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1795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北京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1795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北京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1795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北京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应( )
A.将花粉涂在雄蕊柱头上 B.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C.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答案】C
【解析】豌豆异花授粉的过程:首先去雄,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套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授粉,应在花蕊期,即未成熟时去掉雄蕊。故选C。
2.下列四个遗传病的系谱图中,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
A.① B.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A、图①中父母正常,而女儿都有患病,则必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图④中父亲患病,而子女都有正常个体,则可能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B错误;C、图③中母亲患病,儿子也患病,则可能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C错误;D、图②中母亲患病,而子女正常,但子女数量有限,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图④中父亲患病,而子女都有正常个体,则可能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D错误。故选A。
3.两只杂合的黑色豚鼠交配生出四只小鼠,这四只小鼠的颜色可能是( )
A.全部白色或全部黑色 B.三黑一白或三白一黑
C.二黑二白 D.以上可能均存在
【答案】D
【解析】豚鼠控制黑毛的基因是显性基因B,控制白毛的基因是隐性基因b,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根据基因分离定律,雌雄两只基因组成都是Bb的黑色豚鼠交配,即Bb×Bb→BB(黑)∶Bb(黑)∶bb(白)=1∶2∶1,后代性状分离比为黑色∶白色=3∶1;但在子代数目较少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偶然性,后代不一定会出现3∶1的分离比,因此,产下的四只小鼠有可能是全部黑色或全部白色或三黑一白或二黑二白或一黑三白或全黑。故选D。
4.从科学角度看,下列有关人类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错误说法是( )
A.日常健身应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 B.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因子
C.遗传咨询可降低遗传病的患病风险 D.食用转基因食品一定会危害健康
【答案】D
【解析】慢跑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应大力提倡,A正确;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因子,如尼古丁等,B正确; 遗传咨询可有效降低遗传病的患病风险,C正确;由于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物有问题,所以食用转基因食品不一定会危害健康,D错误。
5.下列各对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 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答案】B
【解析】A、C、D、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都是两种性状,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是两种物种,因此都不属于相对性状,ACD错误;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相对性状,B正确。故选B。
6.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不包括
A.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 B.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
C.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
【答案】A
【解析】果蝇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不是其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A错误;果蝇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B正确;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少,仅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相对性状少而明显,便于分析,C正确;果蝇繁殖快,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D正确。
7.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该生物测交后代中,与两个亲本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 )
A.25% B.50% C.75% D.100%
【答案】B
【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即AaBb×aabb,由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产生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显然与亲本不同的就基因型为aaBb和Aabb,各占1/4,显然测交后代中与两个亲代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为1/4+1/4=1/2,即50%。故选B。
8.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性状表现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为1∶2∶1 D.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
【答案】B
【解析】A、表现型的比为3∶1,属于性状分离,不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A错误;B、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配子的比为1∶1,能体现分离定律的实质,B正确;C、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为1∶2∶1,是产生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的,属于结果而不是实质,C错误;D、测交后代比为1∶1,是检测基因型的,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错误。故选B。
9.正常情况下,女性卵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 )
A.44,XX B.44,XY C.22,X D.22,Y
【答案】C
【解析】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有46条,包括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所以女性体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数为44+XX,卵细胞是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染色体条数只有体细胞一半的生殖细胞,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女性卵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分别为22、X,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
【答案】D
【解析】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B,则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
11.某生物的体细胞内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
A.42、84、84 B.84、42、84
C.84、42、42 D.42、42、84
【答案】B
【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经过染色体的复制以后,形成的染色单体,并且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为42条,但是染色单体和DNA分子具有84个。故选B。
