越靠近低处速度越大;说明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
C.图丙: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立即燃烧起来;说明摩擦生热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加
D.图丁:闭合开关,线圈附近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线圈周围存在着磁场
一十七.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共1小题)
(多选)19.(2020•莱芜区)关于各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及说明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折射之后会聚于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图乙:微微加热时,锥形瓶中呈现淡淡的紫色,说明固态碘受热先熔化再汽化
C.图丙: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相互排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图丁:原来均匀的细铁屑靠近磁体时有规律地分布,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一十八.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共3小题)
(多选)20.(2021•济南)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的遥测信号确认,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进入火星大气层。经过减速,在距离火星表面100m高度处悬停、避障、缓冲,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又根据遥测数据判断,2021年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如图所示。红色火星上有了中国印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着陆巡视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减速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着陆巡视器在距离火星表面100m高度处悬停时,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C.“祝融号”火星车的太阳能电池阵,是用半导体材料和金属导体制成的
D.“祝融号”火星车发回的遥测信号和数据,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的
(多选)21.(2020•济南)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北斗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此次火箭发射过程大致分为持续加速冲出大气层、三级火箭一次关机滑行、三级二次点火加速、三级二次关机进入末速修正段、卫星调姿、星箭分离,整个过程中通过观测站的雷达跟踪实时位置。在搭载导航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过程中( )
A.飞出地球大气层之后不再受到力的作用
B.燃料的内能转化为火箭和卫星的机械能
C.跟踪雷达靠电磁波及时获取其实时位置
D.关闭发动机滑行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多选)22.(2019•济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我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从2018年12月26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如图所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 )
A.各部分间利用超声波进行信息传递
B.太阳能帆板是卫星的主要电源之一
C.静止轨道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导航定位信号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一十九.能量的转化(共1小题)
(多选)23.(2018•济南)自然界的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以下事例中,能量的形式发生了转化的是( )
A.用太阳能电池给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供电
B.电动共享汽车在电动机驱动下加速前进
C.水库中的水从高处泻落冲击水轮机转动
D.流星从夜空快速地滑过发出耀眼的光亮
二十.安全用电原则(共1小题)
(多选)24.(2018•济南)以下各种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用潮湿的抹布擦拭亮着的台灯
B.控制电灯的开关要接到零线上
C.有人触电要尽快用手把他拉开
D.三孔插座地线要保证良好接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温度(共1小题)
(多选)1.(2021•济南)实践证明,“测体温”、“勤洗手”、“要消毒”及“戴口罩”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对这些措施中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测体温”: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
B.“勤洗手”:每次洗手时间应不少于20s
C.“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厚度的为2nm
D.“戴口罩”:一只医用外科口罩质量约为3g
【答案】ABD。
【解答】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C~37°C之间,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实际;
B、为保证做到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洗手时应保证每次洗手时间应不少于20s,故B符合实际;
C、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mm,故C不符合实际;
D、一只医用外科口罩质量较小,约为3g,故D符合实际。
二.质量的估测(共1小题)
(多选)2.(2017•济南)下列对有关数据的估计,与实际相符的是( )
A.一元硬币的质量大约为几克
B.升旗时奏国歌的时间约几分钟
C.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约几牛
D.触电电流零点几安可瞬间致命
【答案】ACD。
【解答】解:A、一元硬币的质量约6g;故A符合实际;
B、升旗时奏国歌的时间约1分钟;故B不符实际;
C、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也可能是200g(0.2kg)左右,其重力大约是2N左右,故C符合实际;
D、200mA的电流即可致命;200mA=0.2A;故D符合实际;
三.物理常识(共2小题)
(多选)3.(2021•济南)所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和规律,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艰苦地科学探究得来的。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发现的陈述,符合物理学发展历史的是( )
A.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B.托里拆利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成为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第一人
C.焦耳对电流热效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最后归纳出焦耳定律
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磁之间的相互联系
【答案】AC。
【解答】解:A.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故A符合题意;
B.格里克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最早测出了大气压值。故B不符合题意;
C.焦耳对电流热效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最后归纳出焦耳定律。故C符合题意;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故D不符合题意。
(多选)4.(2020•济南)所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和规律,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艰苦地科学探究得来的。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发现的陈述,符合物理学发展实际的是( )
A.阿基米德提出“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B.格里克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准确测出大气压的值
C.欧姆对电流与电压及电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归纳出欧姆定律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答案】CD。
【解答】解:A、伽利略提出“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A错误;
B、格里克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但准确测出大气压的值是托里拆利,故B错误;
C、欧姆对电流与电压及电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归纳出欧姆定律,故C正确;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故D正确。
