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图为某短肽分子的结构示意图,新型冠状病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1.幽门螺旋杆菌(简称印Hp)是胃癌的诱因之一。因尿素可被Hp产生的脲酶(人体不能产生)分解为和,因此体检时可让受试者口服标记的尿素胶囊,再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即可检测H的感染情况。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p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B.脲酶由Hp细胞中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C.呼气检测中的反应过程属于人体细胞的呼吸过程
D.受试者若未感染Hp,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
【答案】D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1.原核生物的细胞核没有核膜,即没有真正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
2.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而原核生物细胞内的DNA上不含蛋白质成分,所以说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真核细胞含有染色体。
3.原核细胞没有像真核细胞那样的细胞器。原核细胞只具有一种细胞器,就是核糖体。真核细胞含有多个细胞器。
4.原核生物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成分与真核植物的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同。原核生物为肽聚糖、真核为纤维素和果胶。
题意分析,幽门螺旋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以DNA为遗传物质,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尿素为NH3和14CO2。
【详解】
A、幽门螺旋杆菌Hp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
B、Hp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B错误;
C、感染者呼出的14CO2是由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分解尿素产生的,该过程才发生在消化道中,不属于人体细胞的呼吸过程,C错误;
D、受试者若未感染Hp,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 14CO2,因为胃内没有脲酶的产生,无法将尿素分解,D正确。
故选D。
2.对于婴幼儿来说,辅食营养配方要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能量需求和营养需求。每100g米粉中蛋白质≥7g、乳清蛋白≥100μg、脂肪≤10g,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钙、铁、锌、硒等)。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乳糖、蛋白质、核酸都属于生物大分子
B.若待测米粉样液中不含蛋白质,则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样液颜色不变
C.米粉中的钙、铁、锌都属于婴儿所需的微量元素
D.人体缺铁会导致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多糖、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大分子;
2、细胞中的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
【详解】
A、乳糖是二糖,不属于生物大分子,A错误;
B、若待测米粉样液中不含蛋白质,则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样液颜色变蓝,因为双缩脲试剂本身是蓝色的,B错误;
C、米粉中的铁、锌都属于婴儿所需的微量元素,钙属于大量元素,C错误;
D、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元素,人体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减少,使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D正确。
故选D。
3.水和无机盐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将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
B.当细胞处于0.9%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不变,水分子不进出细胞
C.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是良好的溶剂,都能参与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
D.一定范围内,当植物体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当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较多时,代谢强度就会下降,抗寒、抗热、抗旱的性能提高。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抗旱能力,其生理原因之一就是结合水含量较高。
2、无机盐的生物功能:a、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b、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c、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
【详解】
A、将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糖类和蛋白质,燃烧后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A错误;
B、当细胞处于0.9%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不变,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
C、细胞内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能参与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而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错误;
D、自由水含量越高,代谢越旺盛,一定范围内,当植物体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D正确。
故选D。
4.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并非所有的多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是DNA的成分
B.脂肪具有储存能量、构成细胞结构以及调节等功能
C.核糖和脱氧核糖含有Р元素,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单位相同,化学结构不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糖类包括多糖、二糖和单糖,核糖属于单糖。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脂肪可以储存能量,磷脂可以构成细胞膜,固醇中的性激素可作为信息分子参与调节。
【详解】
A、核糖不能供能,但属于单糖,是RNA的成分,A错误;
B、脂质中脂肪具有储存能量的功能,构成细胞结构为磷脂的功能,调节功能为性激素的功能,B错误;
C、核糖和脱氧核糖的元素组成是C、H、O,C错误;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单位相同,都是葡萄糖,但是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结构不相同,D正确。
故选D。
5.下图为某短肽分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短肽形成时需脱去4个水分子
