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南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南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南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南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南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南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南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分数: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知行关系是伦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传统思想,尤其儒家传统,特重知行关系的讨论,知行之中,则一向更重行。孔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荀子曰:“知之不若行之。”许伸云总括说:“由孔子以下,所讨论知识者均着重力行,即身体力行。”宋明儒家大多主张“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重行在道理上跟“知之匪艰,行之维艰”的古训相连——既然行比知艰难,当然要把重点放在行上。近世多数论者继承重行的主导精神,梁漱溟、陶行知等学者,不止在理论上继承重行的传统,而且积极投入现实,教育民众,改造社会。
    关于知行关系的说法以知为先行为后,这是常识的看法:我们先知道一个道理,然后应当努力实行之。朱熹多强调知行相成,“涵养、穷索,二者不可废一,如车两轮,如鸟双翼”,但若分开来说,多半会持常识的看法,知先行后——“义理不明,如何履践?如人行路,不见便如何行?”朱熹又说:“知行常相需,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我们常常知道什么是善却不能行。知善而不能行是道德上的大弱点,因此,道德家反复强调知易行难,要求我们知行合一。然而,在有些哲学家那里,知行合一不仅是一种普遍要求,更是一种“本体论刻画”。苏格拉底有“德性即知”的著名论断,照他的说法,没谁明知一事是恶而为之。中国传统中也有同样的提法,伊川说:“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人为不善,只为不知,知之则至之。”这种意义上的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核心学说之一,他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一旦明白了道理,没有不行的。他又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些说法不只在劝勉人们言行一致或勇于实行所知的道德,而是主张:知行合一说的是知行原本就是一体———若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摘编自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材料二:
    王行环的微信签名是“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他说,“这种‘知行合一’是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美’之所在,也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核。”
    在雷神山,他将这种精神发扬开来。
    2020年2月8日早晨6点钟,王行环接到电话,说“需要你接管雷神山医院!”
    国有难,我必战。可跑到雷神山医院一看,这哪里是医院?分明是工地啊!各种施工的车辆、四处忙碌的工人,雷神山有32个病区,当时仅有2个病区即将完工。
    “那个时候真不能等,一张床救一个人的命啊。”彼时,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为尽快收治患者,临危受命的王行环,创新性地提出“边建设、边培训、边治病、边研究”的策略,建好一个病区就开放一个。
    就这样,经过10多个昼夜的奋战,来自全国各地的3202名医护人员、1000余名后勤保障志愿者、13000名建设者,迅速建成了拥有32个病区、1500张床位的“重症救治堡垒”。
    再后来发生的事情,就为大家熟知了。雷神山医院从管理、后勤、感控、医护等层面锻造了一支抗疫精锐之师,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通过同质化管理,重症救治体系构建,创造了近98%的救治成功率、医院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环境零污染的雷神山奇迹,成为国际抗疫“中围力量”的象征。
    “我们根据前期的经验和教训做了第一个指南,培训医护人员规范操作,从而把死亡率降到最低。”王行环所说的“指南”,是与王永炎院士共同制定的全球首部符合WHO方法学的新冠肺炎诊治指南,英文版于2020年2月6日发表,阅读量超过33万次。
    “中国人很团结也很有情怀,都知道危险但还是逆行而来,很好地诠释了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的精神。”王行环说。
    经过67个日夜的鏖战,雷神山医院“关门大吉”。自嘲为“手术痴”的王行环,能重新站在手术台面前,别提有多开心了。
    从医30年,作为我国泌尿外科微创医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王行环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创新的动力和方向。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百年来被视为前列腺增生治疗领域的“金标准”。然而,这一疗法面临诸多国际性难题:出血多、存在水中毒风险、手术死亡率高达8%‰……