四.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共1小题)
(多选)5.(2020•济南)“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中“坐地日行“是因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B.“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中“开坛十里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中的“月在手”是月亮通过手中的水面反射形成的像
D.“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中“疑水浅”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向水面时发生了折射
【答案】ABC。
【解答】解: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中“坐地日行“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A正确;
B.“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中“开坛十里香”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中的“月”是月亮的虚像,是通过手中的水面反射形成的像,故C正确;
D.“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中“疑水浅”是因为光从水斜射向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故D错误。
五.长度的估测(共1小题)
(多选)6.(2019•济南)下列各项是对某个中学生相关数据的估计,与实际相符的是( )
A.身高约为1.68m B.正常体温约37℃
C.步行速度约1m/s D.体重大约是50N
【答案】ABC。
【解答】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cm=1.68m左右。故A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符合实际;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小在4km/h=4×m/s≈1m/s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小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六.力的作用效果(共1小题)
(多选)7.(2021•济南)“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唐代诗人高骈的诗作《山亭夏日》,堪称文学与科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这首诗的诗句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中的“绿树”是由于太阳光照到树叶上发生了色散
B.“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楼台倒影”是楼台通过池塘水面所成的虚像
C.“水晶帘动微风起”中的“帘动”说明风施加的力改变了帘的运动状态
D.“满架蔷薇一院香”中的“一院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BCD。
【解答】解:A.“绿树”是由于太阳光照到树叶上发生了反射,故A错误;
B.“楼台倒影”是楼台通过池塘水面反射所成的虚像,故B正确;
C.、“帘动”是指水晶帘在微风(力)的作用下动了起来,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满架蔷薇一院香,蔷薇花香充满整个院子,说明蔷薇花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D正确。
七.平衡力的辨别(共1小题)
(多选)8.(2017•济南)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竖直下落,这一过程中( )
A.跳伞运动员(包括降落伞)所受重力和阻力是平衡力
B.跳伞运动员(包括降落伞)的重力势能不断减小
C.跳伞运动员(包括降落伞)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跳伞运动员(包括降落伞)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ABD。
【解答】解:
A、由于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竖直下落,重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CD、由于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竖直下落,质量和速度都没发生变化,故动能不变,但高度降低,故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所以机械能变小,运动员克服空气的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D正确,C错误;
八.力与运动的关系(共1小题)
(多选)9.(2018•济南)在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根据问题情境的描述提取有用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下根据问题情境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从“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判断出“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B.从“电水壶标有‘220V 900W’”判断出“电水壶加热功率是900W”
C.从“将两个用电器并联后接入电路”判断出“两个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
D.从“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25℃的水烧开”判断出“水的末温度为100℃”
【答案】ACD。
【解答】解:A、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从“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判断出“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故A正确;
B、电水壶标有“220V 900W”是指额定功率为900W,故B错误;
C、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所以从“将两个用电器并联后接入电路”判断出“两个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故C正确;
D、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从“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25℃的水烧开”判断出“水的末温度为100℃”,故D正确。
九.重力大小的估测(共2小题)
(多选)10.(2020•莱芜区)下列各项是某个中学生对相关数据的估计,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
C.正常眨一次眼所用的时间约为1s
D.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为0.5kg
【答案】ABD。
【解答】解:A.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F=G=mg=0.1kg×10N/kg=1N,故A正确。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26℃,故B正确。
C.正常眨一次眼所用的时间约为0.3s左右,故C错误
D.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为0.5kg,符合实际,故D正确。
(多选)11.(2018•济南)下列对有关数据的估计,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用手托起两只鸡蛋的力约十几牛
B.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二十几摄氏度
C.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大约为几克
D.普通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几千瓦
【答案】BCD。
【解答】解:A、两个鸡蛋的质量约100g=0.1kg。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在F=G=mg=0.1kg×10N/kg=1N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6g,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6g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一般家用空调的功率在1千瓦以上。故D符合实际。
一十.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共1小题)
(多选)12.(2019•济南)如图所示是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一些成果。关于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图甲中悬挂的这组编钟可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B.图乙中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C.图丙中的戥秤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量物体质量的
D.图丁中司南指示南北利用了地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答案】ACD。
【解答】解:
A、编钟由一套大小不同的钟组成,通过敲打可以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从而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故A正确;
B、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错误;
C、戥秤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大小的工具,它利用的是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原理),故C正确;
D、地磁场能对地球附近的磁体产生磁力,所以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受地磁场的作用,故D正确。
一十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1小题)
(多选)13.(2021•济南)关于以下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及说明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中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一段时间后纸片会被烧焦,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如图中滚摆上下运动过程中达到的最高点越来越低,说明这一过程中能量不守恒
C.如图中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时它们会互相靠近,说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D.如图中玻璃板上的铁屑有规则分布,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玻璃板平面内存在磁场
【答案】ACD。
【解答】解:A、将一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发现在地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A正确;
B、滚摆上下往复运动过程中,要克服阻力做功,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少,但能量守恒,故B错误;
C、当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故C正确;
D、如图所示是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玻璃板上的铁屑分布状态,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玻璃板平面内存在磁场,故D正确。
一十二.飞机的升力(共1小题)
(多选)14.(2017•济南)如图所示,2017年5月5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研制、汇集了许多先进技术和先进材料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关于C919大型客机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信导航系统利用超声波实现信息的传递
B.大量先进新材料的使用让它更轻盈更坚固
C.机翼的升力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起飞时发动机把内能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
【答案】BCD。
【解答】解:A、通信导航系统利用电磁波实现信息的传递;故A错误;
B、C919大型客机一半左右都用更轻、更坚固的碳纤维材料代替铝合金,故B正确;
C、机翼上凸下平,飞机起飞时,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向上的压强差,这种就形成的升力,故C正确;
D、飞机起飞时发动机是内燃机,内燃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故D正确。
一十三.声音的产生(共1小题)
(多选)15.(2017•济南)如图所示为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些演示实验,关于这些演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的实验表明: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图乙的实验表明:纸片没掉下是大气压的作用
C.图丙的实验表明:对空气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
D.图丁的实验表明: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
【答案】ABC。
【解答】解:A、水花激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A正确;
B、大气压对纸片向上的压力,托住了杯中的水;故B正确;
C、压缩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空气的内能将增大;故C正确;
D、图表示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而不是电磁感应实验;故D错误;
一十四.声音的传播条件(共1小题)
(多选)16.(2018•济南)如图所示是学习物理过程中的一些演示实验的插图。下列关于这些实验插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闹钟传出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B.图乙中手指感觉不同,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C.图丙中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吸引纸屑,说明它带了电
D.图丁中铁屑规则的分布,说明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磁感线
【答案】ABC。
【解答】解:
A、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正确;
B、两手指所受压力相同,由于拇指的受力面积大于食指的受力面积,所以食指受到的压强较大,作用效果明显,故图乙中手指感觉不同,故B正确;
C、塑料梳子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故C正确;
D、图中条形磁体周围的铁屑的分布,说明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为了方便形象的描述磁场而假象的线,故D错误。
一十五.光的反射现象(共1小题)
(多选)17.(2019•济南)“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楼台倒影”是楼台通过池塘水面成的虚像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风卷屋茅”是因为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中“花气袭人”的原因是花香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的“挽弓如满月”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答案】ACD。
【解答】解: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楼台倒影”,是楼台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正确;
B、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茅草吸上去,故B错误;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
D、“挽弓如满月”时,消耗了人的化学能,弓的弹性势能变大,所以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故D正确。
一十六.光的色散(共1小题)
(多选)18.(2019•济南)关于各图所示物理实验现象及说明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太阳光通过棱镜,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B.图乙:小球来回摆动,越靠近低处速度越大;说明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
C.图丙: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立即燃烧起来;说明摩擦生热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加
D.图丁:闭合开关,线圈附近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线圈周围存在着磁场
【答案】ABD。
【解答】解:A、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散为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A正确;
B、从A→B的过程中,金属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在B点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在此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B→C的过程中,金属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速度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在C点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在此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小球来回摆动,越靠近低处速度越大;说明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故B正确;
C、向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使其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时,筒内棉花燃烧起来。故C错误;
D、闭合开关,线圈附近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D正确。
