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合集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
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B.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O2、养料进入细胞和代谢产生的CO2等废物排出细胞
C.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图示的内环境通常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液组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①表示消化吸收食物中的养料,需要消化系统的参与;②表示释放CO2,需要呼吸系统的参与;③表示代谢废物的排出,需要泌尿系统的参与;④表示O2、养料等物质进入细胞;⑤表示代谢废物等排出细胞;⑥表示有少数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部分物质的直接交换。
【详解】
A、由以上分析可知,题图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④表示O2、养料等物质进入细胞;⑤表示代谢废物等排出细胞,B正确;
C、由图可知,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正确;
D、图示的内环境通常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组成,血液包括了血浆和血细胞,D错误。
故选D。
2.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90%,蛋白质,无机盐,激素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
【详解】
A、O2、CO2、H+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过氧化氢酶在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抗体由浆细胞产生,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激素、H2O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B错误;
C、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质、Ca2+属于内环境中的无机盐离子,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D、Na+、HPO42-等无机盐离子,葡萄糖和氨基酸是营养物质,都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D正确。
故选D。
3.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②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是保持不变的
③内环境占体液的2/3,细胞内液占体液的1/3
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⑤严重腹泻、呕吐,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不用补充Na+
A.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
①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①错误;
②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保持相对稳定,一般最高和最低体温不超过1℃,因此不是固定不变的,②错误;
③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占体液的2/3,细胞外液占体液的1/3,③错误;
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④正确;
⑤严重腹泻、呕吐的过程中既丢失了水分也丢失了无机盐,因此既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同时也需要补充Na+,⑤错误。
故选A。
4.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望梅止渴、缩手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B.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C.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一定需要神经中枢的参与
D.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二者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详解】
A、缩手反射是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望梅止渴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A错误;
B、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此外反射活动的完成还需要适宜强度的刺激,B正确。
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所以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一定需要神经中枢的参与,C正确;
D、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二者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D正确。
故选A。
5.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能破坏膜上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如果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是( )
A.使用蝎毒,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
B.使用有机磷,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
C.使用有机磷,在a处给予刺激,c处保持静息电位
D.使用蝎毒,在a处给予刺激,c处产生神经冲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即使神经递质作用的时间更长,故使下一个细胞持续兴奋或抑制;蝎毒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从而使受刺激点不能兴奋,保持静息电位。
【详解】
AD、蝎毒能破坏膜上钠离子通道,导致动作电位无法形成,因此在a点给予刺激,无法形成动作电位,不会产生神经冲动,突触前膜b处没有电信号的作用,则不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膜c处也不会产生神经冲动,AD错误;
B、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但有机磷对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没有影响,在a处给予刺激,突触前膜b处能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B正确;
C、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导致神经递质不能被分解而持续刺激突触后膜c处,如果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则c处会产生动作电位,C错误。
故选B。
6.如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偏转,乙指针不偏转
B.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
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一次
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
【详解】
A、甲电流表的两极分别位于膜外和膜内,乙电流表的两极均置于膜外。静息状态下,甲电流表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甲指针偏转,而乙电流表两极均为正电位,乙不发生偏转,A正确;
B、刺激a处时,对于甲电流表,兴奋传到电极处,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甲指针偏转一次,对于乙电流表,兴奋先传到乙电流表的左边电极,然后传到右边电极,乙指针偏转两次,B正确;
C、刺激b处时,兴奋无法传到左边神经元,因此甲指针维持原状,对于乙电流表,兴奋无法传到电流表左边电极,乙指针偏转一次,C正确;
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兴奋无法传到右边神经元,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一次,D错误。
故选D。
【点睛】
7.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③④①②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神经中枢;②上有神经节,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⑤为感受器。兴奋在反射弧是的传导顺序是⑤→②→①→③→④。
【详解】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有神经节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A错误;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效应器,B错误;
C、结构④为效应器,其组成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正确;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所以刺激③时,兴奋不能住①②⑤传递,只能向④传递,因此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③④,D错误。
