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安徽省名校大联考化学试题(二)(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名校大联考化学试题(二)(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安徽名校大联考试卷(二)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相符的是()A.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B.为防止影响小区人们生活,在空旷偏僻的地方燃烧塑料垃圾C.为降低成本,工业废水直接排放D.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2.生活中的下列物品,主要是用合成材料制作的是()A.纯棉衬衣 B.铜质火锅C.塑料水杯 D.羊绒毛衣3.如图是甲、乙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元素均属于金属元素B.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C.甲、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MgCI D.甲、乙两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检验石灰水的酸碱性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检验O2是否集满5.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下列有关侧柏莲酮芳香油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无机化合物B.侧柏莲酮芳香油由21种元素组成C.7.3g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6g D.侧柏莲酮芳香油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一氧化碳和水6.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B.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水分,可作食品干燥剂C.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食用水产品防腐D.铝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保护膜,制容器可用来长期存放酸性食物7.为探究微粒的性质,兴趣小组在U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A、B两个棉纱布,并用橡皮塞塞紧。用注射器分别吸取2mL浓盐酸和紫色石蕊溶液,从橡皮塞慢慢注入两个棉纱布上,使其润湿(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棉纱布B变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证明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B.通过该实验可知浓盐酸呈酸性C.该实验能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D.若将紫色石蕊溶液换为酚酞溶液也能达到实验目的8.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为世界粮食事业作出卓越贡献。化学与农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稻田里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施用尿素即可B.海水稻在我国首种成功,海水呈弱碱性,其pH>7C.大米富含淀粉,属于“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D.把稻草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可产生沼气9.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特殊的催化剂,使甲烷高效转化为乙烯获得重大突破,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有三种分子生成B.反应过程氢元素的质量和化合价都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10.实验创新可以使现象更明显,操作更简便。Y型管的使用能增强实验的对比性,增添实验的趣味性。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Y型管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进行探究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Y型管右侧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B.图乙实验,一段时间后,缓慢倾斜Y型管,将右侧的稀硫酸部分倒入左侧,可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C.图丙实验,根据Y型管左侧红磷燃烧,右侧红磷不燃烧,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物质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图丙实验中气球可以防止红磷燃烧产生的P2O5污染空气11.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如表所示。溶剂氢氧化钠碳酸钠20℃40℃20℃40℃水109g129g21.8g49g酒精17.3g40g难溶难溶下列有关分析和推理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饱和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会变浑浊B.20℃碳酸钠饱和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1.8%C.40℃时,若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g酒精中,都能形成饱和溶液D.40℃时用502水配出NaOH的饱和溶液,再降温到20℃,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20g12.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黑色的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明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试管底部湿棉花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B.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C.生成的黑色固体是氧化铁D.可向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判断铁粉有无剩余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5分)阅读科技短文,回答下列问题。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这一届的冬奥会,大量采用了氢气能源。首先是火炬方面,之前的奥运会,基本上都采用“丙烷(C3H8)+丁烷(C4H12)”作为火炬燃料,但此次冬奥会,采用的是氢气作为燃料,氢燃料的特性保证了火炬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即使温度再低也不影响火炬燃烧。其次是这届冬奥会采用了大量的氢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相比燃油车,排放物只有水,更符合绿色奥运的理念。电解水制氢氢燃料汽车有了,那么氢气从哪里来呢?目前,氢气的来源如图所示。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氢气目前没有大规模普及的主要原因有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运输和储存困难等问题。但是这次冬奥会,显然为我们展现了氢燃料汽车的可行性,从冬奥会到正式商用,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氢能的前景值得期待。(1)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 。(2)写出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使用氢燃料电池的优点是 ,氢气目前没有大规模普及的主要原因有 。14.(6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序号)。(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若用装置F收集氨气并测量生成的氨气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15.(6分)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为原料,采用生物炼铜是现代炼铜的新工艺,同时还可以获得绿矾(FeSO4·7H2O),流程如图:已知:(1)二硫化亚铁铜(Cu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2)请完善步骤①中的化学方程式:,步骤②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流程所用的酸液是 (填字母序号)。A.HCI B.HNO3 C.H2SO4(4)获得绿矾的“一系列操作”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低温干燥等操作。洗涤晶体宜用冷水,如果用热水洗涤,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16.(6分)关于盐的性质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兴趣小组以“探究碳酸氢钠的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碳酸氢钠(1)下列关于碳酸氢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是由Na+和HCO3-构成B.碳酸氢钠俗称纯碱C.碳酸氢钠难溶于水D.碳酸氢钠医疗上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任务二】探究碳酸氢钠的性质(2)探究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兴趣小组取适量碳酸氢钠粉末于甲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如图1所示。观察到甲试管中有气泡产生,乙中 ,说明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写出试管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用酒精灯充分加热玻璃管,如图2所示。