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历史和地球的圈层结构检测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历史和地球的圈层结构检测含解析第1页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历史和地球的圈层结构检测含解析第2页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历史和地球的圈层结构检测含解析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历史和地球的圈层结构检测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历史和地球的圈层结构检测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地层的叙述,正确的是,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关于四种化石,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讲 地球的历史和地球的圈层结构选择题地球的历史悠久自形成到现在已经有46亿多年了尽管时间久远但人类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基本上还原了地球的发展史。据此回答1~3题。1.人类研究和还原地球的历史主要依据的是(  )A.利用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进行测量B.看各地岩层的海陆分布状况C.利用岩层的排列顺序和生物化石的结构复杂程度D.研究各地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2.下列有关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B.越古老地层中发掘的化石结构越简单C.越晚期地层中发掘的化石结构越复杂D.结构简单的化石一定在地层深处3.下列有关地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层的分布一定是早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B.不同地层形成的早晚主要通过地层中的化石结构来判断C.在同一个时期形成的地层中所含的化石一定相同D.含化石多的地层一定形成较早解析:第1题人类研究和还原地球的历史主要是通过研究地下岩层的排列顺序和岩层中生物化石的结构复杂程度因为早期形成的岩层一般都分布在下面且其中所含的化石就是该地层形成时期的生物。生物演化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所以可以通过地层和化石研究出该地层形成的大致时间。第2题生物的演化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故越早形成的地层化石结构越简单且会堆积在下层即地层的深处这是未经变动的岩层分布状况。但若受到内、外力的影响较早形成的地层可能会分布在地层表面故结构简单的化石不一定在地层深处D符合题意。第3题未经变动的成层岩层地层形成早的在下形成晚的在上但若受到内、外力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早形成的在上晚形成的在下的情况A错误。生物发展具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特点故地层中化石结构越复杂说明生物越高级该地层形成时间越晚故可通过地层中的化石结构来判断地层形成的早晚B正确。同一地层中含有的化石相同或相近但不会一定相同C错误。地层中含化石的多少不能作为地层形成早晚的依据D错误。答案:1.C 2.D 3.B读某地地层剖面图回答4~5题。4.图中各个地层按形成由早到晚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C.①③⑥⑤   D.③④⑤⑥5.如果在岩层⑥发现了侏罗纪的化石那么下列对其他地层形成时间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地层形成于白垩纪B.地层形成于三叠纪C.地层形成于二叠纪D.地层形成于寒武纪解析:第4题一般而言地层形成越早越是分布在下面。图中各岩层按形成由早到晚的顺序分别为①②③⑥⑤④四个选项中C符合题意。第5题若岩层⑥形成于侏罗纪则①②③岩层要早于侏罗④⑤岩层要晚于侏罗纪。答案:4.C 5.B(2021·青岛平度期中)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可以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据此完成6~7题。6.含大羽羊齿化石的地层其所属的地质时代是(  )A.元古宙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7.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  )A.氧化环境   B.还原环境C.浅海环境   D.滨海环境解析:第6题大羽羊齿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在古生代比较繁盛该植物一直生存到中生代的早期消失含大羽羊齿化石的地层其所属的地质时代是古生代故B正确。第7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色页岩一般是在温湿气候下的湖泊、沼泽的还原环境中形成的故B正确。答案:6.B 7.B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据此回答8~9题。8.与现代相比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当时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A.暖湿          B.暖干C.冷湿   D.冷干9.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  )A.海平面上升B.冰川范围扩大C.全球平均气温较高D.许多生物向高纬度迁移解析:第8题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繁盛。由图可知与现代相比中生代全球平均气温较高气候较暖;全球平均降水量较小气候较干。第9题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气温较低海平面下降冰川范围扩大许多生物向低纬度迁移。答案:8.B 9.B读下列古生物化石图片完成10~11题。10.关于四种化石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出现的时间比②化石早B.化石反映的古地理环境为宽广大陆C.化石形成于新生代D.化石形成时期,森林茂密11.图中两种化石之间能够体现地球演化规律的是(  )A.②→①   B.②→④C.③→①   D.③→④解析:第10题始祖鸟出现在中生代而三叶虫出现在古生代比②晚A错误;三叶虫为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B错误;恐龙在中生代白垩纪灭绝故恐龙化石不可能形成于新生代C错误;煤炭是古生代茂密森林埋藏在地下形成的D正确。