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2019)必修地理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题及详细解析

    人教版(2019)必修地理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题及详细解析第1页
    人教版(2019)必修地理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题及详细解析第2页
    人教版(2019)必修地理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题及详细解析第3页
    还剩5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同步测试题,共6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千米的高度,6万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5%~2%,【答案】A、C,【答案】C、C、D,【答案】B、A、C、C, 【分析】,【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天气过程,产生了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精彩纷呈的自然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大致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原因是()
    A. 我国东南地区工业发达,空气中凝结核多
    B. 西北地区大气对流运动较弱,难形成降水
    C. 我国东南地区距海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
    D. 西北地区气温较高,空气中水汽难以凝结
    2. 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是()
    ①气压较高,密度较大  ②二氧化碳含量较多
    ③上冷下热,对流明显  ④水汽、杂质含量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了()
    A. 大气层温度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 B. 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降低而降低
    C. 大气层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 D. 对流层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
    近年来,东北和华北地区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一定高度大气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4. 正常情况下,符合对流层气温变化特点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图中最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小时,霾占据主力,读某时甲、乙、丙、丁四地空间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 图中信息可以看出(  )
    A. 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 B. 甲地中部大气稳定
    C. 四地温差随海拔升高而减小 D. 丙地中部有逆温现象
    7. 图中最利于多雾天气形成的情形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 利于雾霾天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3U8633紧急迫降的事迹展现在大众面前。飞机从重庆起飞,在9800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刘传建机长借助自己一百多次来回飞川藏线的经验和从业30年的技术,成功于成都迫降,拯救了全机人的生命。据此,回答下列题目。
    9. 挡风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  )
    A. 平流层 B. 平流层 C. 对流层 D. 高层大气
    10. 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可能有(  )
    ①被风挡玻璃砸伤
    ②机内温度过低
    ③飞机颠簸强烈
    ④太阳辐射强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在80~120千米的高空,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与大气摩擦发光发热,形成壮丽的流星。双子座流星雨活跃在每年的12月4日到12月17日之间,今年双子座流星雨也如约而至,在北京时间12月14日凌晨达到峰值。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各题。

    11. 流星雨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  )
    ①对流层②平流层③中间层④热层⑤散逸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④⑤
    1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
    A. 位于地球大气最外层 B. 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C. 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 D. 太阳辐射随海拔升高而减弱
    13.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B. 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C. 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 D.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2020年12月23日7点23分我国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上空划过一颗巨大“火球”,约20秒后,火球开始爆炸,高度约为35km,照亮了天空和地面。据美国宇航局公布的火球事件相关数据显示该“火球”是一颗近地小行星。如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14. 该小行星空爆发生在(  )
    A. 大气层外 B. 高层大气 C. 平流层 D. 对流层
    15. 该小行星爆炸时所在大气层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多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B.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
    C. 该层大气有若干电离层
    D. 该层大气中的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5万美元一张票!想去太空遨游吗?2018年12月13日英国“维珍银河飞船”飞到了“太空边界”,最终达到海拔82.7千米的高度。随后下降,几分钟后落回地面。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及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 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 递减→递增→递减 B. 递增→递减→递增
    C.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17. 飞船探测到水汽集中在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电离层
    18. 大气中含量虽很少,但却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物质是
    A. 二氧化碳和臭氧 B. 氩和氖
    C. 水汽和尘埃 D. 氮和氧
    19. 对图中①、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层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 ①、②层划分的依据是气压的变化
    C. 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D. ②层复杂的天气不利于飞机飞行
           2020年6月30日14时15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定点于距离地球3.6万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该卫星升空过程中依次穿过了下图中大气的a、b、c层。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20. 下列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大量吸收紫外线的是a层 B. b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C. c层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D. c层大气密度很小
    21. 北斗卫星从发射到进入c层前,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    )
    A. 逐渐降低 B. 逐渐升高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2020年6月30日14时15分,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定点于距离地球三万六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该卫星升空过程中依次穿过了下图中大气的A、B、C层。如图为某地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22. 下列关于该地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层大气层内常见云雨现象
    B. B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C. C层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D. C层中的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3. 北斗导航卫星从发射到进入C层前,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特点是(  )
    A. 逐渐降低 B. 逐渐升高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在80~120千米的高空,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与大气摩擦发光发热,形成壮丽的流星。双子座流星雨活跃在每年的12月4日到12月17日之间,今年双子座流星雨也如约而至,在北京时间12月14日凌晨达到峰值。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以下小题。

    24. 流星雨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    )
    ①对流层②平流层③中间层④热层⑤散逸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④⑤
    25.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
    A. 位于地球大气最外层 B. 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C. 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 D. 太阳辐射随海拔升高而减弱
    26.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B. 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C. 空气稀薄, 大气保温作用弱 D.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27. 对流层的厚度因纬度不同而不同,下列纬度带中对流层最厚的是(    )
    A. 30°~40°S B. 50°~60°S C. 0°~10°N D. 75°~85°N
    28. 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散逸层
    目前载人热气球飞行高度的世界纪录是2005年由印度飞行冒险家创造的,飞行高度超过2.1万米。如图是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 目前载人热气球飞行的世界纪录,其高度位于大气层的(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高层大气
    30. 多年来,热气球载人飞行的世界纪录仍无人打破,主要因为在这个高度上(  )
    A. 大气对流运动强烈 B. 气压远高于近地面
    C. 低温、缺氧、空气稀薄 D. 多风雨雷电等复杂天气
    31. 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成分是(  )
    A. 二氧化碳 B. 臭氧 C. 氧气 D. 氮气
    探空气球是充入氨气等密度较小气体的特制气球,可以把无线电探空仪携带到30-40千米的高空,探测温度、压力等气象要素。2020年1月某日,北京天气晴朗,气象员小明释放了探空气球(图1),并绘制了四条气温垂直变化曲线(图2)。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32. 图2中,能正确反映当日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3. 气球在上升过程中(  )
    A. 体积不断缩小 B. 体积不断膨胀
    C. 测定的紫外线强度减小 D. 测定的水汽含量增多
    2018年5月14日,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飞机抵达青藏高原东南时,飞行高度(海拔)9800米。此时,驾驶舱的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在机组的正确处置下,飞机平稳地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着陆,乘客无一伤亡,创造了中国民航史上一次史诗级壮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4. 驾驶舱的风挡玻璃爆裂时,飞机所处的大气层位置应为(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电离层
    35. 在飞机下降的过程中,窗外气温的变化为(  )
    A. 一直下降 B. 一直上升 C. 先上升后下降 D. 先下降后上升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36. 甲层常能接触到的星际物质是(  )
    A. 流星 B. 恒星 C. 行星 D. 星云
    37. 乙层大气能量主要来自(  )
    A. 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B. 太阳辐射中的紫外光
    C. 太阳辐射中的红外光 D. 地面长波辐射
    38. 图示划分大气垂直分层的标准,未考虑的因素是(  )
    A. 大气温度 B. 运动状况 C. 大气密度 D. 大气成分
    如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下列题目。