    历经近20年执着探索,王行环带领团队创建了微创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手术体系,发明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全新模式的腔内手术器械,使我国跃入该领域世界领先行列。迄今治愈超过200万例,未见死亡病例报道。
    (摘编自刘垠《王行环:知行合一是科学家精神重要内核》)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特别看重作为伦理学核心内容之一的知行关系的讨论,可见儒家的有些学说属于伦理学范畴。
    B. 梁漱溟、陶行知、王行环等学者都继承了重行的传统思想,积极投入现实,服务社会,造福百姓。
    C. 对于知行合一,苏格拉底、伊川与王阳明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说,他们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D. 多方抗疫力量明知危险依然逆行而来,共助武汉抗疫,彰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精神。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孔子以来,儒家各代论者多对“知行”问题有过讨论,因而“知行”问题是儒家关切首要问题。
    B. 儒家认为行比知难,还把重点放在行上,着重于力行,表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行比知难的认识。
    C. 雷神山医院成为国际抗疫“中国力量”的象征,与其同质化的管理、重症救治体系的构建关系密切。
    D. 全球首部新冠肺炎诊治指南的发表,为全球各国摸索出抗疫的经验,全球各国普遍采用中国的做法。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一第2段“知为先行为后”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
    A.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墨子·兼爱》)
    B. 当时,我的想法是,孩子是无罪的,应当很好地安置她们。(聂荣臻《大战中的插曲》)
    C. 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当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D. 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 朱熹对知与行的关系有何主张?主要采用哪种论证方法来阐述其主张?请简要说明。
    5. 王行环是如何实现知与行的“合一”的?请简要分析。
    【1~5题答案】
    【答案】1. C 2. C 3. D
    4. 朱熹多强调知行相成,涵养、穷索,二者不可废一;同时也强调知行相辅相成。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涵养、穷索比喻成车子的两个轮子,鸟的一双翅膀。将知行互相需要比喻成人的眼睛和脚。
    5. ①创新性地提出“边建设、边培训、边治病、边研究”的策略,建好一个病区就开放一个。②根据前期的经验和教训做了第一个指南,培训医护人员规范操作,从而把死亡率降到最低。③历经近20年执着探索,王行环带领团队创建了微创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手术体系,发明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全新模式的腔内手术器械。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C.“他们的看法是不一致的”错误。由原文“这些说法不只在劝勉人们言行一致或勇于实行所知的道德,而是主张:知行合一说的是知行原本就是一体”可知,这三人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说,但都强调知行原本就是一体的。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A.“儒家关切的首要问题”错误。由原文“中国传统思想,尤其儒家传统,特重知行关系的讨论”可知,儒家传统特重知行关系的讨论,但并没有说是儒家关切的首要问题。
    B.“表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行比知难的认识”错误。由原文“重行在道理上跟‘知之匪艰,行之维艰’的古训相连——既然行比知艰难,当然要把重点放在行上”可知,儒家死刑认为行比知艰难,并且把重点放在了行上,但并不是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认识。
    D.“全球各国普遍采用中国的做法”错误。由原文“王行环所说的‘指南’,是与王永炎院士共同制定的全球首部符合WHO方法学的新冠肺炎诊治指南,英文版于2020年2月6日发表,阅读量超过33万次”可知,全球首部新冠肺炎诊治指南的发表,为全球各国摸索出抗疫的经验,但并没有说全球各国普遍采用中国的做法。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D.“实践”为“行”,“真理”为“知”,因为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所以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这是先行后知的体现。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原文“朱熹多强调知行相成,‘涵养、穷索,二者不可废一,如车两轮,如鸟双翼’”“朱熹又说:‘知行常相需,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可知,朱熹认为知行相成,二者不可偏废,相辅相成。
    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知行比喻成车的两个轮子、鸟的双翼,人的眼睛和脚,说明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由原文“彼时,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为尽快收治患者,临危受命的王行环,创新性地提出‘边建设、边培训、边治病、边研究’的策略,建好一个病区就开放一个”可知,王行环创新性地提出‘边建设、边培训、边治病、边研究’的策略,并且建好一个病区就开放一个,实现了知行合一。
