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佛山南海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南海统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佛山市南海区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2021.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班级、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在这以后,经验使他们也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那就是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发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就使用一种缓冲的结构来纠正这种可以避免的危险。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的短木“拱”,在柱头上重重而上,愈上一层的拱就愈长,将上面梁枋托住,把它们的重量一层层递减地集中到柱头上来。这个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这种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作“斗拱”。见于古文字中的,如栌,如栾,等等,我们虽不能完全指出它们是斗拱初期的哪一类型,但由描写的专词与句子和古铜器上的图画看来,这种结构组合的方法早就大体成立。所以说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柱、棂窗等,也就是我们主要的“语汇”了。
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唯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可以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由于古文不断地将它描写,看来也是没有问题的。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化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宋时且把每一构材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类似文法的规矩。至于在实物上运用起来,却是千变万化,少见有两个相同的结构。
在这“文法”中各种“语汇”因时代而改变,“文法”亦略更动了,因而决定了各时代的特征。但在基本上,中国建筑同中国语言文字一样,是血脉相承,赓续演变,反映各种影响及所吸取养料,从没有中断过的。
内部斗拱梁架和檐柱上部斗拱组织是中国建筑工程的精华。由观察分析它们的作用和变化,才真真认识我们祖先在掌握材料的性能、结构的功能上有多么伟大的成绩。梁架和斗拱都是中国建筑所独具的特征,在工匠的术书中将这部分称作“大木作做法”。
中国建筑的“文法”中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作“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瓦作做法”等。
(摘编自梁思成《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
材料二: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做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
(摘编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材料三:
佛山祖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是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真武玄天大帝的神庙。祖庙建筑群的建造,虽经多次重修,时间跨越几百年,但工艺技术、艺术风格却能保持协调一致、前后统一,尤为难得。
祖庙建筑的梁架结枃,处处显示出设计者的匠心独运。正殿为单檐歇山顶,屋坡曲线按宋代法式营造。最具特色的是前檐施用了大木作的真昂斗拱,前用三下昂,后面三撑杆,使得梁架平缓、出檐深远、气势不凡,这种真昂结构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少见的宋式斗拱的实例。
值得注意的是前殿、正殿雄伟壮观的斗拱只施于前檐,而不见于四面;灵应牌坊抱鼓石精美繁复的雕刻只见于明向一面,而不见于另一面等等。运用这些既节约材料、降低造价,又不影响外在形式审美要求的手法,说明了岭南古庙宇建筑与北方相比,更讲究设计和施工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祖庙建筑装饰的手法运用恰到好处,主要有陶塑瓦脊、灰塑、砖雕、木雕、贴金木雕、漆朴神像等,显示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们装饰在屋脊、墙头、梁架、屋檐、墙面、柱子等地方,色彩绚丽,内容寓意深远,使人们不仅在感官上获得愉悦,而且在精神上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摘编自黄晓蕙《佛山祖庙建筑艺术价值的再认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斗拱是一种减少剪力的缓冲结构。臂形的短木“拱”越接近柱头就越长,以便将重量层层递减地集中到柱头上。斗拱是中国建筑工程的精华和主要特征之一。
