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成套教学PPT课件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合作第四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合作第四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集体备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带一路”由来,2欧洲,4亚欧非,5东亚,6欧洲,7经济发展潜力,8共赢共享,3南太平洋,9互补性,10贸易畅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特别提醒 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相关国家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二、“一带一路”倡导国家之间协作发展
1.依据:相关国家资源禀赋各异、经济⑨_@9@________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的现状。 2.内涵:重点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⑩_@10@__________、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加强合作。
3.行动方案 (1)陆上:根据“一带一路”走向,依托⑪_@11@____________,以相关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⑫_@12@______________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2)海上:根据“一带一路”走向,以⑬_@13@__________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4.影响 (1)中国—中南半岛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有利⑭_@14@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促进广西和云南加速发展,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的枢纽地域。 (2)西北地区通过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国际大通道等,加强与中亚等地区发展的联系。 (3)⑮_@15@______和内蒙古通过中蒙俄经济走廊,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国的全方位合作,为东北和内蒙古的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4)⑯_@16@__________地区通过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特别是⑰_@17@______国家的合作对接,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1.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 “一带一路”中的“一路”就是指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18@ )
#19#[解析] “一带一路”中的“一路”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当。( @20@ )
#21#[解析]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共性问题,但同时在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的热门话题之一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 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看,“一带”和“一路”所经之处,最具优势的共同能源是( @22@ )A. 风能、水能B. 石油、天然气C. 煤炭、地热能D. 太阳能、核能
#23#[解析]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所经地区中西亚、北非和中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3. “一带一路”能给诸多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下列受益不明显的行业是( @24@ )A. 文化旅游B. 国际金融C. 基础建设D. 电力贸易
#25#[解析] “一带一路”能促进跨区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国际金融联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给相关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4.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意义是( @26@ )A. 在全球层面,有利于促进资金融通B. 对区域而言,有利于顺应文化多样化潮流C. 对相关国家而言,有利于实现贸易畅通D. 对我国而言,有助于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
#27#[解析]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对我国而言,有助于形成“一体两翼”的合作态势,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探究主题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
探究活动一 “一带一路”的内涵及建设背景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代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
(1) 写出“一带一路”沟通的三个大洲。
#28#[答案] 亚洲、欧洲、非洲。
(2) 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比,以铁路为主要运输方式的陆上丝绸之路有何优势?
#29#[答案] 运距较短,速度快,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3)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理优势。
#30#[答案] 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边陲,邻国多,便于发展边境贸易;油气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扶持;交通不断完善;面积大,农业特色突出;经贸往来历史悠久;劳动力廉价;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4) 试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带来的变化。
#31#[答案] 经济:加强沿线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对外贸易;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源开发;有利于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增加就业;促进文化交流;加强社会稳定。(生态:在开发的过程中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探究活动二 “一带一路”与共赢共享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是通过政策、道路、贸易、货币等互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得到相关国家积极响应。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平板玻璃、船舶制造等产业逐步被列入产能过剩行业,“一带一路”为我国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化解提供了广阔的战略迂回空间。
(1) 结合材料,分析“一带一路”体现了区域的哪些特征?
#32#[答案] 差异性和开放性。
(2)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给中亚地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
#33#[答案] 中亚地区国家位于亚欧大陆要冲,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内陆,长期深受交通不便的制约和困扰,发展相对落后,急需资金、技术,而“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建设为中亚地区国家向东、向西发展提供了可能,并且还可以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农业、商业、旅游业等多方面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合作交流。
1.“一带一路”的内涵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具体如下表所示:
2.“一带一路”倡议的地理背景
3.我国倡导“一带一路”的背景 (1)产能过剩、外汇资产过剩。 (2)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高。 (3)工业和基础设施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打击,容易失去核心设施。 (4)我国边境地区整体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邻国与我国加强合作的意愿普遍上升。
4.“一带一路”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
1.“一带一路”倡导国家之间协作发展
2.“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具体如下表所示: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简称中白工业园)是目前我国在海外最大的工业园,园区规划面积平方千米,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近郊。白俄罗斯高校众多,工业历史悠久,工资水平较低。该园区重点发展的工业项目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产业。德国、俄罗斯等国企业也积极入驻园区。下图示意白俄罗斯位置。
(1) 说明中白工业园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
#34#[答案] 白俄罗斯政策的支持;附近有机场和铁路,陆路、航空交通便利;工资水平低,生产成本低;高校众多,科技实力强;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
#35#[解析] 根据图文材料,中白工业园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从政策、交通、劳动力素质、成本、科技、工业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分析与中国企业相比,俄罗斯企业在工业园区发展的优势。
#36#[答案] 俄罗斯距离园区更近,与国内企业联系更便利;语言、文化、习俗相近,便于交流管理,更易融入当地社会;更了解周边市场情况,利于产品设计、生产调整;等。
#37#[解析] 与中国企业相比,俄罗斯企业在工业园区发展的优势从企业联系、交流管理、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
(3) 简述中白工业园的发展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38#[答案] 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提高对外交流水平;等。
#39#[解析] 中白工业园的发展对当地的有利影响从产业结构优化、就业机会增多、城镇化水平提高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 “一带一路”走向涉及地区中适合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相“嫁接”的是( @40@ )A. 东南亚B. 中亚C. 南亚D. 西亚
#41#[解析] 东南亚、南亚位于湿润地区,阴雨天多,太阳辐射少;中亚深居内陆,不临海;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水资源缺乏,适合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相“嫁接”
2. “一路”的两个重点方向的终点是( @42@ )A. 北太平洋、北冰洋B. 北大西洋、北冰洋C. 欧洲、南太平洋D. 北美洲、南大西洋