    由原文“‘我们根据前期的经验和教训做了第一个指南,培训医护人员规范操作,从而把死亡率降到最低。’王行环所说的“指南”,是与王永炎院士共同制定的全球首部符合WHO方法学的新冠肺炎诊治指南”可知,王行环根据前期的经验和教训做了第一个指南,培训医护人员规范操作,从而把死亡率降到最低,实现了知行合一。
    由原文“历经近20年执着探索,王行环带领团队创建了微创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手术体系,发明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全新模式的腔内手术器械,使我国跃入该领域世界领先行列”可知,历经近20年执着探索,王行环带领团队创建了微创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手术体系,发明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全新模式的腔内手术器械,实现了知行合一。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海雪原(节选)
    曲波
    杨子荣同志现在已是满脸青灰,头发长长,满脸络腮胡子,看来真叫人害怕。这是他为了尽力使自己像个土匪,特别是要使自己像他所扮演的那个角色,要使自己的习惯、作风、气派都与那人毕肖。他已经做了三天的艰苦的演习。为了去掉他五六年的人民解放军老战士的习惯,他不得不狂练着土匪的习气,竟像一个着魔的人,比手划脚,晃头甩臂,哼着淫调,嘟哝着暗语黑话。总之,他一心只想着他的任务:“从现在起你不是杨子荣同志,而是惯匪胡彪。”
    他现在已在向着他的目的地前进。
    他骑着许大马棒的那匹马,通过一带灌木林:“我也需要吃饱一点,好应付可能发生的一切。这一切很可能在今天就要开始。”想着,他从饭袋里,掏出冻得像石头一样的高粱米饭团。也没有生火烤,咔嚓咔嚓地啃起来。啃两口饭团,再吃两口雪团,他一面咀嚼一面想,忽然扑哧一声笑开了。原来他瞅着他这身全套的土匪装束,又联想到多日没洗没刮的脸,心想一定也难看得一塌糊涂。
    突然正在吃着草料的马,一阵乱声嘶叫,接着便是乱刨乱踢。它两只恐怖的眼睛直望着西北方丛林,频频地回头望着杨子荣,好像求救似的。接着它四腿弯弯,抖颤得站立不住了,看着就要绝望地倒下去。
    突然一声巨吼,灌木丛中扑出一只大个的东北虎,张着利牙,竖着尾巴,一冲一冲地向马扑来。虎尾扫击着灌木丛,唰唰乱响,震得雪粉四溅。马被吓得不刨也不踢了,垂着头两眼死盯着扑来的恶敌,从鼻子里发出低沉的哀鸣。
    杨子荣还是头一次看到活老虎,离得又这么近。又是来吃他的马,这突然来的惊恐,使他气喘不安,心怦怦地乱跳,手中的枪也随着他的心有些抖颤。
    虎一冲一冲地向马扑过去,离得已经很近了。“得赶快下手,这匹马不仅是我的快腿,主要是我的身份证,失了它就等于失掉了身份证。”想着,他用力地把身体贴紧树干,把匕首用力向树上一插,把枪架在匕首上,克服了枪身的抖动,他压住了紧张的呼吸,从虎的侧面,瞄准了虎头。他满有把握地一扣扳机,糟极了,一颗臭子儿,没打响。杨子荣唰的一声抽出大肚匣子,向虎哗的一梭子。老虎只是一惊,在地上打了个滚,显然又没打着。它发现了树背后的杨子荣,便来了一阵凶狂的示威,吼声震得全山回响,尾巴像条巨大的鞭子,打得地下雪尘四扬,连蹦两个高,显得更凶恶,向杨子荣直扑过来。
    老虎把前爪向地下一按,准备它最后的一扑。“好机会!”杨子荣当的一枪,打中了老虎的一只前腿。这一扑它没有扑到应有的距离,可是离杨子荣只有三四步远,老虎一声狂吼,直立两只后腿,张开血盆似的大嘴,迎面扑向杨子荣。杨子荣就在这一瞬间,枪口对准了虎嘴,当的一枪,枪弹通过口腔,从脑盖骨穿过,老虎仆卧在雪地上,只有一条尾巴乱绞了一阵,死去了!
    杨子荣一阵轻松的喜悦,擦了擦额上的冷汗,得意地自言自语道:“有意思,要去威虎山,半路上又过了个‘景阳冈’。”但他又想:“这个虎怎么处理呢?送回小分队吗?已是不可能的事。带到威虎山去吗?这只大虎又太笨了。我这次虽是去献礼的,可是所有礼物的一分一毫也不能为匪徒所得,我给予他们的只是他们的覆灭。怎么办呢?只有埋起来,深深地埋在雪底下,等剿完座山雕[注]再取下山去。”
    想到这里,他一股分外的高兴涌上心头,顿时全身涌出了力气。他正要弯腰去拖虎,忽然在西北虎来的方向,传来了叽叽咕咕的说话声。杨子荣最初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是过度紧张后发生的耳鸣。可是这语声越来越近,他便蹲下身子,顺树空向语声处窥望,发现在林深处有五个人向这里走来,他顿时心一翻腾。“这一定是威虎山的匪徒了,他们是打虎而来呢,还是听到我的枪声而来呢?”一阵激烈的思索,使他全身有些紧张。他极力让紧张的肌肉松缓下来,内心对自己作了一个尖锐的批评:“太不沉着,太胆小!这是一种畏惧的表现,这简直太危险,这种表现分明是向敌人招供,承认了自己不是胡彪,再愚蠢的敌人也会把你识破。快!快镇静下来,斗争瞬间就要开始了!我不是杨子荣,我是胡彪。”想着,他哼开了小曲,溜溜达达,缓步向马走去。
    [注]座山雕,威虎山的匪首。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要假扮胡彪,骗取座山雕的信任,所以杨子荣接到任务后就立刻彻底改变了先前养成的解放军战士的习惯。
    B. 杨子荣啃着冰冷的食物,又看到身上的行头,想到自己此时像土匪的脸,笑了起来,这是他革命乐观主义的外在体现。
    C. 看到老虎出现,杨子荣的动作和心理无不显示出他内心的异常紧张和不安,这也是让读者感受到情节真实的原因所在。
    D. 经过和老虎的斗智斗勇后,杨子荣终于将老虎打死,他欣喜之余,才将被这半路上冒出的“景阳冈”吓出的冷汗擦掉。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现在已在向着他的目的地前进”,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他在向着威虎山进发”,又隐含着“他正在完成任务的征途之中”的意思。
    B. 小说用较多笔墨去写杨子荣打虎这一情节,杨子荣与老虎一次次的较量让一个智勇双全的孤胆英雄形象丰满起来。
    C. 小说叙述杨子荣上山途中遭遇老虎,用枪打老虎一开始枪没打响等情节,这一技法明显受到了《水浒传》中“武松打虎”情节的影响。
    D. 小说采用顺叙手法叙写杨子荣上山打入土匪内部的经历,虽能条理清晰地交代事件的前后经过,但不能设置悬念。
    8. 第四段详细描写了杨子荣骑的那匹马的恐惧表现,请简要分析此处描写的作用。
    9. 有评论说:曲波笔下的杨子荣形象高大而并不浮夸,智慧但并不神秘,紧张而不怯懦。这一评论在节选部分的末段有何具体表现?
