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西玉林市九年级无纸化阅卷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2022年广西玉林市九年级无纸化阅卷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生活常见的现象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肥皂泡破裂 B.水的沸腾 C.纸张燃烧 D.雪糕融化
2.清晨的空气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O2 B.N2 C.稀有气体 D.CO2
3.酒精运输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4.蔬菜、水果里富含的营养素是
A.油脂
B.维生素
C.无机盐
D.蛋白质
5.吸烟是不良嗜好。香烟烟气中对人体毒害最大且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A.氢气 B.CO C.水蒸气 D.CO2
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锌粒 B.点燃酒精灯
C.闻气体气味 D.称取NaCl
7.五月是瓜果飘香的季节,我们能闻到瓜果飘香,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是很小的
8.下列厨房常用的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白糖 B.食盐 C.白醋 D.花生油
9.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且产物为固体的是
A.硫粉 B.镁带 C.铁丝 D.木炭
10.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废弃塑料焚烧处理 B.倡导公交出行
C.推广使用新能源 D.提高绿化面积
11.磷酸铁(FePO4)主要用于制造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磷酸铁(Fe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3 C.-5 D.+3
12.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 B.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再利用
C.电器着火,不能盲目用水浇灭 D.添加过量防腐剂延长食品保质期
13.自然界的物质中有很多化合物。下列化合物属于碱的是
A.HCl B.Na2CO3 C.CaO D.Ca(OH)2
14.目前城市不少自来水用氯气(C12)作为消毒剂,氯气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A、B质量比为2:3
1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高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不会改变
C.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D.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
16.丙烯酸乙酯(C5H8O2)存在于菠萝等水果中,下列关于丙烯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酸乙酯属于有机物 B.丙烯酸乙酯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丙烯酸乙酯分子由15个原子构成 D.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7.T℃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加入固体的质量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为20g
B.该温度下,乙溶液在B点属于饱和溶液
C.该温度下,甲、乙、丙三种固体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D.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当丙中混有少量乙,可降温结晶提纯丙
18.实验室某废液的溶质为Cu(NO3)2、AgNO3取该废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滤渣由三种金属组成,则滤液可能呈蓝色
B.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三种溶质
C.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渣可能是混合物
D.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冒出,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两种阳离子
19.“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不带电,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因为石墨有导电性,所以金刚石也有导电性
C.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碱溶液显碱性,而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20.下图所示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B. 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C. 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二、填空题
21.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硫元素_________。
(2)三个氢分子_________。
(3)一个钾离子_________。
(4)二氧化氮_________。
22.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字母填空。
A.明矾 B.氧气 C.石油 D.氦气 E.小苏打 F.石灰石
(1)可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_。
(2)可支持燃烧的是_________。
(3)可作净水剂的是___________。
(4)可作发酵粉的是_________。
(5)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_。
(6)可作电光源的是_________。
23.图一是1至18号元素、图二是35号溴元素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X=_________。
(2)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共同点是_________相同。
(3)溴元素与图一中_________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_________。
(4)溴元素与11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4.熟练运用化学原理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心应手。
(1)生活中常用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写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措施_________。
(2)氯化铵属于化学肥料中的_________(选填“氮肥”“磷肥”或“钾肥”),不宜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预防儿童患佝偻病,应适当补充_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
25.北京冬奥会背后蕴含着许多神奇的化学知识。
(1)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的外壳是硅胶,总体材料采用环保PVC和PC聚碳酸酯制作。环保PVC的主要材质是聚氯乙烯,属于___________(填“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
(2)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
(3)冬奥会采用当前冬季运动最环保的制冰技术之一一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_________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制冷。
三、流程题
26.氯化亚铜(CuCI)是一种难溶于水和乙醇且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的物质,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CuCl的制备流程如图。
