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5讲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5讲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学案第1页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5讲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学案第2页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5讲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学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5讲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5讲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必备知识知识体系学科素养1.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作用。2.大气垂直分层的划分依据。3.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特点及成因。4.各层大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综合思维:结合大气成分的主要作用分析各个分层的温度变化及其原因。2.区域认知:结合材料说明不同地区对流层厚度的差异及其原因。3.人地协调观:结合材料说明大气组成和大气分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 一、大气的组成1.干洁空气(1):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2):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3)二氧化碳(4)臭氧2.水汽和杂质(1)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2)大气中的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3.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1)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使大气中臭氧减少。(2)城市中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比较密集使大气中的杂质增多。(3)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依据:大气从地面向上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2.各层特征比较垂直分层气温特点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关系对流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顶部气温降至-60 ℃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平流层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主要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航空飞行高层大气随高度升高先下降后上升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拓展 大气成分的时空变化成分变化特点二氧化碳大致夏季较少冬季较多;乡村较少城市较多重工业发达的城市更多杂质一般说来陆地多于海洋城市多于乡村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水汽因海陆位置、纬度、地势而有差异大致低纬度地区多于高纬度地区海洋多于陆地点拨 影响对流层厚度的因素影响对流层厚度的主要因素是地面温度地面温度越高对流层越厚。故对流层的厚度低纬厚高纬薄;夏季厚冬季薄;白天厚夜晚薄。点拨 平流层是航空的理想空域的原因平流层中水汽、悬浮固体颗粒、杂质等极少能见度高;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稳定;并且很少有飞鸟出现。技法 根据热量来源推理各层大气的特点拓展 臭氧层空洞出现的地区由于“三极”(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地区上空的对流层的高度较低相应的平流层的高度也低。人们向对流层大气中排放的氟氯烃会随着大气的环流运动到达“三极”地区上空的平流层进而破坏臭氧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命题情景】材料一 2019年1月11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把中国最新研制的通信广播卫星“中星2D”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材料二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问题探究】探究1 我国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区的对流层厚度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来说是较厚还是较薄?为什么?[区域认知]探究2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刚离开地面升空时其所经历的气温变化特点是什么?[综合思维]探究3 发射成功的“中星2D”卫星在轨运行所在的大气层有何特点?[综合思维][提示] 1.较薄。因为西昌位于我国的川西高原地区海拔较高。2火箭刚离开地面时位于对流层中其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3在轨运行所在的大气层为高层大气大气密度极小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存在若干电离层。大气垂直分层及其特点 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低纬:17~18 km;中纬:10~12 km;高纬:8~9 km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 km气温大约下降6 ℃)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平流层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 km高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平流运动有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有保护地球生命的作用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水汽、杂质少气流平稳高层大气平流层以上的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空气密度很小距地面远受到的引力小80~500 km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   B.C.   D.2.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层顶部   B.Ⅱ层底部C.层中部   D.Ⅲ层3.我国发射的“神舟”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A.气温在-50~20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 ℃D.最高气温约为40 ℃【解题流程】【尝试解答】 1.B 2.D 3.C2020年11月17日-18日发生狮子座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33年出现一次流量高峰峰期每小时流量可达上百颗。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1~3题。1.观测者所见流星雨现象多发生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C.中间层   D.热层2.关于大气垂直分层叙述正确的是(  )A.对流层顶部适合航天飞机飞行B.平流层的臭氧吸收大量红外线C.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D.外大气层中人造卫星分布集中3.对流层气温存在垂直变化主要是由于(  )A.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C.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D.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观测者所见流星雨现象多发生在热层。