    39.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0. 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 Ⅰ层顶部 B. Ⅱ层底部 C. Ⅱ层中部 D. Ⅲ层
    2018年12月22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首颗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在距离地面1000千米的轨道上围绕地球运行。如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41. “虹云工程”首颗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太阳辐射逐渐增多
    ②气压逐渐降低
    ③空气密度逐渐减小
    ④臭氧含量逐渐减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2. “虹云工程”首颗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依次经过(  )
    A. 对流层 大气上界 高层大气 B.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C. 平流层 高层大气 对流层 D.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题目。

    43. 人造天体在升空的过程中,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  )
    A. 减一增 B. 增---减
    C. 减一增-一减一增 D. 增一减一增一减
    44. 人类大量排放的氟氯烃,会破坏图中(  )
    A. ①层 B. ②层
    C. ③层 D. ③层以上大气层
    45. 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一些成分的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  )
    A. 臭氧增多 B. 氧气增多 C. 水汽增多 D. 二氧化碳增加
    46. 无线电通信是利用了(  )
    A. 对流层大气的特征 B. 平流层大气的特征
    C. 臭氧层大气的特征 D. 电离层大气的特征
    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带着中国人的航天梦想,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如图是嫦娥四号运行轨道和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47. 关于图中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天体系统属于河外星系
    B. 图中天体系统和太阳系的级别相同
    C. 嫦娥四号不是天体
    D. 图中天体系统是目前级别最低的
    48. 嫦娥四号在奔月途中和着陆在月球上工作的过程中,受宇宙环境的影响(  )
    A. 高温影响飞行速度 B. 极光影响飞行方向
    C. 昼夜温差大影响设备运转 D. 月球夜晚设备无法用电
    49. 嫦娥四号从发射到进入奔月轨道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依次穿越地球大气层的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 在运行途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C. 在飞行途中,大气的温度先降低后升高
    D. 在飞行途中依次穿越对流层、臭氧层、电离层
    如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各题。

    50. 在不同的大气层中,演绎着不同的自然现象。下列叙述与所在大气层对应正确的是(  )
    A. 晴天为主,适合高空飞行 A层 B.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B层
    C.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C层 D. 存在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C层
    51. 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有(  )
    ①该层大气对流上升时,温度降低
    ②水汽和固体杂质绝大部分集中在此层
    ③大气道辐射弱,近地而降温快
    ④二氧化碳和水汽绝大部分集中在此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2.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 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 B. 平流层气温降低
    C. 酸雨区面积缩小 D. 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人鲍姆加特纳乘坐氦气球从39千米的高空勇敢地跳下,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自由落体运动。他配备的特制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的内层中填充加压氧气,头盔中有液氧系统,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如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53. 鲍姆加特纳勇敢地跳下时,位于(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热层
    54. 鲍姆加特纳在降落过程中,气温(  )
    A. 逐渐降低 B. 先升高再降低 C. 逐渐升高 D. 先降低再升高
    55. 鲍姆加特纳配备特制宇航服的原因是(  )
    A. 平流层水汽杂质含量大 B. 对流层中天气变化剧烈
    C. 39千米处的大气层氧气含量少 D. 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温
    56. 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导航系统、移动电话等会失灵
    ④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57. 如图中反映“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
    A. B.
    C. D.
    58. 关于大气层有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Ⅰ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B. Ⅱ层大气中云、雨、风等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C. Ⅰ层底部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
    D. Ⅱ层中的电离层不断发出极光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是指地球的结构特征与运动特征与太阳系的其他七颗行星相似或相同;特殊是指就目前观测来看,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据此完成各题。
    59. 下列天体中不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A. 水星 B. 金星 C. 地球 D. 木星
    60. 下列有关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行星的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都是23.5°
    B. 公转方向都相同,都是自东向西绕太阳公转
    C. 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都很小,都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D. 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较大,基本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61. 关于地球大气层对地球生命形成的作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减小昼夜温差 B. 具有生物呼吸的大气
    C. 使宇宙射线向南北两极偏转 D. 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现在大气成分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大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汽等对生命活动、地理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25千米以下干洁空气成分表
    成分


    氩气
    二氧化碳
    其他
    体积成分
    78%
    21%
    0.93%
    0.038%(变动)
    0.032%
    62. 表中数字①表示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臭氧 D. 甲烷
    63. 不同大气成分有不同作用,下列关于大气成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B. 臭氧能吸收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C. 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D. 氧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3U8633紧急迫降的事迹展现在大众面前。飞机从重庆起飞,在9800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刘传建机长借助自己一百多次来回飞川藏线的经验和从业30年的技术,成功于成都迫降,拯救了全机人的生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4. 挡风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
    A. 平流层上层 B. 平流层中层 C. 对流层 D. 高层大气
    65. 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可能有
    ①被风挡玻璃砸伤②机内温度过低③飞机颠簸强烈④太阳辐射强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读“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完成回答下列小题。

    66. 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7. 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
    A. 地面辐射 B. 二氧化碳 C. 臭氧 D. 人类活动
    68. 下列有关该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B. 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
    C. 上部冷下部热,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D. 顶部与底部的气温差约55℃
    地球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它从地表向上可以到达2 000~3 000千米的高空。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69. 由水汽、杂质、干洁空气组成的是( )
    A. ①层 B. ②层 C. ③层 D. ①层和②层
    70. 能反射无线电波的地带位于( )
    A. ①层 B. ②层 C. ③层 D. ②层和③层
    71. 关于图中有关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层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
    B. ②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C. ③层适合飞机飞行
    D. ①层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
    72.        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表,完成下题。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质量分数(%)
    氮气
    78
    75.52
    氧气
    21
    23.15
    氩气
    0.93
    1.28
    二氧化碳
    0.038(变动)
    0.05
    臭氧
    0.000001

