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怀疑与学问 教案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怀疑与学问 教案第1页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怀疑与学问 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9 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9 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学习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9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结构及作者的论证思路。2.深入领会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学习用分论点来论证中心论点,体会过渡句的作用。3.学习本文语言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特点。4.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如何以分论点服务和支撑中心论点,把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常见的论证方法。2.难点: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有一位著名的现代历史学家,他幼年时便喜欢读书,并且读书时从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因此特别喜欢考证。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但他从书中只找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他的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这位历史学家就是本文的作者顾颉刚。这启示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发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因此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2.关于文中提到的四位古代学者的介绍。程颐(10331107),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和其兄程颢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二程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张载(10201077),北宋理学家。曾任崇文院校书等职。后辞归,讲学关中,故其学派被称关学戴震(17241777),清代思想家、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乾隆年间被召为《四库全书》纂修官。戴震治学广博,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均有深刻研究,对经学、语言学也有重要贡献,为一代考据大师。其视个体为真实、批判程朱理学的思想,对晚清以来的学术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人编有《戴氏遗书》。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理学集大成者,被后世尊称为朱子。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元明清三朝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3.积累生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jié)           (pì)      (wàng)(zhì)       (máng)(2)结合文中的语境理解词意。譬如:比如。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视察:察看,审察。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情。盲从: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三、学习新课步骤一:整体感知,把握观点速读课文,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本文的标题是不是中心论点?如果不是,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标题不是中心论点。本文的标题只提出了本文议论的问题,即怀疑精神与做学问的关系问题,并没有表达作者的观点,所以只是论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2.本文运用了哪两个分论点紧扣中心论点进行论证?两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明确:分论点一: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分论点二: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可从文章概括两个分论点时运用的关联词不仅”“看出来。3.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明确: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即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第二部分(3~5):论证分论点: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第三部分(6):论证分论点: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步骤二:细读课文,深度解读1.分析第一部分。12两段引用学者的名言提出论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既提出了论点,又将它作为道理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2.分析第二部分。3段在文章中是个重要段落,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同学们阅读时要多加思考。(1)3段在文中有哪些作用?明确: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密相连。本段讲述了做学问必不可少的一个依据——别人的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如何对待传说的问题。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述层层深入。本段论述了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4段论述如何对待这个基础,体现出内容的递进深化。铺石奠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本段说明了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就为下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奠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3段举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的例子证明了什么?明确:证明了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从而引出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的道理。(3)4段可以分为几层?请概括层意。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开头到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神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据):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这两个例子,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第三层(最后一句):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4)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两段的内容有何不同?明确: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5段则说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4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5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5)5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明确:本段运用了对比论证(因怀疑而思索……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和引用论证(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两种论证方法。(6)作者是如何论证对一本书或一种学问进行怀疑的?明确:先从正面论证对书和学问要进行怀疑,再从反面论证对书和学问不怀疑就是盲从,就是迷信。3.分析第三部分。6段第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论述了什么分论点?6段是怎样论述的?明确:承上启下,而且使前后部分具有层进关系,使论述更加深入;揭示第一个分论点,并提出第二个分论点,即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6段首先作道理论证:通过反面说理及正面论述说明怀疑对于治学的重要性。其次作举例论证:举戴震的事例说明发问求解的重要性。最后,先从正面论述一切学问家做学问都要抱怀疑的态度,又从反面论述墨守前人旧说的恶果。整段话论述全面,论证有力。四、课堂小结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不仅适用于治学者,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论点、论据以及文章的论证思路,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二、学习新课步骤一:把握内容,体会写法1.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引用了哪些名言,又列举了哪些具体事例?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明确:(1)名言: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2)事例: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古代有三皇、五帝。腐草为萤戴震善问。论证方法分别是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2.本文多次运用对比论证,请找出来,并说说有何作用。明确:本文共有四处运用对比论证。4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之因;5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论述,阐明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6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先从反面说理,后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6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先从正面概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作推理,阐明怀疑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步骤二:揣摩语言,体味深意1.教师指出本文语言准确、精练的特点。请同学们画出相应的语句,朗读体会。2.全班交流,进行探究。(1)5段中怀疑”“思索”“辨别这三个步骤能否调换?为什么?明确:不能。因为这三个步骤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先对事物产生怀疑,再进一步思索疑点,最后辨别正确与错误。所以前后顺序不能对换。(2)6段中一切学问家中的一切能否删去?为什么?明确:不能删去。因为一切包括所有的学问家,表示无一例外,有强调的作用,如果删去就失去了这种强调作用。(3)6段中共有三个这样,把它们找出来,说说它们分别指代什么。明确:第一个这样指代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第二个和第三个这样指代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分析。明确: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如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短短两句,15个字,把对传说不信,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是一个70余字的长句,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作了准确而精辟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这70余字的长句,字字相宜,句句有用。三、课堂小结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了两个分论点,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使论证条理清楚,中心明确。文章引用名人名言、举事例进行论证,使文章有理有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这种论证结构和方法值得同学们深入学习。四、拓展延伸联系自身实际体验和阅读中积累的有关事例,认识怀疑精神的重要性。1.你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是否有过尽信书的情形?有没有因为对某一问题存在怀疑而努力思索、辨别,最终得到了正确答案的实践经历?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请谈一谈。2.从读过的课内外书籍中,找出几个可以证明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的事例。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本文是一篇谈治学方法的短文。文章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短短的篇幅把几个重要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且有深度。本文有不少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论点的提出方式,论据的使用方法,论证和语言的特点。这些方面,有的在第二单元的议论文中见到过,有的则是第一次出现。在教学时,重点主要放在了理清文章结构、层进式论证、正反说理对比论证、语言特点等方面,让学生对议论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设计不足,以后需要多注意。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9 怀疑与学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9 怀疑与学问教案设计,共5页。

    2021学年19 怀疑与学问优质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19 怀疑与学问优质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预习检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问题探究,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9 怀疑与学问优质课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9 怀疑与学问优质课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合作探究,问题探究,写法探究,拓展延伸,课堂小结,随堂检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