B.该短肽可在原核细胞的核糖体中合成
C.该短肽分子中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D.该短肽分子由5种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后形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题图是某短肽分子的结构简式,该化合物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五肽,这5个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为-CH2-C6H5-OH、-H、-H、-CH2-C6H5、-CH2-CH(CH3)2。
【详解】
A、该短肽是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这过程脱去了4个水分子,形成了4个肽键,A正确;
B、短肽的合成场所在核糖体,原核细胞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B正确;
C、该短肽分子中的R基没有氨基和羧基,只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C正确;
D、构成该短肽的氨基酸中,有2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则共由4种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后形成,D错误。
故选D。
6.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与RNA只有②处不同
B.若②为核糖,则③有四种,分别是A、G、C、T
C.人体细胞内③有5种,②有2种
D.在HIV病毒中,核苷酸共有8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和RNA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
题图分析,①是磷酸、②是五碳糖、③是含氮碱基。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在②和③两方面,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碱基含有T;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有U。
【详解】
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存在于②③方面,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碱基含有T;RNA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有U,A错误;
B、若②为核糖,则图示的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其中的碱基可以是A、G、C、U,B错误;
C、人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人体内的③含氮碱基有5种(A、T、C、G、U),②五碳糖有2种(核糖、脱氧核糖),从而构成的核苷酸有8种(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C正确;
D、HIV病毒中只有RNA一种核酸,参与构成RNA的核苷酸共有4种,D错误。
故选C。
7.防御素是一类可杀死细菌、真菌或者病毒等微生物并有抗肿瘤活性的蛋白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防御素在生物体内具有免疫的作用
B.防御素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C.防御素在核糖体上合成,若破坏核仁可能影响其形成
D.高温处理防御素后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不能形成紫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详解】
A、根据题干信息“防御素是一类可杀死细菌、真菌或者病毒等微生物并有抗肿瘤活性的蛋白质”,由此可知防御素在生物体内具有免疫的作用,A正确;
B、防御素是蛋白质,因此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正确;
C、该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而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因此若破坏核仁可能影响防御素的形成,C正确;
D、高温处理防御素,高温变性后其空间结构被破坏,但肽键没有断裂,因此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故选D。
8.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病毒)外有包膜,侵入细胞时,病毒包膜与细胞膜发生整合,病毒进入细胞。下列有关细胞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细胞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C.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可通过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入清水中获得
D.新型冠状病毒能够侵入细胞内部,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2、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的脂质还有胆固醇;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的功能:作为细胞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详解】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糖类,A正确;
B、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正确;
C、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可通过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入清水中获得,而不可用口腔上皮细胞,因为口腔上皮细胞中除了细胞膜外,还有核膜和细胞器膜,C错误;
D、新型冠状病毒与细胞膜上的相应位点结合从而侵入细胞,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是有限的,D正确。
故选C。
9.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与能量转换有关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对于肌肉细胞来说,细胞色素C的合成场所及其发挥生理作用的细胞器分别是( )
①线粒体 ②叶绿体 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⑤核糖体
A.④,①B.④,③C.⑤,②D.⑤,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主要由RNA(rRNA)和蛋白质构成,其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遗传密码转换成氨基酸序列并从氨基酸单体构建蛋白质聚合物。核糖体又被称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器。组成编辑
【详解】
细胞色素C是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因此细胞色素C的合成场所是⑤核糖体;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肌肉细胞不含有叶绿体,因此在肌肉细胞中,细胞色素C发挥生理作用的细胞器是①线粒体。
故选D。
10.下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其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不仅是遗传信息库,也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B.模式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结构分别为染色质、核仁、核孔
C.核膜对通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而核孔没有