B.“大木作做法”“小木作做法”“石作做法”“瓦作做法”等等中国建筑的“文法”在宋代被确立后,虽略有更动,但血脉相承,兼具“约束性”和“灵活性”。
C.中国建筑体系和欧洲希腊、罗马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都是遵循由木材结构过渡到砖石建筑的发展途径,但木框架依然是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法。
D.中国建筑的“文章”有如佛山祖庙一样气势不凡的鸿篇巨制,少不了“山亭、水榭、一轩、一楼”的精制小品,也有做点缀装饰用的“一面横额”等秀丽文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最不能体现中国建筑特点的一项是(3分)
A.太原晋祠圣母殿斗拱用材硕大,檐下斗拱变化甚多,颇见匠心;檐柱蟠龙,形态怪异,为各地少见。
B.广州沙面“红楼”红砖砌筑,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顶阁楼,内部有壁炉、铸铁天花,富有浪漫情调。
C.苏州拙政园荷风四面亭飞檐出挑,红柱挺拔,基座玉白,是满塘荷花怀抱着的一颗光灿灿的明珠。
D.河北赵州桥全用石头砌成,下面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桥面两侧栏板雕有双龙戏珠等精美图案。
3.结合材料一概括斗拱在中国建筑中的作用。(3分)
4.佛山祖庙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之宫”。假如有一个关于中国古建筑的中学生研学团来此参观,作为祖庙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你将会从哪些方面简要介绍祖庙建筑特色?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5~8题。
醋栗
[俄]契诃夫
这天,兽医伊万·伊万内奇和中学教师布尔金讲起了弟弟的故事:
弟弟尼古拉·伊万内奇,比我小两岁。我们的童年是在乡间自由自在度过的。我们跟所有农家孩子一样,喜欢待在田野上、树林里,看守马匹、捕鱼,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
尼古拉从十九岁起就坐进省税务局的办公室。多年过去了,他还是坐在同一个位子上,抄写那些老一套的公文,喜欢看报,只读广告栏,说某地有若干俄亩耕地,连同草场、庄园一并岀售。他总想着一件事情:怎样回到乡下去。他的这种念头渐渐成为一种明确的愿望、一种理想,要在什么地方的河边或湖畔买下一座小小的田庄。他脑子里经常幻化出花园的小径、花丛、果树等画面,可是不知为什么,所有的画面里必定有醋栗丛。他不能想象一座庄园,一处饶有诗意的安乐窝,居然会没有醋栗。
他是个温和善良的人,我喜欢他,可是这种把自己关在自家小庄园里过一辈子的愿望,我素来不同情。人们通常说:一个人只需要三俄尺的土地。三俄尺的土地是死尸所需要的地方,不是活人需要的。盼望有个庄园,像是不错。可要知道,这种庄园也就是三俄尺土地。离开城市,离开斗争,离开生活的喧嚣,隐居起来,躲在自己的庄园里,这算不得生活。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也不是一个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在那广大的天地中,人才能够尽情发挥他自由精神的所有品质和特点。
他生活节俭,省吃省喝,上帝才知道他穿的是什么衣服,活像叫花子,可是他不断地攒钱,存在银行里。我一瞧见他就痛心,常给他点钱,可是他连这点钱也收藏起来。
几年后他被调到另一个省工作,已年过四十,还在读报上的广告,还在攒钱。后来听说他结婚了,目的还是买一座有醋栗的庄园。他娶了一个年老而难看的寡妇,他对她毫无感情,只因为地手里有几个臭钱。他俩一起生活,他变得很吝啬,经常让她吃个半饱,把她的钱存进银行却写在自己名下。她原先的丈夫是邮政支局局长,她过惯了吃馅饼、喝果子露酒的生活。现在,家里连黑面包也不多见,三年不到干脆把灵魂交给了上帝。当然,我的弟弟从来没有想过对她的死负有责任。金钱如同伏特加,能把人变成怪物。
妻子死后,他通过代售人买了一个百余俄亩的田庄,有主人的正房,有仆人的下房,有花园,但没有果园,没有醋栗。我的尼古拉·伊万内奇毫不气馁,立即订购了二十丛醋栗,动手栽下,过起地主的生活来了。
我去探望过他。那天的天气很热,到处都是沟渠、圆墙、篱笆,和栽成一行行的杉树,弄得人不知道怎样才能走进院子里去。我朝一幢房子走去,迎面来了一条毛色红褐的狗,皮球似的。它想叫几声,可又懒得张嘴。厨房里走出来一个厨娘,光着脚,很胖,像刚灌好的香肠。她告诉我,老爷吃过饭正在休息。我走进屋里,他坐在床上,膝头盖着被子,他老了,胖了,皮肉发松,他的脸颊、鼻子、嘴唇,全都往前拱出去,看上去,跟猪那样陷进被窝里。
“哦,你在这儿过得怎么样?”我问他。
“感谢上帝,我过得挺好。”
他已经不是从前那个胆小怕事可怜的小职员了,而是真正的地主老爷。他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过得很有滋味,吃得很多。他已经跟村社和两个工厂打过土地官司。农民若不称呼他“老爷”,他就大为恼火。他还带着老爷气派做起好事来,然而那是什么样的好事啊!他用苏打和蓖麻子油给农民治各种病,到了他的命名日就在村子中央作一回谢恩祈祷,然后摆出半桶白酒来请农民喝,自以为事情就该这么办。当初在税务局里他甚至害怕持有个人的见解,现在呢,说的都是至理名言,而且用的是大臣的口气。
“我了解老百姓,我会对付他们。”他说,“老百姓都喜欢我。我只消动一动手指头,他们就会替我办好我想要办的所有事情。”这些话,他都是面带精明而善良的微笑说出来的。他不下二十遍反反复复地说:“我们这些贵族,我,作为一名贵族……”显然他已经不记得我们的祖父是个农民。
傍晚,我们喝茶的时候,厨娘端来满满一盘自家种的醋栗,头一回收摘。尼古拉·伊万内奇眉开眼笑,足有一分钟默默地、泪汪汪地看着醋栗,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随后他把一枚果子放进嘴里,得意地瞧着我,那副神态就像一个小孩子终于得到了自己心爱的玩具。
“真好吃!”他贪婪地吃着,不断地重复道,“嘿,真好吃!你也尝一尝!”