    【6~9题答案】
    【答案】6. A 7. D
    8. ①营造出恐怖紧张的氛围。②设置悬念,暗示将有异常的情况发生。③用反衬手法突出了杨子荣打虎的英勇形象。(答对两点即可)
    9. 示例:①末段写杨子荣考虑好要将死虎暂时埋起来,回头交给小分队处理,一心想着组织和集体,形象高大而并不浮夸。②末段写杨子荣听到说话声后,很快判断出对方是威虎山的匪徒,体现出他过人的智慧,却并不让人感到神秘。③末段详写杨子荣确定匪徒身份后的心理变化过程,让人感受到他的紧张而不怯懦,突出了他的英勇和胆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A.“立刻彻底改变了”表述错误,从原文“他已经做了三天的艰苦的演习”“他不得不狂练着土匪的习气”等可以看出。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D.“不能设置悬念”表述错误,顺叙同样可设置悬念,比如当马害怕时,这时就已经有了悬念,为什么马会惊恐等。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突然正在吃着草料的马,一阵乱声嘶叫,接着便是乱刨乱踢”这种场景描写是在杨子荣扮演土匪前往威虎山途中,马的突然嘶叫营造出恐怖紧张的氛围。
    “它两只恐怖的眼睛直望着西北方丛林,频频地回头望着杨子荣,好像求救似的”这是对马的神态动作描写,“恐怖”“频频地回头”暗示将有异常的情况发生,马的表现有设置悬念的作用。
    “它四腿弯弯,抖颤得站立不住了,看着就要绝望地倒下去”是对马的动作描写,“四腿弯弯”“抖颤”“绝望”“倒下去”形象地表现此时马的恐惧之态,而下文主要写杨子荣打虎的英勇无畏,此处以马的表现反衬手杨子荣打虎的英勇形象。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从对死虎的处理上,“想到这里,他一股分外的高兴涌上心头,顿时全身涌出了力气”是说杨子荣想到了处理死虎的办法,他不能把虎便宜了土匪,要将死虎暂时埋起来,回头交给小分队处理。作为一名东北剿匪的解放军战士,他时刻想到组织和集体,既符合他的身份,又展现了为他人和组织着想的高尚情操,形象高大而并不浮夸。
    从对匪徒的判断上,“忽然在西北虎来的方向,传来了叽叽咕咕的说话声。杨子荣最初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是过度紧张后发生的耳鸣。可是这语声越来越近,他便蹲下身子,顺树空向语声处窥望,发现在林深处有五个人向这里走来,他顿时心一翻腾”这段描写准确地展现了杨子荣在听到说话声时的反应,作为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侦查员,他的职业敏感度极高,很快判断出对方是威虎山的匪徒,既符合他的身份,也体现出他过人的智慧,却并不让人感到神秘。
    从他的心理变化看,结合“一阵激烈的思索,使他全身有些紧张”“他极力让紧张的肌肉松缓下来,内心对自己作了一个尖锐的批评”“快!快镇静下来”来看,杨子荣经历了从紧张到镇静的心理变化过程,在野外独自完成特殊任务,遇到这种紧急情况,紧张符合人之常情,而他又不是普通人,他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英勇无畏的英雄品质,所以很快战胜了自己的紧张,变得镇静自如,这种紧张而不怯懦,突出了他的英勇和胆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乙)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
    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缪公曰:“知子欲急反国矣。”赵衰与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谷之望时雨。”
    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卒。晋国大夫闻重耳在秦,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於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入也。
    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壬寅,重耳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即位为晋君,是为文公。
    晋文公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
    B. 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
    C. 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
    D 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侯、伯、子、男,是自从周朝就开始沿袭的古代爵位,天子以下,公爵最大。
    B. 执事,指做事情,主持工作,也指办事的官员,可翻译为“您”,表示对对方的恭敬。
    C.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等死后,按其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褒扬,如晋文公。
    D. 丙午,古代纪时法。以干支纪时,即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搭配组合,循环纪时。
    12. 下列对两个文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他年少时就喜欢结交士人,十七岁时就拥有赵衰等五位德才兼备的好朋友。
    B. 重耳被晋献公所派宦者履鞮一路追杀,被砍掉了袖子,重耳最终逃脱,去了母亲的国家——狄国。
    C. 咎犯认为自己在重耳流亡时有很多过错,担心重耳回国后报复自己,便请求离开,重耳对河盟誓,以此打消其担心。
    D. 重耳在流亡中主动请求联姻,结秦晋之好;后秦晋两国攻郑,秦缪公被郑说服,放弃攻郑,与郑结盟,秦晋联盟瓦解。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於晋得矣,而秦未为利。”
    14. 这两段文字都叙述了秦晋放弃攻打郑国的过程,试简要概括《左传》和《史记》对此在叙事特点方面的不同之处。
    【10~14题答案】
    【答案】10. A 11. C 12. D
    13. (1)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
    (2)郑国害怕了,就暗中派使者对秦缪公说:“使郑国灭亡,增强了晋国(的国力),对于晋(而言)有收获了,秦国却得不到什么好处。”