第11题三叶虫为海生无脊椎动物始祖鸟与它相隔太远不存在直接演化关系A错误;三叶虫和恐龙为动物煤炭化石为植物化石两者之间不会有演化关系B、D错误;始祖鸟是恐龙向鸟类进化的一种C正确。答案:10.D 11.C下表为某地理兴趣小组在某次野外考察中依次记录的5个地表观测点信息。依据表中信息完成12~14题。观测点海拔(米)541492683645572地层中的化石恐龙蛋三叶虫被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12.本次考察的主要内容是(  )A.地质地貌   B.土壤C.气候   D.水文13.考察路线中各观测点出露的地层属于新生代的是(  )A.   B.C.   D.14.下列各地层形成时为海洋环境的是(  )A.   B.C.   D.解析:第12题通过表中信息可以看出本次考察主要记录了沿线各点的海拔和地层中所发现的化石据此判断本次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地质地貌。故A正确。第13题恐龙生活于中生代在中生代末期灭绝;三叶虫生活于古生代在古生代末期灭绝;裸子植物形成于古生代末期盛行于中生代;被子植物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纪盛行于新生代。故各观测点出露的地层属于新生代的是③④C正确。第14题恐龙、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只有三叶虫生活在海洋中故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应形成于海洋环境B正确。答案:12.A 13.C 14.B2021年1月11日2时54分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42.61°N123.13°E)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5 km。据此完成15~16题。1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地幔C.地核   D.软流层16.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解析:第15题大陆地壳平均厚度是39~41 km震源深度15 km说明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第16题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颠簸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建筑物破坏和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纵波快横波慢)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横波到达后才倒塌A正确。答案:15.A 16.A(2021·金华曙光学校月考)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读图完成17~18题。17.图示区域地壳厚度的分布特点是(  )A.北部低南部高   B.中间高四周低C.中部地区变化大   D.东部地区最薄18.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那么0千米应为(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   D.软流层中部解析:第17题根据图中地壳厚度等值线分布可知地壳厚度北部高南部低A、B错误。中部地区地壳厚度等值线最密集说明厚度变化最大C正确。根据图中数值可以看到南部的地壳厚度最薄D错误。第18题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最外面一层与地幔之间以莫霍界面为界换句话说就是莫霍界面以上是地壳。所以绘制的地壳厚度剖面图中0千米为莫霍界C正确。答案:17.C 18.C(2021·湖州期中)地球结构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下图是地球圈层部分结构示意图完成19~20题。19.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圈层主要为土壤提供矿物质B.圈层是地球最活跃外部圈层C.圈层影响土壤厚度和颗粒度D.圈层的地震波在莫霍界面消失20当地时间2020年1月14日凌晨日本茨城县南部发生里氏5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  )A.可能在②圈层   B.一定在③圈层C.圈层或④圈层   D.可能在⑤圈层解析:第19题图中显示圈层应表示生物圈主要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土壤中矿物质的最初来源是成土母质A错误;图中显示圈层应为水圈一般认为生物圈是地球最活跃外部圈层B错误;图中显示层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应为地壳其上部的风化壳厚度影响土壤厚度其上部成土母质的粒度影响土壤的颗粒度大小C正确;地震波经过莫霍界面后横波和纵波均明显增强不会消失D错误。故选C。第20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为5~10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70千米。题意表明日本茨城县南部发生的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因此此次地震的震源可能在地壳也可能在地幔上层。图中②圈层是水圈不是岩石圈不可能发生地震A错误;图中圈层为地壳而此次地震的震源可能在地幔B错误;图中④圈层表示软流层之上的地幔根据前面分析可知C正确;软流层之上的岩石圈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而此次震波深度仅50千米因此不可能位于软流层之下的⑤圈层D错误。故选C。答案:19.C 20.C  

    相关试卷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讲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时作业(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讲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时作业(含详解),共5页。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检测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检测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检测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检测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