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讲义2022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教案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讲义2022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教案第1页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讲义2022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教案第2页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讲义2022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教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讲义2022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讲义2022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教案,共18页。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知识清单考点梳理 夯基提能



    知识点1传染病和免疫
    1.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传染病
    非传染病
    概念
    由①    (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患者自身组织、器官等结构发生改变或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特点
    具有传染性和②   性 
    不具有传染性
    举例
    艾滋病、流感、乙肝
    癌症、糖尿病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环节
    概念
    举例
    传染源
    能够散播③    的人或动物 
    患者或者病原体的携带者
    传播
    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空气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易感
    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④    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婴幼儿、老年人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举例
    ⑤    
    为传染病病人治病;隔离病人;杀死、焚烧、深埋患病的动物
    切断传播途径
    打扫卫生;在环境中喷洒消毒液;禁止进口血液;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海关检疫;消灭媒介生物(蚊、蝇等)
    ⑥    
    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不让易感者接触传染病病人;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让易感者去传染病流行地区
    (2)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4.人体的三道防线
    三道
    防线
    组成
    功能
    第一道
    防线
    ⑦    、黏膜 
    阻挡和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第二道
    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⑧    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化病原体及衰老的细胞
    第三道
    防线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清除抗原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5.免疫的类型
    名称
    形成时间
    特点
    包括的
    防线
    举例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
    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对⑨    病原体都有效 
    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
    唾液中的溶菌酶
    特异
    性免疫
    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针对某一⑩    病原体,具有专一性 
    第三道防线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
    6.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过程
    (1)作用过程示意图:

    (2)图解:当[A]侵入人体后,刺激[B]    细胞,它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C]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A]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当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    的能力。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再以同样的方式将抗原清除。 
    7.免疫的功能
    (1)抵抗    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2)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3)          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4)说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不是越强越好,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    反应。 
    8.计划免疫
    (1)概念:有计划地进行    ,简称为计划免疫。 
    (2)原理: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3)举例: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    病;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疾病。 
    (4)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从免疫的角度来分析,接种的疫苗属于    ,接种的抗病毒血清和球蛋白属于抗体。 

    进行计划免疫不能预防所有疾病
    (1)计划免疫只能预防可以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传染病,对不产生抗体的疾病(如非传染病)或没有研究出疫苗的疾病(如艾滋病),则不能预防。
    (2)注射疫苗后,产生的抗体越多,所获得的免疫力就越强;反之亦然。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越长,预防传染病的时间就越长。
    (3)一种抗体只与一种病原体(细菌、病毒或毒素等)结合,故一种疫苗只能预防一种传染病。

    知识点2艾滋病
    概述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①              ,简称AIDS 
    病原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②    
    传染源
    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首要传播方式);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易感人群
    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
    致病原理
    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③    系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因此病人常死于多种疾病的侵害 
    控制方法
    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应以预防为主
    说明
    通常情况下,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都不会感染艾滋病
    世界艾滋病日
    每年的12月1日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知识点3用药与急救
    1.安全用药
    概念
    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药物
    分类
    处方药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非处
    方药
    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简称①    
    2.急救
    (1)紧急呼救:当遇到有人因溺水、触电、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而有生命危险时,要尽快拨打“②    ”急救电话。 
    (2)心肺复苏:
    a.当遇到由于意外事故而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心肺复苏主要包括③       和④    。 
    b.心肺复苏的顺序是胸外按压(C)→⑤    (A)→人工呼吸(B)。先做⑥    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抢救有效。 
    c.胸外心脏按压:心脏按压可以改变胸腔内的压力和容积,将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组织器官。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可以使心脏的输出血量达到正常时的1/4~1/3,从而维持生命的最低需求。
    d.人工呼吸: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⑦        法,如图中人工呼吸的具体操作方法正确的排序是⑧    。 