    14. 《左传》对史料取舍详略得当,通过细节塑造人物形象;而《史记》则简略述之,重在叙述事件。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司空季子说:“他的国家都将去攻打了,何况他曾经的妻子呢!而且接受是为了与秦国结成姻亲以便返回晋国,您竟然拘泥小的礼节,而忘记大的羞耻!”重耳于是就接受了。
    “况”字一般用于句首,其前断开,排除B;
    “结秦亲而求入”都是“以”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子”是“拘小礼”“忘大丑”的主语,应在其前断开,排除CD。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按其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褒扬”错。谥号有褒有贬,应当是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以褒贬善恶的称号。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主动请求联姻,结秦晋之好”错。原文是“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重耳不欲受……遂受”,可见并非重耳主动请求联姻。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厌;厌,满足;封,使……成为边境;肆,扩大;阙,使……亏损。
    (2)题得分点有:间,暗中;亡,使……灭亡;厚,使……雄厚;得,收获。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文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
    《左传》中《烛之武退秦师》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左传》善用细节塑造人物,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平的。这个“抱怨”的细节不仅不会影响烛之武深明大义的形象,反而使人物显得真实、有血有肉。
    而《史记》则简略述之,重在叙述事件。文章主要通过时间的推进来叙述关于重耳回国的这段故事,如“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至秦”“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卒。晋国大夫闻重耳在秦,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秦送重耳至河”,这样把事件的主要过程清晰地展示了出来。
    参考译文:
    (甲)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
    (乙)
    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从小就喜好结交士人,十七岁时就有五个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朋友:赵衰;狐偃咎犯,这是文公的舅父;贾佗;先轸;魏武子。从献公做太子时,重耳就已是成人了。献公即位时,重耳二十一岁。献公二十二年,献公派宦者履鞮赶快杀死重耳。重耳爬墙逃跑,宦者追赶,砍掉重耳的袖子。重耳于是就逃到狄国。狄国是重耳母亲的祖国。
    重耳在狄国一共住了十二年才离开。到了秦国,秦缪公把同宗的五个女子嫁给重耳。重耳不想接受。司空季子说:“他的国家都将去攻打了,何况他曾经的妻子呢!而且接受是为了与秦国结成姻亲以便返回晋国,您竟然拘泥小的礼节,而忘记大的羞耻!”重耳于是就接受了。秦缪公十分高兴,和重耳宴饮。秦缪公说:“知道你想尽快返回晋国。”赵衰与重耳离开了座位,再次拜谢说:“我们这些孤立无援的臣子仰仗您,就如同百谷盼望知时节的好雨。
    晋惠公十四年秋,晋惠公死亡。晋国大夫听说重耳在秦国,暗中来劝重耳、赵衰等人返回晋国。于是秦缪公就派军队护送重耳回晋国。晋君听说秦军来了,也派出军队抵拒,但是都暗中知道公子重耳要回来。
    秦国护送重耳到达黄河岸边。咎犯说:“我跟随您周游天下,过错也太多了。我自己都知道,何况您呢?我请求从这时离去吧。”重耳说:“如果回到晋国后,有不与您同心的,请河伯作证!”于是,重耳就把璧玉扔到黄河中,与子犯明誓。壬寅日,重耳进入晋军中。丙午日,重耳到达曲沃。丁未日,重耳到武宫朝拜,即位做了晋国国君,这就是文公。
    晋文公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同包围郑国,因为在文公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对文公不礼貌。晋君却说:“一定得到郑君才甘心。”郑国害怕了,就暗中派使者对秦缪公说:“灭亡了郑国,增强了晋国,晋有所收获,秦国却得不到什么好处。您为什么不放弃郑国,与郑结为友好?”秦伯同意了,撤走了军队,晋国也随后撤了军。
    (二)(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都门秋思(其四)
    黄景仁
    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①。
    倦客马卿②谁买赋?诸生何武③漫称诗。
    一梳霜冷慈亲髪,半甑尘凝病妇炊。
    为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注:①色丝:指妙文,②马卿:西汉司马相如,字长卿,擅作赋。③何武:字君公,西汉蜀郡鄂县人。何武十四五岁就得汉宣帝的赐帛,黄景仁曾赴召试,取二等,赐帛,故以何武为喻。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篇就对自己作了一个概括的写照,置身京都人海,哀叹自己飘零失意。
    B. 颔联用司马相如和何武的典故,含蓄委婉地写出了诗人无人赏识的自怜自叹。
    C. 颈联的“霜”字既点明时令,又巧用借代,暗指母亲满头白发,语言精炼之至。
    D. 全诗风格沉郁,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一些优秀知识分子在旧时代的痛苦与无奈。
    16. 诗歌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联系诗歌简要分析。
    【15~16题答案】
    【答案】15. C 16. 我向那绕树飞旋的乌鹊发出劝告,虽然天气寒凉,也休要向最高枝投靠。诗人运用“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典故,别出新意,表达了即使自己无人赏识、贫困潦倒也不愿投靠依附最高统治者的情感,也反映出诗人对所处社会有了深刻认识后的傲然选择。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