D.图中②的作用是与某种D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图中①~③分别是染色质、核仁、核孔。
【详解】
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而非细胞代谢的中心,A错误;
B、据图分析,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结构分别为染色质、核仁、核孔,其中核孔保证了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正确;
C、细胞核的核膜和核孔对物质的通过都具有选择性,C错误;
D、②结构为核仁,核仁的作用是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错误。
故选B。
11.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玻璃槽中是清水,半透膜不允许糖类物质通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中液面与玻璃槽中清水液面相平。实验过程中,待漏斗中液面高度不再发生变化时,测得漏斗中液面与玻璃槽中液面高度差为h。据此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玻璃槽中不会检测到蔗糖
B.向长颈漏斗中加入少许蔗糖酶,h会变大
C.达到图中平衡状态时,水分子就不会进出半透膜了
D.若向漏斗中滴入少量清水,建立新的平衡时h将减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由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运输。
【详解】
A、半透膜不允许糖类物质通过,因此长颈漏斗中的蔗糖不会进入到玻璃槽中,A正确;
B、向长颈漏斗中加入少许蔗糖酶,1分子蔗糖会被水解为2分子单糖,使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进一步变大,水发生渗透作用进入漏斗,使液面进一步上升,h会变大,B正确;
C、达到图中平衡状态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而不是不进出半透膜,C错误;
D、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渗透压降低,吸水能力减弱,则平衡时h将减小,D正确。
故选C。
12.阿米巴痢疾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病因是感染了在人体肠道内寄生的痢疾内变形虫。该虫能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再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引发阿米巴痢疾。以下分析错误的( )
A.该虫分泌蛋白分解酶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B.痢疾内变形虫最终“吃掉”肠壁组织细胞,与溶酶体作用有关
C.该虫的胞吞与胞吐过程不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D.饭前便后洗手是预防阿米巴痢疾的有效措施之一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有: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其中小分子物质一般是运输小分子物质的方式,大分子物质是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运输的。胞吞和胞吐的生理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在此过程中需要消耗由细胞呼吸提供的ATP。
【详解】
A、该虫为真核生物,其分泌蛋白分解酶的过程中,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细胞膜之间存在膜成分的转移,促进了其生物膜成分的更新,实现了生物膜之间的相互转化,A正确;
B、痢疾内变形虫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然后通过细胞内溶酶体的功能实现了肠壁组织细胞的消化,B正确;
C、该虫的胞吞与胞吐过程均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是耗能的生命过程,C错误;
D、阿米巴痢疾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饭前便后洗手是预防阿米巴痢疾的有效措施之一,D正确。
故选C。
13.合欢树白天叶片水平展开,夜晚合拢或下垂。白天叶片展开的原因是叶柄基部近轴侧运动细胞受光的刺激使质子泵活化,消耗ATP,泵出H+,建立跨膜质子梯度,进而驱动载体蛋白协同运入H+和K+,细胞内渗透压升高,使水分流入,近轴侧运动细胞膨胀;夜晚近轴侧运动细胞K+流出,细胞内渗透压下降,失水曲缩,叶片合拢。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白天H+泵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在运动细胞吸水的过程中细胞外的pH较低
C.H+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不同D.K+离子通过载体蛋白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详解】
A、白天叶片展开的原因是叶柄基部近轴侧运动细胞受光的刺激使质子泵活化,消耗ATP,泵出H+,所以为主动运输,A正确;
B、运动细胞吸水是由于运入H+,所以细胞外H+较多,细胞外的pH较低,B正确;
C、细胞泵出H+消耗ATP,为主动运输,而运入H+利用跨膜质子梯度,为协助扩散,所以H+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不同,C正确;
D、K+离子进入细胞利用的是质子跨膜的势能,和载体蛋白协助,因此为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D。
14.真菌分泌的植酸酶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科研人员对真菌产生的两种植酸酶在不同pH条件下活性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酸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即具有生物活性
B.植酸酶A、B的最适pH是不同的
C.两种酶相比,植酸酶A更适合添加在畜禽饲料中
D.植酸酶分泌到真菌细胞外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发挥作用的场所可以在细胞内或细胞外。
3、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催化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详解】
A、真菌分泌的植酸酶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没有特定的空间结构,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后才具有生物活性,A错误;
B、由图可知,植酸酶A、B的最适pH有相同的,均为6,B错误;
C、胃液的pH较低,在此条件下植酸酶A的相对活性较高,更适合添加在家畜饲料中,C正确
D、植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会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C。
15.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一类RNA分子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可水解特定的RNA序列,并将它命名为ribzyme,其中文译名“核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核酶含C、H、O、N、P五种大量元素,基本单位是核糖核酸
B.核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核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
D.核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温度不会影响核酶的活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酶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②专一性;③作用条件温和。
