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免疫调节第2节特异性免疫作业含解析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1805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免疫调节第2节特异性免疫作业含解析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1805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免疫调节第2节特异性免疫作业含解析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18055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免疫调节第2节特异性免疫作业含解析 练习
展开第2节 特异性免疫
一、选择题
1.(2020山东青岛检测)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淋巴细胞启动分裂,需要接受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的信号
B.浆细胞能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将其裂解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原体
D.细菌产生的毒素可被抗体分解
答案:A
解析:B淋巴细胞启动分裂,需要接受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的信号;浆细胞无识别能力;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抗体不能分解毒素,只能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物或凝集团。
2.(2020河南鹤壁高二月考)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并和辅助性T细胞结合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分裂、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细胞因子
C.甲是细胞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细胞因子,乙是抗体
答案:C
解析:B细胞在抗原的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结合后,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据此可推知:物质甲是细胞因子;在抗原的刺激下,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而获得免疫能力,由此推知物质乙为抗原。综上分析,C正确,A、B、D均错误。
3.给小鼠第二次注射一定剂量的绵羊红细胞后,小鼠体内抗体含量快速大量增加,这是因为初次反应使机体产生了一定量的( )
A.记忆B细胞B.绵羊红细胞
C.浆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
答案:A
解析:二次免疫中,记忆B细胞产生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特定的抗体,唯一能产抗体的细胞就是浆细胞。
4.(2020山东烟台月考)寨卡病毒病是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疾病。如图表示寨卡病毒进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过程(Ⅰ~Ⅳ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Ⅰ为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Ⅱ和Ⅲ
B.该病毒能与Ⅱ发生特异性结合
C.Ⅲ为记忆B细胞,参与二次免疫
D.Ⅳ的化学本质是多糖
答案:C
解析:Ⅰ为B细胞,A错误;Ⅱ为浆细胞,该病毒不能与Ⅱ发生特异性结合,B错误;Ⅲ为记忆B细胞,再次遇到寨卡病毒时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C正确;Ⅳ为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错误。
5.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
A.巨噬细胞吞噬病菌
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的机会
C.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
D.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
答案:C
解析:巨噬细胞吞噬病菌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的机会是抗体发挥作用,体液免疫才有;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是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发挥作用。
6.(2020北京东城月考)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共同特点是( )
A.产生抗体B.产生记忆细胞
C.导致靶细胞裂解D.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答案:B
解析: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A错误。在人体免疫调节过程中,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B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能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C错误。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D错误。
7.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原体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引起特异性免疫
B.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
D.在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答案:C
解析:病原体在第三道防线中能引起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在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8.(2020江西南昌十中高二月考)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轻松和愉快的心情会使T细胞提高对病毒、肿瘤的监控,间接引起抗体生成能力的升高,使人的免疫能力增强。这表明不健康的心态会导致( )
A.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丧失
B.细胞免疫降低,体液免疫降低
C.细胞免疫降低,体液免疫丧失
D.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降低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轻松和愉快的心情会使T细胞提高对病毒、肿瘤的监控,间接引起抗体生成能力的升高”,说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则不健康的心态会使得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降低,B正确。
易错提醒 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可促进B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
二、非选择题
9.(2020山东临沂月考)如图表示人体免疫某一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 免疫过程,b细胞的名称为 。
(2)图中的d是 ,它能够跟 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人体的稳态主要是 系统协调配合的结果。
答案:(1)体液; 记忆B细胞
(2)抗体 ; 抗原
(3)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1)图中依赖抗体消灭抗原,属于体液免疫的过程,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其中c细胞产生抗体,表示浆细胞,则b细胞的名称为记忆B细胞。
(2)图中的d是抗体,它能够跟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人体稳态维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素养提升练
一、选择题
1.(2020山东潍坊检测)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选项 | 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结果 | 推论 |
A | 损害呼吸道黏膜 |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