#43#[解析] “一路”有两条重点方向:一是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倡议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构想,首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44@ )①互联互通能力不足②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缺乏③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陈旧④各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显著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45#[解析]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构想,首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互联互通能力不足,需要完善交通;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缺乏,而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完善。各国地理环境的差异,不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 在“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中,我国的优势条件包括( @46@ )①处于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 ②工业加工能力强③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强 ④科技实力雄厚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47#[解析] 在“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中,我国的优势条件包括处于东部位置,地理位置优越;我国经济发展快,工业加工能力强;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强。我国科技实力不如发达国家。
5. 对于我国而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好处有( @48@ )①加快中西部的发展,减小地区差异②利于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增强④寻找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49#[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利于加快我国中西部的发展,减小地区差异;有利于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增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利于寻找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研究 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位于新疆塔城市,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上,拥有塔城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国家唯一批准的农产品绿色通关口岸——巴克图口岸, 区内重点发展制造、医药等产业。连接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的是“西欧—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中国西部”国际公路运输走廊,简称“双西公路” ,我国着力推动哈萨克斯坦第二双西高速公路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一带一路”的影响力。
下图示意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国际公路大通道建设。
(1) 说明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可以发展的主要产业类型。
#50#[答案] 该地区特色农产品多,可用于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业;位于边境,是交通枢纽,可发展跨境物流产业;矿产和新能源资源丰富,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资源优质、多样,可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等。
(2) 说明两条双西公路的建设对于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的积极意义。
#51#[答案] 经双西公路,向东到达我国东部沿海,向西经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到达欧洲西部。双西公路使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与亚欧大陆东西岸的经济、文化等的联系更加紧密。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我国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10月,我国又明确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 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52@ )A. 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B. 东部城镇化进程快,西部城镇化水平高C. 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D. 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53#[解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密度也大,均为人口稠密区;东部城镇化进程快,城镇化水平较低,西部城镇化水平高,目前城镇化速度慢;东部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西部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西部工农业发达,农业中乳畜业占重要地位。
2. 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直接影响有( @54@ )①推进相关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交流对接②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③增进相关国家人民的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④带动全国各地的城镇化建设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55#[解析] 共建“一带一路”可以推进相关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交流对接,①正确;共建“一带一路”可以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②正确;共建“一带一路”可以增进相关国家人民的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③正确;共建“一带一路”不能带动全国各地的城镇化建设,④错误。
随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一带一路”概念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一带一路”将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版图,更多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 “一带一路”建设应分阶段实施,近期目标重点是道路、能源管线、电信、港口等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在这个阶段新疆的建设应该着眼于( @56@ )A. 交通枢纽中心和物流中心B. 火车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C. 计算机制造中心和科技信息中心D. 输气管线和油气加工中心
#57#[解析] 新疆是我国通往中亚、欧洲地区陆上通道的必经之处,为了实现“一带一路”的建设目标,现阶段新疆应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成为交通枢纽中心和物流中心。
#59#[解析] 东北—蒙东经济区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不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位于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京津冀经济区资源、能源不足,不适合发展耗能高、耗原料多的重工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海运为主。
“湘欧快线”是指从我国湖南省开往欧洲的快速货物班列中的一条线路。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湘欧快线”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迅猛增长。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 影响中欧班列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60@ )A. 铁路沿线风沙、暴雪等灾害频发B. 铁路等级低,运行速度较慢C. 横跨亚欧大陆,班列运行时间长D. 途经国家多,海关通关不便
#61#[解析] 对中欧班列来说,影响运输效率的主要因素为班列运行速度和口岸通关效率。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和西伯利亚大陆桥,中欧班列运行速度较快,极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中欧班列途经国家多,海关通关不便,影响运输效率。
6. 推测中欧班列返程我国的货物主要有( @62@ )A. 汽车、红酒、橄榄油B. 普通服装、小家电、塑料制品C. 仪表、药品、手机配件D. 木材、瓷器、玉米
#63#[解析] 中欧班列返程我国的货物应该是来自欧洲的物品,如汽车、红酒、橄榄油;普通服装、小家电、塑料制品、手机配件、瓷器等应该是中欧班列输送欧洲的物品。
7. 中欧班列的开通带给我国人民的好处是( @64@ )A. 方便到欧洲旅行B. 增加生活消费品的选择C. 提高经济收入D. 提供就业岗位
#65#[解析] 中欧班列是指中国开往欧洲的适合装运集装箱的快速货物编组列车,是货运班列,不能运人;中欧班列返程我国的货物来自其他地区,可以增加我国人民生活消费品的选择;中欧班列无法提高我国人民的经济收入,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是通过政策、道路、贸易、货币等互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得到相关国家积极响应。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平板玻璃、船舶制造等产业逐步被列入产能过剩行业,“一带一路”为我国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化解提供了广阔的战略迂回空间。
(1) 结合材料,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产能过剩行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66#[答案] 开辟新的出口市场;有利于产能过剩行业进行产业转移。
#67#[解析]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我国相关产业提供新的消费市场及产业转移目的地。
(2) 从能源安全和资源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的战略意义。
#68#[答案]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油气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增高, “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我国多元化获取资源,保障能源安全;进一步拓宽与其他重要资源国在资源方面的合作渠道。
#69#[解析]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可扩大我国资源进口渠道,利于资源进口多元化。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油气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进口量日益增长,对国外依存度较高;目前我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进口渠道单一,“一带一路”将新增陆路及海路进口通道,有利于我国多元化获取资源,保障能源安全。
(3) 阐述中亚国家搭乘“中国快车”应如何把握机遇?
