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成套课时检测含解析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堂检测,共7页。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 B.温度
C.蒸发量 D.入海径流
2.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化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解析:1.D 2.A 第1题,长江口附近的盐度比同纬度的其他海区盐度低,其主要原因是长江水的汇入,稀释了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第2题,由于长江口附近海区的盐度大小主要受长江径流量的影响,当长江进入汛期时,盐度较小,等盐度线进一步向外海凸出(弯曲程度增大);当长江进入枯水期时,盐度变大,和同纬度其他海区的盐度差别变小,等盐度线相对平直,所以Q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应该是在长江的枯水期,即2月份左右。
下图为北冰洋部分航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北部地区海岸线很长,港口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 )
①海水温度低,冰封时间长 ②沿岸河流少,淡水补给难
③人口密度小,经济不发达 ④大雾天气多,白昼时间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有人预测北冰洋航线将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试推测其理由( )
①全球气候变暖,海冰面积减少 ②图示北冰洋航线为公共海域,各国可自由穿行 ③核动力破冰船的广泛使用 ④缩短了西欧与东亚及北美的航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3.A 4.D 第3题,图中航线位于北冰洋,纬度高,海水水温低、冰封期长,①正确;因气候严寒,人口密度小,经济不发达,③正确;沿岸有多条大河入海,②错误;北半球夏季,北极地区会出现极昼,白昼时间长,④错误。第4题,北冰洋航线因纬度高,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低;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冰面积减少,航运价值会提高,①正确;图示北冰洋航线多为俄罗斯领海,②错;核动力破冰船技术水平高、耗资巨大,③错;北冰洋航线可缩短西欧与东亚及北美的航程,节省时间和运费,④正确。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其大小取决于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5~6题。
5.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
C.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
6.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随深度的变化因纬度而异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解析:5.C 6.B 第5题,根据海水盐度副热带海域最高、依次向南北两侧递减,以及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规律,可判断图中①②③分别是温度、盐度和密度线。进而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第6题,根据上题分析,结合图可知,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在垂直方向上,海水的密度随着深度的变化因纬度而异;表层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故表层海水密度高纬地区比低纬地区大,在垂直方向上,深度越深,密度的变化因纬度而异;寒暖流会对海水密度造成影响。
下图是大西洋年平均表层温度、密度和盐度分布状况。读图,完成7~8题。
7.影响温度呈现上图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 B.气压
C.经度 D.太阳辐射
8.关于图中盐度、温度、密度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能影响盐度,盐度能影响密度
B.温度能影响盐度,不能影响密度
C.温度不能影响盐度,也不能影响密度
D.温度能影响盐度,盐度不能影响密度
解析:7.D 8.A 第7题,读图可知,温度的分布规律大致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影响温度这一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D项正确。第8题,一般情况下,海水温度影响蒸发,从而影响盐度,海水盐度的变化,又会导致海水密度的变化,A项正确。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___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________附近的海域。
(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________‰,它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________附近海域。分析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
(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
解析:第(1)题,结合三条曲线的相关性特点很容易得出结论。第(2)题,海水盐度的高低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赤道附近海域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常年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盐度相对南北两侧副热带海区较低。第(3)题,读图可知,南纬60°附近海水盐度约为34‰,与北纬60°附近(盐度约为32.5‰)相比相对较大,这是因为北纬60°附近海区被大陆包围,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稀释),而南纬60°附近基本上全是海洋。第(4)题,图示明显反映了蒸发量、降水量以及入海径流量对海水盐度的影响。
答案:(1)蒸发量 回归线
(2)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丰富,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3)34 南纬60° 北纬60°海区有大陆淡水大量注入,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
(4)蒸发量 降水量 入海径流量
[等级·提升练]
如图为沿32°N的8月份海水盐度和温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大洋中部相比( )
A.大洋东岸海水温度低,盐度低
B.大洋东岸海水温度低,盐度高
C.大洋西岸海水温度低,盐度低
D.大洋西岸海水温度高,盐度高
2.形成大洋东、西两岸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寒暖流流经 B.陆地径流注入
C.海区封闭性 D.降水量和蒸发量
解析:1.A 2.B 第1题,根据大洋的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大洋为太平洋,沿32°N太平洋东岸有寒流经过,因此比大洋中部温度低、盐度低。第2题,图中大洋东岸盐度比西岸高,东岸有寒流流经、西岸有暖流流经,说明其影响因素不是洋流,而是大洋西岸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8月降水多,入海径流多。
下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温度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先升后降。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
A.盐度、温度、 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4.从图中可以看出( )
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的增加持续降低,到一定深度后逐渐稳定
B.水深超过10米后,温度随深度的增加持续降低,到一定深度后逐渐稳定
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解析:3.C 4.B 第3题,①曲线数值在水深10米到20米先升后降,完全符合材料所描述的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因此排除A、B选项。温度由表层到深层,刚开始下降幅度较大,到一定深度后较稳定,故③曲线代表温度。海水表层受大气降水、径流稀释作用影响较大,随深度增加,所受影响逐渐减小,盐度则逐渐增大,到一定深度后也逐渐稳定在一定数值,故②曲线代表盐度。结合以上分析,C选项正确。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深超过10米后,温度随深度的增加持续降低,到一定深度后逐渐稳定,B选项正确。
海水透明度是表示海水能见程度的一个量度。海水透明度是指用直径为30 cm的白色圆板(透明度板)垂直地沉入水中,直至刚刚看不见的最大深度。如图为我国台湾海峡多年来夏季海水平均透明度遥感影像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台湾海峡夏季海水透明度的总体分布特点是( )
A.近岸海域透明度高于台湾海峡中部
B.近岸海域透明度低于台湾海峡中部
C.由大陆沿海向台湾沿海透明度逐渐降低
D.由台湾海峡向大陆和台湾沿海透明度逐渐升高
6.导致台湾海峡海域夏季海水透明度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云层厚度 B.海洋深度
C.沿岸径流 D.海洋浮游生物
解析:5.B 6.C 第5题,读图可知,台湾海峡海水透明度近岸海域低于台湾海峡中部,海水透明度由台湾海峡中部分别向福建和台湾沿海逐渐降低。第6题,海水透明度的大小主要受地理位置、沿岸径流、自然光场(光照强度)、海洋浮游生物和悬浮物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台湾海峡沿岸多径流,夏季台湾海峡附近地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正值汛期),海水含沙量大,河流携带大量泥沙等物质汇入近岸海域,使近岸海域海水透明度下降,因此,沿岸径流是导致台湾海峡海域海水透明度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
7.读中国近海2月和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单位:℃),完成下列要求。
(1)在我国四大近海海域中,水温受大陆影响最大是________,水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__。
(2)2月黄海的等温线有何特征?
(3)8月长江口外有一高温水舌伸向东北,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月较8月,我国沿海海域南北方向水温梯度较大的是________。
解析:影响海域水温高低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域轮廓、洋流、陆地径流等。纬度低的海域水温高;暖流流经的海域水温较同纬度海域偏高;海域封闭的海区受陆地温度变化影响较大;陆地径流的水温高低对近海区海水温度高低有重要影响,具体情况视季节而定。
答案:(1)渤海 南海 (2)等温线向北凸出。
(3)陆地径流流入,带来陆地较高温度的径流 (4)2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训练题,共6页。
这是一份地理中图版 (2019)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后作业题,共8页。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