第2题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强烈不适宜航天飞机飞行平流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航天飞机飞行A错;平流层的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B错;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C错;外大气层中人造卫星分布集中D对。第3题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对流层气温存在垂直变化主要是由于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A对。答案:1.D 2.D 3.A 逆温现象【命题情景】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逆温层至地面的距离下限称逆温高度上下限的温度差称逆温强度。银川市主城区在全年各季节中均有逆温层存在。据统计银川市2015-2019年逐月平均逆温强度和厚度如下图所示。【问题探究】探究1 概括银川市2015-2019年的逆温时间分布特征。[综合思维]探究2 分析银川市逆温在秋冬季节发生频率较高的原因。[综合思维]探究3 说出逆温现象对银川市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地理实践力][提示] 1.总体上冬半年逆温强度和厚度大于夏半年;逐月逆温强度变化差异较大;8时逆温厚度始终大于20时逆温厚度。2秋冬季节多晴天傍晚后近地面空气温度迅速降低上层空气温度仍然较高因此形成逆温层;冬季银川市夜长而昼短使得日照增温不足辐射降温时间更长使逆温层难以被破坏;银川市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春迟秋早、夏热而无酷暑、冬长而无奇冷因此逆温层在秋冬季节发生的频率较高且厚度大、强度高;秋冬季节银川市植被覆盖率较低近年来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从而使全区植被覆盖率进一步降低导致地面保温能力不足逆温发生频率高强度大。3不利影响:大气污染现象加重;危害人体健康;产生霜冻现象不利于农业发展。有利影响:抑制沙尘暴的产生。1逆温现象产生的机理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降低0.6 ℃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远受热越少气温就越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2.逆温的类型、成因及特点类型成因特点辐射逆温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快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大陆上常年均可出现尤以冬季最强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而发生的冷接触作用越接近地表降温越快锋面逆温冷暖气团温度差异显著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出现于锋面附近地形逆温冷空气沿斜坡向低谷和盆地流动出现于山谷或盆地3.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1)图①为对流层正常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也随之降温。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多;离地面越远,降温越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图)。(2)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层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到最强(图③)。(3)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层便自下而上逐渐消失(图④、图⑤)。4.逆温的影响(1)有利方面逆温的出现阻碍了空气对流因此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逆温出现在高空有利于飞机的飞行。与其他天气现象一样,逆温可以被当作一种气候资源加以利用。例如,在我国新疆伊犁河谷,逆温出现在10月至次年3月长达半年之久有效地提高了冬季谷地的温度使多年生果树越冬可以免受冻害等。(2)不利方面逆温时大气结构比较稳定容易加重大气污染。对天气的影响:容易产生大雾等不利天气。对交通的影响: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高考浙江卷)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回答1~2题。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解题流程】【尝试解答】 1.A 2.C(2021·太原高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城市混合层是指靠近城市下垫面的一部分大气层。夜晚郊区由于地面辐射冷却在近地面形成逆温层。当郊区空气移动到城市上空时城市的热岛效应使来自郊区的下层空气被加热靠近地面的逆温层被破坏从而形成城市混合层其上部仍维持逆温现象。下图示意城市混合层形成。(1)据图描述逆温层分布的特点。(2)简述城市热岛效应对逆温层和城市混合层的作用。(3)在区域静风条件下推测一天中城市混合层高度最低的时段并说明理由。(4)说明城市混合层高度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解析:(1)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的现象称为逆温。直接读图可以看出郊区的逆温层较厚城市的逆温层较薄;逆温层的厚度由郊区向城市中心变薄。(2)城市气温比郊区高的现象被称为城市热岛效应。与郊区气温相比城市气温越高热岛效应越强对来自郊区的冷空气加热作用越显著对近地面的逆温层破坏越严重逆温层变得越薄;而逆温层越薄则城市混合层高度越高。(3)在区域静风条件下一天中城市混合层的高度大小可以从气温日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城市的气温日变化主要受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影响一天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逆温层的厚度达到最大而逆温层的厚度达到最大则城市混合层的高度达到最低。所以在区域静风条件下推测一天中城市混合层高度最低的时段为日出前后。(4)混合层高度对于城市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具有直接的影响这可以从对流运动的强弱方面进行分析。城市大气的混合层高度越高对流运动越强越有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污染物浓度越低大气环境质量越好;相反城市大气的混合层高度越低对流运动越弱越不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污染物浓度越高大气环境质量越差;二者呈正相关。答案:(1)郊区逆温层厚城市逆温层薄;由郊区到城市中心逆温层变薄。(2)城市温度越高热岛效应越强对来自郊区的冷空气加热作用越显著导致近地面的逆温层被破坏逆温层变薄城市混合层高度越高。(3)日出前后。城市的气温日变化主要受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影响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逆温层最厚城市混合层高度最低。(4)混合层高度对城市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具有直接的影响;城市大气混合层高度越低,对流运动越弱;稀释污染物的空气量就越少污染物浓度越高大气环境质量越差二者呈正相关(或城市大气混合层高度越高稀释污染物的空气量就越多污染物浓度越低大气环境质量越好)。

    相关学案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5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5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含解析),共2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3章 第1讲 课时12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受热过程(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3章 第1讲 课时12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受热过程(含解析),共1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