    下列关于表中干洁空气的主要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B. 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C.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D. 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民航客机在飞行过程中,机身后面往往会留下一个长“尾巴”(即飞机尾迹,又叫飞行云),有时这个“尾巴”又细又长且在天空长时间停留,有时又会很短且很快消失。民航航线的位置和高度一般是固定的。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3. 民航客机水平飞行时,其所在大气层的特点是(    )
    A. 氧气含量高,空气对流作用强 B. 空气强烈上升,节省飞行燃料
    C. 大气稳定,利于飞机安全飞行 D. 臭氧含量高,利于燃料充分燃烧
    74. 民航客机在高空飞行时留下的飞机尾迹是(    )
    A. 飞机尾气中的水汽在高空遇冷凝结而成的
    B.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把天空的云划成了条痕状
    C.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气体
    D. 飞机在飞行时为了美观有意排出的烟雾
    75. 影响民航客机尾迹在天空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大气的(    )
    A. 温度、透明度和运动状态 B. 温度、湿度和透明度
    C. 湿度、透明度和运动状态 D. 温度、湿度和运动状态
           25万美元一张票!想去太空遨游吗?2018年12月13日英国“维珍银河飞船”飞到了“太空边界”,最终到达海拔82.7千米的高空,随后下降,几分钟后落回地面。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及其高度、温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6. 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 递减递增递减 B.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C. 递增递减递增 D.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77. 下列关于图中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层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 大气层划分的依据是气温的变化
    C. 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D. 层复杂的天气不利于飞机飞行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78. 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
    A. 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 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
    C. 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 随大气CO2浓度而增加
    79. 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 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 B. 平流层气温降低
    C. 酸雨区面积缩小 D. 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不同的含氧量对人体既有有利影响,又有不利影响。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80. 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主要来自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国,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    )
    A. 地处热带地区,运动员耐高温能力强
    B. 地处高原地区,有适宜的缺氧环境
    C. 多是黑人运动员,体质好耐力强
    D. 运动员训练刻苦,持之以恒
    81. 下列关于我国以下省级行政区可以建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基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蒙古——地形平坦,场地开阔
    B. 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
    C. 海南——气温高,适合锻炼运动员耐高温能力
    D. 云南——高原地形,缺氧环境适宜
           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82. 图表示的气温递减率在(    )
    A. 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 3000~6000米处高于垂直递减率
    C. 6000米以上等于垂直递减率 D. 6000米以上低于垂直递减率
    83. 上面四幅图中,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空平稳飞行的是(    )
    A. B. C. D.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准确入轨,发射圆满成功。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84. 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的是(    )
    A. B.
    C. D.
    85. 下列关于上题中Ⅰ、Ⅱ两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飞机在Ⅰ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
    B. 飞机在Ⅱ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万里无云
    C. 在Ⅰ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
    D. 在Ⅱ层中被阳光照射时不会损伤皮肤
    86.        一位游客的旅行日记中写道:“飞机平稳地飞行在万米的高空,透过窗外看到纯净湛蓝的天空,而在飞机下方则是翻腾的云海”据此完成下题。在飞机上看到的“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的大气运动特点是(    )
    A. 对流运动显著 B. 水平运动显著 C. 上升运动显著 D. 下沉运动显著
           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底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大气中的污染物也多集中在这一层。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7. 从大气垂直分层的角度,大气圈(    )
    由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组成
    物质组成与干洁空气的组成相同
    上界可达3000—4000千米高空
    上界可达2000—3000千米高空
    A. B. C. D.
    88. 资料中的水汽和杂质(    )
    在大气中含量较多
    是干洁空气的有机构成
    与云雨现象的形成相关
    与对流层气温密切相关
    A. B. C. D.
    89. 影响对流层气温的主要因素有(    )
    对流层在大气圈中的位置
    对流层大气的成分及含量
    对流层大气中污染物集中
    对流层大气对流运动较强
    A. B. C. D.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一个重要层区,地球上的通信、广播、导航、定位等都离不开这个区域,有“地球高空的镜子”之称。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0. 电离层有“地球高空的镜子”之称。对“高空”的理解可能是电离层(    )
    位于高层大气中
    分布在80—120千米的高空
    位于大气圈之外
    分布在80—500千米的高空
    A. B. C. D.
    91. 流星体是来自太空的石块或金属块,我们看到的流星划过夜空其实是流星体进入大气时燃烧所留下的热气体(如下图)。流星现象(    )

    出现在地球大气的平流层中
    出现在地球大气的高层大气中
    说明大气层对地球有保护作用
    说明电离层与太阳活动联系密切
    A. B. C. D.

    二、综合题
    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______,这一原因主要与图中①、②、③、④中的______过程有关。
    (2)山东烟台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增强______(请在图中①、②、③、④中选择一个填入其中)。
    (3)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①强,②强 B.②强,③弱 C.②强,④弱 D.①强,③弱
    (4)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较同纬度地区强的原因是______。
    (5)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的原因是______。
    92.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大气层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
    (2)A层气温变化的规律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3)臭氧层位于图中大气的______(填字母)层,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原因______。
    (4)空气对流显著的大气层是______(填字母),适合飞机飞行的大气层是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
    (5)当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增多时,______(填字母)层中的电离层会被扰乱,影响______通信。

    9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统计,2018年2月下旬,北冰洋的冰层面积降至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点,比正常值少约1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减少了一个埃及的面积。一些科学家认为,人们可能低估了全球变暖的趋势。
    材料二  美国环保局发现臭氧总量每耗减1%,地面紫外线会增加1.5%~2%。他们预测,如果氟氯烃的生产和消费不加限制,到2075年,地球臭氧总量将比1985年耗减25%。
    (1)全球变暖与大气中的哪种主要成分有关?
    (2)臭氧有什么作用?
    (3)针对上述问题,你能提出哪些有效的措施?
    94. 读图,回答问题。
    (1)从大气垂直分层的角度,描述甲图中飞机的位置,说明判断理由。
    (2)晴朗夜空下,仰望星空,你可能会看到乙图所示的天文现象,该天文现象是      ,描述该天文现象所在大气层的主要特点。
    (3)丙图所示的天气现象是      ,简述该天气现象的形成过程。
    95. 读文字和表格材料,回答问题。
      大气中氧气含量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研究发现适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力,但含氧量太低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生命。下表为不同海拔与海平面含氧量比。
    不同海拔与海平面的含氧量比表
    海拔(米)
    0
    1000
    2000
    3000
    4000
    含氧量比
    100%
    89%
    78%
    70%
    61%
      目前,世界公认的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海拔1800~2400米。我国已建成甘肃榆中、青海多巴、云南海埂与呈贡、河北兴隆等国家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我国部分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的地理坐标表
    地点
    榆中
    多巴
    海埂
    呈贡
    兴隆
    海拔
    1996米
    2366米
    1888米
    1906米
    2118米
    经度
    104°02'E
    101°31'E
    102°41'E
    102°48'E
    117°22'E
    纬度
    35°52'N
    36°40'N
    25°01'N
    24°53'N
    40°36'N
    (1)根据不同海拔与海平面的含氧量比表,描述含氧量比与海拔之间的关系。
    (2)对于中长跑运动而言,平原和高原地区相同的优势条件是                   。与平原相比,高原的突出特点是海拔较    ,而随着海拔的      ,大气密度    ,单位空间的氧气分子数     ,人体吸入的氧气也相对    。因此,高原地区的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各项机能要求较      ,能提高运动员对氧气的充分利用,从而能激发运动潜力,使运动员更容易取得优异成绩。
    (3)结合我国部分高原训练基地的地理坐标表,简述表中这些高原训练基地的突出优势。
    (4)世界公认的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海拔1800~2400米。推测运动员在更高海拔训练反而达不到理想成绩的原因。
    96. 读“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25千米以下)”,回答问题。
    干洁空气成分
    体积分数(%)
    氮气
    78
    氧气
    21
    二氧化碳
    0.038(变动)
    氩气
    0.93
    其他
    0.032
    (1)干洁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氮是地球上       的基本元素。
    (2)干洁空气成分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地球上最早的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的生物是       ,该生物出现的地质时期是       宙,大爆发时期是      宙。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     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3)干洁空气主要成分中,为地球形成之初大气主要成分的是       ;目前其体积分数大致为    %。该成分的主要作用有    (选择填空)。
    A.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B.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是一种温室气体,使大气增温
    D.能够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有保护作用
    (4)表中“其他”包含的干洁空气成分有    、    等。
    97.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时,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通常为半圆状,雨后常见。比利时业余摄影师妮可在非洲维多利亚瀑布前拍摄到了一条几乎呈环形的彩虹。

