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4诗词三首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4诗词三首 教案01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4诗词三首 教案02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4诗词三首 教案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诗词三首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学习新课,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 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诵读诗词,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2.积累文言字词,理解诗词内容。

    3.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积累字词,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2)分析诗歌的意蕴,体会诗人的情感基调。

    2.难点:赏析诗词,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行路难(其一)

    一、导入新课

    有位诗人,24岁离开家乡仗剑走天涯,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大济苍生的理想,只可惜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位诗人就是——李白。

    五月天的一首歌——《倔强》,跟李白的气质很相似,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在我活的地方,在李白的诗里一直都有这种自信而霸气的宣言。这节课我们一起看一下,李白在遇到挫折而感到悲愤的时候会如何表达呢?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同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写作背景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写了三首诗,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天宝元年(742),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仕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不料只能做个御用文人,加上权臣贵戚的谗言攻击,终于在天宝三年(744)被皇帝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行路难》三首皆为诗人离开长安时所作。

    2.积累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并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盛酒的器具。

    :,美味的食物。

    万钱:,价值。

    :筷子。

    :堵塞。

    :哪里。

    长风破浪有时:终将。

    直挂云帆沧海:渡。

    (2)易错字词。

    不要写成,不要写成,直万钱不要写成值万钱,不要写成,不要写成,不要写成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教师点拨。

    明确: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听范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3.理解诗歌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补充。

    明确: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住酒杯放下筷子不能享用,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封冻了河川;要登太行山,积雪又堆满了山峰。当年姜尚闲居,曾在磻溪垂钓;伊尹受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这么多,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总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船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步骤二:品味诗句,体会内涵

    1.诗中哪几句话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明确:前四句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的情感。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但是作者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诗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

    明确: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被赐金放还,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冰雪封川,无法渡过;想登太行山却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3.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中借用了姜尚垂钓碧溪,伊尹乘舟梦日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被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

    4.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

    明确: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突出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三、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从愤懑中挣脱,洋溢着自信风采的李白。诗人用浪漫的笔法、跳动的韵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请记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拓展延伸

    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李白选择了自信、乐观、坚韧,韩愈借助《马说》表达愤慨,陶渊明选择归隐田园与世隔绝,苏东坡在黄州、柳宗元在永州取得不朽的文学成就。你更赞同哪种做法?(学生畅谈)

    :板书设计

    行路难

    停杯”“投箸”“拔剑”“茫然”——忧郁悲愤

    冰塞黄河,雪满大山——无限悲慨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第二课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导入新课

    《小石潭记》是一篇著名的贬谪文学作品,其作者是谁?(学生答:柳宗元)柳宗元一生中有个最要好的朋友,也被贬官,也写出了名篇。他们在诗坛上并称刘柳,他是谁?(学生答:刘禹锡)刘禹锡多次遭贬后,遇到了同样遭贬的白居易,后人称他们是刘白,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就有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唐代诗人、文学家,诗豪之称。早期作品通俗清新,善用比兴寓托手法;晚年作品多感叹人事沧桑,寓意极深,沉郁苍凉。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2)写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北归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从苏州回洛阳的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送给刘禹锡,刘禹锡便写了这首诗来答谢他。

    2.积累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并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精神:增长,振作。

    (2)易错字词。

    弃置身不要写成弃至身,烂柯人不要写成烂可人,沉舟不要写成乘舟,不要写成,暂凭不要写成暂评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七言律诗分为哪几联?这首诗应该以怎样的节奏朗读?试着读一读。

    明确: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节奏: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一曲,暂凭/杯酒//精神。

    2.男女生朗读比赛,然后默写,看谁的正确率高。

    3.理解诗的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明确:巴山楚水一带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后,熟悉的人大都已逝去,只能哼唱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传说中的王质,回乡后不知世事如何。虽然我就像那快沉没的破船,但我的旁边千帆竞渡;虽然我就像那枯萎的病树,但我的前面万木争春。今天听到了你为我作的那一首诗,现在就借这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步骤二:品味诗句,体会内涵

    (1)首联中的凄凉弃置两个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凄凉”“弃置渲染出了作者谪居的痛苦经历,表达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懑心情。

    (2)颔联中运用了哪两个典故?想表达什么感情?

