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三节 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同步训练题
展开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
一、选择题
1.下列几种细胞中不会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的是( )
A.效应T细胞 B.T细胞
C.吞噬细胞 D.记忆细胞
解析:选A 效应T细胞只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A正确;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都发挥作用,B错误;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都发挥作用,C错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都有记忆细胞产生,D错误。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对机体稳态的调节。有关该过程涉及的B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们都具有特异性
B.受刺激后,都经历活化、增殖过程
C.它们都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里成熟
D.它们的细胞表面都含有受体,可以识别相应的抗原
解析:选C B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A正确;B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受刺激后,都经历活化、增殖过程,B正确;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C错误;B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表面都含有受体,可以识别相应的抗原,D正确。
3.如图表示人体免疫过程的一部分,其中细胞X代表的是( )
A.致敏B淋巴细胞 B.效应B细胞
C.辅助性T细胞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解析:选D 分析图示,在细胞X的作用下,靶细胞被裂解,因此可确定细胞X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4.人体免疫反应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系列变化,下列有关曲线中不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过程中某些因素变化情况的是( )
解析:选B 二次免疫产生抗体的速度快,且数量多,A不符合题意;第二次接受抗原A刺激后患病程度应该低于第一次,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二次免疫反应后产生的记忆细胞数量更多,C不符合题意。
5.取某实验小鼠皮肤片分别移植到同种小鼠甲和切除胸腺的同种小鼠乙身上一段时间后,观测到该皮肤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时间比小鼠甲的长。由此推断,对该皮肤片发生排斥反应(一般指移植物作为“非已”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消除的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
解析:选B 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移植皮肤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时间更长,由此推断,对该皮肤片发生排斥反应的主要细胞是T淋巴细胞,B正确。
6.2020年初,武汉爆发的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通过自身的S蛋白与人体某些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入侵细胞。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导致肺炎是因为其在人体呼吸道中大量增殖
B.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改变,编码的蛋白结构可能不变
C.注射抗生素不能明显地抑制该病毒的增殖过程
D.抑制S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结合可能阻断病毒侵染
解析:选A 新冠病毒导致肺炎是因为其在宿主细胞中大量增殖,A错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而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密码子决定,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改变,编码的蛋白结构可能不变,B正确;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的增殖,对病毒没有预防和治疗的效果,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通过自身的S蛋白与人体某些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入侵细胞”,则抑制S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结合可能阻断病毒侵染,D正确。
7.如图是某病毒感染人体后,机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其中A、B、C表示细胞,d、e、f代表物质,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物质d、e均具有特异性
B.A细胞为具有吞噬作用的淋巴细胞
C.B细胞在胸腺发育成熟,C细胞在骨髓发育成熟
D.C细胞接受f物质后能迅速分裂分化,并分泌大量抗体
解析:选A 分析图示可知,图中d、e表示受体,因此均具有特异性,A正确;A是吞噬细胞,具有吞噬作用,但不是淋巴细胞,B错误;B细胞和C细胞都是在胸腺发育成熟的,C错误;C细胞接受f物质后能迅速分裂分化形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不分泌抗体,只有浆细胞才能分泌抗体,D错误。
8.下列关于新冠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B.健康人在接触新冠病毒前,机体内已经产生了对抗该病毒的淋巴细胞
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识别被感染细胞表面的抗原—MHC受体
D.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解析:选B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人体的淋巴细胞有千千万万种以上,健康人在接触新冠病毒以前,机体内已经产生了对抗该病毒的淋巴细胞,B正确;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识别被感染细胞表面的抗原—MHC,并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C错误;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不能起到有效治疗的作用,注射疫苗只能起到免疫预防的作用,D错误。
9.下图是细胞免疫的概念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细胞表面嵌有抗原—MHC复合体
B.虚线部分只发生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
C.①过程表示辅助性T细胞可通过增殖分化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
D.②过程中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
解析:选C 分析题干与图示可知X细胞为吞噬细胞,其表面嵌有抗原—MHC复合体;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的二次免疫过程;①过程表示辅助性T细胞受抗原—MHC复合体上的抗原刺激活化后,分泌多种淋巴因子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②过程是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快速增殖分化,其细胞周期变短。
10.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免疫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表面有识别新冠病毒表面分子标志的受体
B.辅助性T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相同的抗原—MHC复合体的受体
C.感染新冠病毒前,人体血浆中通常不存在对抗该病毒的抗体
D.吞噬细胞可分泌白细胞介素-1促进辅助性T细胞的活化
解析:选B 吞噬细胞表面有识别新冠病毒表面分子标志的受体,A正确;辅助性T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不同的抗原—MHC复合体的受体,B错误;感染新冠病毒前,人体血浆中通常不存在对抗该病毒的抗体,C正确;吞噬细胞能分泌一些物质促进辅助性T细胞的活化,D正确。
