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三节第1课时化学与环境保护、绿色化学分层作业基础练习(2)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人教版2019)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1834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八章第三节第1课时化学与环境保护、绿色化学分层作业基础练习(2)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人教版2019)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1834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八章第三节第1课时化学与环境保护、绿色化学分层作业基础练习(2)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人教版2019)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1834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第1课时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第1课时同步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3小题,非选择题,共6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八章第三节第1课时化学与环境保护、绿色化学分层作业基础练习(2)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人教版2019)
练习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气体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A.NO B.CO2 C.CO D.NO2
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据报道,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大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泼上汽油焚烧 B.倾倒入江河中
C.深埋于土壤中 D.碾压粉碎后再回收利用
3.下列气体中属于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是
A. B. C. D.CO
4.引起下列环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
B.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氯等会造成居室污染
C.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CO2和氟氯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
5.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为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C.开发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促进低碳经济
D.“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6.下列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一些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对于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无能为力
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C.21世纪,化学还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
D.化石燃料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又伴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
7.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8.化学与科技、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神舟十三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2020年我国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其太阳能电池帆板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硅
C.加大农药和化肥的生产和使用量,以提高粮食的产量
D.“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推进剂是液氢、液氧,氢能源既能再生,又不会污染环境
9.“碳中和”是指排放总量与吸收处理总量相等。下列措施不利于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A.加强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
B.加强植树造林和荒漠绿化
C.加大风、光、水电的投资
D.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
10.我国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与碳中和目标实现无关的是
A.将煤炭粉碎再燃烧
B.利用捕集废气中的
C.研发新型催化剂将分解成碳材料
D.将转化为等,实现资源化利用
11.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
B.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工业废气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
D.金属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可以使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12.在2021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B.积极进行垃圾分类
C.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13.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止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14.燃煤发电目前还是电力最重要来源。煤炭中硫元素在燃烧过程中容易转化为二氧化硫逸散空气造成环境污染。
(1)燃煤释放的二氧化硫随降水回地表,反应2H2SO3+O2=2H2SO4使雨水酸性___(填“增强”或“减弱)。
(2)某同学提出在煤粉中混入一定量的生石灰,可降低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生石灰(CaO)与二氧化硫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反应。
(3)含硫质量分数为1.6%的煤炭1000吨,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折合标况下的体积约为___L;若用生石灰吸收这些二氧化硫,理论上需要消耗CaO___吨。
15.稀薄燃烧是指汽油在较大空/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条件下的燃烧。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稀薄燃烧技术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稀薄燃烧时,常用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不能有效地将NOx转化为N2.不同空/燃比时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1)稀薄燃烧技术除能节约能源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填一项)。排放到大气中的NOx会导致酸雨、_______等环境问题(填一项)。
(2)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剂对NH3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
若控制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为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
(3)若某一催化剂能同时催化NH3等还原性气体与NOx的反应。将该催化剂分别用于催化还原含等物质的量NOx的两种气体:①纯NO气体,②汽车尾气。消耗NH3的物质的量较多的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
A.① B.② C.都有可能
16.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太原市从2020年10月19日至2021年3月31日开始实施机动车限行。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等,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和属于氧的_______(填“同素异形体”或“同位素”)。
(2)若测得太原市某日空气中含有1.5微克,则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目前我国城市新装修的房间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普遍超过国家标准,请列举其中的两种污染物:_______。