    明确: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对死去旧友深深的怀念之情;烂柯人暗示自己遭贬谪的时间之长,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

    (3)颈联中沉舟病树指什么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将沉舟病树比作久遭贬谪的自己,千帆万木比作仕途春风得意的新贵们。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要向前发展,未来肯定比现在更好。一个遭贬谪长达二十几年的人,还能有这般理智的看法,足见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表达出作者豁达开朗的胸襟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4)尾联中的歌一曲”“长精神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歌一曲就是白居易写给作者的诗,长精神就是振奋精神。既点明酬赠之意,又与友人共勉。表达了作者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三、课堂小结

    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被贬的悲愤之情,又表现了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和对未来充满信心,奋发昂扬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

    四、拓展延伸

    收集你所知道的托物寓意、托物言志的诗句(包括课堂上提到过的),看谁收集得又好又多。

    :板书设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第三课时 水调歌头

    一、导入新课

    〔出示明月图片,并播放背景音乐〕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欢。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字来。

    〔出示李白、张若虚、张九龄等人的关于明月的诗句,请学生齐读〕引出问题:见到明月就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那么中秋的明月又会引发什么样的情愫呢?

    引导学生探讨交流——“月圆人团圆

    引发思考:如果在中秋团圆时节,你和亲人不能相聚,你会是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理解离人情怀。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去感受九百多年前的一个中秋月夜,体会词人的离人愁。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的文章汪洋恣肆,豪迈奔放,与韩愈的文章并称韩潮苏海;其诗题材广阔,诗风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苏轼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二人并称苏辛。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2)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与当权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到各地为官。他到密州做官时,与弟弟苏辙分别已有七年之久。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篇名作。

    2.积累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并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达旦:到第二天早晨。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宫阙:宫殿。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

    高处不胜:经受不住。

    何似在人间:哪里比得上。

    绮户:雕花的门窗。

    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

    千里共婵娟:本义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2)易错字词。

    今夕不要写成今昔,乘风不要写成承风,琼楼不要写成凉楼,何事不要写成何时,长向不要写成常向,婵娟不要写成蝉娟。注意(què)(qǐ)的读音和写法。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读感知: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词文内容。

    2.朗读体会三分诗,七分读。要求字正腔圆地读,教师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明确:明月/几时有?把酒//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清影,何似/在人间。

    /朱阁,/绮户,/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韵脚押an韵。押韵的字读的时候声音要拉长〕

    3.找出你认为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够表明作者情感的词句,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并尝试分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点拨。

    4.理解诗的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补充。

    明确: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畅饮到第二天早晨,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表达对子由的思念。

    天上的明月是什么时候就有的呢?()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在那月亮上的宫殿里,今晚是哪一年。我想驾着清风回到天上去,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我经受不住那里的清寒。在月下起舞,让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那清冷的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着不能入睡的我。(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满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只愿我们所有人都健康平安,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步骤二:品味词句,体会内涵

    1.这首词小序部分有什么作用?

    明确: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背景和写作目的——怀念弟弟子由。

    2.读词的上阕,怎样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这几句词明白地说出了词人的矛盾心理。他幻想忘掉一切,乘风归去,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忘情于现实。在这时,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消极避世、超然世外)和入世(积极努力、建功立业)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何似在人间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词人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

    3.读词的下阕,思考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有什么作用?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明确:”“描写月光慢慢转移,表明夜渐渐深了。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朱阁”“绮户与上阕的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过渡到对弟弟子由的思念,引出下面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话是在诘问月亮:你对人不应该有怨恨呀,但你为什么偏偏在人们不能团聚的时候圆满呢?词人借此来表达对弟弟子由的深切思念。

    4.《水调歌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其豪放词风在本词中是如何体现的?(让学生相互讨论后再回答)

    明确:中秋佳节,作者望月思人,不免孤单寂寞,满腹疑问无人问询,乘着酒兴,质问青天——“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何事长向别时圆。将青天拟人化,人与天对话,想象大胆奇特,感情奔放豪迈,笔墨酣畅淋漓。把酒”“归去”“弄清影同样表达出挥洒自如的气派。整首词表达了词人积极的人生态度,也体现出词人的豪迈与旷达。

    四、课堂小结

    苏轼的这首词,从九百多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遇,我们都能从心底生发出一个真诚的声音:永远的明月,永远的苏轼!

    五、拓展延伸

    1.中秋之夜,妈妈思念在外上学的哥哥,你会用《水调歌头》中的哪句话劝慰她?

    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离家在外,你会用《水调歌头》中的哪句话表达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祝福?

    明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站在苏轼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学生畅谈〕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作为当代学生,要想真切地理解和感悟与生活年代相隔甚远的作品,确实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通过反复的朗读和背诵,来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在了解古诗词背景的前提下,为了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和说话能力,着重分析了诗句含义并对名句做进一步的阐述,从而使学生领会了诗词的意境与作者的感情。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分享,诗词鉴赏,拓展延伸,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优秀教案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开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第3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A:导入新课,B:自主学习,C:合作探究,D:板书设计,E: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4诗词三首 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