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案01
    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案02
    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案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导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人地关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活动都受一定的地理环境影响,这个地理环境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也包括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的地理环境。

    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口数量

    生产力水平

    对环境的影响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采集—狩猎

    社会

    低下

    有限

    原始的平衡

    农业社会

    增多

    提高

    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明显增大,环境遭到破坏,甚至导致一些文明的消失

    人类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对人地关系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

    工业革命后

    急剧

    增加

    机器和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

    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愈发严峻,人地矛盾激化

    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和谐论”产生,主张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

    信息社会

    (后工业社会)

     

    现代通信技术及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类社会的组织制度、经营管理、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变革

    21世纪

    以来

     

     

     

    人地关系的研究向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的方向发展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1)传统发展观念。

    ①往往只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②简单地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尺,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

    ③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相协调的多目标模式转变。

    (3)可持续发展。

    ①概念: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②内涵: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综合体。

    ③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1)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传统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的

    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特点

    社会生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

    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果

    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2)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利用由高耗粗放型向高效集约型、更多地依靠可再生资源的方向转变,并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

    资源类型

    可持续利用措施

    土地资源

    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

    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森林资源,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水资源

    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海洋资源

    伏季休渔、禁止滥捕、沿海环境污染治理等

    (3)环境污染的治理。

    ①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③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4)生态保护。

    ①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②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扩大轮作休耕试点,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海洋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3.公众参与,从我做起:

     

    【质疑批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采猎文明时期,人们靠采集和狩猎为生,生物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人地矛盾突出。 (×)

    2.“天人合一”体现我国古代朴素的人地协调思想。  ()

    3.由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变化导致现代环境问题突出。(×)

    4.古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与近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是有差异的。 ()

    5.工业社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方式、范围和强度上都超过了农业社会。()

    6.引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科技的进步。 (×)

    【对点连线】

    【实践探索】

    2019年3月5日全国两会工作报告中重申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强调大力推动绿色发展,这属于什么发展模式?

    提示:可持续发展模式。

    【质疑批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经济增长。(×)

    2.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把环境放在首位,停止一切对环境的开发利用。(×)

    3.清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弃物。(×)

    4.商品包装越大越有利于减少污染。(×)

    【对点连线】

    【实践探索】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2020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为保护自然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提示: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质疑批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公众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条件。()

    2.绿色学校就是在校园里大量植树造林。(×)

    3.每少用一张纸都是节能低碳生活。()

    4.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各国政府的事,与普通民众没有关系。 (×)

    5.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

    6.少用一次性制品,养成低碳环保生活习惯。()

    能力一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思维导引】

    1.人地关系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河流采取“截弯取直”和“恢复弯道”的不同做法,分别体现了怎样的人地关系?

    【能力形成】

    1.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

    理论

    核心思想

    人地关系

    地理环境决定论

    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地理环境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

    人类中心论

    强调人对自然的统治,单纯将地理环境看作人类的活动场所和随意开发利用的对象

    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类生态环境恶化

    人地关系协调论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有所限制,也存在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利用的可能性

    人类和自然界是“自然-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的伙伴,二者必须协调互利

    2.“两步走”判定人地关系思想:

    第一步,判定人地关系思想类型的问题,一般都会有一个背景材料,这个材料可能是一句话(如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图片(能够反映该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或者思想的图片)、数据(能够反映该时期人类生产活动的数据)、表格等。不管是哪一种背景材料,解决此类问题要看懂材料含义。

    第二步,根据每个时期人地关系特点对号入座即可。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时期——地理环境决定论、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思想;工业社会时期——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等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

    【知识拓展】人地关系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

    引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及程度不同,环境问题的表现不同,人地关系思想也不同。

    【情境探究】

      我国的一个山区县,决定修建一条隧道,从邻县的一条河流引水,以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缺乏的问题,但是,引水渠道工程非常艰巨,需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该县人民不畏艰险,花了十余年的时间,终于修成了这条引水渠道。清澈的渠水流淌进千百万年来干涸的土地,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探究】

    (1)该县的这一引水工程,是哪一种人地关系理论的表现?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该思想体现最明显的是什么时期?(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的措施与政策)

    提示:该县的引水工程是人类中心论的表现。体现了当地人民顽强的毅力和不畏艰辛,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工业文明时期。

    (2)该引水工程的成功,会给地方经济带来哪些好处?(综合思维:要素的综合)

    提示:该引水工程的成功,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农作物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地方经济得到发展。

    【典题训练】

    莱州湾畔曾是我国内陆海水入侵最严重的“深度海侵地”,而如今则成为山东著名的绿色走廊。该地的经验: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建设,开源节流;调整农业结构,趋利避害。据此完成(1)、(2)题。

    (1)莱州湾畔地区起初也不是“深度海侵区”,而沦为“深度海侵区”的原因主要是 (  )

    A.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倒灌

    B.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C.过度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

    D.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

    (2)莱州湾畔地区人民成功地抗击“海水入侵”,说明他们的行动和措施符合 (  )

