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成套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检测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检测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一、选择题(2021·平顶山模拟)读等高线图,回答1~2题。1.图中表示洼地的是( )A.①处 B.②处C.③处 D.④处2.如果从山麓登山到⑤处,最容易登山的方向是(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②处在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③处是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④处等高线数值四周高中间低,为洼地。故选D。第2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山顶⑤的西北方向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容易攀登。故选C。答案:1.D 2.C(2021·石家庄模拟)2020年4月30日,珠峰高程测量首场新闻发布会在珠峰大本营召开,这意味着我国对珠峰高程新一轮测量正式启动。要准确地测出珠峰高度,那就必须登顶珠峰,4月和5月,风雪天气相对较少,有利于登顶,而5月的登顶条件又优于4月。下图示意本次珠峰高程测量拟定登顶线路图,图中珠峰大本营位于珠峰的西北方向。据此完成3~4题。3.图示登顶线路中,从甲到乙前进方向大致为( )A.正东 B.正西C.正南 D.正北4.甲处冰雪层厚度大于丙处的原因是( )A.降雪偏多 B.气温偏低C.地处阳坡 D.地处山谷解析:第3题,由题干信息可知,珠峰大本营位于珠峰的西北方向,图中珠峰应该位于东南方,结合甲乙路线,可知从甲地到乙地前进方向大致向正南。故选C。第4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山谷,山坡上的冰雪因坡度陡,受重力作用下滑,聚集于谷底,所以甲地冰雪层厚度大,D正确。答案:3.C 4.D(2021·宜宾高三一模)某河口港地处淤泥质海岸,受河流和潮汐的影响,港口通海航道经常发生泥沙淤积。当地政府在港口外修建了双导堤,改善了航运条件。下图示意双导堤建成前后该河口港附近海域等深线分布的变化。据此完成5~6题。5.河口外建导堤的主要作用是( )A.引导和改变水流方向,冲刷淤积泥沙B.减小海面风浪,保障船只的航行安全C.提升堤内水面高度,增大航道海水深度D.保护海岸,防止海浪和潮汐对海岸侵蚀6.结合图中2008年和2013年海水深度的变化,推测可减慢该航道泥沙淤积速度的工程措施是( )A.延长导堤长度 B.提高导堤高度C.扩大导堤间距 D.增加导堤厚度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4 m等深线向外海凸出,说明弯曲处泥沙淤积较多、水深较浅,导堤的作用是使河流流向外海时或海水涨潮时,引导和改变水流方向,使流水集中、流速加快,导致冲刷能力较强,泥沙不易淤积,故A正确。第6题,结合上题的分析,与2008年相比,2013年堤内-4 m等深线向外海凸出减小,堤内其他等深线也向内海弯曲,说明堤内侵蚀增强了,泥沙不易淤积,因此目前应该延长导堤的长度,故A正确。答案:5.A 6.A(2021·黑龙江实验中学高三检测)堰塞湖是山体岩石崩塌导致的滑坡体等堵截河谷而形成的湖泊。读某堰塞湖形成示意图,完成7~8题。7.图中堰塞体最有可能来自( )A.西侧 B.南侧C.东侧 D.北侧8.受该堰塞湖影响较大的聚落是(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④⑤解析: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堰塞体是山体岩石崩塌导致的滑坡体,图中显示,堰塞体的南部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最可能出现滑坡,故选B。第8题,堰塞湖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图示中的⑤处于堰塞湖下游,可能会被淹没;该堰塞湖堵塞河道,河水下泄不畅,堰塞湖及河道水位上涨,会对图示等高线850 m以下区域构成水害威胁,④位于此范围,可能被淹没。故选D。答案:7.B 8.D(2021·牡丹江高三测试)读秦岭山区某地附近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完成9~10题。9.若图中两条河流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A.① B.②C.③ D.④10.唐代诗人岑参在《登总持阁》中写道“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图中最可能欣赏到诗中景观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9题,河流源头有溯源侵蚀的能力,会切穿山脊,导致与附近的河流相连,产生河流袭夺现象。地势较低的河流夺取海拔稍高的河段,带来部分河段改向,观察等高线图及图示区域河流可能袭夺相连处,推知②处河流流量可能会增大。故选B。第10题,此题注意指向标与一般情况相反。诗句“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意思是凭靠栏杆,看那秦岭显得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也显得细小。甲地是四地中海拔最高的点,处于山脊上,南北两侧没有视线阻挡,站在甲地向北能看到渭水,A正确。故选A。答案:9.B 10.A(2021·枣庄高三模拟)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该流域出口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某科研团队在安徽黄山地区某流域进行了等流时线测定,将测定结果绘制径流等流时线图(下图)。