    (1)形成彩虹的“水滴”主要分布在地球大气的    层,说明该大气层高度与纬度之间的关系。
    (2)彩虹常在雨后出现。雨的形成过程大致为近地面的     和     通过      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      ,容易成云致雨。
    (3)照片中形成彩虹的“水滴”主要来自     ,该彩虹几乎呈环形,主要原因可能是    (选择填空)。
    A.太阳光线较强
    B.空气中的水滴较多
    C.瀑布的落差大
    D.摄影者的位置合适
    98. 读图和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的椭圆轨道。

    (1)卫星是环绕     运行的天体;“东方红一号”卫星环绕     运行。
    (2)“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运行轨道位于地球大气的      ,说明判断依据。
    (3)“东方红一号”卫星向地球发射信号,利用了电离层的特点,即大气处于高度      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从大气垂直分层的角度,电离层属于      。

    1~3.【答案】C、C、D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降水分布规律产生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影响降水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我国东部距海较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导致降水较多;西部距海远,降水少,所以我国年降水量大致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规律,故C正确,ABD错误。
    2. 【分析】
    本题考查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布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对流层大气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旺盛,空气上升过程中易成云致雨,水汽、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流层距地面近,水汽、杂质含量多,所以③④正确;云雨现象的成因与对流层的气压与气体密度、二氧化碳含量无关系,所以①②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

    3. 【分析】
    本题考查对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及气温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对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及气温分布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了对流层大气层温度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对流层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距地面越远,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D正确,ABC错误。  
    4~5.【答案】A、C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气温的垂直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掌握对流层气温的变化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由于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近,气温越高,对流层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故A正确,BCD错误。
    2.  【分析】
    本题考查气温垂直分布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准确判读图示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①图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利于空气对流运动及大气污染物的扩散。②③④三图中均存在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大的情形,即说明此三幅图中大气均存在逆温层。逆温层底部气温低、顶部气温高,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③地逆温层最厚,最不利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污染物不易扩散,故C正确。  
    6~8.【答案】C、C、D

    【解析】
    1. 【分析】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左右,这种大气层结构容易发生上下翻滚即“对流运动”,可将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向高空乃至远方输散,从而使城市上空污染程度减轻。可是在其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层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该层空气上下层流动减弱,从而空气污染加重。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示意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调动、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解答】
    解:读图可知,总体而言,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气的直接热源来源于地面辐射,A错;
    甲地中部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对流运动较强,大气并不稳定,B错;
    随着海拔升高,四地气温曲线趋于密集,表明温差随海拔升高而减小,C正确;
    丙地中部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无逆温现象,D错。
    故选:C。
    2. 【分析】
    大气垂直方向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高层大气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坐标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解答】
    解:乙、丁气温大致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较强,不利于雾的形成,B、D错;
    甲近地面气温低于0℃,不利于雾的形成(气温低于0℃,空气水汽易在近地面凝结成霜),A错;
    丙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空气对流运动弱,在湿度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容易形成多雾天气,且雾气不易扩散,C正确。
    故选:C。
    3. 【分析】
    大气垂直方向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高层大气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示意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调动、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解答】
    解:据图可知,丁的垂直方向气温差最大,气温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显著,有利于雾霾天气污染物的扩散。
    故选:D。
      
    9~10.【答案】C、B

    【解析】
    1. 【分析】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解题关键是对大气的各垂直分层和各层温度的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解答】
    解: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时飞机在9800米高空,对流层的平均厚度为12千米,因此飞机正处于大气的对流层。故选C。
    2. 【分析】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解答】
    解: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可能有:由于飞机在高空,机内温度过低;在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飞机颠簸强烈;②③正确。风挡玻璃已脱落,不会被砸伤;太阳辐射强不会造成困难;①④错。
    故选B。
      
    11~13.【答案】C、C、D

    【解析】
    1. 【分析】
    先根据材料可知流星雨出现的海拔高度,然后结合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进行判读即可。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解答】
    解:根据材料可知,流星雨主要出现在80km-120km的高空,结合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在海拔80km-120km的高空做一条水平线,与右侧大气垂直分层的交点位于热层和中间层,故C正确。
    故选:C。
    2. 【分析】
    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解答】
    解:图中显示,对流层位于地面以上至12千米高处,因此对流层位于地球大气的最下层,A错误;
    图中显示,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因为直接热源是地面),近地面大气水汽较丰富,且气温高,容易膨胀上升,大气中的水汽容易上升冷凝,成云致雨,因此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C正确;
    由于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具有“下层热、上层冷”的温度结构,因此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B错误;
    对流层太阳辐射随海拔升高而增加,D错误。
    故选:C。
    3. 【分析】
    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解答】
    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平流层,平流层的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增温,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D正确。
    故选:D。
      
    14~15.【答案】C、D

    【解析】
    1. 【分析】
    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本题以大气的垂直分层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解答】
    解:火球开始爆炸,高度约为35km,平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2-50km,故该小行星空爆发生在平流层。
    故选:C。
    2. 【分析】
    大气的垂直分层:
    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本题以大气的垂直分层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
    【解答】
    解:据材料信息“火球开始爆炸,高度约为35km”可知,该小行星爆炸时处于平流层,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增,B选项错误。
    对流层云与雾雪现象较多,平流层中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A选项错误。
    高层大气中有若干电离层,C选项错误。
    平流层中22~27km处有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D选项正确。
    故选:D。
      
    16~19.【答案】B、A、C、C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相关知识。
    【解答】
    英国“维珍银河飞船”飞到了“太空边界”,最终达到海拔82.7千米的高度。随后下降。结合图示气温曲线,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升高→降低→升高,B对,A、C、D错。
    故选B。

    2.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相关知识。
    【解答】
    飞船探测到水汽集中在对流层,约90%以上,A对;平流层、高层大气、电离层水汽含量很少,B、C、D错。
    故选A。
    3.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相关知识。
    【解答】
    大气中含量虽很少,但却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物质是水汽和固体杂质,C对;二氧化碳和臭氧、氩和氖、氮和氧是大气组成成分,不是天气变化的原因,A、B、D错。
    ​故选C。
    4.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相关知识。
    【解答】
    ​图中 ①层是对流层,随纬度增加而变薄,A错;①、②层划分的依据是气流运动方向的变化,B错;①层大气位于大气圈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C对;②层是平流层,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D错。
    ​故选C。  
    20~21.【答案】D、D