    (3)儿童和成人心肺复苏要点:
    急救措施
    8岁以上
    1岁~8岁
    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
    胸骨下段约1/3处
    按压手法
    用双手掌根
    用单手掌根
    按压速度
    每分钟100次~120次
    按压深度
    5厘米~6厘米
    大约5厘米
    人工呼吸方法
    口对口吹气法
    按压与吹气的比例
    ⑨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1)人工吹气时吹前深吸一口气,然后吹气500毫升左右即可。
    (2)吹气2次,应当留意伤病者的胸廓有无起伏。吹气多了会损伤肺泡,且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
    (3)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后续的专业用药。
    3.出血和止血时三种血管的出血特点和止血方法
    血管
    种类
    血液
    颜色
    出血特点
    止血方法
    图示
    动脉
    血管
    鲜红色
    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
    用手指或止血带在伤口⑩    端压迫止血 

    静脉
    血管
    暗红色
    缓慢而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用手指或止血带在伤口    端压迫止血 

    毛细
    血管
    红色
    从伤口慢慢渗出
    自行凝固止血或消毒后贴创可贴


    知识点4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1.健康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①    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2)②      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3)调节情绪的方法:转移注意力,宣泄烦恼,自我安慰等。
    2.现代文明病
    又称为“③    病”,常见的有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3.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4.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酗酒、吸烟、吸毒、染上网瘾、不良的饮食习惯等。
    (1)吸烟不仅能诱发多种④    系统疾病,还有可能会诱发肺癌。 
    (2)酗酒会使人的⑤    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因此要严禁酒后驾车。 
    (3)吸毒会损害人体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考点突破学思结合 高效突破



    考点1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典例1 图中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a表示病原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B.甲为传染源,乙为易感人群
    C.切断丙能防止乙变成甲
    D.保护乙的措施有戴口罩、打扫卫生和多锻炼等
     
     
    【易错警示】 关于传染病的3个易错点
    (1)传染源≠病原体:病原体是指能够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而传染源是指患病并且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苍蝇、蚊子不属于传染源,而属于传播途径中的生物媒介。
    (3)区分控制传染源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主要是看对谁采取的措施。如果是对病人采取的措施就是控制传染源;如果是对易感人群采取的措施就是保护易感人群。

    考点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典例2 (2021·广东模拟)下列对学校预防传染病措施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将患病的学生送回家治疗——控制传染源
    B.要求学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护易感人群
    C.每天对教室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D.要求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和课间操——保护易感人群
     
     

    考点3人体的三道防线
    典例3 (2021·四川雅安)下列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B.人体可以通过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肿瘤细胞
    C.吞噬细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
    D.三道防线共同作用,承担起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考点4人体免疫的类型
    典例4 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B.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C.泪液、唾液的杀菌作用
    D.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
     
     
    典例5 如图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该过程能抵御多种病原体
    C.图中细胞①表示淋巴细胞
    D.该过程不是人体先天就有的
     
     

    考点5计划免疫
    典例6 我国实施计划免疫,有计划地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控制传染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疫苗相当于抗原
    B.预防接种后体内可产生相应抗体
    C.预防接种是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
    D.接种一次即可终身具有免疫能力
     
     
    【拓展延伸】 抗原和抗体
    (1)抗体的本质: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的免疫物质便是抗体。
    (2)抗体的特点:
    ①不同抗体产生后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不同。
    ②抗体具有专一性,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且一种抗体只能由相对应的抗原刺激后形成。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不仅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还包括移植的器官、衰老或死亡的细胞、疫苗、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等。

    考点6综合考查传染病和免疫
    典例7 (2021·河南)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2021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造成本次肺炎疫情的病毒命名为“2021新型冠状病毒(2021⁃nCoV)”。由于人体缺少对2021⁃nCoV的免疫力,所以引起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面对疫情,我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资料二 2021年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以肺结核常见,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我国对肺结核诊治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免费的痰涂片、胸片检查,免费提供国家统一方案的抗结核药品等。
    (1)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和肺结核都属于传染病。这两种传染病的病原体相比较,       没有细胞结构。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2)病原体侵入人体突破第一道防线后,机体可以通过第二道防线即体液中的        和吞噬细胞来进行防御。这两道防线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称为        免疫。 
    (3)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4)亲爱的同学,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时,你采取了哪些科学有效的措施?  (答出1点即可)。 
     
     

