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
展开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形成,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崛起,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片、文字材料,了解两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其与古巴比伦文明产生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古代两河流域课程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
【教学难点】
《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巴比伦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公元前1世纪作家昆特斯·库尔提乌斯这样描述这座建筑:“无数高耸入云的树林给城市带来了荫蔽。这些树有12英尺之粗,高达50英尺。从远处看去,如茵的灌丛让人以为是生长在高大巍峨、树木繁盛的山上森林。”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除了这座奇妙的空中花园之外,还有哪些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共同探索古代两河流域的辉煌文明。
二、新课讲授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教师提问:观察教材第6页《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约公元前3500—前539)》,回答古代两河流域的“两河”及“两河流域”分别指什么。
学生回答:“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材料展示:
材料一 在这里(美索不达米亚)供水不断,阳光持久,丰收年年都有保障。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收成200倍种子。”普林尼说:“小麦一年两熟,以后还长出很好的养羊饲料,棕榈树丰盛,水果种类繁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砖的黏土。”
——摘编自[英]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二 苏美尔人的诗歌:“猖獗的洪水呀,没有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什么?
学生回答:两河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促进了农业的生产,还带来了建筑房屋的材料,使其成为一个适合人类定居生活的地方;但洪水泛滥,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甚至灾难。
3.教师提问: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古代两河流域在何时出现国家的?两河流域又是何时统一的?
学生回答: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4.教师讲解:观察下图中的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的一大发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它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两河流域还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
学生回答:苏美尔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354天,并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还发明了计数法中的60进位制等。
(二)古巴比伦王国
教师讲解:公元前19世纪,西亚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阿摩利人以两河流域南部的巴比伦城为中心,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学生回答:汉谟拉比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对内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教师过渡:真正让汉谟拉比名留青史的并不是他的赫赫战功,而是他制定的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三)《汉谟拉比法典》
1.教师讲解:阅读教材第8页《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上面的浮雕说明什么?
教师点拨:古人对现实中无法抗争和了解的情况会产生恐惧感,由此诞生原始宗教和神话,汉谟拉比用这一浮雕说明自己的权力来自神授,这样会让他的法典更具权威性。
2.教师讲解:石碑的下半段,用楔形文字书写了法典的内容。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3.材料展示:
19.倘藏匿此奴隶于其家而后来奴隶被破获,则此自由民应处死。
196.如果一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
198.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平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骨头,该凶犯应赔偿一米纳白银。
199.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摘编自《汉谟拉比法典》
教师提问:从材料中,你能解读出哪些历史信息?
学生回答: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在同等级的公民中实行以牙还牙的同态复仇法,在不同等级的人中维护高等级的利益,奴隶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处境非常悲惨。
4.教师提问:阅读教材,从这部法典中还能知道哪些内容?
师生归纳: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5.教师提问:通过对《汉谟拉比法典》的学习,你认为制定这部法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根本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历史地位: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意义: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三、课堂总结
两河流域诞生了奇妙的文字、神圣的法典、辉煌的建筑、伟大的艺术和成就显著的科学技术,这一切无不令人惊奇与感叹。
◇板书设计◇
古代两河流域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