故选C。
8.从神经系统组成的角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为外周神经系统
C.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D.脑神经有12对,脊神经有31对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
2、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详解】
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又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等,A错误;
B、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B错误;
C、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存在,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C错误;
D、人的脑神经共12对,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共31对,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D正确。
故选D。
9.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呈“S”型增长的种群,种群数量出现的最大值即K值
【答案】A
【解析】
【分析】
“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在K/2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详解】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故增长速率为0,A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所以“S”型曲线的环境阻力出现在c点之后,B错误;
C、防治蝗虫数量应在种群数量及增长速率较低时,所以应在b点之前进行,避免害虫大爆发,C错误;
D、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呈“S”型增长的种群,种群数量出现的最大值在K值附近波动,有可能超过K值,D错误。
故选A。
10.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功能,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正常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对照组应设为( )
A.用一成年健康的家兔作相同的处理,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去除垂体后作相同处理,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去除下丘脑后作相同处理,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用另一相似的幼年家兔作相同处理,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科学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需要使用长势和大小相同的同种幼年家兔,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由于实验组是一组正常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所以对照实验应是用一组相似的幼年家兔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摘除甲状腺后再补充甲状腺激素进行观察,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
11.下图为人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向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结果会影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B.胰岛素主要通过抑制①、②、③过程来使血糖降低
C.一般情况下,X主要为肝糖原,Y主要为肌糖原
D.饥饿状态下,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①过程升高血糖浓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分别是: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详解】
A、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结果是使血糖升高,而血糖升高会使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下降,A正确;
B、胰岛素可通过促进④⑤⑥过程、抑制②③过程使血糖降低,不能抑制①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B错误;
C、一般情况下,X为肝糖原,Y为肝糖原和肌糖原,C错误;
D、饥饿状态下,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②③过程升高血糖浓度,D错误。
故选A。
12.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B.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群落中,生物种类越多,生存斗争越激烈
D.群落的结构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生物群落。
2、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群落的结构特征不仅表现在垂直方向上,也表现在水平方向上。例如,某草地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详解】
A、根据群落的定义可知,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生物群落,A正确;
B、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B正确;
C、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竞争越激烈,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系统越稳定,并非生存斗争越激烈,C错误;
D、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变化等,所以群落的结构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D正确。
故选C。
13.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 ℃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 ℃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同30 ℃环境相比,人处于0 ℃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 b2
C.从30 ℃的环境进入0 ℃的环境,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D.从30 ℃的环境进入0 ℃的环境,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寒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详解】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冷觉,A正确;
B、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散热增加,因此要通过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而使体温维持稳定,必须产热=散热,故b1>b2,B错误;
C、从30℃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中,低温时出汗减少,为了维持水平衡,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C正确;
D、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受到冷刺激时,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就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经过下丘脑的调节作用,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个过程为非条件反射,D正确。
故选B。
14.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干扰素、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非特异性免疫:
(1)概念:是指长期进化形成,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是免疫的基础。
(2)特点: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不具专一性,不具特殊针对性;出现快,作用范围广,强度较弱。
(3)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2、特异性免疫:
(1)特点:以非特异性免疫为基础;出生后形成;具专一性,具特殊针对性;出现慢,针对性强,强度较强。
(2)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
【详解】
A、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发生非特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A正确;
B、非特异免疫先天就有,无特异性,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B正确;
C、免疫活性物质是指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主要包括抗体、干扰素、淋巴因子、溶菌酶等,C正确;