    考点7安全用药
    典例8 (2021·湖南娄底)“良药苦口利于病”,正确用药对于治疗疾病非常重要,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病情稍有好转就自行停止用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加剧
    B.非处方药可自己到医药超市购买
    C.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D.处方药须按医嘱服用
     
     

    考点8急救
    典例9 (2021·湖南岳阳)某同学为夏令营设计的一份意外处理预案,不合理的是(  )
    A.表皮轻微擦伤涂碘伏
    B.表皮轻微烫伤立即局部冷却,再消毒处理
    C.腹泻则大剂量服用消炎药
    D.流浪狗咬伤反复冲洗伤口,并及时就医
     
     
    典例10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及时处理可使危害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拨打紧急呼救电话时必须说明自己的病史
    B.对儿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要双手叠加
    C.每次人工呼吸都要看到病人胸廓有起伏
    D.大静脉出血时要先在近心端止血,再拨打“120”急救
     
     

    考点9现代文明病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典例11 下列关于健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吸烟不仅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可能诱发肺癌
    B.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C.现代文明病包括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一些传染性疾病
    D.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
     
     

    实验突破专项突破 提升素养



    实验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提出问题】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①                。 
    【材料用具】活水蚤、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蒸馏水、吸管、载玻片、显微镜、计时器等。
    【制订计划】
    1.每2人一组,利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如1%、3%、5%、8%、10%、15%、20%等。
    2.取一只活水蚤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其10秒内的心跳次数,重复3次,求出平均值。
    3.用吸水纸将载玻片上的清水吸干,滴上2滴~3滴1%的酒精溶液,过5秒~10秒后用吸水纸吸去大部分的酒精溶液,但不要吸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并记录其10秒内的心跳次数,重复3次,求出平均值。
    4.另取一只大小相同的水蚤,换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重复步骤2和步骤3,求出平均值。
    【实施计划】根据制订的计划,各小组分别进行实验,认真操作并观察计数,将所得数据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
    酒精浓度
    清水
    1%
    3%
    5%
    8%
    10%
    15%
    20%
    10秒内心跳次数








    【实验结果】
    酒精浓度
    清水
    1%
    3%
    5%
    8%
    10%
    15%
    20%
    10秒内心跳次数
    33
    30
    28
    24
    22
    21
    18
    死亡
    【实验结论】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②    作用,当酒精的浓度达到20%或以上时,水蚤会死亡。 
    【注意事项】
    1.因为水蚤心跳很快,通常每分钟在200次以上,因此实验中采用10秒为一个计量单位。
    2.实验中应尽量选取大小一致的健康水蚤。
    3.对每一只水蚤先测其在清水中的心率,再测其在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中的心率。不要重复利用同一只水蚤,因为残留的酒精会对水蚤心率产生影响。
    4.实验中重复实验求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典例 为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在实验时配制如下不同浓度梯度的酒精:1%、3%、5%、8%、10%、15%、20%等。在14 ℃左右的室温中经过大量的实验,并在实验中,选择10秒内水蚤心率跳动范围在30次~36次之间的成年水蚤为材料,经过多次实验得到以下平均数值。现将在不同酒精浓度梯度下的水蚤在10秒内的心脏跳动次数列表如下:
    酒精浓度
    清水
    1%
    3%
    5%
    8%
    10%
    15%
    20%
    10秒内心脏跳动次数
    33
    30
    28
    24
    22
    21
    18
    死亡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                    。对照组是    。 
    (2)数据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的影响,即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    。 
    (3)该实验所选水蚤发育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       。 
    (4)据测量,环境温度为14 ℃时,水蚤的心率平均约为176次;环境温度为20 ℃~25 ℃时,水蚤的心率平均约为324次;环境温度为34 ℃时,水蚤的心率平均约为340次。以上数据说明        ;实验时维持14 ℃左右的低温,目的是       ,便于实验中计数。 
     
     
     