    【解析】1. 
    图中a、b、c三层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能大量吸收紫外线的是臭氧层,而臭氧层位于平流层,即b层,A选项错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即a层,B选项错误。适合航空飞行的是平流层,即b层,C选项错误。高层大气(c层)的密度很小,D选项正确。
    2. 
    北斗卫星从发射到进入c层,依次经历的大气层是对流层和平流层,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故卫星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先降低后升高,D选项正确。


    22~23.【答案】A、D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大气特点相关知识。在垂直方向上由近地面到高空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大气。
    属于知识性试题,难度适中,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解答】
    解:读图,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A层为对流层,大气层内常见云雨现象,A对;
    B为平流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的是高层大气,B错;
    C为高层大气,适合航天飞机飞行的是平流层,C错;
    C层中无臭氧层,D错。
    故选:A。
    2.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大气垂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高层大气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大气的垂直分层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解答】
    解:读图可知,北斗卫星从发射到进入C层前,经过了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温度先降低后升高。
    故选:D。
      
    24~26.【答案】C、C、D

    【解析】1. 本题考查流星雨所在的大气层。有材料可知,流星雨主要出现在80-120km,所以选择热层和中间层。
    2. 本题考查对流层特点。
    ​​​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正确。

    3. 考查平流层相关知识。
    因为平流层有大量臭氧,臭氧吸收了紫外线,所以选D。

    27.【答案】C

    【解析】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变薄,低纬地区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8-9千米。在四个选项中位于低纬度地区的只有C选项,所以对流层最厚。故选C。

    2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云雾雨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对流层,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9~30.【答案】B、C

    【解析】
    1. 【分析】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本题以大气的垂直分层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解答】
    解:据材料信息“目前载人热气球飞行高度的世界纪录是2005年由印度飞行冒险家创造的,飞行高度超过2.1万米”可知,目前载人热气球飞行的世界纪录,其高度位于平流层范围之内。
    故选:B。
    2. 【分析】
    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考查大气分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大气的各垂直分层和各层温度的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解答】
    解:2.1万米高度在平流层,大气平流运动为主,A错;
    海拔高气压低,气压远低于近地面,B错;
    高空气温低、空气稀薄、缺氧严重,不利人类生存,C对;
    风雨雷电等复杂天气在2.1万米高度很少,D错;
    故选:C。
      
    31.【答案】D

    【解析】解:
    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干洁空气是大气的主体,平均约占低层大气体积的99.97%(水汽平均约0.03%,杂质可忽略)。干洁空气中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其中,氮气约占78%,所占比例最大。故选D。

    32~33.【答案】B、B

    【解析】
    1. 【分析】
    对流层的平均厚度是12km左右,是贴近地面的最低层,是大气中最活跃、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该层中温度随高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其厚度约是12-50km左右,该层大气主要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飞机一般在这一层中飞行,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该层中温度随高度迅速增高;平流层以上是中间层,约50-80km左右,进入大气的流星体大部分在中间层燃尽,该层温度随高度的升高逐渐降低。热层是从80km到约500km之间,这一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热层下部尚有少量的水分存在,因此偶尔会出现银白并微带青色的夜光云;热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逃逸层。
    本题以探空气球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解答】
    解: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增,北京当地时间是1月,近地面气温约0度左右,故能正确反映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是②。
    故选:B。
    2.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大气垂直方向上根据气温的变化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本题难度较小,需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解答】
    解: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则气球外部的气压越小,所以气球的体积不断膨胀。
    故选:B。
      
    34~35.【答案】A、B

    【解析】
    1. 【分析】
    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垂直分层以及各层的特点,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即可。
    【解答】
    解:根据大气分层的知识可知,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飞行高度(海拔)9800米时位于对流层。
    故选:A。
    2.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大气在垂直方向上不同层次温度随海拔高度变化变化特点,自地面到高空分为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解答本题要根据材料信息,结合大气不同层次温度变化特点加以分析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对大气的各垂直分层和各层温度的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解答】
    解:根据所学知识,飞机飞行高度为9800米,此时飞机在对流层中飞行,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所以在飞机下降的过程中,窗外气温的变化为一直上升。B对,ACD错。
    故选:B。
      
    36~38.【答案】A、B、D

    【解析】
    1. 【分析】
    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考查了大气的垂直分层,各层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
    【解答】
    解:甲层为高层大气,流星往往能坠入地球大气层,故常能接触到的星际物质是流星。而恒星、行星和星云都不会进入大气层。
    故选:A。
    2. 【分析】
    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考查了大气的垂直分层,各层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
    【解答】
    解:乙层为平流层,该层存在一个臭氧层,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而增温,故该层大气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中的紫外光。
    故选:B。
    3. 【分析】
    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考查了大气的垂直分层,各层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
    【解答】
    解:图示划分大气垂直分层的标准为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大气密度;未考虑大气成分因素。
    故选:D。
      
    39~40.【答案】B、D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大气垂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高层大气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坐标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解答】
    解:对流层大气随着海拔升高,气温在降低;平流层大气随着海拔升高,气温在升高;高层大气随着海拔升高,气温先降低,后升高,故②对。故选B。
    2.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大气垂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大气垂直分层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解答】
    据图可知,Ⅰ为对流层、Ⅱ为平流层、Ⅲ为高层大气,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故选 D。
      
    41~42.【答案】A、D

    【解析】
    1. 【分析】
    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解题关键是对大气的各垂直分层和各层温度的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解答】
    解:“虹云工程”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经历了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故海拔越来越高,离太阳越来越近,太阳辐射会增多;气压会逐渐降低,空气密度也逐渐较小。从对流层到高层大气,在平流层臭氧含量增多,高层大气会减少。
    故选:A。
    2. 【分析】
    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本题以大气的垂直分层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解题时应注意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解答】
    解:读图可知知道:虹云工程”首颗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故选:D。
      
    43~45.【答案】C、B、D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大气垂直方向上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高层大气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坐标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生只需根据图示信息,结合选项判读即可。
    【解答】
    解:在①层,人造天体升空过程气温在降低,在②层,人造天体升空过程气温在升高,在④层,人造天体升空过程气温先减低,后升高。故选C。
    2.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大气垂直方向上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高层大气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文字材料背景和坐标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解答】
    解:人类大量排放的氟氯烃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位于平流层,平流层为图示的②层。故选 B。
    3.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大气垂直方向上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高层大气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
    此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掌握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此题难度不大。
    【解答】
    解:目前臭氧没有增多,故不符合题意;目前氧气没有增多,故不符合题意;目前水汽没有增多,故不符合题意;气候变暖主要是碳排放过多造成的。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所以目前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了,故正确。故选 D。
      
    46.【答案】D

    【解析】解:根据不同大气层的特点可知高层大气在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所以是利用了电离层大气的特征。故选D。