那些醋栗又硬又酸,可是普希金说得好:“我们喜爱使人高兴的谎话,胜过喜爱许许多多的真理。”我看见了一个幸福的人,他的心心念念的梦想显然已经实现,他的生活目标已经达到,他所向往的东西已经到手,他对他的命运和他自己都满意了。不知什么缘故,往常我一想到人的幸福,就不免带一点哀伤的感觉,这一回亲眼看到幸福的人,我竟生出一种跟绝望相近的沉重感觉。那天夜里,我心头特别沉重……
(有删改)
[注]《醋栗》创作于1898年,正值俄国民主解放运动繁盛时期,作家致力于探索新生活。
5.下外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园是尼古拉人生的全部理想,是他心中饶有诗意的安乐窝,他希望回到乡下感受自然风光,过上乡间自由自在的生活。
B.“我”不认可尼古拉这种狭隘且庸俗的追求,而希望人们能够在广阔的天地里展现自己的精神,并为幸福不断探索斗争。
C.尼古拉娶了和自己毫无感情的年老而难看的寡妇,而且对妻子吝啬无情,这源于他为过贵族生活而将金钱看得高于一切。
D.契诃夫的《醋栗》同《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以社会下层小人物作为主角,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社会弊病,见微知著。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醋栗”在小说中不断出现,既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始终推动情节,又象征了尼古拉为之一生苦苦追求的幸福和欲望。
B.“到处都是……弄得人不知道怎样才能走进院子里”,此处环境描写突出了庄园规模之大,戒备之森严,安保之严密。
C.小说中写狗、厨娘、弟弟尼古拉都肥得像猪,作者用极富漫画式的夸张描写暗示了贵族和庄园主庸俗萎靡的生活状态。
D.小说叙事看似平淡,实则细节刻画精准到位,多处运用前后呼应的创作手法,令作品浑然一体,真实自然而结构严谨。
7.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尼古拉·伊万内奇的性格特征。(4分)
8.本文和《装在套子里的人》都以“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这种叙述视角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李善长,子百室。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太祖礼之。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起布衣,知人善任,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太祖称善。从下滁州,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饱,甚见亲信。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复为太祖布款诚,使皆得自安。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复制钱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封韩国公,予铁券,免二死。时封公者六人,善长位第一,制词比之萧何,褒称甚至。
(选自《明史·列传第十五》,有删改)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何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寒,户口多少,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治栎阳。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高帝曰:“诸君知猎乎?知猎狗乎?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
B.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
C.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
D.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开国之君,自汉代起,各朝代首位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这是后人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谥号。
B.故事,此处指先例,意为旧日的典章制度,这与《六国论》中“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故事”的意思不相同。
C.铁券,起源于汉代,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允其享有优厚待遇及免其死罪。
D.左右,意为帮助、辅佐,与《送东阳马生序》中“余立侍左右”和《关雎》中“左右流之”的“左右”的意思都不同。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善长察其材 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与妻书》)
B.复为太祖布款诚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C.高祖以萧何功最盛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D.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谏太宗十思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善长洞察时局,眼光独到。朱元璋攻占滁阳,他前往拜谒;他认为天下即将大变,劝说朱元璋效法刘邦所为,安定天下。
B.朱元璋礼贤下士,知人善用。他对待像李善长这样的人才可以做到以礼相待,又能够发挥其所长,功成也能给予极高的肯定。
C.萧何淡看财物,富有先见。刘邦入咸阳,诸将为分财物发生争执,只有萧何看到了秦朝文献档案的重要价值,先行收藏起来。
D.刘邦任人以能,论功行赏。他东征西战,常把后方事务交给萧何,萧何不辱使命;他肯定萧何的功劳最大,赞其为“功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从下滁州,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甚见亲信。(5分)
(2)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5分)
14.明太祖下诏,评价李善长功比萧何,请根据文本信息概述二人的共同之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舒州七月十一日雨
王安石
行看野气来方勇,卧听秋声落竟悭。
淅沥未生罗豆水,苍茫空失皖公山。
火耕又见无遗种,肉食何妨有厚颜!