    A.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论思想

    B.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C.人地和谐的人地协调论思想

    D.科技帮助我们征服自然的论断

    【解析】(1)选D,(2)选C。第(1)题,由题干“内陆海水入侵”“水系联网”“调整农业结构”,可推知当地由于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从而导致海水入侵。第(2)题,水系联网工程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反映了人地和谐的人地协调论思想。

    【补偿训练】

      下图是一座石碑,上面刻着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太阳神——萨玛斯正在接受礼拜。据此完成(1)、(2)题。

    (1)石碑所反映的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的(  )

    A.采集—狩猎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信息社会

    (2)这座石碑反映出当时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  )

    A.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B.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C.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D.人类正谋求与环境协调发展

    【解析】(1)选A,(2)选A。第(1)题,人类社会的四个发展阶段中原始文明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第(2)题,石碑上面太阳神——萨玛斯正在接受礼拜,反映了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是崇拜自然,那时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能力二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思维导引】

    1.“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分别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个方面?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从我做起?

    【能力形成】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2.转变发展观念,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1)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循环经济:

    (2)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或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

    (3)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农业:

    概念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效益

    生态上的

    良性循环

    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把粮食生产和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遵循生态系统的内部发展规律,大大减少了传统农业生产中造成的土壤肥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生物资源锐减等生态破坏问题

    经济上的

    良性循环

    农、林、牧、副、渔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全面发展,依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其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换、各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共生、相养规律,减少了化肥、农药和动力的使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知识拓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典例示范】

      (2020·江苏高考)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推进,桑蚕产业由长江中下游和珠三角地区逐渐西移。2005年以来,广西蚕茧产量稳居全国首位,桑蚕业助推35个石漠化贫困县脱贫致富。下图为“广西桑蚕业平怀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广西发展桑蚕业得益于(  )

    ①土壤肥力高,桑叶生长快     ②热量条件好,结茧次数多

    ③地表水资源多,桑枝萌叶多    ④土地资源丰富,宜桑面积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广西桑蚕业平怀模式的优势有(  )

    ①桑下种薯,延长了产业链 ②桑枝育菇,发展多种经营

    ③薯、丝加工,增加附加值 ④菌基回田,提高土地利用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思路点拨】解答该题可从以下思路具体分析:

    (1)广西当地适合发展桑蚕业的区位条件。

    (2)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及影响。

    【解析】(1)选D,(2)选C。第(1)题,广西多喀斯特地貌,土壤肥力不高;广西部分地区位于热带,热量条件好,桑蚕结茧次数多;广西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多裂隙,地表水易下渗,地表水资源不多;广西土地面积大,地形多样,桑树适宜种植区域大。第(2)题,桑下种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没有延长产业链;桑枝育菇,实现了废弃物综合利用,利于发展多种经营;薯加工成淀粉、粉丝,丝加工成丝绸,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菌基回田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不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补偿训练】

      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传统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目标、增长方式上有很大差别。读下图,完成(1)、(2)题。

    (1)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增长方式是(  )

    A.高消耗、高排放、低增长

    B.低消耗、高排放、高增长

    C.低消耗、低排放、高增长

    D.高消耗、低排放、低增长

    (2)下列生产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是(  )

    A.秸秆焚烧还田  B.矿渣生产水泥

    C.垃圾转移国外  D.污水灌溉农田

    【解析】(1)选C,(2)选B。第(1)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高消耗、低增长、高排放,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的增长方式是低消耗、高增长、低排放。第(2)题,矿渣生产水泥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观。

      (水平1、2)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据此完成1、2题。

    1.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

    A.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 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

    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  D.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

    2.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  )

    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B.农产品的类型多样

    C.提高了生产效率  D.稻鱼共生,保护环境

    【解析】1选C,2选D。第1题,水稻生产,要求排灌便利,图中稻田最低水位的高度考虑到鱼群通过能力,所以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第2题,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实现了稻鱼共生,有利于保护环境。

    【知识拓展】古老农耕文明:稻鱼共生系统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流域的中下游,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该县传承千年的“稻鱼共生”系统2005年6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首批“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农民在山脚下用泥土堆起田埂,引溪水灌溉稻田,鱼啄食杂草与小虫,在稻田里自然生长。

      (水平1)我国南方某山区产业以耕作和矿产开采为主,20世纪70年代,该地“红色荒漠”面积有所扩大。完成3、4题。

    3.“红色荒漠”面积扩大导致该地(  )

    A.生物种类增多 

    B.河流含沙量减少

    C.地下径流减少 

    D.降水量明显增大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地适宜(  )

    A.推广立体农业  

    B.鼓励发展放牧业

    C.增加粮食种植 

    D.加大矿产开发力度

    【解析】3选C,4选A。第3题,结合材料“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地区大量耕作和矿产开采,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的现象,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由于坡面径流增加,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一个地区降水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红色荒漠”会对降水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明显增加。第4题,结合上题,由于过度的种植与矿产开采导致该地“红色荒漠”现象严重; 当地丘陵山地面积比例大,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推广立体农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发挥丘陵山地土地资源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南方低山丘陵区可耕地面积小,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小,不适宜发展畜牧业。

    相关学案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案,共8页。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导学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导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主要环境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