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高考)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一)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1818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新高考)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一)教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1818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新高考)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一)教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1818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新高考)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一)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新高考)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一)教师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与在碱性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气相离子催化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新高考)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化学(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总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第11~15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答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22年北京呈现给世界的冬奥盛宴尽显科技魅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B
C
D
奥运火炬使用氢燃料可实现“碳零排放”
当光束通过气溶胶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
“冰墩墩”的外套材料硅橡胶(聚合物)属于混合物
“冰丝带”幕墙由玻璃拼装而成,玻璃与光纤的成分相同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氢气燃烧生成H2O,不会产生CO2,故奥运火炬使用氢燃料可实现“碳零排放”,A正确;B.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则当光束通过气溶胶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B正确;C.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均为混合物,则“冰墩墩”的外套材料硅橡胶(聚合物)属于混合物,C正确;D.玻璃的成分是硅酸盐,而光导纤维的成分是SiO2,故“冰丝带”幕墙由玻璃拼装而成,玻璃与光纤的成分不相同,D错误;故答案为D。
2.“嫦娥五号”采回的月壤中含有的是一种清洁、安全的核聚变发电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核聚变属于化学变化
B.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单质分子
C.发电代替火电有利于实现碳达峰
D.等物质的量的与所含中子数相等
【答案】C
【解析】A.核聚变时原子核发生变化,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是稀有气体,属于不含有共价键的单原子分子,故B错误;C.发电代替火电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故C正确;D.1mol分子中含有1mol中子,1mol分子中含有2mol中子两者含有的中子数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
3.反应可用于制备火箭推进剂的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的结构式为
B.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可表示为
C.O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D.NaCl的电子式为
【答案】A
【解析】A.N2H4又名联氨,N2H4可以看作是两个-NH2组成,即N2H4的结构简式为,故A正确;B.根据原子结构表示,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可表示为,故B错误;C.O为主族元素,价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即基态氧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4,故C错误;D.NaCl为离子化合物,即NaCl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答案为A。
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CH4所含质子数为NA
B.17.1g Ba(OH)2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0.2NA
C.1L 0.1mol·L-1 FeCl3溶液中,所含阳离子的数目为0.1NA
D.SO2与O2反应,每转移1mol电子,生成SO3的分子数为0.5NA
【答案】C
【解析】A.1mol甲烷中所含质子物质的量为10mol,标况下2.24L甲烷(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质子物质的量1mol,即质子数为NA,故A正确;B.氢氧化钡中O-H键为极性共价键,1mol氢氧化钡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2mol,17.1g氢氧化钡中所含极性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0.2mol,即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2NA,故B正确;C.N(FeCl3)=cV=1L×0.1mol∙L-1=0.1mol,Fe3+发生水解:Fe3++3H2OFe(OH)3+3H+,同时水也能电离出H+,因此该溶液中阳离子物质的量大于0.1mol,即阳离子的数目大于3NA,故C错误;D.发生2SO2+O22SO3,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4mol时,生成2mol SO3,因此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SO3的物质的量为0.5mol,即生成SO3的个数为0.5NA,故D正确;答案为C。
5.与在碱性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与均可用作杀菌剂、漂白剂
B.与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
C.、、离子半径:
D.反应中有离子键的断裂与形成
【答案】B
【解析】A.与均具有强氧化性及漂白性,可用作杀菌剂、漂白剂,选项A正确;B.中阴阳离子分别为过氧根离子和钠离子,个数比为1∶2,选项B错误;C.为18电子结构,具有三个电子层,离子半径大于、离子半径,、具有相同电子结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选项C正确;D.反应中有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的断裂和钠离子与亚氯酸根离子的形成,选项D正确;答案选B。
6.气相离子催化剂(、、等)具有优良的催化效果。其中在气相催化下,乙烷发生氧化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副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主反应为
B.副反应为
C.每生成,消耗的物质的量为
D.、、、 均为反应中间体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主反应为,选项A正确;
B.由图可知,副反应为,选项B正确;C.由于有副反应存在,故每生成,消耗的物质的量大于,选项C错误;D.、、、 均为反应中间体,选项D正确。答案选C。
7.化合物Z是合成抗多发性骨髓瘤药物帕比司他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X、Y、Z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X中含有2mol碳氧π键
B.X、Y、Z分别与足量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得芳香族化合物相同
C.Z在水中的溶解度比Y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D.Y与足量HBr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答案】B
【解析】A.1molX中含有1mol碳氧π键,醛基中含有1个碳氧π键,羟基中不含有碳氧π键,A错误;B.X、Y、Z分别与足量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得芳香族化合物相同均为:,B正确;C.Z中含有酯基不易溶于水,Y含有羧基和羟基易溶于水,Z在水中的溶解度比Y在水中的溶解小,C错误;D.Y与足量HBr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中含手性碳原子, ,D错误;故选B。
8.某化合物由W、X、Y、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且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不相同,其中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最高正化合价:XW D.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X2Y4Z5W18
【答案】A
【解析】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且均不与W同族,设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y,则x+x+1+x+2+y=15,整理可得3x+y=12,且x<4、y≤8,x=1时y=9>8(不符合),x=2时y=6,结合原子序数可知X为Mg,Y为Al,Z为Si,W为O元素;x=3时y=3,X、W同主族(不符合要求)。结合分析可知,W为O,X为Mg,Y为Al,Z为Si元素,A.W为O,无最高正价,X为Mg,Y为Al,Z为Si,分别是IIA族、IIIA族、IVA族元素,则最高正价:X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 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化学(一) 教师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 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三)教师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 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四)教师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苯胺如图所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