巫祝万端曾不救,只疑天赐雨工闲。
【注】①皇佑三年(1051),王安石就任舒州通判,正遇天旱,得雨却未能消除干旱,因有此作。②罗豆:河流名,在舒州罗豆镇。③巫祝:巫师;雨工:雨师,古代传说司降雨之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对仗工整,意义相对。观其云气,来势汹汹,应有霖雨;听其雨声,却下得细小,令人失望。
B.颔联“未生”对“空失”,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出雨势之小,未能使河水上涨、山峰隐去。
C.颈联写百姓刀耕火种一年,预计又将颗粒无收,但是并不妨害享有俸禄的官吏们继续享乐作福。
D.本诗与《桂枝香·金陵怀古》同为先景后议,前六句写景,后二句议论,语气峻急,思想深刻。
16.诗歌尾联有何“言外之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古代文人游学、就任、流放、贬谪、漂泊多经留此地,为洞庭湖积淀了深层的文化内涵。如《登岳阳楼》中的“____________”和《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_”,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描写洞庭湖的恢弘气象。
(2)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积极谏言献策。有直言进谏的,如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直言君王应当居安思危且“____________”;有借古讽今的,如苏洵在《六国论》中用“____________”警戒君王莫要被久积的威势所胁迫。
(3)铺陈就是从不同角度进行浓墨重彩的陈述,产生文句上的形式美,表达上的激情美。如《谏逐客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铺写孝文公用商鞅之法后国富民强的成效;《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铺写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翘的景致。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点翠工艺可谓____________,战国时期的古老故事《买椟还珠》中的楚国商人木匣“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就是由点翠装饰的。点翠工艺的原料采用的是翠鸟羽毛。先用金、镏或银做成不同样式的底座,再将翠鸟身上最鲜艳亮丽的蓝色背羽镶嵌至底座之中,使用熬制的胶进行____________,从而制成各种各样的首饰制品。正因如此,点翠首饰都具有极其出色的光泽与色泽,而且它有着____________的特点,每一件都是孤品。它特殊的原料决定了只可以纯手工打造,每一件点翠首饰都倾注了匠人心血与感情。在古代,翠鸟的羽毛佩戴是高贵、富裕的象征,所以只有达官显贵才有资格佩戴点翠首饰。同时,点翠首饰不会随着时间而失去本色、变得暗淡,这也是导致它极受追捧的原因之一。后因工艺残忍、传承者少等缘故,点翠工艺逐渐衰落。如今,随着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寻找点翠原料的____________,使得点翠工艺得以传承。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亘古长青 粘合 卓尔不群 替代品
B.源远流长 粘合 独一无二 替代品
C.源远流长 粘贴 独一无二 互补品
D.亘古长青 粘贴 卓尔不群 互补品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点翠首饰不会随着时间而失其本色、变得暗淡,这导致它极受追捧。
B.怎翠首饰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其本色、变得暗淡,也是它极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C.点翠首饰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其本色、变得暗淡,这也是它极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D.点翠首饰不会随着时间而失其本色、变得暗淡,这也是它极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20.《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回目为“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文中写道:“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罩的麒麟,便伸手拿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像是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一个的。”贾母所言指的是谁?这一回中,黛玉因何事与宝玉发生争执?(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信息时代,人们虽然身于海量信息中,但往往只会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长此以往,便会与其他领域的信息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墙,就像蚕宝宝一样被束缚在“茧房”之中,这样的“信息茧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它加剧了网络群体的极化。在网络空间,网民通过血缘、地缘、学缘、业缘等关系产生分化和类聚,群体成员容易将自己的偏见当作真理,将他人的合理观点拒之于千里之外。另一方面,它导致社会黏性降低。在“信息茧房”里,人们长期沉浸在自我话语体系中,容易产生脱离社会的倾向,而形成社会共识、增强社会凝聚力日益困难。要消除“信息茧房”的负面影响,需要解决以下两方面问题。