B | 改变T细胞数目 | 影响特异性免疫 |
C |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 影响细胞免疫 |
D |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 影响体液免疫 |
答案:C
解析:呼吸道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T细胞参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PM2.5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导致抗体水平升高,属于体液免疫。
2.(2020陕西汉中高二模拟)抗原和抗体形成的复合物可激活血清中的C蛋白,从而形成C蛋白复合物。C蛋白复合物可在被抗体结合的细胞膜上形成亲水性穿膜孔道,使细胞发生破裂。用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后,小鼠脾脏中产生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浆细胞。将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绵羊红细胞、C蛋白混合后,观察红细胞裂解的相对量,用以评估产生抗体的浆细胞的功能。下列对此实验原理及结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小鼠体内浆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B.引起小鼠产生抗体的抗原位于绵羊红细胞内部
C.实验结果可能是裂解的绵羊红细胞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D.C蛋白复合物不可能参与绵羊红细胞的裂解过程
答案:C
解析:绵羊红细胞膜上有刺激小鼠产生抗体的抗原,刺激小鼠进行免疫反应,产生浆细胞,小鼠体内浆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A错误;引起小鼠产生抗体的抗原在绵羊红细胞膜上,B错误;由分析可知,抗体数量越多,可结合的抗原越多,形成的C蛋白复合物越多,进而裂解的绵羊红细胞越多,即实验结果可能是裂解的绵羊红细胞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C正确;C蛋白复合物可在被抗体结合的细胞膜上形成亲水性穿膜孔道,使细胞发生破裂,所以C蛋白复合体参与了绵羊红细胞的裂解过程,D错误。
易错提醒 有关浆细胞的三个易错点
(1)浆细胞并非只来自B细胞。一是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二是由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2)浆细胞高度分化,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3)浆细胞是免疫细胞中唯一无识别能力的细胞。
3.人体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后容易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目前,HPV疫苗有预防性和治疗性两大类:预防性疫苗主要通过诱导有效的体液免疫抵抗HPV感染,而治疗性疫苗主要通过刺激细胞免疫应答以清除被病毒感染或已变异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疫苗会刺激B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促进免疫细胞的分裂、分化
C.细胞免疫应答是通过产生记忆细胞来清除靶细胞
D.有效的体液免疫是通过浆细胞产生对应抗体来抵抗HPV感染
答案:D
解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属于特异性免疫,A错误;疫苗会刺激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进而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B错误;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各部分生理功能的综合体现,包括了抗原递呈、淋巴细胞活化、免疫分子形成及免疫效应发生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C错误;有效的体液免疫是通过B细胞增殖分化后形成的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来抵抗HPV感染,D正确。
4(A).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抗原刺激B细胞是B细胞活化的第一个信号
B.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C.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直接消灭入侵的抗原
D.病原体与抗体结合后病原体一般失去增殖能力
答案:C
解析:抗原刺激B细胞是B细胞活化的第一个信号;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后失去对组织细胞的黏附能力,一般也不再增殖,由吞噬细胞清除;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使靶细胞裂解,使抗原无藏身之地。
易错提醒 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一些病原体可以直接与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接受抗原呈递细胞处理过的相同的抗原,其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此外,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4(B).(不定项)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抗原刺激B细胞是B细胞活化的第一个信号
B.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C.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直接消灭入侵的抗原
D.病原体与抗体结合后病原体一般失去增殖能力
答案:A; B; C; D
解析:抗原刺激B细胞是B细胞活化的第一个信号;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后失去对组织细胞的黏附能力,一般也不再增殖,由吞噬细胞清除;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使靶细胞裂解,使抗原无藏身之地。
易错提醒 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一些病原体可以直接与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接受抗原呈递细胞处理过的相同的抗原,其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此外,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5(A).2020年全球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如图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模式图,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其通过刺突糖蛋白(S)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专一性结合进入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增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刺突糖蛋白等可能是引发机体免疫的抗原物质
B.该病毒入侵人体时,机体可以只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将它彻底清除
C.该病毒在人体细胞内增殖时,需由人体细胞提供原料、场所、能量等
D.抑制该病毒表面的刺突糖蛋白或细胞ACE2活性可阻止该病毒的入侵
答案:B
解析: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刺突糖蛋白等可能是引发机体免疫的抗原物质,A正确;病毒感染时,机体可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互协调,清除病毒,B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增殖时需由人体细胞提供原料、场所、能量等,C正确;病毒通过刺突糖蛋白(S)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专一性结合进入宿主细胞,故抑制该病毒表面的刺突糖蛋白或细胞ACE2活性可能会阻止该病毒的入侵,D正确。
5(C).(多选)2020年全球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如图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模式图,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其通过刺突糖蛋白(S)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专一性结合进入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增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刺突糖蛋白等可能是引发机体免疫的抗原物质