一十七.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共1小题)
(多选)19.(2020•莱芜区)关于各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及说明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折射之后会聚于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图乙:微微加热时,锥形瓶中呈现淡淡的紫色,说明固态碘受热先熔化再汽化
C.图丙: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相互排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图丁:原来均匀的细铁屑靠近磁体时有规律地分布,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答案】ACD。
【解答】解:
A.如图,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折射之后会聚于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A正确。
B.图乙:微微加热时锥形瓶中呈现淡淡的紫色,说明固态碘受热升华,所以B错误。
C.图丙: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同种电荷,带同种电荷的玻璃棒靠近时相互排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C正确。
D.图丁:原来均匀的细铁屑靠近磁体时铁屑被磁化,被磁化的铁屑在磁体的作用下有规律地分布,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磁场,所以D正确。
一十八.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共3小题)
(多选)20.(2021•济南)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的遥测信号确认,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进入火星大气层。经过减速,在距离火星表面100m高度处悬停、避障、缓冲,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又根据遥测数据判断,2021年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如图所示。红色火星上有了中国印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着陆巡视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减速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着陆巡视器在距离火星表面100m高度处悬停时,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C.“祝融号”火星车的太阳能电池阵,是用半导体材料和金属导体制成的
D.“祝融号”火星车发回的遥测信号和数据,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的
【答案】ABC。
【解答】解:A.着陆巡视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减速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高度降低,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
B.着陆巡视器悬停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故B正确;
C.火星车的太阳能电池阵,是用半导体材料和金属导体制成的。故C正确;
D.祝融号”火星车发回的遥测信号和数据,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的。故D不正确。
(多选)21.(2020•济南)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北斗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此次火箭发射过程大致分为持续加速冲出大气层、三级火箭一次关机滑行、三级二次点火加速、三级二次关机进入末速修正段、卫星调姿、星箭分离,整个过程中通过观测站的雷达跟踪实时位置。在搭载导航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过程中( )
A.飞出地球大气层之后不再受到力的作用
B.燃料的内能转化为火箭和卫星的机械能
C.跟踪雷达靠电磁波及时获取其实时位置
D.关闭发动机滑行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答案】CD。
【解答】解:A、由题目中三级二次点火加速、三级二次关机进入末速修正段、卫星调姿都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在发生改变,所以飞出地球大气层之后不再受到力的作用是错误的,故A错误;
B、火箭发射过程中将燃料的化学能先转化为内能,再将内能转化为火箭和卫星的机械能,故B错误;
C、观测站跟踪雷达利用电磁波与卫星联系来传递信息,及时获取火箭和卫星实时位置信息,故C正确;
D.关闭发动机滑行时,没有外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只是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故D正确。
(多选)22.(2019•济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我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从2018年12月26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如图所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 )
A.各部分间利用超声波进行信息传递
B.太阳能帆板是卫星的主要电源之一
C.静止轨道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导航定位信号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答案】BCD。
【解答】解:A、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各部分间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故A错误;
B、主要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卫星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主要由太阳能帆板提供,所以太阳能帆板是卫星的主要电源之一;故B正确;
C、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跟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叫做“同步”卫星,它们相对“地球”是静止的,故C正确;
D、导航定位信号通过电磁波实现的,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故D正确。
一十九.能量的转化(共1小题)
(多选)23.(2018•济南)自然界的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以下事例中,能量的形式发生了转化的是( )
A.用太阳能电池给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供电
B.电动共享汽车在电动机驱动下加速前进
C.水库中的水从高处泻落冲击水轮机转动
D.流星从夜空快速地滑过发出耀眼的光亮
【答案】ABD。
【解答】解:A、用太阳能电池给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供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符合题意;
B、电动共享汽车在电动机驱动下加速前进,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符合题意;
C、水库中的水从高处泻落冲击水轮机转动,是水的机械能变成水轮机的机械能,能量的形式本质上没有变化,不合题意;
D、流星从夜空快速地滑过发出耀眼的光亮,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符合题意。
二十.安全用电原则(共1小题)
(多选)24.(2018•济南)以下各种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用潮湿的抹布擦拭亮着的台灯
B.控制电灯的开关要接到零线上
C.有人触电要尽快用手把他拉开
D.三孔插座地线要保证良好接地
【答案】ABC。
【解答】解:A、用湿布擦拭亮着的台灯,水属于导体,有可能使电流通过水传到人体上,使人体触电,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家庭电路中,控制电灯的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中不但没有电流通过,而且电灯与火线断开连接,防止人触及灯泡与火线构成通路,发生触电事故,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将其拉离电源会造成被救者也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把导线挑开,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都使用三孔插座,是由于这些用电器的外壳是金属(金属是导体),当用电器漏电时,会使金属外壳带电,若接上地线,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从而防止了触电事故的发生,故D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五年(2017-2021)中考物理真题实验题知识点分类汇编,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台上有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五年(2017-2021)中考物理真题多选题知识点分类汇编,共23页。
这是一份山东济南2017-2021五年中考物理真题选择题(单选)知识点分类汇编,共3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