(1)__________。破除“信息茧房”桎梏,首先要引导网民接触更加多元化的网络社会。与此同时,主流媒体应充分发挥引流作用,综合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其他媒介手段和平台丰富信息接收渠道。
(2)__________。破除“信息茧房”桎梏,应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力度,及时过滤虚假、攻击、谩骂、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提高网络信息传播质量。同时,有关监管部门应引导新媒体平台优化算法。以“搜+推”的方式,更好满足网民需求。
21.请用一个单句概述第1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含标点符号)。(4分)
2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两个句子结构对称、内容贴切,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含标点符号)。(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C
【解析】A项,“臂形的短木‘拱’越接近柱头就越长”表述有误,应该是越短。B项,“宋代被确立后”不正确,原文是说“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选项曲解文意。D项,中国建筑的“文章”包括“大文章”和“小品”,并不包括做点缀装饰用的文字,理解错误。
2.【答案】B
【解析】选项中的“红楼”建筑“尖顶阁楼”“壁炉、铸铁天花”等并没有体现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而是体现西洋建筑的特点。
3.【答案】
①保护作用;②承托作用;③装饰作用
4.【答案】
①佛山祖庙处处体现中国建筑的特色。架梁结构匠心独运,如正殿屋坡曲线按宋代法式营造,前檐施用大木作的真昂斗拱是我国现存少见的宋式斗拱的实例
②佛山祖庙还生动体现岭南建筑的独特风格。建筑手法更讲究设计和施工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建筑装饰也显示浓郁的地方特色。
5.【答案】A
【解析】A项“他希望回到乡下感受自然风光,过上乡间自由自在的生活”有误,尼古拉想在乡村居住并有自己的庄园,只是希望能享受贵族生活,喜欢那种以权势和地位命令并欺压劳动者,自己却不付出劳动就能坐享其成的生活方式。B项是对人物语言的分析,理解正确。C项对小说部分故事情节的分析,表述准确。D项对小说主题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理解正确。
6.【答案】B
【解析】B项“庄园规模之大,戒备之森严,安保之严密”错误,作者借此环境描写,批判了尼古拉生活的封闭和对现实的逃避。尼古拉借庄园周围密布的“沟渠、篱笆和围墙”来与世隔绝,逃避现实。A项是对标题作用的分析,理解正确。C项是对小说细节描写的分析,展现人物形象,表述准确。D项是对小说艺术手法的考查,表述准确。
7.【答案】
①冷酷无情:占有妻子的钱却只让妻子吃个半饱,导致妻子死亡也不觉得是自己的过错。
②恃强凌弱:小职员时胆小怕事,不敢持有个人见解,而成为地主老爷后面对民众却蛮横无理,仗势欺人。
③吝啬小气:省吃省喝,穿得活像叫花子,即使“我”送的钱也攒起来存银行。
(每点2分,答到任意2点即可,答到“自私庸俗”“好吃懒做”等特征亦可)
8.【答案】
①“我”是真实的讲述者:弟弟尼古拉的故事是由“我”的讲述一一展开,真实可信。(1分)
②“我”是过程的见证者:从亲人角度,将弟弟尼古拉极细微的生活细节表现出来,见证了他人性从善良到自私吝啬、冷酷无情,不断扭曲的过程。(2分)
③“我”是思考的呐喊者:“人需要的不是三俄尺的土地,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作家借“我”的思考呐喊,表达了对新生活的追求,深化了主旨。(2分)
【解析】小说以“我”(哥哥)的视角来叙述弟弟尼古拉的故事,第一人称的作用就是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接抒情;从情节安排上看,以“我”的讲述和观察,展开主人公的故事;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看,通过“我”的心理活动直接表达出“我”的看法,同时塑造主人公形象,深化主旨。
二、古代诗文阅读
9.【答案】B
【解析】原文标点为: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
10.【答案】A