3、酶的本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在适宜条件下才有活性。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可以发挥作用。
【详解】
A、核酶是RNA分子,故核酶的组成元素为C、H、O、N、P,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
B、核酶的化学本质为RNA,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错误;
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在细胞内产生,但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C正确;
D、酶起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活化能,温度和pH等会影响酶活性,D错误。
故选C。
16.《齐民要术》记载了“热进仓”贮麦法:将经暴晒的小麦种子,趁热进仓贮存,温度控制在46℃左右,贮藏7一10天后通风降温,该贮藏方法具有防霉防虫的作用,且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暴晒后自由水减少有利于储存
B.种子贮藏时有一定强度的呼吸作用
C.46℃高温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
D.降低含水量有利于抑制霉菌等有害生物的增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详解】
A、暴晒后自由水减少,代谢减弱,有利于种子储存,A正确;
B、种子贮藏时仍有活性,因此仍有一定强度的呼吸作用,B正确;
C、若46℃高温持续时间过长,则种子会保持较高的呼吸速率,消耗较多的有机物,不利于种子萌发,C错误;
D、水是生物代谢所必需的,降低含水量有利于抑制霉菌等有害生物的增殖,D正确。
故选C。
17.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构成,研究发现,不同光质可通过控制气孔开度来影响植物光合速率。如蓝光可激活保卫细胞中的质子泵(H+一ATPase),将H+分泌到细胞外,K+、Cl-等依赖于建立的H+电化学梯度大量进人保卫细胞的液泡中,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外侧壁产生较大的外向拉力,从而使气孔张开,相关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K+、NO3-、Cl-进人保卫细胞直接消耗ATP释放的能量
B.H+一ATPase在蓝光激发下发生磷酸化,会导致自身的结构发生变化
C.在气孔张开的过程中,保卫细胞的细胞液的渗透压会逐渐提高
D.保卫细胞的外侧壁比内侧壁厚,膨胀幅度更大,是气孔张开的原因之一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合色素能够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作用。色素的种类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据图分析:氢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出保卫细胞,同时钾离子和其他阴离子进入保卫细胞使保卫细胞渗透压升高,吸水能力增强,细胞膨胀,气孔张开。
【详解】
A、由图可知,H+通过质子泵分泌到细胞外属于主动运输,则H+进人保卫细胞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而K+、NO3-、Cl-进人保卫细胞依靠的是H+电化学梯度,A错误;
B、蓝光可激活保卫细胞中的质子泵(H+一ATPase),使质子泵发生磷酸化,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B正确;
C、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外侧壁产生较大的外向拉力,从而使气孔张开,这样使保卫细胞的细胞液的渗透压降低,C错误;
D、保卫细胞半月形,其厚薄不均,外侧壁薄而内侧壁厚,容易伸展,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张开,D错误。
故选B。
18.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细胞呼吸最适温度为30℃,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1实验装置若干组,探究光照强度(其他条件适宜)对植株A光合作用的影响,并根据每组的实验结果绘制了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烧杯中的溶液为水
B.若温度上升5℃,则B点会左移
C.装置中液滴不移动时表示植株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D.若将植株A单独放在密闭玻璃罩中,给予图2中D点的光照强度,其他条件都适宜,随着时间的推移,容器中的CO2浓度会不断降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装置图: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因变量为氧气的释放量。图一烧杯中应放置CO2缓冲液,作用是维持小室中的CO2浓度,通过观察液滴的移动情况判断光合速率的大小。
【详解】
A、可通过装置来测定单位时间内液滴移动的距离来反应植祩释放氧气的速率(净光合速率)和消耗氧气的速率(呼吸速率),所以烧杯中的溶液为CO2缓冲液,A错误;
B、已知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呼吸强度增大,所以图曲线中A点将向下移动;又25℃是该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温度调节到30℃,光合作用强度有所减弱,所以B点将向右移动,B错误;
C、液滴不移动时反映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为零,但由于植物中还存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因此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正确;
D、若将植株A单独放在密闭玻璃罩中,给予图2中D点的光照强度,其他条件都适宜,一开始,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零,植物从密闭容器中吸收二氧化碳,导致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再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C。
19.图甲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不具有细胞核,但细菌含有遗传物质DNA
B.图乙中cd和hi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
C.细胞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包括甲图中的4和5
D.假设甲图状态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状态出现于乙图的cd区间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甲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内质网、2是核孔、3是染色质、4是核仁、5是核膜;乙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ab和fg为有丝分裂的间期,bc和gh为前期,cd和hi为中期, de和ij为后期,ef和jk为末期。
【详解】
A、细菌是原核生物,不具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但细菌含有遗传物质DNA,A正确;
B、图乙中cd和hi段是有丝分裂的中期,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B正确;
C、在细胞分裂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核仁)、5(核膜),其消失时间是前期,重建的时间是末期,C正确;
D、甲图含有核膜和核仁,假设甲图状态处在细胞周期中,则该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相当于乙图的ab区间或fg区间,D错误。
故选D。
20.下图是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形成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细胞,Ⅰ-Ⅲ表示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Ⅰ表示受精作用,细胞①没有分化,所以没有全能性