17.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会使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氯化,生成含氯化合物,而含氯化合物对人体有害,世界环保联盟即将全面禁止这种消毒方法。建议采用具有强氧化性的高效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二氧化氯极易爆炸,生产和使用时尽量用惰性气体稀释,避免光照、震动或加热。
(1)欧洲一些国家用氯酸钠(NaClO3)氧化浓盐酸来制取二氧化氯,同时有氯气生成,且氯气的体积为二氧化氯的一半,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浓盐酸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只有还原性 B.还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
(3)二氧化氯为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电子数表示)是氯气的___________倍。
(4)我国广泛采用将经干燥空气稀释的氯气通入填有固体亚氯酸钠(NaClO2)的柱内制得二氧化氯,表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和欧洲的方法相比,我国这一方法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
18.碳、氮、硫的化合物常会导致一些环境问题,科研工作者正在研究用化学方法来消除这些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1)空气质量预报主要是有关对空气形成污染的颗粒物及污染气体的报告。下列成分中不属于空气质量预报内容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可吸入颗粒物
(2)酸雨防治是全球性的难题,酸雨形成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取一份雨水样品,在常温下测定其不同时刻的pH如下表所示。
测试时间/h
0
1
2
3
4
雨水的pH
4.73
4.63
4.56
4.55
4.55
该雨水样品属于酸雨的依据是_______;若该雨水为硫酸型酸雨,则其放置过程中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随着汽车的广泛使用,其尾气排放也成为酸雨形成的重要原因。对汽车尾气处理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当参与反应的NO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该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用也可除去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生成两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物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当处理4.48L空气(折算成标准状况下,其中NO的体积分数为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19.(1)保持营养均衡,合理使用药物是人类健康的重要保证。
①人体内提供能量的主要营养物质为___________、糖类和蛋白质。
②维生素C能防治坏血病并具有还原性,验证维生素C有还原性可以使用淀粉溶液和___________试剂共同完成。
③咽喉发炎的病人可以使用药物___________(填“氢氧化铝”或“青霉素”),起到杀菌消炎作用。
④阿司匹林()在人体内可以水解为水杨酸()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酸味剂,具有解热镇痛疗效,写出其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当前环境问题,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光化学烟雾、有毒物质的污染等,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请用相应的字母填空:
①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
A.N2 B.CO2 C.SO2
②使臭氧层受到破坏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
A.氟氯代烷 B.H2 C.二氧化碳
③造成居室污染的气体是___________。
A.N2 B.CO C.CO2
④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
A.开发新能源 B.加速煤、石油的开采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NO有毒,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会造成酸雨,属于大气污染物,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无毒,不属于大气污染物,但是会造成温室效应,故B符合题意;
C.CO是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易引起空气污染,属于大气污染物,故C不符合题意;
D.NO2有毒,排放到空气中易引起空气污染,属于大气污染物,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2.D
【解析】
【详解】
A.泼上汽油焚烧,浪费能源,并产生污染性气体,故A不选;
B.倾倒入江河中,会造成水体污染,故B不选;
C.深埋于土壤中,会造成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故C不选;
A.碾压粉碎后再回收利用可节约资源,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同时减少污染,故选D;
答案选D。
3.B
【解析】
【详解】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而氮的氧化物能够形成光化学烟雾,答案选B。
4.C
【解析】
【详解】
A.重金属、农药对人体有害,难分解有机物会导致白色污染,都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正确;
B.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氯等,会造成居室污染,故B正确;
C.酸雨的形成是SO2、NO2引起的,与CO2无关,故C错误;
D.CO2和氟氯烃等物质都能造成温室效应,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故D正确;
答案选C。
5.B
【解析】
【详解】
A.碳纤维的成分为碳单质,为无机物,则“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正确;
B.生石灰是干燥剂,能吸水,但是不能吸收氧气,所以加入生石灰不能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故B错误;
C.开发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可以促进低碳经济,故C正确;
D.“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能提高空气质量,故D正确;
答案选B。
6.A
【解析】
【详解】
A.利用化学反应可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垃圾等污染物也可通过化学方法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进而解决环境问题,A错误;
B.因可以利用化学来解决能源、资源的开发及合理使用,能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并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B正确;
C.化学仍将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C正确;
D.化石燃料产生能量,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的自由,最终会枯竭,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污染,因此会导致环境问题,D正确;
故答案是A。
7.A
【解析】
【详解】
A.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CaO,可与SO2以及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减少废气中SO2的量,选项A正确;
B.空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低于10-5时可加速血液循环,令人产生兴奋的感觉,但高于此值则会对人体产生伤害,选项B错误;
C.酸雨pH<5.6,而非“5.6-7.0”,选项C错误;
D.含磷废水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应经处理后才能排放,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8.C
【解析】
【详解】
A.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
B.晶体Si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因此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是制造太阳能电池帆板材料的主要材料,B正确;
C.若为提高粮食的产量,而加大农药和化肥的生产和使用量,就会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及空气污染,C错误;
D.氢能源燃烧产物是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燃烧产物水又是生产燃料氢气的原料,因此氢能源既能再生,又不会污染环境,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强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会产生更多的CO2,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A选;
B.加强植树造林和荒漠绿化,能吸收大气中的CO2,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B不选;