#70#[答案] 结合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本地区地理位置的优势,改善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利用本国的优势资源,吸引外资,扩大国内、外市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71#[解析] 中亚国家可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吸引投资,充分利用本国的位置和资源优势发展经济。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构建的优先和重点领域。下图示意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区域之间的国际航空运输联系及比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1. 在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区域联系的客运航线中占比最高的为东南亚地区,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地区( @72@ )A. 经济发达B. 旅游业发达C. 航空业领先D. 劳动力短缺
#73#[解析] 东南亚地区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旅游业发达,我国到东南亚旅游的人数多,与其他地区相比,其客运航线占比最高。
2. 中国与蒙俄地区的货运航线比重最大,中国向蒙俄运输的货物最可能是( @74@ )A. 煤炭B. 木材C. 服装D. 钢材
#75#[解析] 俄罗斯主要发展重工业,煤炭、木材、钢材资源丰富,蒙古工业不发达;中国服装工业发达,价格较低,因此中国向蒙俄运输的货物最可能是服装。
中巴铁路起点在我国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长约3000千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经营权向中国企业移交协议于2013年2月18日正式签署,有评论称,瓜达尔港是中国实现能源安全、拓展海上通道的重要支点。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 由瓜达尔港建设通往喀什的铁路和管道可能遇到的问题有( @76@ )①沿途基础设施落后,物资补给不便②沿途气候干旱,给施工增加难度③当地劳动力短缺,且技术水平落后④途经青藏高原,有冻土层,难以施工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77#[解析] 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由瓜达尔港建设通往喀什的铁路和管道,沿途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物资补给不方便,①对;沿途气候干旱,给施工增加难度,②对;巴基斯坦人口众多,当地劳动力丰富,③错;沿途没有经过青藏高原,④错。
4. 有专家指出,目前瓜达尔港所具备的“战略”价值至今仍处于“潜在”阶段,原因可能是( @78@ )A. 港口所在国资源与我国互补性不强B. 该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欠缺,运输能力低C. 该港口的水深较浅,不适合大型船舶停靠D. 港口所在国劳动力资源不足,无法发挥其潜力
#79#[解析] 巴基斯坦矿产资源丰富、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资源与我国互补性强;瓜达尔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欠缺、运输能力低,导致其“战略”价值尚未发挥出来;瓜达尔港是深水港,适合大型船舶停靠;巴基斯坦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5. 中巴铁路将给喀什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80@ )①扩大经济腹地②缩短出海距离③改善对外交通条件④改变能源消费结构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81#[解析] 中巴铁路的修建,会改善喀什地区对外交通条件,扩大经济腹地,同时可以直接通过瓜达尔港出海,大大缩短了出海距离,但不能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规划的六大经济走廊中第一个由三国首脑批准落地实施的经济走廊,是三国充分利用各自比较优势和经济结构的互补性,推进落实三国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中蒙俄高铁可以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高铁建设成本高,难度大,受区域经济水平、社会环境和生态特征等影响大,目前已联通区域仅为我国的吉林、辽宁、北京、天津等地区。
(1) 分析中蒙俄高铁建设可能遇到的困难。
#82#[答案] 横穿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距离长,地势起伏大,落差大;冻土面积大,建设成本高;地处生态过渡带,生态环境脆弱,施工不当会造成生态破坏;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民众观念难以统一。
#83#[解析] 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生态条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 说明“中蒙俄经济走廊”对中国发展的积极影响。
#84#[答案] 促进中国与蒙古、俄罗斯的文化交流;增加中国外贸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拓宽能源进口渠道,保障中国能源进口安全;带动东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有助于社会稳定。
#85#[解析] “中蒙俄经济走廊”对中国发展的积极影响,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稳定、能源战略保障等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说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随堂训练,课标定位,素养阐释,问题引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归纳提升,典型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精品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代丝绸之路,迪拜龙城,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丝路文化及旅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