B.Ⅱ表示有丝分裂,分裂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Ⅲ表示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D.细胞①和④相比,细胞内的DNA和RNA相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Ⅰ表示受精作用,Ⅱ表示细胞分裂,Ⅲ细胞分化。其中①表示受精卵,②③④⑤表示分裂分化形成的组织细胞。
【详解】
A、细胞①是受精卵,受精卵的分化程度低,但全能性最高,A错误;
B、Ⅱ表示有丝分裂,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错误;
C、Ⅲ表示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
D、细胞①和④是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是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两个细胞中,DNA相同,但RNA和蛋白质有所区别,D错误。
故选C。
21.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巨噬细胞导致线粒体产生活性氧(ROS),ROS促进溶酶体释放水解酶,进而激活细胞质基质中的BAX复合物,BAX复合物参与构成内质网与线粒体外膜之间的钙离子通道,内质网内的钙离子流入线粒体,导致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C(CytC)和凋亡诱导因子(AF)外流,诱导线粒体自噬及巨噬细胞裂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溶酶体内水解酶合成的具膜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B.巨噬细胞染色质的成分只有DNA和蛋白质,可被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
C.Mtb细胞内的线粒体可将丙酮酸分解为CO2并产生NADH和能量
D.线粒体自噬过程的激发,需要线粒体先释放ROS再释放CytC和AF
【答案】D
【解析】
【分析】
巨噬细胞为真核细胞,有细胞核、核糖体和线粒体,没有细胞壁。结核分枝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但有细胞壁和核糖体。
【详解】
A、核糖体没有细胞膜,是无膜细胞器,A错误;
B、巨噬细胞为真核细胞,染色质的成分有DNA、蛋白质和少量RNA,可被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B错误;
C、结核分枝杆菌(Mtb)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C错误;
D、由题意可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后,先导致线粒体产生活性氧(ROS),最后导致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C(CytC)和凋亡诱导因子(AF)外流,来诱导线粒体自噬,D正确。
故选D。
22.新冠病毒是一种单条正链RNA的冠状病毒,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
A.冠状病毒的体内含有核糖体等细胞器
B.病毒体内的RNA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该病毒遗传物质水解可得到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D.冠状病毒的细胞质膜含有N和P两种元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详解】
A、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A错误;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作为生物的病毒也不例外,B错误;
C、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水解产物有四种,其中包含鸟嘌呤核糖核苷酸,C正确;
D、冠状病毒含有N和P两种元素,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没有细胞质膜,D错误。
故选C。
23.Mg2+不仅参与ATP转化为ADP的过程,同时Mg2+还能作为涉及NTP(核糖核苷三磷酸)或者dGTP(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的酶促反应的辅助因子。(注:NTP包括ATP、CTP、GTP、UTP;dNTP包括dATP、dCTP、dGTP、dTT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TP和dATP的区别在于五碳糖不同
B.较少量的Mg2+便可满足题干反应的需求,因此Mg2+属于微量元素
C.一分子dG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形成一分子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D.心肌细胞ATP含量很多,以保证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特殊化学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
A、ATP和 dATP 的区别在于五碳糖不同,ATP含有核糖,而dATP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A正确;
B、Mg2+ 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
C、一分子 dGTP 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其结构包括一分子鸟嘌呤,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基团,所以可形成一分子鸟嘌呤脱氧核苷酸,C错误;
D、ATP在细胞中含量少,但和ADP转化速度快,保证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D错误。
故选AC。
24.分析如下甲、乙、丙三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从b点开始出现光合作用
B.图乙中,在光照强度相同时,t2℃时植物表观光合速率最大
C.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f代表类胡萝卜素
D.在塑料大棚中种植蔬菜时,为了提高产量应选用绿色的塑料大棚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图甲表示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其中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ab段,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b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点之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分析乙图:乙图表示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曲线,d点以前总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分析丙图:丙图表示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图,其中f代表叶绿素,e代表类胡萝卜素。
【详解】
A、图甲中a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a点之后开始出现光合作用,A错误;
B、表观光合速率即净光合速率,从图乙中可以看出,t2℃时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最大,表观光合速率最大,B正确;
C、由于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f代表叶绿素,C错误;
D、色素对红光和蓝紫光吸收最多,但也吸收其他光,因此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无色的塑料大棚,D错误。
故选B。