    C.“霜”字不是用借代手法,是用了比喻的修辞,喻指慈母头上己现出冷霜似的的白发。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
    尾联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典故,“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实际上是说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曹操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
    这里作者别出新意,“绕枝乌鹊”象征着无人赏识、贫困潦倒的自己,“天寒休傍最高枝”,作者向乌鹊发出劝告,虽然天气寒凉,也休要依傍最高枝。实际是说自己不愿攀附权贵,是诗人对所处社会有了深刻认识后的傲然选择。尾联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一些优秀知识分子在旧时代的痛苦与无奈。
    (三)古诗文默写(10分)
    17.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的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直接指出古代很多帝王不能做到善始善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与司马光虽无缘见面,但对司马光充满了仰慕之情。在结尾用“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聊表敬意。
    (4)秦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17题答案】
    【答案】 ①. 为国以礼 ②. 其言不让 ③. 有善始者实繁 ④. 能克终者盖寡 ⑤. 无由会晤 ⑥.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⑦. 奈何取之尽锱铢 ⑧. 用之如泥沙 ⑨.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⑩.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克、晤、锱铢、赂、事。
    三、语言运用(1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众多媒体将2021年称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是集VR/AR/MR、5G、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李生等新兴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科技集成体。元宇宙本质上( )。元宇宙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最新形态,可以应用到全社会的各类运行场景中。根据三维虚拟世界——Second Life的数据显示,不管受疫情影响,但是月平均访问人数超过1200多万人。在教育领域,运用数字化虚拟手段来辅助教学已经______。它为教师、学生、管理者等相关者创建数字身份,通过网络教学空间营造了一种沉浸式的虚拟教育世界。在线学习支持服务是教育元宇宙的核心要素,基于新兴技术的创新服务发展______,但目前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的水平仍是______。毕竟教育元宇宙产业走向成熟难以______,如何实现支持服务的教、学、管、评于一体,赋能教育元宇宙发挥出整体的场域效应,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蔚然成风 方兴未艾 参差不齐 一蹴而就
    B. 大行其道 如日中天 良莠不齐 一气呵成
    C. 蔚然成风 如日中天 参差不齐 一气呵成
    D. 大行其道 方兴未艾 良莠不齐 一蹴而就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根据三维虚拟世界—Second Life的数据,不管受疫情影响,但是月平均访问人数超过1200万人
    B. 三维虚拟世界—Second Life的数据显示,不管受疫情影响,但是月平均访问人数超过1200多万人
    C. 根据三维虚拟世界—Second Life的数据显示,尽管受疫情影响,但是月平均访问人数超过1200多万人
    D. 三维虚拟世界—Second Life的数据显示,尽管受疫情影响,但是月平均访问人数超过1200万人
    20.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来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
    B. 需要现实世界的镜像生成基于扩展现实的技术,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
    C. 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现实世界的镜像被运用在基于扩展现实技术上
    D. 需要现实世界的镜像被运用在扩展现实技术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
    【18~20题答案】
    【答案】18. A 19. D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指某种观点或某种事物盛行(多含贬义)。“大行其道”多用于贬义,这里指运用数字化虚拟手段来辅助教学,用“大行其道”感情色彩不恰当,故应选“蔚然成风”。
    “如日中天”,好像太阳正处在正午时刻,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停止。从文义来看,创新服务发展刚刚兴起,并未到达鼎盛,故应选“方兴未艾 ”。
    第三空:“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语境是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的水平,侧重于水平不一致,文中看不出良莠不齐的意思,用“参差不齐”。
    第四空:“一气呵成”,①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从后文看,强调教育元宇宙的发展仍然存在问题,无法一下子就完成,用“一气呵成”更合适。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三处错误。
    “根据……的数据显示”,句式杂糅,应改为“根据……的数据”或者“……的数据显示”;
    “不管……但是”关联词搭配不当,将“不管”改为“尽管”;