11.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为MHCⅠ类和MHCⅡ类分子,MHCⅠ类分子的主要作用是与胞内蛋白、核蛋白和病毒蛋白形成抗原—MHCⅠ类复合物,并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诱发特异性细胞杀伤效应;MHCⅡ类分子主要表达于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主要作用是以抗原—MHCⅡ类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MHC分子在胚胎发育中产生,所有的身体细胞上都存在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呈递的是抗原—MHCⅡ类复合物
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会攻击自身带有抗原—MHCⅡ类复合物的吞噬细胞
D.癌细胞表面嵌有抗原—MHCⅠ类复合物,因而可以被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识别
解析:选C MHC分子在胚胎发育中产生,所有的身体细胞上都存在,A正确;由题意可知,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呈递的是抗原—MHCⅡ类复合物,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B正确;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只能对抗嵌有相应抗原—MHCⅠ类复合体的细胞,不会攻击带有抗原—MHCⅡ类复合物的吞噬细胞,C错误;由于癌细胞表面嵌有抗原—MHCⅠ类复合物,因而可以被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识别并清除,D正确。
12.人体在感染某种病原体a后会产生相应抗体,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甲细胞的质膜上都有识别a抗原的受体
B.当乙细胞被a抗原活化后分泌白细胞介素2
C.丙、丁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核酸未发生改变
D.丙细胞产生并分泌的物质在体内外均可发挥作用
解析:选D 由题图可看出,甲细胞质膜的外侧有抗体作为受体分布,说明甲细胞只有受到a抗原活化后才有识别a抗原的受体,A错误;当甲细胞被a抗原活化后分泌白细胞介素2,B错误;乙细胞转化为丙细胞和丁细胞的过程是细胞分化过程,细胞内的RNA会发生改变,C错误;由题图可看出,丙细胞分泌的抗体在体内外均可发挥作用,D正确。
13.“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外源血液中的免疫活性细胞攻击受血者细胞而引发的并发症,输“全血”(血浆、红细胞和免疫细胞等)更易发病,输“成分血”(血液中提取的组分)可降低发病风险。红细胞无MHC分子,免疫细胞中存在MHC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受血者没有相应抗体与异体同血型的红细胞结合
B.正常受血者的T淋巴细胞会识别异体全血中免疫细胞的MHC分子并启动细胞免疫
C.接受异体“全血”输入后,免疫缺陷患者比正常人更易诱发“移植物抗宿主病”
D.接受异体“全血”输入时,非亲属输血比直系亲属间输血更易诱发“移植物抗宿主病”
解析:选D 血型是指红细胞上凝集原的类型,相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含有相同的抗体,不会含有与自身红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因此正常受血者没有相应抗体与异体同血型的红细胞结合,A正确;正常受血者的T淋巴细胞会识别异体全血中免疫细胞的MHC分子并启动细胞免疫,B正确;接受异体“全血”输入后,免疫缺陷患者比正常人更易诱发“移植物抗宿主病”,C正确;接受异体“全血”输入时,直系亲属间输血比非亲属输血更易诱发“移植物抗宿主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4.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a、b、c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图中b和c分别表示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
(2)b细胞在人体内可以来自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
(3)d表示____________,它在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
(4)当抗原经过⑤⑥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图示可知,该特异性免疫属于体液免疫,图中b和c分别表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b细胞是浆细胞,在人体内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B 细胞的分化。(3)d表示抗体,它在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4)⑤⑥过程是二次免疫,当抗原经过⑤⑥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的主要特点是速度更快,数量更多。
答案:(1)体液 效应B(或浆) 记忆B (2)B 记忆B (3)抗体 核糖体 (4)速度更快,数量更多
15.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其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回答下列问题:
(1)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能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该种免疫应答为____________。
(2)流感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侵入人体呼吸道,其表面的HA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________结合,完成脱壳后进入到这些细胞中进行增殖。
(3)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4)某人注射了一种甲型流感疫苗,在流感期间未患流感。当甲型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上了甲型流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选择并排序) 等。
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
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
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____。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__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
解析:(1)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能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该种免疫应答为特异性免疫。(2)流感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侵入人体呼吸道,其表面的HA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受体结合,完成脱壳后进入到这些细胞中进行增殖。(3)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4)某人注射了一种甲型流感疫苗,在流感期间未患流感。当甲型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上了甲型流感,可能的原因是流感病毒已经变异或疫苗质量存在问题。(5)①根据实验材料和给出的实验处理情况,探究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的实验步骤:培养易感细胞、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D63,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
答案:(1)特异性免疫 (2)受体 (3)记忆 浆 (4)流感病毒已经变异或疫苗质量存在问题 (5)①a、c、e ②D63 流感病毒
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三节 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精练: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三节 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三节 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三节 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科版 (2019)第四章 免疫调节第三节 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第四章 免疫调节第三节 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与免疫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自身不含S蛋白抗原的疫苗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