25.下图1、图2、图3为同一种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图像和曲线,图4表示该动物染色体和核DNA可能出现的数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图2所示细胞无染色单体
B.图2所示的时期位于图3中的DE段
C.图1、图2分别对应图4中的a、b
D.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
【答案】C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1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2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其中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的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粒的分裂;图4中,a、c表示染色体∶DNA=1∶1;b表示染色体∶DNA=1∶2;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
【详解】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没有姐妹染色单体,A正确;
B、图3中DE段表示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的状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所以图2所示的时期位于图3中的DE段,B正确;
C、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DNA=1∶2,对应图4中的b,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DNA=1∶1,且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两倍,对应与图中4中的a,C错误;
D、图4中d表示染色体∶DNA=2∶1,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D正确。
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26.某地发生了一起家庭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此次中毒事件的“元凶”是肉毒杆菌分泌的肉毒毒素,它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细菌,在罐头食品及密封腌渍食物中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是毒性最强的细菌之一。下图是肉毒毒素的局部片段结构简式,请回答:
(1)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不同。
(2)已知一分子肉毒毒素由1295个氨基酸经过__________反应形成,共有__________个肽键;从理论上分析,一分子肉毒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__个游离的羧基。
(3)形成肉毒毒素时,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酸中的__________。
(4)1mg肉毒毒素可毒死20亿只小鼠,但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后,肉毒毒素会完全丧失活性。高温可使其失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5)肉毒毒素可用__________试剂鉴定,该试剂的使用方法是__________。
【答案】(1)5 R基(侧链基团)
(2)脱水缩合 1293 2
(3)氨基和羧基(和)
(4)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5)双缩脲 先加A液,再加B液(先加NaOH溶液,再加溶液)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肉毒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该部分含有5个氨基酸分子,且这5个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是-CH2-C6H4OH、-H、-CH3、-CH2-C6H5、-CH2-CH(CH3)2。
(1)
图示含有5个R基,5个R基各不相同,由于氨基酸的不同取决于R基,因此含有5种氨基酸。
(2)
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大分子。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肉毒毒素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含有的肽键数=1295-2=1293个。由于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因此一分子肉毒毒素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3)
形成肉毒毒素时,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
(4)
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其失去活性。
(5)
肉毒毒素本质为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双缩脲试剂使用时,需要先加A液,再加B液(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
【点睛】
本题结合肉毒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及相关计算、并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27.下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_______。(填序号)
(2)若该细胞为人的浆细胞,细胞内抗体蛋白的合成和初步加工的场所有_______ (填序号),合成后通过_______运输到_______ (填序号)中进一步加工。在抗体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的供给来自_______ (填序号)。
(3)新转录产生的mRNA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_______转运到细胞质中,该结构对转运的物质具有__________。
【答案】(1)① ④⑤
(2)①② 囊泡 ③ ④
(3)核孔 选择性
【解析】
【分析】
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分析题图:①为核糖体,②为内质网,③为高尔基体,④为线粒体,⑤为叶绿体。
(1)
图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①核糖体,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④线粒体和⑤叶绿体。
(2)
若该细胞为人的浆细胞,细胞内抗体蛋白的合成和初步加工的场所有①核糖体和②内质网,合成后通过囊泡运输到③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此过程需要消耗由④线粒体提供的能量。
(3)
新转录产生的mRNA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核孔转运到细胞质中,核孔对转运的物质具有选择性。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8.在植物叶肉细胞中会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生理过程,下面是相关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A~E为生理过程,请回答:
(1)上述A~E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填字母),B过程中突然减少CO2的供应,C5的含量短时间内将_____(填“上升”、“下降”、“不变”),黑暗条件下,能产生[H]的场所是_____,若该细胞为植物根细胞,可进行的过程是_____(填字母)。