【解析】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号,封建皇帝在谥号前而还有庙号,从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为太宗、世宗等,
11.【答案】B
【解析】A项,第一个“其”为代词,指“他们的”;第二个“其”为语气副词,表祈使,可译为“一定”。B项,两个“为”字均为介词,可译为“给、替”。C项,第一个“以”为介词,可译为“因为”;第二个“以”为连词,可译为“从而”。D项,第一个“而”为连词,表并列;第二个“而”为连词,表转折。
12.【答案】C
【解析】C项中,“诸将为分财物发生争执”表述有误。原文“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燕为诸将都争相进入藏有金帛财物的府库去分财物,并没有“发生争执”一说。
13.【答案】
(1)李善长跟随太祖攻占滁州,担任参谋,参与出谋划策,主管物资供应,很受太祖的亲近信任。
(2)汉王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的险关要塞,户口的多少,百姓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
【解析】
(1)“下”译为“攻占、攻下”,1分,“见”表被动,1分,句意3分,其中,补充省略的主语“李善长”,1分;“预机画”“主馈饷”句意准确,各1分。
(2)“所以”译为“……的原因”或“之所以”,1分,“具”译为“详细地、完整地”,1分,句意3分,其中,“天下阨塞,户口多少,民所疾苦”,句意准确,2分;“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句意准确,1分。
14.明太祖下诏论功,将李善长与萧何相提并论,请结合上述文本信息概述二人的共同之处。(3分)
【答案】
①长期追随君王,参与出谋划策;②补给兵粮,安抚官民,稳定后方③推贤举能,为君王选拔人才
【解析】明太祖评价李善长“事朕久”,足见其忠心;萧何自刘邦微时即左右之,也可见其诚,汉高祖评价萧何“发踪指示”,李善长也有“预机画”的行为,可见二人均有出谋划策之力。李善长“给军粮”,萧何“给军食”等信息,表明二人均是稳定后方的重要人物。李善长考察人才后推荐给明太祖,萧何向刘邦举荐韩信,表明二人均有推举人才之功。
【参考译文】
李善长,字百室。明太祖平定滁州,李善长前往迎接拜见,太祖对他以礼相待。太祖曾经从容地同李善长:“天下之乱什么时候才能定呢?”他回答说:“秦末战乱,汉高祖从普通百姓中崛起,他了解人并善于用人,五年成就了帝王的基业,现在元朝纲常已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如果您)效法汉高祖刘邦的做法,天下便可轻易平定。”太祖称赞他言之有理。李善长跟随太祖攻占滁州,担任参谋,参与出谋划策,主管物资供应,很受太祖的亲近信任。前来投靠的将领,李善长考察他们的才能,禀告给太祖。又替太祖(对投诚者)表达诚挚情意,使他们能够安心,太祖做吴王的时候,任命李善长做右相国。李善长熟知旧日的典章制度,裁决事务非常迅速,又擅长交际辞令。太祖招引人才时,总是让李善长起草文告。太祖前后率军征讨,都命李善长留守,将吏顺从,居民安然,为前线将士运输兵饷、粮饷,从不缺乏。太祖曾经请他管理两淮盐务,设立茶法,李善长都再三斟酌元朝的制度,剔除那些不好的规定。恢复制钱后,又开放冶铁业,制定鱼税,国家财富日益增长,百姓也不再困苦。洪武三年,朝廷大封功臣。皇帝说道:“李善长虽然没有战场上的汗马功劳,但跟随我的时间很长,补给军队粮草,功劳很大,应该进封大的封国。”(于是)封为韩国公,并授予铁券,免他死两次,当时封为公爵的有六人,李善长位列第一,太祖诏词把他与萧何相比,对他特别褒扬称赞。
相国萧何是沛县丰邑人。高祖担任亭长,萧何经常帮助他。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辅佐官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的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汉王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的险关要,户口的多少,百姓的疾苦,都是因为箫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萧何又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就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汉王带兵东出平定三秦,萧何留在后方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军队供给粮食。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治理栎阳。萧何在关中管理户口,通过水路和陆路转运军粮,供应军队。汉王在战场上多次损失军队逃走,萧何经常征发关中的士卒,随时补充军队的损失。汉王五午,汉王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群臣争功,一年多功劳大小无法决定。高祖因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封他为酂侯。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你们知道猎狗的作用吗?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