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①发现玻璃管内无水硫酸铜变蓝,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且有 和二氧化碳生成。②实验后兴趣小组同学猜想玻璃管A处固体产物仅是Na2CO3而不含有NaOH,请设计实验证明 (写出具体步骤和现象)。【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4)常温下,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NaHCO3溶液于烧杯中,插入pH传感器,向烧杯中持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变为6.68时开始有无色气体产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查阅资料】材料一:NaHCO3溶于水后,少量的HCO3-能同时发生如下变化:变化①:变化②:材料二: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H+和OH-数目的相对大小有关。常温下,当单位体积溶液中OH-的数目大于H+的数目时溶液的pH>7,反之pH<7;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的H+数目越大,溶液的pH越小。①根据上述实验可知NaHCO3溶液显碱性,结合材料一、二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 。②根据本实验,可知从0~30s,单位体积溶液中H+数目不断 (填“增大”或“减小”),你认为能不能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7.(5分)取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固体残留物20g,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化学方程式为),固体残留物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参加反应氧化铜的质量。(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2年中考安徽名校大联考试卷(二)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CDBCADACAAC1.D 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污染物,A不符合该理念;为防止影响小区人们生活,在空旷偏僻的地方燃烧塑料垃圾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B不符合该理念;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C不符合理念;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的产生,D符合理念。2.C 纯棉衬衣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A错误;铜质火锅是用铜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B错误;塑料水杯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C正确;羊绒毛衣是用羊毛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D错误。3.D 乙是氯元素,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B错误;甲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由图示可知:甲、乙两种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D正确。4.B 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时,要先用试管取出一定量的试剂,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不能用量筒,因为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A错误;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圆底烧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B正确;由于烧杯敞口,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逸出,且称量时“左物右码”,C错误;验满氧气,带火星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D错误。5.C 侧柏莲酮芳香油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A错误;由化学式可知,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错误;7.3g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7.3g××100%=6g,C正确;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侧柏莲酮芳香油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D错误。6.A 氩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A正确;氢氧化钠固体有强烈腐蚀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B错误;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C错误;铝及铝表面的保护膜都能与酸反应,铝制容器不能用来长期存放酸性食物,D错误。7.D 盐酸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故D错误。8.A 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说明水稻缺少氮元素和钾元素,应施用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如硝酸钾,而尿素只含氮元素,A错误;碱性溶液的pH大于7,B正确;淀粉属于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C正确;把稻草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可产生沼气,D正确。9.C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反应后分子有一个剩余,因此反应后有两种分子生成,A错误;反应后有氢气生成因此氢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B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C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错误。10.A 图甲实验中Y型管右侧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是因为干冰升华后的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变红,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显酸性,A错误;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因此图乙可以比较铜和锌的金属活动性,B正确;图丙实验,根据Y型管左侧红磷燃烧,右测红磷不燃烧,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物质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正确;图丙实验红磷燃烧会生成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因此气球可以防止红磷燃烧产生的P2O5污染空气,D正确。11.A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难溶于酒精,产生浑浊现象。A正确;饱和溶液总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1.8%,B错误;40℃时,100g水中能够溶解129g氢氧化钠,100g酒精中能够溶解40g氢氧化钠,若将50g 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g酒精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将50gNaOH投入到100g酒精中,C错误;40℃时用50g水配出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再降温到20℃,析出氢氧化钠晶体的质量为:64.5g-54.5g=10g,D错误。12.C 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因此生成的黑色固体不可能是氧化铁,C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5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化石资源制氢(2)(2分)(3)排放物只有水,更符合绿色奥运的理念(合理即可) 制取成本高,运输和储存困难14.(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长颈漏斗(2)(2分) BE(3)AD 防止氨气溶于水15.(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2(2)17 (2分)(3)C(4)增加洗涤过程中绿矾晶体的损耗16.(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AD(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分)(3)①水②取少量A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4)①碳酸氢钠溶于水后,发生变化①的碳酸氢根离子比发生变化②的碳酸氢根离子多,导致单位体积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数目比氢离子多②增大 不能,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根据材料一NaHCO3溶于水后,会产生碳酸根离子,也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不能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17.(5分)解:(1)参加反应氧化铜质量是20g-16g=4g(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x=4.9g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名校大联考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名校大联考中考第2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名校中考大联考二化学试题,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