(1)“操作Y”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中用到玻璃棒,作用是______。
(2)“反应Ⅱ”中,利用氯化铜溶液与Na2SO3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硫酸以及CuCl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在“滤液Ⅱ”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4)“醇洗”的目的是_________,防止后续过程中氯化亚铜变质。
四、推断题
27.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搞了个趣味性的化学物质电路图。已知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可用于灭火的气体:C、D、E的物质类别相同;E是黑色固体:B常用于洗涤剂,F在人体胃液中可助消化,当所有物质能满足如图所示关系时,电路形成通路,灯泡能亮起来;否则是断路,灯泡不亮。其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是______。
(2)A的俗称是_________。
(3)D一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4)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五、实验题
2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B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以用装置B,理由是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C中观察到蜡片熔化,说明铁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4)图D气体是实验室制取的CO2,发现干石蕊纸花变红,可能原因是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六、科学探究题
2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一】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图Ⅰ实验中,观察到温度计读数变大,气球鼓起。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_________。
【实验二】溶液浓度对硫酸化学性质的影响
图Ⅱ实验中,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纸_________(填“A”或“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_________不同,腐蚀性不同。
【实验三】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小组同学按图Ⅲ进行实验。
(1)试管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试管2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3)向试管3中滴加了足量的稀硫酸仍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二者已经发生反应,可选用_________(填字母代号)继续进行实验,以达到实验目的。
A.酚酞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硫酸铜溶液
(4)小组同学将4、5两支试管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观察到烧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同学们对白色沉淀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继续进行实验。
【提出问题】白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_________。
猜想二:BaSO4、BaCO3
【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继续往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 | _________ | 猜想二成立 |
把实验(5)反应后的物质全倒入一个废液缸,经检测,废液的pH<7,且含有毒的钡离子。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应加入适量的_________,既可将废液处理达标排放,又能使废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七、计算题
30.为测定某镁矿石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10g该镁矿石粉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除杂,得到只含有MgSO4和H2SO4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100g,将该混合溶液放于烧杯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已知:】
(1)求:100g混合液中H2SO4的质量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该镁矿石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假设10g镁矿石中的镁元素全部转化为100g混合溶液中MgSO4中的镁元素)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B
6.D
7.B
8.D
9.B
10.A
11.A
12.D
13.D
14.B
15.B
16.A
17.A
18.D
19.D
20.B
21.(1)S
(2)3H2
(3)K+
(4)NO2
22.(1)F
(2)B
(3)A
(4)E
(5)C
(6)D
23.(1)15
(2)电子层数相同
(3) 氟、氯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NaBr
24.(1) 肥皂水 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2) 氮肥 2NH4Cl +Ca(OH)2= CaCl2+2NH3 ↑+2H2O
(3)Ca
25.(1)合成材料
(2) 温度达到着火点
(3)压力
26.(1) 过滤 引流
(2)2CuCl2+Na2SO3+H2O=2CuCl↓+2NaCl+H2SO4。
(3)NaCl
(4)隔绝水,保证氯化亚铜干燥
27.(1)HCl
(2)火碱(或烧碱、苛性钠)
(3)
(4)
28.(1) 长颈漏斗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相同
(2)
(3)导热性
(4)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合理即可)
29. 放热 B 浓度 Zn+ H2SO4 = ZnSO4 + H2↑ 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为黄 A、C BaSO4 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碳酸钠(合理即可)
30.(1)解:设消耗100g混合液中MgSO4所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则消耗100g混合液中H2SO4所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设100g混合液中H2SO4的质量。
答:100g混合液中H2SO4的质量为1.96g。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10g镁矿石中的镁元素全部转化为100g混合溶液中MgSO4中的镁元素,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因此氢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即为10g镁矿石中镁元素的质量。
答:该镁矿石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12%。
玉林市2023年春季期九年级无纸化阅卷适应性测试(化学): 这是一份玉林市2023年春季期九年级无纸化阅卷适应性测试(化学),文件包含化学试卷pdf、化学答题卡pdf、化学-答案2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玉林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玉林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广西玉林市九年级无纸化阅卷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广西玉林市九年级无纸化阅卷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