D、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错误。
故选D。
15.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B.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包括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C.抗体是一种球蛋白,在细胞外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树突状细胞成熟时具有很多分枝,具有强大的吞噬、提呈抗原的能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由T细胞分泌)、溶菌酶等。
【详解】
A、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由浆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由T细胞分泌)、补体、溶菌酶等,泪腺、唾液腺等非免疫细胞可产生溶菌酶,A错误;
B、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其中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包括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B正确;
C、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种球蛋白,在细胞外与特定分子(抗原)结合后起作用,C正确;
D、树突状细胞成熟时具有很多分枝,具有强大的吞噬、提呈抗原的能力,属于抗原呈递细胞,D正确。
故选A。
16.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要有一半以上相同
B.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会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D.对于供体器官的短缺可通过培养自身的干细胞来解决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器官移植是将一个个体的某一器官整体或部分地转移到另一个体(或本体的另一位置,如自体皮肤移植)的过程;
2.器官移植存在的主要问题:免疫排斥反应和供体器官不足.针对免疫排斥反应,可采用免疫抑制剂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详解】
A、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配型相合,即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组织相容性抗原)要有一半以上相同,A正确;
B、器官移植最大的问题是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器官移植病人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B正确;
C、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使淋巴细胞减少,降低免疫能力,这会导致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C错误;
D、目前,通过培养自身的干细胞获得相应的器官来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问题,D正确。
故选C。
【点睛】
1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调节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除吲哚乙酸外,吲哚丁酸、苯乙酸、2,4-D等植物激素也具有促进生长的效应
C.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存在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也被称为植物内源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内合成的、通常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小分子有机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农药,包括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相似作用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
【详解】
A、生长素发挥作用时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
B、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2,4-二氯苯乙酸(2,4-D)都属于生长素类似物,不属于植物激素,B错误;
C、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存在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和非极性运输(韧皮部),C正确;
D、植物激素起调节作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D正确。
故选B。
18.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起着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保证了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麦成熟时遇连绵阴雨,种子在穗上发芽是因为潮湿导致了脱落酸分解
B.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能产生淀粉酶以降低啤酒的生产成本
C.“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体现了乙烯的催熟作用
D.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青椒,可得无子果实,但处理未授粉的小麦意义不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就是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详解】
A、小麦在即将成熟时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后遇雨,种子在穗上发芽,是因为脱落酸受热降解,潮湿为萌发提供了条件,A错误;
B、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能产生淀粉酶以降低啤酒的生产成本 ,B错误;
C、“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气”即乙烯,乙烯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而乙烯属于植物合成分泌的激素,促进果实的成熟,C错误;
D、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青椒,可得无子果实,但小麦收获的是种子,处理未授粉的小麦意义不大,D错误。
故选A。
19.图1曲线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图2是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茎弯曲生长时背光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应高于D点对应的浓度
B.从图2信息可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8~12ppm之间
C.图1和图2分别说明生长素对茎和根的生长都具有两重性
D.利用低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单子叶作物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生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作用因浓度、细胞年龄、植物种类、植物器官的不同而有差异,因生长素浓度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如植物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根的向地性等。
【详解】
A、由图1可知,茎弯曲生长时背光的一侧的生长素的浓度为促进生长的浓度,应小于D点对应的浓度,A错误;
B、从图2信息可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8~16ppm之间,B错误;
C、图1可说明生长素对茎有促进和抑制作用,图2 可说明生长素对根由促进和抑制作用,图1和图2分别说明生长素对茎和根的生长都具有两重性,C 正确;
D、利用高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单子叶作物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生长,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重点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的有关生长素的知识答题,同时能根据曲线图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别是曲线下降阶段,千万不要误认为曲线下降就代表抑制作用。
20.生长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波森·詹森的实验证明,幼苗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透过明胶块传递给下部
B.拜尔的实验证明,幼苗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C.温特实验中如果在切去尖端的幼苗一侧放上没有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则幼苗能够生长但不弯曲
