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 (2019)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第1课时学案
展开自主学习·必备知识
基础预习
一、长江流域概况
1.河流特征
长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最终注入① 东海 。长江穿越我国西南、中部和东部,流程长,流域面积广,是我国② 水量 最丰富的河流。
温馨提示 河流特征主要包括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两个方面,对这两方面的分析应注意因果关系,如下图所示:
2.人文特征
温馨提示 长江为沿岸地区人民提供的有利条件是为中下游两岸带来了充足的灌溉水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形、便利的水运、清洁的水电等。
3.生态功能
山水林田湖浑然一体,具有强大的③ 涵养水源 、繁育生物、④ 释氧固碳 、⑤ 净化环境 功能,是我国主要的⑥ 生态安全 屏障,更是子孙后代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1.开发方针
长江流域的开发建设,需要统筹、协调处理好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发展关系,河源和上游地区要重视⑦ 生态环境 保护,中下游地区更要注重⑧ 绿色发展 和人居建设。
2.长江经济带建设
重点依托⑨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做大⑩ 上海 、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促进“两头”开发开放。
3.黄金水道建设
长江水系发育,航运发达,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国家实施“⑪ 深下游 、⑫ 畅中游 、⑬ 延上游 ”战略。长江水系自上而下,大体可分为6个区域性航道网。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4.水能资源开发
长江干支流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段和⑭ 长江三峡 段。国家相继修建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溪洛渡水利枢纽等一系列水利工程。
温馨提示 对河流进行梯级开发,分段修建水库和船闸,能改善不稳定的径流,使各河段水位相对平稳,利于通航;水库建成后,可抵御旱涝灾害;蓄水后利用落差可以发电,提供清洁的能源;水库可以调节小气候,提供充足的水源,改善环境,促进各种产业发展。
自我诊断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两湖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太湖地区被称为“人间天堂”。( √ )
解析: (1)长江流域物产丰富,人们赞誉四川盆地是“天府之国”,两湖地区是“鱼米之乡”,太湖地区是“人间天堂”。
(2)长江上游地区要注重绿色发展和人居建设。( × )
解析:(2)长江河源和上游地区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中下游地区要注重绿色发展和人居建设。
2.有关长江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长江是全球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C.长江流经黄土高原时,流量大增
D.长江中上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开发基地
答案:D
解析:长江上游部分地区位于高山高原气候区;长江中上游地区由于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全球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南美洲的亚马孙河;长江不流经黄土高原。
互动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主题 长江流域的概况及其协作开发
探究活动一 长江流域概况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从唐古拉山倾泻而下,犹如一条“巨龙”奔向大海,串联11个省市组成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发展格局,撑起了中国经济的“脊梁”。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
(1)列举图中A、B两处的传统民居。
(2)说出7月中下旬至8月时长江中游(宜昌至湖口)湖泊和长江之间的河湖水的补给关系并分析原因。
(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达程度角度分析其形成。
(4)说出横断山区河流地貌特征并分析成因。
答案:(1)A:竹楼;B:白墙黑檐的楼房(江南民居)。
(2)补给关系:湖泊水补给河水。原因:7月中下旬至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炎热,降水少,为伏旱季节,河流水位低。
(3)地理位置:长江入海口,南北海岸线中点(沿江靠海,集“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身)(亚热带中纬度地区)。
自然条件:地处平坦肥沃的冲积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社会经济发达程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城镇密度高,城镇化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工农业发达)。
(4)特征:河谷深切而狭窄(多峡谷)。成因:位于河流上游,流经山地,落差大,水流急,以侵蚀作用为主。
探究活动二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以长江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分布示意图。
(1)长江经济带主要有哪些自然资源?
(2)几位同学围绕长江流域协作开发展开研究性学习,针对长江流域各河段的利用方式提出设想,请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3)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又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简析“黄金水道”的价值。
(4)为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分析长江上游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答案:(1)有色金属矿产、水资源、水能资源、耕地资源、旅游资源、森林资源等。
上游河流落差大;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水能丰富 ;
淡水养殖业 内河航运业
(3)与铁路运输相比,长江航线具有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等优点;长江流域资源丰富,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干流沿岸有众多的工业城市,运输量大;干流航线与多条南北铁路和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了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
(4)长江三角洲为长江上游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长江上游地区为长江三角洲提供能源、原料;长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长江上游地区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知能整合
一、长江流域概况
1.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分析某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两方面进行。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具体如下表所示:
2.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
二、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1.流域综合开发的总体思路
流域综合开发是针对流域内的优势条件或潜力因素,使之效益最大化,但流域问题往往直接影响流域开发的实施,因此流域综合开发应以治理为中心,以优势资源的开发为重点,两者兼顾,实现全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发展。
2.长江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分析
长江流域面积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复杂多样,因此在综合开发中依据因地制宜原则,针对各河段采取不同的开发措施,具体如下表所示:
素养培育
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境内的澜沧江流域(见下图)资源十分丰富,是一座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
(1)分析图示区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制约澜沧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哪些?
