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高效作业15第2课时铁的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含解析 练习
展开第2课时 铁的氢氧化物 铁盐和亚铁盐
(见学生用书P117)
[A级 新教材落实与巩固]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Fe(OH)3胶体是一种红褐色沉淀
B.Fe(OH)2能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水
C.Fe(OH)2在空气中放置可转化为Fe(OH)3
D.Fe(OH)2在空气中加热可分解生成FeO和水
【解析】Fe(OH)3胶体是一种红褐色的液体混合物;Fe(OH)2能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水;Fe(OH)2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为Fe(OH)3,在空气中加热时可分解生成Fe2O3和水。
2.下列关于Fe3+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Fe3+不可能存在于碱性溶液中
B.Fe3+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C.Fe3+具有氧化性,能与金属锌、铁、铜等反应
D.Fe3+溶液中滴入含硫氰化钾的溶液,有红色沉淀产生
【解析】Fe3+能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存在;Fe3+具有氧化性,能与金属锌、铁、铜等还原剂反应;Fe3+溶液中加入含硫氰化钾的溶液,其溶液变为红色,无沉淀生成。
3.下列关于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向Fe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即可制得纯净的Fe(OH)2
B.Fe(OH)2可用在空气中久置的Fe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
C.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向FeCl2溶液中加入Na2O2后得到红褐色沉淀Fe(OH)3
D.Fe2O3不与水反应生成Fe(OH)3,所以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Fe(OH)3
【解析】Fe(OH)2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为Fe(OH)3,A项错误;FeSO4溶液在空气中久置,Fe2+易被氧气氧化为Fe3+,制备的Fe(OH)2中易混有Fe(OH)3,B项错误;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Na2O2具有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Fe3+与NaOH反应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C项正确;反应4Fe(OH)2+O2+2H2O===4Fe(OH)3为化合反应,D项错误。
4.铁片投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质量增加,但无气体产生的是( D )
A.AgNO3溶液 B.CuSO4溶液
C.稀硫酸D.FeCl3溶液
【解析】Fe置换出Ag,溶液质量减小,A项错误;Fe置换出Cu,溶液质量减小,B项错误;铁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溶液质量增加,但生成气体,C项错误;铁片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无固体析出,溶液质量增加,且没有气体生成,D项正确。
5.下列应用或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B )
A.用FeCl3溶液腐蚀电路板上的铜:
2Fe3++Cu===Cu2++2Fe2+
B.钠浮于水面且能与水剧烈反应:
Na+2H2O===Na++2OH-+2H2↑
C.将FeCl3溶液加入滴有淀粉的KI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2Fe3++2I-===2Fe2++I2
D.将KOH溶液加入FeCl3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Fe3++3OH-===Fe(OH)3↓
【解析】用FeCl3溶液腐蚀电路板上的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Cu2++2Fe2+,A项正确;钠浮于水面且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B项不正确;将FeCl3溶液加入滴有淀粉的KI溶液中,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碘单质,淀粉溶液遇碘单质变为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C项正确;将KOH溶液加入FeCl3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同时生成氯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D项正确。
6.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B.FeCl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D.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Fe3O4
【解析】制备Fe(OH)3胶体的操作:加热烧杯中的水至沸腾,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停止加热,得到氢氧化铁胶体,A不符合题意;FeCl2中Fe元素呈+2价,为中间价态,因此FeCl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不符合题意;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反应后的溶液中无Fe3+,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会变红,C符合题意;铁在氧气中点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D不符合题意。
7.如图所示,按要求写出下列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属于离子反应的只写出离子方程式。
(1)B→C+D:__Fe3O4+8H+===Fe2++2Fe3++4H2O__。
(2)E→F:__4Fe(OH)2+O2+2H2O===4Fe(OH)3__。
(3)F→D:__Fe(OH)3+3H+===Fe3++3H2O__。
【解析】从此题反应转化过程来看,唯一能作为解题突破口的是“红褐色固体F”,中学所学化学物质中红褐色固体只有Fe(OH)3,即F为Fe(OH)3固体。由题意可知,A在不同条件下反应能得到C和D,而由A经反应得到的B在同一反应中能产生C和D,C应为低价态,C经反应得到E,而E经O2氧化可得F[Fe(OH)3]。由此可判断E为Fe(OH)2,则C含Fe2+,所以D含Fe3+,而B应是Fe3O4,A是Fe。把推断结论代入框图进行验证,符合题意。
8.下图是某儿童微量元素体检报告单的部分数据:
某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 |