D.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幼苗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1、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的向光性,发现了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达尔文实验:用单侧光照射植物胚芽鞘,胚芽鞘会发生向光弯曲生长;切去顶端后再照射,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2、詹森的实验:将胚芽鞘顶端切开,其中接上一块不能让化学物质通过的云母片,胚芽鞘便失去了向光性;用一块可以让化学物质通过的琼脂块插入切开部位,胚芽鞘仍然可以向光弯曲生长。
3、拜尔的实验:拜尔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胚芽鞘切面的一侧,不照单侧光,胚芽鞘会向放置胚芽鞘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4、温特的实验:用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将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详解】
A、波森·詹森的实验用一块琼脂块插入切开部位,胚芽鞘仍然可以向光弯曲生长,实验证明幼苗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透过明胶块传递给下部,A正确;
B、拜尔的实验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胚芽鞘切面的一侧,不照单侧光,胚芽鞘会向放置胚芽鞘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证明幼苗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B正确;
C、温特实验中如果在切去尖端的幼苗一侧放上没有接触过幼苗尖端的琼脂块,则幼苗不生长不弯曲,C错误;
D、温特的实验用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进一步证明幼苗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D正确。
故选C。
21.下列有关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带地区树木形成规则的年轮主要与光周期有关
B.黄河流域播种的冬小麦一定要有低温诱导才能开花
C.温度几乎影响植物的所有生命活动
D.高山植被从山顶到山脚分布植物类群的差异主要受温度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和酸碱度等。
【详解】
A、温带地区树木形成规则的年轮主要是冬夏温度差异造成的,A错误;
B、冬小麦一定要有低温诱导的春化作用才能开花,B正确;
C、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等,几乎影响植物的所有生命活动,C正确;
D、高山植被从山顶到山脚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导致温度差异明显,影响植物分布,D正确。
故选A。
22.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的生长发育即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也受到环境因素的调节,如光、温度、重力等
B.光敏色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可以参与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
C.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可以催化细胞内相关化学反应的进行
D.只要涂抹一定量的生长素类似物就可以形成无子果实
【答案】A
【解析】
【分析】
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详解】
A、由分析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即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也受到环境因素的调节,如光、温度、重力等,A正确;
B、光敏色素是一种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蛋白质,它不是光合色素,不参与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B错误;
C、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可以调节细胞内相关化学反应的进行,C错误;
D、需要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要涂抹一定量的生长素类似物才可能形成无子果实,D错误。
故选A。
23.在自然界,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从因果关系看,图中捕食者数量变化是原因,猎物数量的变化是结果
B.捕食者有多种猎物或该猎物有多种捕食者,都有可能导致两者数量变化不符合该模型
C.随着猎物逃避捕食的能力提高,捕食者将因为捕捉不到食物而导致种群衰退或灭绝
D.该模型体现的是捕食者和猎物的种间关系,模型的形成与种内竞争无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图示为捕食者和猎物种群的关系,两者之间的数量变化有周期性波动,且无论猎物还是捕食者,种群体内部的数量也会出现周期性的增减。
【详解】
A、捕食者种群与猎物种群之间相互制约,种群数量彼此影响,A错误;
B、捕食者有多种猎物或该猎物有多种捕食者,都有可能导致两者数量变化不符合该模型,B正确;
C、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随着猎物逃避捕食的能力提高,捕食者的捕食能力也将进一步提高,不会因为捕捉不到食物而导致种群衰退或灭绝,C错误;
D、种内竞争会影响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从而影响该模型的形成,D错误。
故选B。
24.下列关于群落丰富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的多少
B.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C.群落中动物的数目有很多,说明丰富度很高
D.农田中生物种类较少,丰富度较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物群落的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2、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物种丰富度是描述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指标。
【详解】
A、B、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A错误,B正确;
C、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不单指动物的数目,C错误;
D、农田中生物种类较少,丰富度低,D错误。
故选B。
25.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说明促胰液素是胰腺在盐酸的作用下产生的
B.“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预实验不用设置对照组
C.“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实验中,种群个体数较少时,可缩小样方面积
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算法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是插条生根的情况,可通过插条的生根数目或生根的平均长度来判断,无关变量有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时间等。
2、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抽样检测方法--显微镜直接计数。
【详解】
A、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即促胰液素,能促进胰液的分泌,A错误;
B、“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进行预实验是为了为正式实验探索条件,缩小实验的浓度范围,存在空白对照和相互对照,B错误;
C、“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实验中,种群个体数较少时,应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错误;
D、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算法,D正确。
故选D。
【点睛】
26.下列关于图示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若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1所示,则可预测种群数量会上升,因为出生率会增大
②图2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③图3中两种草履虫的数量此消彼长,他们之间为捕食关系
④图4中植物群落结构的分层现象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⑤图5中若琼脂块所含IAA的浓度在图6中P~M的范围内,幼苗将向光弯曲生长
⑥图6曲线说明生长素对茎的作用具有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A.①④⑥ B.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生物群落的结构的形成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类型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在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上。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如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
【详解】
①年龄组成能预测未来种群的变化趋势,图1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该种群数量可能会上升,上升原因是因为幼年个体较多,出生率会大于死亡率,①错误;