12.同源染色体是指( )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
【答案】B
【解析】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属于相同的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A错误;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一般相同,B正确;C、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但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C错误;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也可能是非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
13.四分体是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A.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
B.互相配对的四条染色体
C.大小形态相同的四条染色体
D.两条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
【答案】A
【解析】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一个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A正确;BC、一个四分体只含有两条染色体,BC错误;D、非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不能称为四分体,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
14.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该细胞处于(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中期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有4条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图示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正确。故选A。
15.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
A.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
C.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D.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答案】A
【解析】经过减数分裂,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经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故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A符合题意。故选A。
16.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有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答案】B
【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后, 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aaBBbb,该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说明含A与B的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组合以及含a与b的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组合,因此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精子基因型为AB、AB、ab、 ab,因此产生的另外3个精子基因型为AB、ab、 ab ,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是 ( )
A.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豌豆是严格闭花授粉的植物
C.豌豆是多年生植物 D.将统计学的方法引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答案】C
【解析】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如高茎与矮茎,A正确;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在豌豆花未成熟之前、豌豆花为开放时就已经完成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B正确;豌豆是一年生植物,C错误;孟德尔杂交实验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D正确。
18.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种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 紫花×紫花→紫花 ② 紫花 ×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 紫花×白花→紫花 ④ 紫花 ×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①
【答案】B
【解析】①紫花×紫花→紫花,亲代子代性状一致,可能是AA×AA→AA,也可能是aa×aa→aa,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①错误;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紫花与紫花杂交后代出现了白花,所以白花为隐性性状,紫花为显性性状,②正确;③紫花×白花→紫花,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的是显性性状、没有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所以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③正确;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可能是Aa(紫花)×aa(白花)→Aa(紫花)、aa(白花),也可能是aa(紫花)×Aa(白花)→aa(紫花)、Aa(白花),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④错误。故选B。
19.人的卷舌(D)和不卷舌(d)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家庭中父亲卷舌,母亲不卷舌,生有一个不能卷舌的女儿,再生一个能卷舌的儿子的概率是( )
A.0 B.1/2 C.1/4 D.1/8
【答案】C
【解析】由于卷舌的基因型为DD和Dd,不卷舌的基因型为dd,家庭中父亲卷舌,母亲不卷舌,生有一个不能卷舌的女儿,所以父亲的基因型为Dd,母亲的基因型为dd。因此,他们再生一个能卷舌的儿子的概率是1/2×1/2=1/4,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昆明犬的毛色主要包括狼青和黑背黄腹(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警犬基地选用纯合狼青和纯合黑背黄腹交配,子一代毛色均为狼青。子一代雌、雄个体间交配获得的子二代狼青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
A.1/4 B.1/3 C.1/2 D.2/3
【答案】B
【解析】由上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故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子一代自由交配的后代中AA:Aa:aa=1:2:1,故狼青A-中AA占1/3。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21.英国遗传学家庞尼特发明的“P 矩阵”可以帮助你理解遗传学中的概率原理。它可以用来表示一次杂交实验可能产生的所有等位基因的组合,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
A
AA
?
a
Aa
a a
A.A 和 a 可以代表一对等位基因
B.图中所示的双亲均为杂合子
C.图中“?”处基因型应为 Aa
D.A 和 a 随着丝粒分裂发生分离
【答案】D
【解析】A、A和a可以代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A正确;B、根据雌雄配子均有两种可知,图中所示的双亲均为杂合子,B正确;C、图中“?”处基因型应为Aa,C正确;D、A和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D错误。故选D。
22.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120克,每产生一个显性等位基因就使桃子增重15克,故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210克。甲桃树自交,F1每桃重150克。乙桃树自交,F1每桃重120~180克。甲、乙两桃树杂交,F1每桃重135~165克。甲、乙两桃树的基因型可能是( )
A.甲AAbbcc,乙aaBBCC B.甲AaBbcc,乙aabbCC