|
|
|
|
序号 | 分析项目 | 检测结果 | 单位 | 参考范围 |
1 | 锌(Zn) | 115.92 | μmol/L | 66~120 |
2 | 铁(Fe) | 6.95↓ | mmol/L | 7.52~11.82 |
3 | 钙(Ca) | 1.68 | mmol/L | 1.55~2.10 |
…… |
|
|
|
|
根据上表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儿童体内__铁__元素含量偏低。
(2)报告单中“μmol/L”是__浓度__(填“质量”“体积”或“浓度”)的单位。
(3)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维生素C的__还原性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补充Fe2+,一些补铁剂以硫酸亚铁为主要成分,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面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推测糖衣的作用是__防止Fe2+被氧化__。
【解析】根据检测结果和参考范围得知铁元素含量偏低;报告单中μmol/L是浓度的单位;反应中Fe3+转化为Fe2+是被还原,则维生素C起还原作用,做还原剂;FeSO4易被氧化而变质,所以糖衣的作用是防止Fe2+被氧化。
9.A为金属单质,B、C、D、E均为含有氯元素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有的反应在溶液中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Fe__(填化学式,下同),C是__FeCl2__。
(2)写出实验室制备D的化学方程式:__MnO2+4HCl(浓)MnCl2+Cl2↑+2H2O__。
(3)写出用B溶液与Cu反应制作印刷电路板的离子方程式:__Cu+2Fe3+===Cu2++2Fe2+__。
(4)设计实验方案,检验C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
__取少量C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氧化剂(如氯水、双氧水)后溶液显红色,说明含有Fe2+(合理即可)__。
【解析】A为金属单质,B、C、D、E均为含有氯元素的物质,根据转化关系可知,A为变价金属,且B与A反应生成C,则A为Fe,D为Cl2,B为FeCl3,C为FeCl2,A与E反应生成C(FeCl2),可知E为HCl。(1)根据分析可知,A为Fe,C为FeCl2。(2)实验室中通过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取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3)B为FeCl3,Cu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4)C为FeCl2,其阳离子为Fe2+,检验Fe2+的方法:取少量C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氧化剂(如氯水、双氧水)后溶液显红色,说明含有Fe2+。
[B级 素养养成与评价]
10.铁是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Fe3+遇KSCN溶液显红色
C.金属铁可以被磁铁吸引
D.Fe2+、Fe3+与NaOH溶液反应现象相同
【解析】磁铁矿为黑色磁性固体,主要成分是Fe3O4,A正确;Fe3+遇KSCN溶液形成Fe(SCN)3,溶液显红色,B正确;金属铁可以被磁铁吸引,C正确;Fe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生成红褐色沉淀,Fe3+与NaOH溶液反应直接产生红褐色沉淀,现象不相同,D错误。
11.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B )
A.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液体呈红褐色
B.向新制氯水中滴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向FeCl3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D.向Na2CO3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解析】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液体呈红褐色,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新制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向新制氯水中滴入几滴石蕊溶液,石蕊溶液遇酸呈红色,又被HClO氧化漂白而导致溶液褪色,所以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项正确;向FeCl3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氯化铁溶液和KSCN溶液发生络合反应而使溶液呈红色,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Na2CO3溶液呈碱性,向Na2CO3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D项错误。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 )
A.氧化亚铁与稀盐酸反应:
FeO+2H+===Fe3++H2O
B.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u2++OH-===Cu(OH)2↓
C.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
Fe3++Cu===Fe2++Cu2+
D.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2Fe2++Cl2===2Fe3++2Cl-
【解析】氧化亚铁中铁显+2价,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O+2H+===Fe2++H2O,A项错误;反应中原子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Cu2++2OH-===Cu(OH)2↓,B项错误;反应中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Cu===2Fe2++Cu2+,C项错误;氯气能将Fe2+氧化成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D项正确。
13.往100g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已知FeCl3先与铁粉发生反应:2FeCl3+Fe===3FeCl2。如图为加入铁粉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D点对应纵坐标为6.4
B.B点后溶液的颜色为蓝色
C.该100g溶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为13.5%
D.取DE两点间(不含D)的剩余固体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解析】A~B段与氯化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1.2g-5.6g=5.6g,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氯化铜的质量为y。