②据分析可知,图2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种群的密度越大,种群增长速率一般越小,②错误;
③图3中两种草履虫的数量此消彼长,两者争夺相同区域资源,因此他们之间为竞争关系,③错误;
④图4中植物群落结构的分层现象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④正确;
⑤据分析可知,图6中P~M的范围内,虽然促进作用减弱,但仍然是促进作用,但琼脂块不感光,因此幼苗将直立生长,⑤错误;
⑥图6曲线M点以前都是促进作用,M点以后是抑制作用,因此说明生长素对茎的作用具有两重性,⑥正确。故正确的是④⑥。
故选B。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27.可卡因是一种神经类毒品。下图为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的形成主要与高尔基体有关,其中的多巴胺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B.多巴胺作用完成后正常的去路是通过多巴胺转运体运回突触前神经元
C.由图可知,可卡因进入突触间隙后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D.结构③上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
【答案】C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突触小泡,多巴胺代表神经递质;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②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得突触后膜兴奋,即使人产生愉悦感。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的载体结合,使得多巴胺起作用后不会被转运载体运回细胞,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
【详解】
A、①突触小泡的形成主要与高尔基体有关,其中的多巴胺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A正确;
B、据图可知,多巴胺作用完成后正常的去路是通过多巴胺转运体运回突触前神经元,B正确;
C、可卡因导致多巴胺在突触间隙内增多的原因是可卡因与突触前膜的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收入细胞,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C错误;
D、结构[③]突触后膜上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D错误。
故选CD。
28.下列有关种群密度及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其种群密度的制约
B.种群密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
C.某草原羊群中新迁入若干只羊,可提高该草原羊群的环境容纳量
D.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过大时,鱼的产量可能会降低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而种群密度只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多少。
环境容纳量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可用K值表示。种群的数量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在某值上下波动。
【详解】
A、老鼠的繁殖力强,但是也受到空间大小的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导致个体之间的斗争加剧,因此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A正确;
B、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正确;
C、环境容纳量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羊群中新迁入若干只羊,其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还有可能破坏其生存环境导致环境容纳量降低,C错误;
D、池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过大,生存斗争加剧,鱼生长速率下降,导致产量下降,D正确。
故选AB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特征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9.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图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调节垂体的相关分泌活动
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甲,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能增加其分泌量
C.兴奋在M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K+将大量内流
D.方式丙中激素的分泌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
【答案】ABCD
【解析】
【分析】
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
分析图解:甲途径: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激素;
乙途径: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丙途径:神经系统→内分泌腺→激素。
【详解】
A、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A错误;
B、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乙,B错误;
C、兴奋在M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大量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C错误;
D、方式丙中,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神经系统将兴奋传至内分泌腺,引起内分泌腺分泌某种激素,这就是一个神经调节过程,没有体液调节;在神经调节中,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腺体或肌肉称为效应器,这里的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D错误。
故选ABCD。
30.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解网络调控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具有协同作用,表现为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
B.不同激素在代谢上存在着相互作用,例如,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C.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决定器官的生长、发育。例如黄瓜茎端中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出雌花,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
D.在猕猴桃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等激素发挥作用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3、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4、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5、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详解】
A、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具有协同作用,表现为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A正确;
B、当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抑制生长素的作用,但不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B错误;
C、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决定器官的生长、发育。例如黄瓜茎端中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出雌花,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C正确;
D、在猕猴桃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生长素和赤霉素能促进果实的生长和发育,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这些激素发挥作用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D正确。
故选AC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31.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
C.⑧可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
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T细胞等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中参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方式有神经系统参与、内分泌系统参与和免疫系统参与,即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