C.甲aaBBcc,乙AaBbCC D.甲AAbbcc,乙aaBbCc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120克,而每个显性等位基因使桃子增重15克,所以根据子代显性基因的数量可判断其重量,如6个显性基因的AABBCC桃子重210克,5个显性基因的AaBBCC、AABbCC、AABBCc的桃子重195克,4个显性基因的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的桃子重180克,以此类推,3个显性基因的桃子重165克,2个显性基因的桃子重150克,1个显性基因的桃子重135克。因此,A、根据题意已知F1每桃重135~165克,说明F1基因型中有1到3个显性基因。若甲为AAbbcc,乙为aaBBCC,则杂交子代有3个显性基因,重量为165克,A不符合题意;B、若甲为AaBbcc,乙为aabbCC,则杂交子代可含有1个或2个或3个显性基因,但因为乙桃树自交,F1中每桃重120克~180克,说明乙自交的子代有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或4个显性基因,而aabbCC自交,后代桃重全为140克,与题意不符,B不符合题意;C、若甲为aaBBcc,乙为AaBbCC,则杂交子代含有2个或3个或4个显性基因,每桃重为150~180克,与题意不符,C不符合题意;D、若甲为AAbbcc,乙为aaBbCc,则杂交子代有1个、2个或3个显性基因,重量在135克到165克之间,D符合题意。故选D。
23.葡萄风信子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性球根植物。研究发现,葡萄风信子花瓣的蓝色主要由飞燕草色素决定,飞燕草色素的合成由A基因控制,a基因无法控制合成飞燕草色素,而B基因表达的产物会导致飞燕草色素的降解。A、a和B、b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葡萄风信子个体进行自交,后代花瓣白色和蓝色的比例为( )
A.15∶1 B.13∶3 C.9∶7 D.3∶1
【答案】B
【解析】亲代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基因型为A_bb的个体才为蓝色花瓣,既有合成飞燕草色素的A基因,又没有B基因表达的产物会导致飞燕草色素的降解,此基因型比率为:3/4的A_,1/4的bb,相乘后为3/16,则花瓣白色的概率为1-3/16= 13/16,故后代花瓣蓝色和白色的比例为3∶ 13,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4.大麦品系Ⅰ的麦穗性状表现为二棱、曲芒;品系Ⅱ的麦穗性状表现为六棱、直芒。研究人员将品系Ⅰ和品系Ⅱ杂交,F1麦穗性状全部为二棱、曲芒。F1自交,得到F2,统计F2麦穗性状,结果如下表所示。对此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麦穗性状
二棱曲芒
六棱曲芒
二棱直芒
六棱直芒
统计结果
541
181
177
63
A.二棱对六棱为显性性状,曲芒对直芒为显性性状
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F1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的种类均为4种,比例均为1:1:1:1
D.F2中二棱曲芒的个体占9/16,其中稳定遗传的占3/4
【答案】D
【解析】根据亲本二棱曲芒和六棱直芒杂交后代都是二棱、曲芒,可知二棱对六棱为显性,曲芒对直芒为显性,设二棱用字母A表示,曲芒用字母B表示,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可知F1的基因型是AaBb,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因此,A、由分析可知,二棱对六棱为显性性状,曲芒对直芒为显性性状,A正确;B、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和为16,由此可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正确;C、F1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的种类均为AB:Ab:aB:ab=1:1:1:1,C正确;D、F2中二棱曲芒的个体(A_B_)占9/16,其中稳定遗传的占1/9,D错误。故选D。
25.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自交(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的基因型有( )
A.2种 B.4种 C.9种 D.16种
【答案】C
【解析】由于A、a和B、b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个体自交,可以转化成2个分析定律:Aa×Aa→AA:Aa:aa=1:2:1,Bb×Bb→BB:Bb:bb=1:2:1,考虑2对等位基因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是3×3=9种。故选C。
26.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又患色盲的儿子,则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 )
A.3/4 B.3/8 C.3/16 D.1/2
【答案】B
【解析】根据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又患色盲的儿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女儿即A-XBX-的概率为3/4×1/2=3/8。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27.研究者对某遗传病家系进行调查, 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系谱图。据图分析,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X染色体隐性遗传
D.X染色体显性遗传
【答案】B
【解析】根据双亲均患病而后代有正常的个体可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又根据第三代男患者的母亲正常可知,该病不是伴性遗传病,故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28.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答案】C
【解析】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后代表现型只有一种,无法证明分离定律,A错误;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说明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但不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说明F1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所以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C正确;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可间接说明F1产生两种配子,故不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故选C。
29.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一个自由放养多年的牛群中,不同性状的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1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
A.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
B.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为显性
C.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
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
【答案】D
【解析】A、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由于显性性状可能为杂合子或纯合子,故后代中显性多于隐性;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A正确;B、由于两基因频率相等,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牛为显性,B正确;C、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为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性状,C正确;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不能判断无角为显性,因后代个体数太少,不能判断显隐性,D错误。故选D。