Fe+CuCl2===FeCl2+Cu
56 135 64
5.6g y x
==,x=6.4g,y=13.5g,故此时生成铜的质量为6.4g,也就是D点对应的纵坐标为6.4,故A正确;A点以前是铁与氯化铁反应,说明与氯化铁反应的铁为5.6g;A~B段是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B点后溶液中无氯化铜,溶液不为蓝色,应为浅绿色,故B错误;由D点的纵坐标为6.4知,DE间的固体质量为5.6g,而BC间的质量也为5.6g,则说明B点后铁粉再未参加反应,B点处氯化铜已恰好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氯化铜的质量为13.5g,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3.5%,故C正确;由于DE两点间(不含D)存在铁粉,所以加盐酸后一定能产生气泡,故D正确。
14.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能污染环境的物质,为了保护环境,这些废液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Fe3+、Cu2+,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过滤__。
(2)沉淀A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有__铁、铜__。
(3)操作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2Fe2++H2O2+2H+===2Fe3++2H2O__。
(4)检验溶液B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常用的试剂是__KSCN溶液__。
(5)操作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Fe3++3NH3·H2O===Fe(OH)3↓+3NH__。
【解析】(1)把沉淀A和溶液A分开,应采取过滤的方法;(2)废液中含有Fe3+、Cu2+两种金属离子,加入过量的铁屑后,铁离子被还原为亚铁离子,铜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铜,所以得到的沉淀A中含有金属铜和过量的铁;(3)Fe2+能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4)溶液B中含铁离子,可用KSCN溶液来检验,铁离子与硫氰化钾反应出现红色溶液;(5)溶液B中含铁离子,加入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铵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H。
15.已知某物质X能发生如图所示转化(四种物质均含元素R),回答下列问题。
Ⅰ.已知,常温下Z为一种淡黄色固体,A是一种强碱溶液。
(1)单质X的化学式为__Na__,工业上Z可以用于__作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去臭剂和氧化剂等(任写一种)__(任写一种用途)。
(2)写出Z→A的离子方程式:__2Na2O2+2H2O===4Na++4OH-+O2↑__。
Ⅱ.若X为一种常见金属单质,白色物质A在空气中易转化为红褐色。
(1)Z加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由紫色褪至无色,说明Z具有__还原__(填“氧化”“还原”或“漂白”)性。
(2)实验室制备A常会变质,检验其可能变质的方法是将其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然后加入试剂__KSCN__;为了较长时间观察A的颜色,可采取的措施有__加入苯或汽油以隔绝空气(合理即可)__(任写一种)。
【解析】Ⅰ.(1)由分析可知X为Na,Z为Na2O2,工业上过氧化钠常用作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去臭剂、氧化剂等。(2)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Ⅱ.(1)白色物质A在空气中易转化为红褐色,可知A为Fe(OH)2,进一步可知X为Fe,Z加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由紫色褪至无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且高锰酸钾做氧化剂,体现氧化性,因此Z做还原剂,体现还原性。(2)Fe(OH)2易被氧化为Fe(OH)3,若A变质,加入硫酸后生成Fe3+,加入KSCN后溶液变为红色,可用于检验A是否变质;欲较长时间观察A的颜色,可在体系中加入苯或汽油以隔绝空气。
16.某同学欲探究某袋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名为“硫酸亚铁家庭园艺精品肥料”化肥的主要成分及相关性质。首先对该化肥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假设:
a.只含有FeSO4
b.含有FeSO4和Fe2(SO4)3
c.只含有Fe2(SO4)3
将化肥固体粉末溶于水得到溶液(记为X),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 操作 | 现象 |
ⅰ | 取2mL溶液X,加入1mL1mol·L-1NaOH溶液 | 产生红褐色沉淀 |
ⅱ | 取2mL溶液X,加入1滴KSCN溶液 | 溶液显红色 |
(1)实验ⅰ中加入的1mL1mol·L-1NaOH溶液中含有NaOH__0.04__g。
(2)对实验ⅰ的预期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出现红褐色沉淀,预期产生该现象的依据是__FeSO4+2NaOH===Na2SO4+Fe(OH)2↓__、__4Fe(OH)2+O2+2H2O===4Fe(OH)3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ⅱ现象说明假设__a__不成立。
为进一步验证假设,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序号 | 操作 | 现象 |
ⅲ | 取2mL溶液X,加入1滴KSCN溶液,再加入1mL水 | 溶液显红色 |
ⅳ | 取2mL溶液X,滴入1滴酸性KMnO4溶液 | 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
(4)实验ⅳ中,KMnO4是该反应的__氧化剂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5)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化肥成分含有FeSO4和Fe2(SO4)3,假设b成立__。
【解析】(1)实验ⅰ中加入1mL1mol·L-1NaOH溶液中含有NaOH的质量为0.001L×1mol·L-1×40g·mol-1=0.04g。(2)对实验ⅰ的预期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出现红褐色沉淀,依据是FeSO4+2NaOH===Na2SO4+Fe(OH)2↓、4Fe(OH)2+O2+2H2O===4Fe(OH)3。(3)实验ⅱ现象说明溶液中含有Fe3+,则假设a不成立。(4)实验ⅳ中,KMnO4将Fe2+氧化为Fe3+,从而说明KMnO4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剂。(5)实验ⅲ表明溶液中含有Fe3+,实验ⅳ表明溶液中含有Fe2+,可得到的结论是化肥成分含有FeSO4和Fe2(SO4)3,假设b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