B.该病毒入侵人体时,机体可以只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将它彻底清除
C.该病毒在人体细胞内增殖时,需由人体细胞提供原料、场所、能量等
D.抑制该病毒表面的刺突糖蛋白或细胞ACE2活性可阻止该病毒的入侵
答案:A; C; D
解析: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刺突糖蛋白等可能是引发机体免疫的抗原物质,A正确;病毒感染时,机体可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互协调,清除病毒,B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增殖时需由人体细胞提供原料、场所、能量等,C正确;病毒通过刺突糖蛋白(S)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专一性结合进入宿主细胞,故抑制该病毒表面的刺突糖蛋白或细胞ACE2活性可能会阻止该病毒的入侵,D正确。
6(A).(2020河南新乡高二模拟)在小白鼠体内注入一定量的抗原X,8天后再同时注射等量的抗原X和Y,测得小白鼠体内相应抗体产生量为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表示8天后注射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b
B.抗原X再次侵入机体免疫强度增强主要是由于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C.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2至3次
D.参与图中免疫反应的B细胞起源于胸腺,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答案:D
解析:注射抗原X后,体内可以产生X对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第8天再次注射抗原X,记忆细胞会迅速的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免疫较强,产生的抗体较多,对应曲线b,A、B正确;预防接种往往需要注射抗原2至3次以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C正确;B细胞起源于骨髓,D错误。
6(C).(多选)(2020河南新乡高二模拟)在小白鼠体内注入一定量的抗原X,8天后再同时注射等量的抗原X和Y,测得小白鼠体内相应抗体产生量为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8天后注射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b
B.抗原X再次侵入机体免疫强度增强主要是由于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C.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2至3次
D.参与图中免疫反应的B细胞起源于胸腺,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答案:A; B; C
解析:注射抗原X后,体内可以产生X对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第8天再次注射抗原X,记忆细胞会迅速的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免疫较强,产生的抗体较多,对应曲线b,A、B正确;预防接种往往需要注射抗原2至3次以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C正确;B细胞起源于骨髓,D错误。
7(A).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压力过大可以诱导T细胞的线粒体裂解,使细胞代谢紊乱,合成过多黄嘌呤。黄嘌呤进入大脑后会过度激活焦虑相关神经元,从而导致一系列焦虑行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通过减少T细胞数量治疗压力大导致的焦虑
B.裂解的线粒体可通过溶酶体进一步被分解
C.压力过大通过免疫系统最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D.压力过大既影响人体细胞免疫也影响体液免疫
答案:A
解析:减少T细胞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不能通过减少T细胞治疗压力过大导致的焦虑,A错误;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裂解的线粒体,B正确;压力过大会导致T细胞代谢紊乱产生过多的黄嘌呤,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活动,C正确;压力过大会诱导T细胞的线粒体裂解,进而影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正确。
7(C).(多选)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压力过大可以诱导T细胞的线粒体裂解,使细胞代谢紊乱,合成过多黄嘌呤。黄嘌呤进入大脑后会过度激活焦虑相关神经元,从而导致一系列焦虑行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通过减少T细胞数量治疗压力大导致的焦虑
B.裂解的线粒体可通过溶酶体进一步被分解
C.压力过大通过免疫系统最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D.压力过大既影响人体细胞免疫也影响体液免疫
答案:B; C; D
解析:减少T细胞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不能通过减少T细胞治疗压力过大导致的焦虑,A错误;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裂解的线粒体,B正确;压力过大会导致T细胞代谢紊乱产生过多的黄嘌呤,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活动,C正确;压力过大会诱导T细胞的线粒体裂解,进而影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正确。
二、非选择题
8.免疫系统与神经、内分泌系统联系紧密。图1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对免疫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图1
(1)图1中虚线所示过程是一种负反馈调节,即当糖皮质激素的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得 。(多选)
A.对免疫活动的抑制作用减弱
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C.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2)在HPA途径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免疫活动调节机制——“脑—脾神经轴”,如图2所示。
图2
图2所示的免疫活动所属的免疫方式为 (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
(3)研究人员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后几秒钟之内,就会记录到脾神经的电信号明显加强,测得的膜电位表现为 。
A.B.C.D.
(4)据图2分析,乙酰胆碱在该免疫活动调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作为神经递质传递信号
B.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C.进入B淋巴细胞参与代谢
D.作为激素调节B淋巴细胞生命活动
(5)研究人员发现,去除脾神经的小鼠在疫苗接种后,浆细胞的数量急剧减少。据图2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A; B; D
(2)体液免疫
(3)C
(4)B
(5)去除脾神经后,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不受下丘脑CRH神经元的控制,从而导致T淋巴细胞接受不到去甲肾上腺素的信息,使得T淋巴细胞释放乙酰胆碱减少,减弱了对B淋巴细胞的刺激
解析:(1)图1中虚线所示过程是一种负反馈调节,即当糖皮质激素的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得对免疫活动的抑制作用减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2)图2所示的免疫活动有抗体参与,故免疫方式为体液免疫。
(3)研究人员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后几秒钟之内,就会记录到脾神经的电信号明显加强,测得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4)据图2分析,乙酰胆碱在该免疫活动调节过程中能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5)去除脾神经后,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不受下丘脑CRH神经元的控制,从而导致T淋巴细胞接受不到去甲肾上腺素的信息,使得T淋巴细胞释放乙酰胆碱减少,减弱了对B淋巴细胞的刺激。因此去除脾神经的小鼠在疫苗接种后,浆细胞的数量急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