(3)简要分析澜沧江流域的开发方向。
(4)澜沧江流域在综合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河流众多,河流的流量大;地势起伏大,河流的落差大。
(2)交通不便,资金缺乏,人口文化素质低。
(3)对澜沧江丰富的水能资源进行梯级开发;发展航运,实现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间的水陆联运;开展与邻国的边境贸易、转口贸易;促进西双版纳热带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4)防治水土流失,避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解析:(1)河流水能资源是否丰富与水量和落差大小有关。
(2)制约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可以从交通、资金、人才等方面分析。
(3)澜沧江流域的开发方向主要从水能、航运、旅游、边境贸易等方面阐述。
(4)流域在综合开发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水土流失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地质灾害频发等问题。
随堂巩固·自我测评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面三题。
1.长江自发源地向下游入海口依次出现的地形、地貌类型一般是( )
A.河谷、湖盆、三角洲、河曲
B.盆地、峡谷、河曲、三角洲
C.V字形河谷、冲积平原、三角洲
D.三角洲、冲积平原、冲积扇
答案:C
解析:长江自发源地向下游入海口随着地形地势的变化,河流流速发生相应的变化,导致河流侵蚀能力逐渐减弱,堆积能力不断加强,因此依次出现V字形河谷(上游)、冲积平原(中下游)、三角洲(入海口)。
2.下列关于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流域地处我国秦岭—淮河线以南,全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长江流域内的省级行政区均矿产资源丰富
C.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地势三级阶梯,阶梯内部的水能资源丰富
D.长江流域水热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答案:D
解析:长江流域上游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山高原气候;长江流域内并非所有省级行政区矿产资源都丰富;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长江流域位于我国秦岭—淮河线以南,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3.在长江流域自然环境条件中,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 )
①地形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
②四川盆地受山地阻挡,冬季气温高
③东南丘陵红壤土质黏重,酸性强
④中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⑤上游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②④D.①③⑤
答案:C
解析:东南丘陵的红壤土质黏重,酸性较强,肥力较低;上游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生态破坏严重。这两项条件均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读某同学地理笔记上的长江流域开发条件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4.该同学笔记上需补充的长江下游开发条件有( )
①地形多样,以丘陵为主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④江面宽阔,水流平缓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长江下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对;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③对;地形主要为平原,江面宽阔,水流平缓,①错、④对。
5.合理开发长江流域的措施是( )
A.三峡以上河段梯级开发水电
B.上游清理航运通道
C.中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D.下游限制人口迁入,减少污染
答案:A
解析:三峡以上河段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适合梯级开发水电;中下游河段航运条件好,但泥沙淤积较多,需清淤;围湖造田会使湖泊调蓄长江径流量的能力下降;下游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需要减少污染。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素养达标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1.结合材料,掌握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和生态效益。(区域认知)
2.运用资料,从不同角度掌握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运用资料,掌握长江水能资源及其协作开发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4.学会描述流域不同河段的特征,并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方式和内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要素
概况
人口、面积
流域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
农业
长江流域土地肥沃,是我国的“粮仓”
城市
长江中下游平原经济发达,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分别为长江上、中、下游和河口的中心城市
河段
利用方式
理由
上游
开发水电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
中下游
发展 _______
中下游地区河湖密布
发展 _______
中下游地区江阔水深、水流平稳
地理要素
基本概况
自然环境
位置范围
包括15个省(青、云、贵、川、甘、陕、豫、鄂、湘、赣、皖、苏、浙、粤、闽)、2个自治区(藏、桂)和2个直辖市(沪、渝)
地形区
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气候
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水系水文特征
总体特征
中国第一大河(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众多,呈南北辐射状
上游
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中游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
江阔水深,水流缓,少支流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居全国首位,年入海径流量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1/3
矿产资源
矿种丰富,矿产储量大,已探明矿种110多种,储量占全国80%以上的有钒、钛、汞、磷、石棉等
水能资源
水能蕴藏量大,可开发量占全国的40%,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
其他
中上游森林资源丰富,全流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经济区
经济区中心
主要工业部门
商品粮基地
主要农产品
上游经济区
重庆
电力、机械制造、钢铁、有色冶金、飞机制造等
四川盆地
水稻、棉花、油菜、茶叶、蚕丝、淡水鱼等
中游经济区
武汉
钢铁、纺织、造船、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电器等
江汉平原(粮棉)、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下游经济区
上海
化工、纺织、钢铁、汽车制造、电子电器、精密仪表等
太湖平原、江淮地区
项目
上游
中游
下游
开发条件
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较脆弱
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基础较好
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突出,经济基础雄厚
开发现状
①农牧业为主;②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冰川退缩、河流断流、珍稀动植物减少
①商品农业生产基地;②有以冶金、机械、建材等为主的制造业基地
①商品农业基地;②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存在问题
①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破坏;②水能开发程度低
①洪水威胁严重;②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③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河床抬高
水体和大气污染严重
整治措施
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②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经营与开发;③建设三峡工程
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②搞好分洪工程,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③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④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能
①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第2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第2课时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导学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南水北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合作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城发展的影响学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合作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城发展的影响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