据此完成11~12题。11.流域内6小时和9小时等流时线重合处的地貌是( )A.河谷 B.山脊C.陡崖 D.鞍部12.调查发现甲地植被长势明显不如乙地,可能是因为甲地( )A.降水稀少 B.光照不足C.土层较薄 D.气温太低解析:第11题,等流时线数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降雨地点起伏大小。流域内6小时和9小时等流时线在图中重合(类似于陡崖处等高线重合),说明了此处雨水会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流域出口,用时不同。结合图中等流时线重合处东西两侧支流的发育可知,重合处是东西两侧支流的分水岭,即山脊。故选B。第12题,甲、乙都地处黄山地区的某个流域,相距较近,气候差异较小,而且甲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A、D错误。甲、乙分别位于图中山脉的东西两侧,光照差异小,B错误。图示甲地植被长势不如乙地可能是因为甲地土层较薄,土壤肥力差,C正确。故选C。答案:11.B 12.C(2021·南昌模拟)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应的地形剖面图,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乙图等高线被省略),但两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形式上存在差异。据此回答13~14题。13.乙图比甲图( )A.比例尺更小 B.比例尺更大C.等高距更小 D.等高距更大14.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关系是( )①E、F海拔一定相同 ②E、F海拔可能不同③M、N海拔一定相同 ④M、N海拔可能不同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解析:第13题,甲、乙两图图幅大小一样、实地范围完全相同,则比例尺相同;但乙图地形剖面图中地势起伏更细致,能反映较小的地势变化,说明乙图等高距更小。第14题,图中M、N两点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则海拔必然相同;但E、F两点在图中没有明确对应的等高线,则两点海拔不一定相同。故D正确。答案:13.C 14.D(2021·瓦房店高级中学期末)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故事:游击队得到情报,敌人要进村扫荡,必经图中小路(图中粗线),游击队员准备在小路附近伏击敌人。读图完成15~16 题。15.小路位置的地形名称是( )A.盆地 B.鞍部C.山脊 D.谷地16.游击队员进行伏击的最佳地点是( )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15题,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小路两侧的海拔都高于小路,越往小路位置,海拔越低,所以小路位置位于谷地。故选D。第16题,甲处位于地势较为开阔的山顶,适合伏击敌人,乙处山顶到小路是凸坡,视线阻挡看不到小路上的人,丁和丙容易被发现。故选A。答案:15.D 16.A二、非选择题17.(2021·六安高三模拟)读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 (2)估算甲聚落与朝阳峰之间的相对高度。(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坝顶海拔为500 m,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解析:(1)地形、地势特征包括地形类型的判断,地形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地势高低与起伏状况,有无特殊地貌。根据等高线分布可判断出,河流形成于山谷地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由低向高凸的地方为山谷,河流的流向与山谷走向一致,在地形图上表现为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再结合图中左上方的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的流向。(2)甲聚落海拔在300~500 m之间,朝阳峰的高度在1 300~1 500 m之间,可计算出二者的相对高度介于800~1 200 m之间。(3)根据图示,丁村和山峰之间有山脊(体)阻挡视线。(4)水库坝址位置选择在口袋形洼地的峡谷处,同时要考虑被淹土地、城市等。图中A、B均位于峡谷部位,但移民、工程量、淹没范围、需水量都有差异,结合图示分析即可。答案:(1)地形、地势特征:该区域为盆地地形;地势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变化较大。AB段河流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2)800~1 200 m之间。(3)看不到丁村,有山脊(体)阻挡视线。(4)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或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2] 第1章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含解析),共7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2讲 宇宙中的地球(含解析),共7页。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课后达标检测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