C.加大风、光、水电的投资,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CO2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C不选;
D.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D不选;
故选:A。
10.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将煤炭粉碎再燃烧能加快燃烧速率,不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碳中和目标实现无关,故选A;
B.利用捕集废气中的,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碳中和目标实现有关,故不选B;
C.研发新型催化剂将分解成碳材料,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碳中和目标实现有关,故不选C;
D.将转化为等,实现资源化利用,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碳中和目标实现有关,故不选D;
选A。
1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只要按规定合理添加防腐剂,可以提高食物保存时间,因此食品加工可以添加防腐剂,但要注意在要求范围之内,故A错误;
B.掩埋废旧电池,会造成电解液流出,里面的重金属离子会对土壤造成污染,故B错误;
C.工业废气中的S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CaO反应生成CaSO3,故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故C正确;
D.镁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钠能和水反应,所以用泡沫灭火器,可以用沙子灭火,故D错误。
故选:C。
1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满足人们出行的目的,同时也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达到了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的目的,A不符合题意;
B.积极进行垃圾分类可以使垃圾资源化,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保护了环境,B不符合题意;
C.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但同时会造成农作物减产、害虫的滋生,同样也不利用环境保护,C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能够保护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13.D
【解析】
【详解】
A.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有利于“蓝天工程”的建设;故A正确;
B.实施绿化工程,大量植树造林,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也防治了扬尘的污染,故B正确;
C.机动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污染物,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了机动车尾气污染,有利于“蓝天工程”的建设,故C正确;
D.化石燃料的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故D错误。
故选:D。
14. 增强 化合 1.12×107 28
【解析】
【详解】
(1)亚硫酸为弱酸,硫酸为强酸,同浓度的硫酸的酸性大于亚硫酸;所以燃煤释放的二氧化硫随降水回地表,发生反应2H2SO3+O2=2H2SO4,使雨水酸性增强;
(2)生石灰(CaO)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3)含硫质量分数为1.6%的煤炭1000吨,则含有硫元素的质量为16吨,其物质的量为=0.5×106mol,根据硫元素守恒,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0.5×106mol,折合标况下的体积约为22.4×0.5×106=1.12×107L;若用生石灰吸收这些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根据反应关系可知:n(SO2)=n(CaO)=0.5×106mol,m(CaO)= 0.5×106×56=28×106g,即28吨。
15. 减少CO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 光化学烟雾(或破坏臭氧层) 溶液显色所需要的时间 A 汽车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CO和碳氢化合物,它们也可以还原NOx,则消耗氨气就少(或B,汽车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NO2,多消耗NH3;或C,汽车尾气中同时含有CO、碳氢化合物等还原性气体和NO2等氧化性气体,二者相对含量的不同可导致消耗NH3的增多或减少)
【解析】
【详解】
(1)因燃油气燃烧过程中可产生对空气有污染的CO、NOx、碳氢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结合“空/燃比”的含义和题图可以推知,增大“空/燃比”可以减少CO、碳氢化合物的排放从而减少污染,根据课本知识可推出排放到大气中的NOx可导致酸雨及光化学烟雾(或破坏臭氧层)而引起环境污染。故答案为:减少CO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光化学烟雾(或破坏臭氧层);
(2)因实验目的是探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而从所给的探究步骤中,有滴有酚酞的稀硫酸(该溶液为无色),所以肯定是利用NH3与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作用显红色的快慢来检测催化性能。只要记录显色所需时间即可。故答案为:溶液显色所需要的时间;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原则可推知,若汽车尾气中会有一定量的CO和碳氢化合物,因它们也可以还原NOx,则所消耗氨气就少;若汽车尾气中含NO2,则因NO2也可氧化NH3,则消耗的氨气就多。故答案为:A;汽车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CO和碳氢化合物,它们也可以还原NOx,则消耗氨气就少(或B,汽车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NO2,多消耗NH3;或C,汽车尾气中同时含有CO、碳氢化合物等还原性气体和NO2等氧化性气体,二者相对含量的不同可导致消耗NH3的增多或减少);
16. 、 同素异形体 甲醛、苯
【解析】
【详解】
(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和是氧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属于氧的同素异形体;
(2)的物质的量为;
(3)甲醛和苯是我国城市新装修的房间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较大的两种污染物。
17. 2NaClO3+4HCl(浓)=2ClO2↑+Cl2↑+2NaCl+2H2O B 2.63 2NaClO2+Cl2=2NaCl+2ClO2 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解析】
【详解】
(1)根据原子守恒可知,一定还有水和氯化钠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O3+4HCl(浓)=2ClO2↑+Cl2↑+2NaCl+2H2O。
(2)根据方程式可知,盐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做还原剂。同时还有氯化钠生成,所以盐酸还起酸性的作用,故选B。
(3)71 g氯气的物质的量是1 mol,在反应中得到2 mol电子。而71 g二氧化氯的物质的量约为1.052 mol,在反应中得到5.26 mol电子,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电子数表示)是氯气的2.63倍。
(4)由由化合价分析,NaClO2氯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ClO2,氯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1价氯,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另外一种生成物是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O2+Cl2=2NaCl+2ClO2,由于生成的二氧化氯中不含氯气杂质,和欧洲的方法相比,我国这一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对环境污染较小。
18. c pH小于5.6 或 0.008
【解析】
【分析】
(1)二氧化碳没有毒,不是空气质量预报的内容。
(2) 硫酸型酸雨主要由二氧化硫引起的,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进而被氧化为硫酸。
(3)用氨气还原氮氧化物,达到两种有污染的气体转变为无毒的气体,符合绿色化学的环保理念。
【详解】
(1)不是空气质量预报的内容,故选c;
(2)①当雨水的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第三节 醛酮第2课时同步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3小题,实验题,共5小题,推断题,共1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3第三节 醛酮第1课时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3小题,非选择题,共6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1课时课后复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3小题,非选择题,共6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