    “超过1200多万人”中“超过”与“多”不合逻辑,删掉“多”。
    只有D项修改正确。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主语是“元宇宙”,根据主语一致原则,C选项后半句主语换成了“镜像”,所以排除。
    根据主动与被动关系,运用扩展现实技术,创造了现实世界的镜像。B、D颠倒了主动、被动关系,也排除。
    故选A。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家推测,___________。“但由于没有像地球那样的主磁场,火星大气暴露在太阳风中,其大气成分被太阳紫外线电离后,成为带电的分子或原子。太阳风的电场加速这些带电粒子,向着太阳的反方向逃逸。”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李磊表示,这些粒子在逃逸过程中,很可能撞到火卫一上,被火卫一的风化层吸收,从而保留了下来。
    那么,科学家是如何判断出火卫一轨道附近的粒子来源于火星大气层呢?李磊表示,火星附近空间的主要粒子源只有2个,一个是火星大气,另一个是太阳风,这两者的成分不同、能量不同,比较容易区分。当然,不排除行星际空间中还有其他来源的粒子,但__________,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火星大气中的带电粒子经过太阳风加速后,进入探测器时会产生电信号,通过___________,就可以反推出粒子的速度、方向、成分等参数。李磊表示,这些粒子是从一定的方向进入探测器的,根据这个方向也可以判断其是否来自火星。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请用一个反问句概括第三小节的内容。
    【21~22题答案】
    【答案】21. ①火星原本也曾拥有浓厚的大气层;②这些粒子数量非常稀少;③测量电信号。
    22. 根据带电粒子进入探测器的方向难道不能判断粒子是否来自火星吗?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这是科学家的推测,关于推测内容,要结合后面李磊的表述来看,李磊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火星大气成分成为带电的分子或原子,二是在太阳风电场的带动下逃逸;由此可知,科学家推测的内容与“火星大气”有关,“逃逸”意味着原本厚厚的大气层变薄。可见此处应写“火星原本也曾拥有浓厚的大气层”。
    第二空,此处在说火卫一附近的粒子来源,一种说法是这些粒子来自于火星大气,还有一种说法是“不排除行星际空间中还有其他来源的粒子”,接着用“但”转折,后面又说“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可知此处应用“这些粒子”衔接,既然可以“忽略不计”,说明数量不多,可见此处可以写“这些粒子数量非常稀少”。
    第三空,前面说带电粒子进入探测器时会产生电信号,然后说“通过……”,可以反推出粒子的速度、方向、成分等参数,这个“通过”的媒介应该就是电信号。由此可以填写“测量电信号”。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及句式变换的能力。首先概括第三小节的内容,这一段共两句话。第一句是说通过带电粒子可以推出粒子的速度、方向、成分等参数,第二句是说根据粒子的进入方向可以判断其是否来自火星。第一句是第二句的前提,第二句才是重点。由此可知,第三小节的意思是:根据带电粒子进入探测器的方向就能判断粒子是否来自火星。然后用“反问句”表达,要想表达肯定句意,需要在“难道”的基础上加一个否定词,即:根据带电粒子进入探测器的方向难道不能判断粒子是否来自火星吗?
    四:作文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大意是说,君子应在九个方面多用心考虑:看,考虑是否看得清楚;听,考虑是否听得明白;脸色,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考虑是否庄重恭敬;说话,考虑是否忠诚老实;做事,考虑是否认真谨慎;有疑难,考虑应该询问请教别人;发火发怒,考虑是否会产生后患;见到财利,考虑是否合于仁义。
    班级计划举行《论语》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孔子所谈的九种美德,你对哪几项感触最深?请以其中两项或三项为基础,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题答案】
    【答案】范文示例:
    先圣垂懿范,言行须忠敬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礼记·学记》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先秦经典,博大精深,尤需师友相商,以得奇文共赏之乐,以收切磋进益之效。今天非常有幸能在这次读书会上发言,向大家汇报我对《论语》“君子九思”一说的浅见。
    我对夫子讲的“言思忠,事思敬”两句感触最深,深感先圣垂懿范,言行须忠敬。
    “言思忠”,方可建立人格。所谓“言思忠”,也就是说话要考虑是否忠诚老实、符合事实。在《论语》中,我们可以读到很多类似的语句,如“言忠信,行笃敬”“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曾子每日“三省”,其中也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内容。众所周知,孔子师生留下了很多注重诚信的佳话,如子贡问政、曾子烹彘。这种对诚信的看重,堪称儒家精神遗产中最光辉的部分。
    反观当下,我们却失望地发现,很多人已经把这份珍贵的遗产弃如敝屣:多少厂家品牌虚假宣传谋财败德?多少影视明星夸夸其谈自欺欺人?翟天临“北大博士后”资格刚被取消,仝卓“高考改身份”丑闻又现网络,当学历成为骗钱的幌子,知识沦为“吸粉”的“人设”,诚信透支之处,人格注定破产。
    但如果只做到说话诚信,还称不上“伟大”。孔子并不欣赏“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腐儒,因此在他眼中,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尽管没能对公子纠尽忠到底,但依然比拘泥于小信用的“匹夫匹妇”值得景仰。“事思敬”,才能成就伟业。
    所谓“事思敬”,就是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谨慎。“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樊锦诗是认真做事的代表;“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顾方舟是认真做事的代表;“把奖章深藏箱底,坚守使命初心,为贫困山区默默奉献一生”,张富清同样是认真做事的代表……正是靠着这个“敬”字,他们舍身忘我,立德立功,名扬天下,誉满人间,堪称当代君子!