    47~49.【答案】D、C、D

    【解析】
    1. 【分析】
    天体系统的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为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包括:1.总星系 2.银河系,河外星系 3.太阳系 4.地月系。
    考查了天体的概念和天体系统的级别,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熟记天体的概念和类型,以及天体系统的层次图。
    【解答】
    解:根据题目所给图,考查天体的判定、天体系统的层次。图中所给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是目前级别最低的,属于太阳系,属于银河系,A、B错;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嫦娥四号已发射成功,地球大气层之外,在一定轨道上运转,属于人造天体。
    故选:D。
    2. 【分析】
    嫦娥四号在登月过程中,重力、宇宙辐射和太阳辐射、发生变化,嫦娥四号在月球表面会受到昼夜温差的影响,不利于机械设备的运转。
    该题主要考查月球表面地理环境知识,分析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即可。
    【解答】
    解:月球没有大气层,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月球的一个昼夜就是农历中的一个月(平均29.5天),昼、夜时间达半个月,月昼温度很高,月夜温度很低,昼夜温差大,会影响设备运转;高温会影响设备不会影响飞行速度,A错;
    极光是由太阳风和地球磁场中的高能粒子与高层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相互撞击所产生的气体发光,月球没有大气,没有极光,B错;
    嫦娥四号上的月球车配置两种能源系统,一是两翼的太阳能面板,可在白天时进行发电。二是钚238同位素温差发电器(核电池),发电的同时提供源源不断的热量,以抵抗月球上最低零下196℃的低温。D错。
    故选:C。
    3. 【分析】
    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即可。
    【解答】
    解:嫦娥四号从发射到进入奔月轨道前,依次穿越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A错D对;
    在运行途中,会受到太阳活动时大量带电粒子流的影响,B错;
    飞行途中,大气的温度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C错。
    故选:D。
      
    50~51.【答案】D、A

    【解析】
    1. 【分析】
    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本题以大气的垂直分层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解答】
    解: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有臭氧层,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称作地球生命的保护伞C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能反射短波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D符合题意。
    故选:D。
    2. 【分析】
    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厚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大气温度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分层以及各层的特点。掌握相关知识结合图象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
    解:根据大气分层可以判断A层为对流层,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大气对流上升时,温度降低,易成云致雨,所以①②正确。
    故选:A。
      
    5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臭氧层的作用,属于基础题,根据课本内容即可解答。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处,臭氧含量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不同;太阳辐射的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裨益。由于大量使用制冷设备释放氟利昂,导致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危及动植物的健康。

    53~55.【答案】B、D、C

    【解析】
    1. 【分析】
    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解答】
    解:平流层的高度大约为自对流层顶(平均约12千米)到50-55千米;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为距地面39044米,故在平流层内。
    故选:B。
    2.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垂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并且需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
    解:距地面39km的高度处于大气层的平流层,对流层的温度由地面向高空降低,平流层的温度向高空升高;所以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先降低后升高。
    故选:D。
    3. 【分析】
    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垂直分层以及各层的特点,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即可。
    【解答】
    解:根据大气分层可知,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所以距地面39千米的高空为平流层,平流层水汽杂质含量很小,A错;
    对流层中天气变化较大,但离地面近,不是鲍姆加特纳配备特制宇航服的原因,B错;
    39千米处的大气层氧气含量少,缺氧会导致昏迷,故宇航员要配备特制宇航服,C对;
    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温,但此次活动是从平流层下跳,对此次活动影响不大,D错;
    故选:C。
      
    56.【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导航系统、移动电话等通过无线电进行通讯,会出现突然的失灵,③正确。
    太阳活动会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②正确。
    太阳活动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不是地球上所有地区都能够出现极光,①错误。
    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状况是由于昼夜长短变化所致,与太阳活动无关,④错误。
    故选:C。

    57~58.【答案】C、C

    【解析】
    1. 【分析】
    大气垂直分层自下往上共分为三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臭氧层位于平流层22-27千米处,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导致大气增温。
    本题以新技术试验双星发射升空为载体,考查卫星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从图文中获取信息结合课本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
    解:大气垂直分层共分为三层:Ⅰ层对流层,Ⅱ层平流层,Ⅲ层高层大气,其气温变化趋势为:Ⅰ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Ⅱ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根据这三层中气温的变化范围及臭氧层所在位置得出C项正确。
    故选:C。
    2. 【分析】
    大气垂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高层大气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考查大气层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
    【解答】
    解:Ⅰ是对流层,空气垂直运动为主,A错;
    Ⅱ是平流层,大气中云、雨、风等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在对流层,B错;
    对流层底部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所以C正确;
    电离层在Ⅲ层不是Ⅱ层,D错。
    故选:C。
      
    59~61.【答案】D、C、C

    【解析】
    1. 【分析】
    八大行星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第二类是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第三类是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太阳系构造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解答】
    解: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都属于类地行星,木星属于巨行星。
    故选:D。
    2. 【分析】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点。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
    【解答】
    解:A、八大行星赤道面和黄道面的夹角各不相同,故错误。
    B、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故错误。
    C、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具有近圆性,故正确。
    D、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近乎在同一平面,具有共面性,故错误。
    故选:C。
    3. 【分析】
    地球大气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主要通过反射、散射和吸收产生影响;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主要通过大气逆辐射产生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大气层的作用,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解答】
    解:A、地球大气层通过削弱太阳辐射,通过大气逆辐射对地面保温,减少昼夜温差,有利于生命的生产和繁衍,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地球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具有生命呼吸的大气,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地球大气层不可能导致宇宙射线向南北两极偏转,观点错误,故符合题意。
    D、地球大气层通过反射、散射和吸收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63.【答案】A、D

    【解析】
    1. 【分析】
    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
    本题以干洁空气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干洁空气成分表特点。
    【解答】
    解: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百分之78.1;氧气占百分之20.9;氩气占百分之0.93,故①为氮气。
    故选:A。
    2.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大气垂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高层大气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
    本题难度较大,通过表格数据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解答】
    解: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通过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A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臭氧能吸收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避免地球上的生物受到过强紫外线的伤害,所以臭氧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D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64~65.【答案】C、B

    【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挡风玻璃脱落时飞机所在的大气层,旨在考查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熟记地球大气垂直分层是解题的关键。
    由材料信息可知,飞机的挡风玻璃在脱落时飞机是在9800米的高空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2千米,因此可知该高度属于对流层,因此可知挡风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对流层,C正确。


    2. 
    “被风挡玻璃砸伤”几乎不是机长迫降面临的困难,①错误;当飞机的挡风玻璃脱落时为9800米的高空,飞机内的温度是非常低的,机内温度过低是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②正确;挡风玻璃脱落,进入飞机内的湍急气流会使得飞机产生剧烈的颠簸,可知飞机颠簸强烈是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③正确;太阳辐射强和飞机的迫降没有关系,④错误。B正确。