(2)过程A发生的场所是_____。过程A为过程B提供的物质有_____ ,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探明了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的途径,这种方法叫_____。 标记的14CO2在_____(填场所)被C5固定后才能被_____还原。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阶段是_____(填字母),该阶段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出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填字母)过程。
【答案】(1)ACDE 上升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DE
(2)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H]和ATP 同位素标记法 叶绿体基质 [H]
(3)C 细胞质基质 E
【解析】
【分析】
1、图中A为有光参与的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该阶段产生的还原氢和ATP用于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即图中B。暗反应中CO2首先被固定为C3,然后被还原为有机物和C5。
2、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细胞呼吸(有氧、无氧呼吸共有)的第一阶段分解为丙酮酸即图中C,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即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图中的D;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氢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结合,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1)
根据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阶段反应式可知,产生ATP的是A(光反应)、C(有氧呼吸第一阶段)、D(有氧呼吸第二阶段)、E(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不产生ATP。暗反应中,CO2首先与C5结合形成C3,突然减少CO2的供应,会导致C5的含量上升。黑暗条件下无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产生[H],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和线粒体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均可产生[H]。若该细胞为植物根细胞,无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ATP的过程是C(有氧呼吸第一阶段)、D(有氧呼吸第二阶段)、E(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2)
由图分析可知,A为有光参与的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该阶段产生的[H]和ATP用于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B。用14C标记的14CO2研究光合作用过程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CO2在叶绿体基质中与C5结合形成C3,完成CO2的固定,随后,C3才被[H]还原形成有机物。
(3)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阶段是第一阶段,即C,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出能量最多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即E。
【点睛】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准确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及场所,能结合图示进行综合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29.Cdc2蛋白可与不同周期蛋白结合,推动细胞周期的进行,下图甲表示其调控周期的过程。图乙表示有丝分裂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变化,图丙为周期中某时刻的细胞示意图。请回答:
(1)Cdc2蛋白和______________结合时,可以启动DNA的复制;M周期蛋白是在图乙中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阶段合成。Cdc2蛋白与M周期蛋白结合后,细胞最明显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相关结构)开始解体。
(2)图乙AB段细胞内主要是合成蛋白质,以及______________;EF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图丙可对应于图甲中______________时期(用图中字母表示)。
(3)图丙细胞的上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为______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与图丙同时期的动物细胞,则其与图丙最主要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S周期蛋白 CD (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出现 核膜
(2)核糖体增生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M
(3)1:0:1 动物细胞膜向中央凹陷缢裂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特点是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有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使已经在S期复制好的子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这种分裂方式普遍见于高等动植物(动物和高等植物)。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不同的。图乙中AB段为G1期,BC为S期,CE段为G2期、前期、中期,EF为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FG为后期和末期。
(1)
DNA复制在S期,结合图示可知,Cdc2蛋白和S周期蛋白结合时,可以启动DNA的复制;M周期蛋白促进进入分裂期,因此在CD段合成;前期是分裂期最早的一个时期,最明显的变化是染色体的出现。一段时间后核膜开始解体。
(2)
图乙中的AB段是G1期,主要是合成蛋白质及核糖体的增生;EF段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加倍,因此染色体与DNA的比值变为1;图丙为有丝分裂末期,属于图甲中的M期(包括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3)
图丙为末期,上一时期为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为1∶0∶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胞质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膜向中央凹陷缢裂,植物细胞形成细胞板。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特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运输物质
方式
方向
载体
能量
举例
离子和小分子
自由扩散
高→低
不需要
不消耗
H2O、O2、CO2甘油、乙醇等
协助扩散
高→低
需要
不消耗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高
需要
消耗
K+、Na+等
大颗粒
胞吞
不需要
消耗
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胞吐
不需要
消耗
分泌蛋白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大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周练一(A层)生物试题(Word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