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物理八下期中复习:实验题专练及答案
展开
人教版物理八下期中复习:实验题专练
一、实验探究题
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的同学门测量了相关数据并记录在如表中: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 |
质量m/g | 40 | 100 | 160 | 200 | 240 | 300 | … |
重力G/N | 0.4 | 1.4 | ▲ | 2.0 | 2.4 | 3.0 | … |
(1)测量前,要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 上。
(2)第3次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位置如图甲,表中空缺处数据“▲”是 N。
(3)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对应点,请画出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质量关系的图像。
(4)由图像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比值约为 N/kg。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的长度L,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所示:
(1)分析乙图中橡皮筋A的图像可知:在拉力不超过 N时,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2)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10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
(3)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钩码对橡皮筋的拉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橡皮筋对钩码的拉力。其实英国物理学家胡克于1678年就提出(胡克定律):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其大小表示为:,其中为劲度系数,其大小等于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的比值。则根据上述信息:若将本实验中橡皮筋A和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N/m和 N/m。
3.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有同学猜想“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它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一定成正比”。请你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1)实验室里有一根弹性限度在10N左右两头带钩的弹簧,还有一个可以悬挂弹簧的铁架台,以及多个相同规格的钩码(1个钩码能提供竖直向下1N的拉力),如图所示。要想完成实验,除此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
(2)请你写出实验步骤 :
(3)请你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4.
(1)如图甲,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N,示数为 N。
(2)如图乙,若在右侧再挂上一个钩码,纸片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说明平衡的两个力必须 ;将纸片撕开,两块纸片都不能保持静止,说明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
5.学校运动会要举行拔河比赛,体育委员组队时,和同学们有不同意见。为解决问题,同学们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1)理论分析:拔河比赛中,假如甲队获胜,则甲队对乙队的拉力 乙队对甲队的拉力,甲队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 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两空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同学们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中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3)成果应用:拔河比赛组队时,应选体重 (选填“大”或“小”)的同 学参加比赛,目的是通过增大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4)拓展延伸:小明的妈妈帮他买了一双新的运动鞋。小明发现这款运动鞋采用了新型材料的鞋底,鞋子轻巧且富有弹性,那么与自己的旧鞋相比,是不是新鞋的鞋底更加粗糙呢?小明想通过测量鞋子在同一水平地面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来对此进行比较,如图乙所示,你觉得这种方法 (选填“可行”或 “不可行”),理由是: 。
6.下表是甲同学用不同质量的铁块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质量m/kg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重力G/N | 0.98 | 1.96 | 2.94 | 3.92 | 4.9 | 5.88 |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___________。
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
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
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7.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2)实验时小车每次都自斜面顶端从静止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物体表面时运动的 相同;
(3)由图示可知,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 (选填“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4)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实验时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这个小车将一直保持 。
8.在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中∶
(1)图甲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 反映出来的,物理学中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而引入的物理量是 ;
(2)图乙实验中,为了验证二力平衡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下一步的操作是: 。
9.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甲方案中,小明在左端放上2N的重物,右端放上1.5N的重物时,小车静止,此时小车受到的 (填“可能是”“一定是”或“一定不是”)平衡力。除了F1、F2以外他认为还存在另外一个力,请你帮他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力的大小 。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 (填“甲”或“乙”)更科学;
(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4)小红同学也用硬纸板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但她在组装支架上装配的两个滑轮不在同一高度如图丙所示,你认为 (填“能”或“不能”)用小红的装置进行实验。
10.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进行实验。
(1)该实验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要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利用 原理测量滑动摩擦力;
(2)甲、乙、丙图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和F3,且F1<F2、F1<F3,则实验结论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压力的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在 。
1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间压力的大小有关
B.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
C.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拉动木块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应将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放置,然后进行调零;