30.下图为某二倍体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阶段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减数分裂的顺序为d→c→a→b B.图a、c所示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C.图c所示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D.图c、d形成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不同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a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能观察到两个细胞,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能观察到4个细胞);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观察到2个细胞,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分别在细胞的两极)。因此,A、根据分析,图中减数分裂的顺序依次是c(件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A错误;B、图a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C、图所示c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D、图c、d形成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都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D错误。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实验题
31.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一对相对性状,仔细观察下列实验过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
(2)操作①叫做_____。
(3)操作②叫做_____,此项处理后必须对母本的雌蕊进行_____,其目的是防止其他豌豆花粉的干扰。
(4)在当年母本植株上所结出的种子为子一代(或F1),其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若将其种下去,长成的植株表现为_____茎。
【答案】(1)矮茎豌豆
(2)去雄
(3)人工传粉 套袋处理
(4)Dd 高
【解析】如图是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其中①为去雄过程,②为人工异花传粉过程。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掉雄蕊,且去雄要彻底)→套上纸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父本矮茎植株,是提供花粉的植株,母本即高茎植株,是接受花粉的植株。
(2)根据图示可知操作①是去雄,此项处理必须在豌豆自然授粉之前进行。
(3)操作②是人工传粉,处理后必须对母本的雌蕊进行套袋处理,防止其他豌豆花粉的干扰。
(4)在当年母本植株上所结出的种子为子一代,其遗传因子组成为Dd,若将其种下去,长成的植株表现为高茎。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题
32.野生型拟南芥花瓣数目为4瓣。科研人员用化学试剂处理拟南芥种子,获得了花瓣数目明显多于4瓣的三个不同突变型a、b和c。将突变型a、b、c分别与野生型拟南芥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
亲本组合
F1(株)
F1自交得到的F2(株)
Ⅰ
野生型×突变型a
全部为野生型
野生型:1039
突变型:345
Ⅱ
野生型×突变型b
全部为野生型
野生型:1537
突变型:502
Ⅲ
野生型×突变型c
全部为野生型
野生型:1245
突变型:412
Ⅳ
突变型a×突变型b
全部为野生型
野生型:902
突变型:699
Ⅴ
突变型a×突变型c
全部为突变型
?
(1)在遗传学上,野生型与突变型拟南芥花瓣数目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_____。
(2)实验Ⅰ~Ⅲ中,F2性状分离比均为_____,判断突变型a、b、c均是由_____对基因控制的_____性突变。
(3)实验Ⅳ的F1均表现为野生型,F2代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比例约为9:7,推测突变型a和突变型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定律。在实验Ⅳ的F2中,仅表现为突变型b且基因型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约为_____。若将实验Ⅳ的F1,进行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4)实验Ⅴ的F1均表现为突变型,推测突变型a和突变型c所对应的突变可能是_____(填“相同”或“不同”)基因发生的突变。若此推测成立,则实验V的F1进行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答案】(1)相对性状
(2)(约)3:1 一 隐
(3)自由组合 1/16 野生型:突变型=1:3
(4)相同 100%为突变型
【解析】(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野生型与突变型拟南芥花瓣数目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2)分析表格可知,实验Ⅰ的F2的野生型:突变型=1039:345,实验Ⅱ的F2的野生型:突变型=1537:502,实验Ⅲ的F2的野生型:突变型=1245:412,故实验Ⅰ~Ⅲ中,F2性状分离比均为3:1,由此可判断突变型a、b、c均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隐性突变。
(3)实验Ⅳ的F1均表现为野生型,F1自交得到F2,F2代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比例约为9:7,是9:3:3:1的变式,故推测突变型a和突变型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表格可知,实验Ⅳ亲本为突变型a×突变型b,F1全为野生型,F2代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比例约为9:7,由此可知,亲本突变型a和突变型b均为单显纯合子,故F2中,仅表现为突变型b且基因型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约为1/16,若将实验Ⅳ的F1,进行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突变型=1:3。
(4)分析表格可知,突变型a×突变型c,F1全为突变型,由此可推测突变型a和突变型c所对应的突变可能是相同基因发生的突变,故突变型a和突变型c的基因型相同,则实验V的F1进行自交,子代全为突变型。
33.下图中编号A~F的图像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2n=2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取该植物解离后的花药,捣碎后置于载玻片上,滴加_____染色1~2min,压片后制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布,以此作为判断该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依据。
(2)上述细胞分裂图像中,图A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_____体,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_____的交叉互换而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3)图C中的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
(4)请将上述观察到的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A→_____→F(填图中英文字母)。
【答案】(1)碱性染料(龙胆紫、醋酸洋红)
(2)四分 非姐妹染色单体
(3)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48
(4)C→E→D→B
【解析】分析题图:图中A-F是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植物(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A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D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E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F表示分裂结束。
(1)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中,需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或醋酸洋红)对染色体进行染色,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确定细胞所处的时期。
(2)图A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3)图C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为24条,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共有48条姐妹染色单体。
(4)A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D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E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F表示分裂结束,故图中分裂的顺序依次是A→C→E→D→B→F。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答案,共5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