15.【答案】D
【解析】D项中,“前六句写景,后二句议论”有误。全诗前四句侧重写景,描写舒州久违的小雨;后四句侧重议论,指斥官吏们、老天爷对百姓疾苦的漠视。
16.【答案】
①尾联写巫师用尽办法都无法解救旱情,天公好像故意放了雨师的假;
②诗人表面将指斥的矛头指向天公,实为反语,实际指斥的是漠视百姓困苦的官吏;
③诗人借此表达对饥荒深深的忧虑,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解析】本题有三个要点:诗句本意,诗人指斥的对象,诗人的情感。每点2分。
17.【答案】(1)乾坤日夜浮 玉鉴琼田三万顷
(2)戒奢以俭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民以殷盛 国以富强 廊腰镘回 檐牙高啄
三、语言文字运用
18.【谷案】B
【解析】第一处,“亘古长青”指长久不衰;“源远流长”指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根据原文“战国时期的古老故事”可知该处突出了点翠工艺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恰当。第二处,“粘贴”是用黏性的东西使纸张等附着在别的东西上或湿的东西贴在别的物体上;“粘合”是指黏性的东西使两个或几个物体粘在一起;根据原文,是把“底座”和“翠羽”粘在一起,所以“粘合”恰当。第三处,“卓尔不群”是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多形容人;“独一无二”是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独一无二”更恰当。第四处“替代品”是指可以等同于或者基本上等同于另一商品使用价值的产品,它以另一商品的相关商品形式出现,影响另一商品的需求变动;“互补品”是指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某种消费依存关系,即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相配套。根据文意应该是“替代品”。
19.【答案】C
【解析】原句存在两处语病:第一是成分残缺,介词“随着”接宾语组成条件状语,常见用法为:随着……的+动态性词语(发展、改善、推移等),所以应当改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第二是句式杂糅,“导致……原因之一”杂糅,可改为“这导致它极受追捧”或“这也是它极受追捧的原因之一”,C正确:A项第一处“随着时间而失其本色”介词缺宾语,第二处修改正确;B项“也是它极受追捧的原因之一”缺主语;D项第一处“随着时间而失其本色”介词缺宾语,第二处修改正确。
20.【答案】
第一问:史湘云(2分)
第二问:因“金玉良缘”之说而心生芥蒂;以假话试探宝玉真情反引起误会。(2分,意思对即可)
21.【答案】信息茧房会带来网络群体极化和社会黏性降低的负面影响。
【解析】第1段围绕“信息茧房”的负面影响,以总分方式展开介绍。其中负面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加剧了网络群体的极化,另一方面是导致社会黏性降低。主要内容包含4个信息点:信息茧房、负面影响、网络群体极化、社会黏性降低。信息点完整,3分;单句句式准确,1分。
22.【答案】
(1)引导网民拓宽信息接收渠道。
(2)监管平台优化信息传播质量。
【解析】第2~3段根据“信息茧房”的负面影响,围绕如何破除“信息茧房”桎梏,提出了两点解决方法。第一空从“网民”的角度出发,结合媒体的引领作用,丰富网民信息接收渠道;第二空从“平台”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平台的监管,优化平台的算法以提高网络信息传播质量,满足网民需求。该题还要注意两个句子的结构对称,以整句的方式组织答案,做到内容准确,形式统一。
四、写作
23.【写作指引】
漫画由“善良和爱”的施与者和受与者组成,其中施与者呈现出高昂的姿态,而受与者则表现出乞讨的姿态。根据漫画文字“善良和爱都是免费的,但不是廉价的”可知,漫画不认可这样的施与和受与的态度,希望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善良和爱”的价值,端正人们的认识——善良和爱免费但不廉价。
“普良和爱”的载体可以是财物的资助、具体行动的帮助,精神的抚慰等等;从施与者与受与者关系的外延看,二者可以是父母子女、师生、朋友、慈善施受者、国家与个人等;从主题上看可以关乎亲情、爱情、师生情、悲悯博爱之情、萍水相逢之情、家国情怀等等。
立意时可从施与者的角度切入,也可从受与者的角度展开,或二者结合进行整体思考。文体上,考生可以写记叙文,叙写相关的故事经历,从中得出感想体会,表达“善良和爱免费但不廉价”的主旨;也可以写议论文,多方联想列举事例,辩证思考深入挖掘,从而论证“善良和爱免费但不廉价”的观点。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三上学期8月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三上学期8月摸底测试语文试题,共14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一上学期学业水平检测(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一上学期学业水平检测(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