    程子曰:“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我们一起研习《论语》,细读金句,正是要认真吸收,努力践行。前贤已然率先垂范,我辈怎能坐而空谈?让我们谨记孔子“言思忠,事思敬”的教诲,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涵养高尚人格,成就不朽功业!
    我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道作文题以“君子”为基本话题,意在引导青年学生认真研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其中包含的启发意义。题目借《论语》中孔子的名言引出话题,考生要仔细观察孔子所讲的“九思”,除最后一条之外,大体上两两对举。“视思明,听思聪”,是说君子要善用自己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感官,做到眼明耳聪,才能算是“聪明”;“色思温,貌思恭”,提醒君子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要有君子的做派,要保持温和谦恭;“言思忠,事思敬”则交代君子发言、行事的准则,即说话必须忠于事实,做事必须敬畏职责;“疑思问,忿思难”,是说君子在面对“疑”与“忿”等一些特殊情绪时该怎么处理,那就是及时请教和防备后患;“见得思义”是最后一条,是儒家经常讲的“义利之辨”,在“九思”中不可或缺,且非常具有时代价值。这样一来,我们便把孔子的话分成了五个层次,根据“以其中两项或三项为基础”的任务要求,可以从前四个层次中选择一个层次去写,以便集中笔墨,写深写透;或者不计层次,任选自己最有感触的语句,以便有机组合,灵活延展。但不管如何选择,都必须注意充分联系现实生活,彰显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伦理观念对当今时代的独特价值,并以此为立论的出发点。
    任务方面,“班级读书会”这一写作情境也要求文章必须关注青少年在成长中遇到的精神困惑,以阐发孔子教诲对青少年成长的“指津”“垂范”功能,并以此作为立论的落脚点。“发言稿”的文体限定则要求文章应该以议论为主,但要努力做到气势酣畅、富有感染力。还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
    【立意】1.先圣垂懿范,言行须忠敬
    2.“义”字为先,方谓“聪明”
    3.做谦谦君子,恭敬仁义
    【素材】1. 一部《论语》传承千载,无数名句化育后人。今天我们一起研讨的“君子有九思”,就是名句海洋中的一湾清流。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聊取一瓢饮”,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于“视思明”“听思聪”和“见得思义”这三种美德的感想。我对这三句话最大的感触是,只有做到“义”字为先,才算是真正的“聪明”,才称得上真正的君子。
    2.孔子把“视思明,听思聪”放在“九思”的最前边,显然认为做好这两者是做好其他方面的前提。不禁让人联想到佛教提倡“六根清净”,也先道“眼”“耳”。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资讯奔涌,难免泥沙俱下,更需要我们擦亮慧眼;朋友圈信息信源混杂,难免谣言盛行,更需要我们用心分辨。
    3.孔子启发我们,“聪明”的深刻内涵是一种道德上的觉醒与实践。学者冯友兰先生也曾将人生分为四种境界。“耳聪目明”,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避免上当受骗,以便保全生命财产,始终还是在“功利境界”里打转,而“见得思义”却可以将我们的人格抬升至更高明的“道德境界”。所谓“见得思义”,也就是时时处处做到“义”字当头。
    4.古有“关西孔子”杨震拒绝王密的重金酬谢,诠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今有国乒团队将参加卡塔尔公开赛获得的全部奖金捐献给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践行“君子散财,大义为先”……他们才是最“聪明”的人,因为他们的眼睛不光能看到个人的需求,更能明察大局的需要;他们的耳朵不仅能听到真实的资讯,更能听到心灵的钟鸣!他们的“聪明”体现在他们看得清轻与重,分得出缓与急,知道“义”才是最大的“利”。
    5.君子“疑思问”,要好奇,要有疑问,要多问。只有能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思考问题,才能不断解决问题,才能不断进步。学会提问,需要时间地积累和实践地经验,才能知道什么地方有问题,要有提问地好奇心,才能在别人没有发现地地方发现问题,人之所以为人,除了会使用工具以外,还有思考。人类在思考中进化了。
    6.君子“色思温”,谦谦君子,自古就有。君子是应该有平和地心态,温润地言语。要心怀宽广,有容乃大;要处变不惊,潇洒自如。有时候太激烈反应容易引起不必要地麻烦,君子应该有比常人更大地气量,比常人更稳定地情绪。

    相关试卷

    2024届福建省南平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福建省南平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南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南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基础知识,课内外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