     
    本节课后练(☞见强化练习册P44)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知识清单
    知识点1
    ①病原体 ②流行 ③病原体 ④免疫力 ⑤控制传染源 ⑥保护易感人群 ⑦皮肤 ⑧吞噬 ⑨多种 ⑩特定
    淋巴 抗体 抗原 抗体 抗原 监视、识别和清除 过敏 预防接种 结核 抗原
    知识点2
    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②HIV ③免疫
    知识点3
    ①OTC ②120 ③胸外心脏按压 ④人工呼吸 ⑤开放气道
    ⑥30 ⑦口对口吹气 ⑧甲、乙、丙 ⑨30∶2 近心 远心
    知识点4
    ①心理上 ②心情愉快 ③生活方式 ④呼吸 ⑤中枢神经
    考点突破
    【典例1】
    【解析】本题考查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a表示病原体,所以a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A项正确;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叫传染源,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题图中甲为传染源,乙为易感人群,B项正确;切断传播途径(丙),传染病就不能流行,这样能防止乙(易感人群)变成甲(传染源),C项正确;不同类型的传染病,传播途径是不同的,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也就不同,打扫卫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项错误。
    【答案】 D
    【典例2】
    【解析】本题考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要求学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B项错误。
    【答案】 B
    【典例3】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的三道防线。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病菌等异物的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A项正确;体内异常细胞通常是指非正常增殖的细胞,多为癌细胞,癌细胞属于抗原,可被正常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B项正确;吞噬细胞可以参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C项错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通过三道防线实现的,D项正确。
    【答案】 C
    【典例4】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包括第三道防线。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患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都属于第三道防线,即属于特异性免疫;泪液和唾液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即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 C
    【典例5】
    【解析】本题考查非特异性免疫。题图为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该过程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D项错误,B项正确;题图中细胞①表示吞噬细胞,C项错误。
    【答案】 B
    【典例6】
    【解析】本题考查疫苗的本质以及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原因。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疫苗相当于抗原;预防接种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人体接种疫苗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预防接种属于特异性免疫,是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并不是所有的疫苗都具有终身免疫能力。
    【答案】 D
    【典例7】
    【解析】本题考查传染病、免疫。(1)2021⁃nCoV没有细胞结构。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它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3)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在预防新冠肺炎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有戴口罩(或勤洗手或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
    【答案】 (1)2021新型冠状病毒(或2021⁃nCoV) 传染源
    (2)杀菌物质 非特异性(或先天性)
    (3)抗体
    (4)戴口罩(或勤洗手或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
    【典例8】
    【解析】本题考查安全用药。病情稍有好转不能自行停止用药,以免病情出现反复,A项错误。
    【答案】 A
    【典例9】
    【解析】本题考查安全用药及急救。腹泻有可能是肠炎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因此不能大剂量服用消炎药,应根据病情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以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C项错误。
    【答案】 C
    【典例10】
    【解析】本题考查急救的相关知识。拨打紧急呼救电话时,要说清楚病人的主要病情或伤情,如是否呕血、昏迷等,使救护人员能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A项错误;对1岁~8岁的儿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用单手,B项错误;静脉是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运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时应用止血带扎在远心端进行止血,D项错误。
    【答案】 C
    【典例11】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文明病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一些现代文明病不是传染性疾病,C项错误。
    【答案】 C
    实验突破
    实验
    ①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 ②抑制
    【典例】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实验。(1)从题表中可知,实验的变量是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对照组是清水。(2)水蚤心率容易受到酒精浓度的影响,即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降低。(3)为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除实验变量外,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因此该实验所选水蚤发育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4)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随温度增加,水蚤心率也随之升高。水蚤的心率越大,数水蚤心跳过程产生的误差就越大,因此最好降低水蚤的心率,即实验时维持14 ℃左右的低温,目的是降低水蚤心率,便于实验中计数。
    【答案】 (1)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 清水
    (2)降低
    (3)控制单一变量
    (4)随温度增加,水蚤心率升高 降低水蚤心率


    相关教案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1讲动物的主要类群讲义2022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教案:

    这是一份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1讲动物的主要类群讲义2022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归纳总结,实验目的,实验过程,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讲义+2022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教案: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讲义+2022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教案,共9页。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1讲+认识生物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讲义+2022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教案: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1讲+认识生物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讲义+2022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警示,归纳总结,实验过程,实验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