B、图中③为神经递质,⑤为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等,⑧可以代表激素,即三者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B正确;
C、⑧可表示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产生的,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C错误;
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只有浆细胞,D错误。
故选ACD。
【点睛】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题
32.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气从血液中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通过_____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 。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原因引起③增多的实例___________。
(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加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图中①细胞为B淋巴细胞,则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_____,抗体存在于上图中的_____部位(填标号)。
【答案】②③ 自由扩散 6 三 ②中含大分子蛋白质,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营养不良、花粉过敏、肾小球肾炎等 二氧化碳、尿素等 核糖体 ②③④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①为组织细胞;②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③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⑤为红细胞。
【详解】
(1)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有[②]血浆和[③]组织液。
(2)氧气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通过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共计6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H]结合生成水。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区别是[②]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③]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4)由于病理原因引起[③]组织液增多即为组织水肿;营养不良、花粉过敏、肾小球肾炎等都会导致组织水肿。
(5)A端为毛细血管的动脉端,B端为毛细血管的静脉端;血液A→B流动的过程中,肝脏细胞不断进行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尿素等透过组织细胞膜、经组织液、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因此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加的物质有二氧化碳、尿素等。
(6)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抗体可存在于[②]血浆、[③]组织液和[④]淋巴中。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物质跨膜运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识图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请回答下列有关的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小鼠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后可引起骨骼肌收缩、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等反射活动,在此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_____(“单向”或“双向”)的,在突触前膜的信号转换方式为____________。
(2)小鼠遭受电刺激后会逃离,此时神经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当电刺激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刺激,虽然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增多,但小鼠的反应强度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手反射属于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某人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他大叫一声“哎呀,我的天啊”,有关的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 ____区;但他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的控制。
(4)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从而改变了突触后膜_____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γ—氨基丁酸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它以________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后,会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氯离子内流流。
【答案】(1)单向 电信号→化学信号
(2)增大 对离子的通透性
(3)非条件 S 高级中枢(大脑皮层)
(4)兴奋或抑制 胞吐
【解析】
【分析】
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1)
由于兴奋在突触结构中传导具有单向性的特点,在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因此在突触前膜的信号转换方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
(2)
受电刺激后神经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从而产生动作电位。当电刺激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刺激,虽然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增多,由于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的受体数量有限,故小鼠的反应强度不变。
(3)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当某人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大叫,有关的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S区;但他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
(4)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性递质或抑制性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γ—氨基丁酸是一种常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后,会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氯离子内流。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4.人体对抗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免疫调节,其中特异性免疫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的是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免疫过程,细胞②、细胞④和细胞⑦中可以识别抗原信息的是_________。
(2)如果患者感染的病原体为HIV,则患者体内严重受损的是_________淋巴细胞,患者自身的_________(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会受到影响。
(3)分析图乙可知,二次免疫反应可使机体_________。在二次免疫反应中,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
(4)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称为靶细胞,在细胞免疫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能识别并诱导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凋亡。
【答案】体液 细胞②细胞④ 辅助性T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B细胞和记忆B细胞 效应细胞毒性T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图甲是体液免疫的过程,①是病原体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的过程,②是辅助性T细胞,③是辅助性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的过程,④是B细胞,⑤是病原体直接刺激B细胞的过程, ⑥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的过程,⑦是浆细胞。分析乙图: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抗体的浓度,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产生抗体的速度快、数量多。