    66~68.【答案】A、C、D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读图并联系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解答。
    【解答】
    对流层低纬厚度约17~18千米,中纬厚度约10~12千米,高纬厚度约8~9千米;平流层高度为自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据图示的纵坐标分析大气层的高度位置可判断,该大气层为平流层,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故CD错误;平流层顶部有臭氧层分布,因臭氧吸收紫外线使气温升高,但平流层底部缓慢升高,故②曲线不符合故,①曲线符合,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2. 【分析】 
    本题考查平流层气温变化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记忆平流层气温变化的原因。 
    【解答】
    通过上题分析,该层为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主要由于该层大气的上部有臭氧层,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平流层温度升高,故C正确;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与地面辐射、CO2气体、人类活动基本无关,故ABD错误。
    ​​故选C。 

    3. 【分析】
    本题考查气候的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全球变暖的基本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
    ​​通过上题分析,图示大气层为平流层,而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故A错误;由于平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故不利于对流运动,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故B错误;该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上部热下部冷,故C错误;读图,平流层顶部气温大约为0°C,底部气温约为-55°C,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55℃左右,故D正确。
    故选D。  
    69~71.【答案】A、C、D

    【解析】1. 图示①为对流层,由于对流层大气距离地球最近,受地球重力影响最大,大气的密度最大,水汽、固体杂质和干洁空气等物质主要集中在该层。
    2. 高层大气在80-500千米高空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图示③为高层大气,故选择C
    3. 读图可知,①为对流层,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因此对流层随海拔高度上升,温度降低,A错误;②层为平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对流层,B错误;③层为高层大气层,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适合飞机飞行,C错误。故选择D

    7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干洁大气的组成和作用。二氧化碳可以吸收地面辐射而使得气温升高;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干洁空气的成分;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是二氧化碳;臭氧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故B选项叙述错误。

    73~75.【答案】C、A、D

    【解析】1. 
    大气的平流层由于上热下冷,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的飞行安全,因此飞机主要在平流层飞行,C选项正确。
    2. 
    飞机的飞行尾迹是指由飞机引擎排出的浓缩水蒸气形成的可见尾迹,是排放出的水汽在高空遇冷凝结形成的云,A选项正确。
    3. 
    民航客机尾迹是由飞机排放出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云,若飞机在平流层飞行,由于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尾迹在天空中停留的时间就会长一些;而若在对流层,由于大气对流旺盛,尾迹停留的时间就较短。另外,若大气的温度较高,湿度较小,尾迹就会很快蒸发而消失;但若大气的温度较低,湿度较大,则尾迹蒸发就较慢,尾迹也会长时间停留。故影响民航客机尾迹在天空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大气的温度、湿度和运动状态。


    76~77.【答案】C、C

    【解析】1. 
    英国“维珍银河飞船”飞到了“太空边界”,最终到达海拔82.7千米的高空,随后下降,落回地面。结合图示气温曲线,飞船下降过程中依次经过了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递增递减递增,C选项正确。
    2. 
    图中层是对流层,随纬度增加而变薄,A选项错误;大气层划分的依据是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B选项错误;层大气位于大气圈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C选项正确;层是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有利于飞机飞行,D选项错误。


    78~79.【答案】C、B

    【解析】1. 
    图中显示在60°S—80°S地区臭氧总量随年份的推移递减,其中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C对。而最大值所在位置北移,A错;臭氧总量并不完全随纬度增高而递减,B错;臭氧总量与CO2浓度无关,D错。
    2. 
    臭氧可以强烈吸收紫外线,若臭氧总量减少,会使得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平流层因臭氧吸收的紫外线减少,气温有所下降,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酸雨的形成与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酸性气体有关,C选项错误。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地面吸收的热量会增多,从而使得地面的温度升高,地面辐射强度也会相应增强,D选项错误。


    80~81.【答案】B、D

    【解析】1. 
    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国的中长跑运动员成绩优秀,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地处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有适宜的缺氧环境。
    2.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适宜的缺氧环境是建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基地的有利条件,而云南为高原地形,缺氧环境适宜,故D选项正确。


    82~83.【答案】B、D

    【解析】1. 
    气温垂直递减率为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从图中找出不同高度的实际温度,算出两个高度的气温差,再除以高差,就求出实际气温递减率,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对比,就可找出正确答案。图中近地面气温为20 ℃,3000米处气温约为-15 ℃,则气温递减率约为1.17 ℃/100米,故高于垂直递减率;而3000~6000米处和6000米以上的曲线倾斜程度大于3000米以下,故推算出3000~6000米处和6000米以上气温递减率高于1.17 ℃/100米。综合可知,B选项符合题意。
    2. 
    对流层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要使飞机平稳飞行,必须使大气保持平流运动,要想具备这一条件,就要保证高空某处实际气温接近或高于该处理论气温。读图,计算比较:图中5000米高空处理论气温应为-10 ℃,而实际气温约为-30 ℃;图中5000米高空处理论气温应为-15 ℃,而实际气温约为-20 ℃;图中5000米高空处理论气温应为-10 ℃,而实际气温约为-25 ℃;图中5000米高空处理论气温应为-20 ℃,而实际气温也约为-20 ℃。故图中大气对流旺盛,不利于飞机飞行,图气流相对平稳,飞机可在5000米高空平稳飞行。


    84~85.【答案】C、D

    【解析】1. 
    四幅图中Ⅰ、Ⅱ、Ⅲ层分别对应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臭氧层位于海拔22~27千米处,位于平流层中,并且平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对流层顶部气温降至-60 ℃,故C选项正确。
    2. 
    Ⅰ层为对流层,对流运动强烈,飞机受气流影响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但在某一高度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逆温现象。Ⅱ层为平流层,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因此天气晴朗;平流层虽有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但仍有大量紫外线可损伤皮肤。故D选项符合题意。


    86.【答案】A

    【解析】在飞机上看到的“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是对流层,大气运动特点是对流运动显著,A选项正确。

    87~89.【答案】B、B、A

    【解析】1. 
    本题组以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为情境,以简洁的文字为呈现方式,突出考查对流层大气组成与其他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升地理思维。本题转换角度设问与大气圈相关的内容,突出考查学生对大气圈的掌握程度,突出第一章第四节中的大气圈内容与本节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知识体系,提升地理思维。
    2. 
    本题以资料中出现的“水汽和杂质”为切入口,突出考查水汽和杂质的作用,强调水汽和杂质与对流层云雨形成、气温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为学习第二节的内容奠定基础。
    3. 
    本题设问对流层气温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对流层大气成分、气温、大气运动、人类活动等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死记硬背对流层特点的学习方法。


    90~91.【答案】D、C

    【解析】1. 
    本试题以电离层相关文字材料和流星图片为情境,结合第一章第一节天体的相关知识为背景材料,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本题以电离层有“地球高空的镜子”之称为切入口,考查电离层在大气中的位置(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
    2. 
    设问图中天文现象发生的位置(在80—120千米的高空,多数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会燃烧,成为我们夜晚看到的流星),进一步思考大气层对地球的保护作用,突出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92.【答案】(1)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下降快(气温低);③;
    (2)①;
    (3)B;
    (4)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洁净(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5)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