(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做 运动。根据 原理,可知图甲中木块与木板表面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3)为了验证猜想D应选用 两次实验;
(4)小明接下来想验证猜想C是否正确,于是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A、将木块竖直切去一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
B、将木块侧放,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
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选填“A”或“B”)
(5)在操作过程中小明还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木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木块处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12.如图,小宇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等)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 法,根据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小宇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通过图中的E、F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结论: ;
(3)图A和图D中小桌对桌面和海绵的压强 (选相同或不同)
13.小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a)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图(a)所示的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的 来反映液体压强大小的。
(2)使用前应检查压强计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选漏气或不漏气),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有高度差,应通过方法 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倒出适量的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行管内加适量的水
(3)小华又将金属盒放入另一杯盐水中,如图(c)所示,他发现图(c)中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比图(b)大,于是认为液体的密度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说明理由: ;
14.进行测定大气压强时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
(1)科学家 通过此实验第一次测出大气压强值;
(2)现将玻璃管向上缓缓提起,且玻璃管口未离开水银液面,在这一过程中,水银柱内外液面高度差值将 。如果将此装置拿到比地面高很多的山顶,则观察到的现象是水银柱内外液面高度差值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某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管中的水柱 下降,如果这时在管顶开一个小孔,水柱 向上喷出(均选填“会”或“不会”)。
15.物理离不开生活,很多有趣的物理实验也可以借助身边的用品进行。以下就是小明利用矿泉水瓶进行的一些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矿泉水瓶中装满水后插入吸管1,用吸管2向吸管1上方吹气,吸管1中水面会上升,这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大气压就将瓶中的水向上压;
(2)如图乙所示,在矿泉水瓶上扎两个相同大小的小孔A和B,发现从B孔喷出的水距离较 ,这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 的增加而增大;
(3)让矿泉水瓶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则矿泉水瓶下落时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这是因为力能 (选填“改变”或“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16.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后,同学们知道了当气流吹向机翼时,飞机会获得升力,并且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流速越大,飞机获得的升力也越大。为了探究飞机获得的升力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机制作出大小不同的纸机翼模型进行风洞模拟实验,如图甲所示。用传感器测量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1)研究人员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飞机获得的升力与机翼投影面积的关系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①分析数据,你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②此实验选用三组不同的风速分别进行是为了 。
机翼投影面积S/m2 | 风速为v1时飞机获得的升力F1/N | 风速为v2时飞机获得的升力F2/N | 风速为v3时飞机获得的升力F3/N |
0.01331 | 0.032 | 0.027 | 0.023 |
0.00998 | 0.023 | 0.021 | 0.017 |
0.00665 | 0.015 | 0.013 | 0.011 |
(2)通过上述信息分析可知:v1 v2(选填“大于”或“小于”)。
(3)研究人员又探究了飞机获得的升力F与迎角α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你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零刻度线
(2)1.6
(3)
(4)正比;10
2.【答案】(1)10
(2)20cm
(3)等于;50;100
3.【答案】(1)刻度尺
(2)①将弹簧竖直一端挂在铁架台上,测出弹簧的原长,记为L;②在弹簧的下端挂一个钩码,静止后,钩码对弹簧的拉力记为F,测量并记录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③弹簧下端每次增加一个悬挂的钩码,直至六个,记录每次静止时钩码对弹簧的拉力F和弹簧的长度L′;④用算出每次弹簧的伸长量ΔL。
(3)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弹簧原长L/cm
弹簧总长L′/cm
钩码对弹簧拉力F/N
弹簧伸长量ΔL/cm
4.【答案】(1)0.2;1.4
(2)不能;大小相等;同一物体上
5.【答案】(1)等于;大于
(2)使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3)大;压力
(4)不可行;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6.【答案】(1)物体所受到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C
7.【答案】(1)D
(2)速度
(3)远;小;慢;受非平衡力
(4)匀速直线运动
8.【答案】(1)海绵形变程度;压强
(2)将卡片转动一个角度后松手,观察卡片的运动情况
9.【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
(2)一定是;;乙
(3)直线
(4)能
10.【答案】(1)二力平衡
(2)接触表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11.【答案】(1)水平
(2)匀速直线;二力平衡;3.6
(3)甲乙
(4)B
(5)平衡;不是
12.【答案】(1)转换;海绵的凹陷程度
(2)DE;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相同
13.【答案】(1)液面差
(2)不漏气;B
(3)不可靠的;没有控制深度相同
14.【答案】(1)托里拆利
(2)不变;变小
(3)不会;不会
15.【答案】(1)小
(2)远;深度
(3)改变
16.【答案】(1)由实验数据可知,其它因素相同,机翼投影面积越大,飞机获得升力越大;实验中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选用三组不同的风速分别进行
(2)大于
(3)由图乙可知,其它因素相同,飞机获得的升力随迎角增大先变大后变小。
专题04 实验题-中考物理专练(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4 实验题-中考物理专练(江苏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4实验题原卷版docx、专题04实验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题型专练03 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本册综合精品复习练习题,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物理八下期中复习:计算题专练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下期中复习:计算题专练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