【详解】
(1)图甲中浆细胞分泌抗体,通过抗体作用于抗原发挥免疫作用,所以图甲是体液免疫的过程。细胞②是辅助性T细胞,细胞④是B细胞,细胞⑦是浆细胞,浆细胞的功能是分泌抗体,没有识别功能,所以可以识别抗原信息的是细胞②和细胞 ④。
(2)HIV会攻击人体中的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参与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所以患者自身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会受到影响。
(3)二次免疫反应中,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所以在二次免疫反应中,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和记忆B细胞。
(4)在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白细胞介素-2的刺激下,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诱导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凋亡。
【点睛】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免疫的类型及各细胞或过程的含义;掌握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答。
35.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四种情况Ⅰ、Ⅱ、Ⅲ、Ⅳ,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经过a点所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某种渔业产品的数量增长符合Ⅰ曲线,在保持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捕捞作业时,应该使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_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___________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若马缨丹每年增加60%,最初数量为N0株,则t年后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株。
(3)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填“K1”“K2”或“0”),要调查蝗虫卵的密度,可采取__________法。图示模型为数学模型中的曲线,相较于数学方程式,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答案】K1/2 K1/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能持续获得较大的捕获量 Ⅳ 1.6tN0 K2 样方 能更直观的反映数量变化的趋势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理想环境中种群数量呈现J型曲线;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使得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
【详解】
(1)若经过a点所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某种渔业产品的数量增长符合Ⅰ曲线,即该种群的K值为K1,在保持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在进行捕捞作业时,应该使种群数量保持在K1/2左右,因为K1/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能持续获得较大的捕获量。
(2)马缨丹引入到夏威夷属于物种入侵,环境适宜,缺少天敌,所以会出现“J”型增长,对应曲线Ⅳ。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中,Nt=No×λt,若马缨丹每年增加60%,即λ=1.6,最初数量为No株,则t年后种群数量为No×(1+60%)t=1.6tNo株。
(3)东亚飞蝗作为一种害虫,应控制其数量,故将蝗虫种群数量控制在K2,能够抑制其恢复到K值,如果控制在0,则不能提供给以其为食物的营养级生物能量,控制在K1则数量过高,不利生态系统稳定;要调查蝗虫卵的密度,可采取样方法。关于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等形式,相较于数学方程式,曲线图的优点是能更直观的反映数量变化的趋势。
【点睛】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S型曲线的数量变化特点是该题的难点,要求学生理解K/2的意义和应用是突破该题的关键;同时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识图分析获取有效的信息。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
36.淋巴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病)是由机体产生抗体,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致病的,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请回答问题:
(1)图中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健康人相比,桥本氏病患者体内该激素的分泌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桥本氏病是一种_____________病。
(2)Grave病患者体内产生某种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Grave病和桥本氏病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TH)浓度存在差异。如果患者血清TH浓度持续偏__________________,则可以排除患Grave病的可能性。但需进一步检测血清TSH浓度,以探查患病位置在甲状腺、下丘脑还是垂体,从而判断患桥本氏病的可能性。
①若血清TSH浓度高,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TSH浓度显著增高,病变可能在______________;
②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无变化,病变可能在________________;
③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有所升高,病变可能在____________。
【答案】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增多 自身免疫病 低 甲状腺 垂体 下丘脑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某物质表示淋巴因子,X表示B细胞,Y表示浆细胞。由图可知淋巴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病)形成的原因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作用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并发挥作用,导致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所致。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健康人相比,桥本氏病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作用,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桥本氏病是由于自身产生的抗体攻击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所致,属于自身免疫病。
(2)根据题意分析,Grave病患者体内产生某种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说明该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偏高,而桥本氏病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偏低,所以如果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持续偏低,则可以排除患Grave病的可能性,但需进一步检测血清TSH浓度,以探查患病位置在甲状腺、下丘脑还是垂体,从而判断患桥本氏病的可能性。
①若血清TSH浓度高,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TSH浓度显著增高,病变可能在甲状腺;
②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无变化,病变可能在垂体;
③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有所升高,病变可能在下丘脑。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哦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以及体液免疫的过程,准确判断图中各个字母代表的激素的名称或细胞的名称,并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和图示过程分析淋巴性甲状腺肿发病的机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相关叙述正确的,下表为某患者血液化验的部分结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高二12月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