    【解析】(1)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下降快(气温低),因此容易形成霜。与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密切相关。
    (2)山东烟台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结合图可知①为该作用。
    (3)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因为没有大气层,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即②强,③弱。
    (4)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洁净(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较同纬度地区强。
    (5)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

    93.【答案】(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2)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3)B;臭氧吸收紫外线。
    (4)A;B;平流层底部冷,上部热,空气稳定。
    (5)C;无线电短波。

    【解析】(1)根据图片,A为大气层的最底层,为对流层;B为中间一层,为平流层;C为最上一层,为高层大气。
    (2)对流层空气主要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因此随着离地面距离增加,气温逐渐降低。
    (3)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对应图中的B层,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因此臭氧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4)对流运动显著的是对流层,对应图中的A层;适合飞机飞行的是平流层,对应图中的B层,原因是平流层气温上热下冷,不易出现空气的对流,空气稳定。
    (5)太阳活动会产生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时会扰动地球高层大气,对应图中的C层中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94.【答案】(1)CO2 
    (2)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3)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研发新型制冷设备,控制氟氯烃的排放。

    【解析】(1)本题考查与全球变暖有关的大气成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与全球变暖有关的大气成分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所学知识,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加剧。
    (2)本题考查臭氧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大气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由材料可知,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减少其对地球生物的伤害。
    (3)本题考查针对全球变暖和臭氧遭破坏采取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针对全球变暖和臭氧遭破坏采取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针对以上问题,可采取节能减排,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植树造林,研发新技术,减少氯氟烃的生产等措施。

    95.【答案】(1)飞机位于对流层之上的平流层。判断理由:云层主要出现在大气的对流层,对流层之上是平流层,飞机飞行在云层之上。
    (2)流星  空气密度很小;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再升高。
    (3)云  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


    【解析】第(1)题,基于图像信息,设问飞机所在的大气垂直分层位置,并说明判断理由。设问角度新颖,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字、图像信息;该题设计为简答题,突出培养和训练学生使用规范的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第(2)题,设问乙图中的天文现象及其所在大气层的主要特点,突出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运用。第(3)题,在读图判断天气现象的同时,设问该天气现象的形成过程。虽然设问切口较小,但也属于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运用。地理过程向来是地理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此设问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平时学习时要重点关注地理过程,在积淀中突破地理学习的难点。

    96.【答案】(1)随着海拔的升高,含氧量比降低;海拔低(2000米以下),含氧量比降低较快;2000米以上,含氧量比降低较慢。
    (2)地势平坦开阔,便于运动员奔跑  高  升高  减小  减少  减少  高
    (3)海拔符合高原训练基地的最佳海拔要求,都在1800~2400米之间,同时各训练基地还有一定的高度差异,便于运动员含氧量的最优化与多样化训练;纬度比较适中,都位于北温带,且有一定的纬度差异,适宜不同季节、不同气温条件下的最优化、多元化训练等。
    (4)随着海拔的升高,氧气含量越来越低;在更高海拔地区训练,含氧量过低,超过了人体的最大耐受力,反而使运动员的整体表现下降。


    【解析】第(1)题,基于读表格信息,归纳海拔与含氧量比之间的关系,在考查学生获取表格信息的同时,也为后面的问题奠定基础。表格信息的获取,既要关注整体的变化趋势,也要注意变化速度的差异。第(2)题,基于平原地区运动员到高原地区训练,以提高比赛成绩这一现实问题,设问平原与高原对中长跑运动的具体影响,学以致用。为了降低难度,本题设计为填空题,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地理综合思维。第(3)题,在了解我国部分高原训练基地的基础上,分析这些高原训练基地的突出优势,在考查学生多角度、多层次阅读表格信息的同时,感悟我国体育事业的突出成绩, 提高民族自豪感。从横向表头看,一共有5个高原训练基地,数量较多,可以基于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基地。从纵向表头看,有各基地的海拔和经纬度信息;整体看,各基地的海拔都符合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但5个基地的海拔也有差异,这就为多元化的训练提供了可能。从热量带看,5个基地都位于北温带,而温带地区气候的季节变化大;从海陆位置看,既有深居内陆的基地,也有靠近沿海地区的基地,类型多样,可以满足不同训练的要求,实现训练的最优化。第(4)题,进一步开阔思路,设问海拔与运动员训练之间的关系,训练地理辩证思维,提升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97.【答案】(1)氮气  生物体
    (2)21  蓝藻  太古  元古  生命
    (3)二氧化碳  0.038  AC
    (4)甲烷  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解析】第(1)题,设问体积分数最大的干洁空气成分,属于基础性设问。读表可知,氮气体积分数最大,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第(2)题,转变设问角度,在设问氧气体积分数,突出表格信息获取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地球的历史中有关氧气的重点内容,设问地球形成之初氧气的来源与出现时间(太古宙时期出现了蓝藻,其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体现知识之间的关系,强化知识的积淀;最后设问氧气的作用: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第(3)题,再一次转变设问角度,首先关注地球的历史一节中,大气形成之初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等,其中二氧化碳是如今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再进一步读表获取目前该成分的体积分数,联系地球的历史相关内容,感知该成分的演变趋势;最后设问二氧化碳的作用: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它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第(4)题,设问“其他”的干洁空气成分构成,关注知识的广度。

    98.【答案】(1)对流  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在低纬度地区为17—18千米,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千米。
    (2)水汽  杂质  对流  降低
    (3)瀑布  CD


    【解析】本题以一幅精美的、独特的彩虹摄影作品为情境,设问与彩虹形成相关的对流层知识,强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开阔见识,感知大气现象之美。第(1)题,基于形成彩虹的物质条件“水滴”,设问“水滴”所在的大气层(对流层),及该大气层高度与纬度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对对流层高度特点(因纬度而异,在低纬度地区为17—18千米,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千米)的掌握情况。第(2)题,基于彩虹出现的时间特点(雨后),以形成“雨”的过程为线索,突出考查“雨”的形成与对流层大气成分、气温变化、大气运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强调对流层的突出特点。第(3)题,基于图片中彩虹的特殊性(几乎呈环形),设问其形成的可能原因,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了降低难度,本题设计为选择题。

    99.【答案】(1)行星  地球
    (2)高层大气“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近地点 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的椭圆轨道上运行。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这个高度可以看作是地球大气的上界,而“东方红一号”卫星最远在3000千米高空之内,依然属于高层大气。
    (3)电离  高层大气


    【解析】第(1)题,设问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相关的第一章天体的内容。第(2)题,设问“东方红一号”卫星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并说明判断依据,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文字信息的能力(运行轨道与地球的距离),再与地球大气层的高度相结合(地球大气的上界,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判断其所在的大气层。第(3)题,基于“东方红一号”卫星向地球发射信号这一现实问题,设问高层大气中电离层的特点(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是问题与知识点的自然结合。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答案】A、B, 【分析】,【答案】C、C、A,【答案】C、C、D,【答案】C、C,【答案】D、A,【答案】D、D、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当堂检测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巩固练习,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6题,10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