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爆炸的含义。
2.了解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过程与方法】
能合理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逐步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爆炸的含义;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防火、防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氢气在点燃前要验纯,是因为不纯的氢气燃烧容易发生爆炸,有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爆炸方面的知识。
二、推进新课
1.爆炸
[过渡]可燃物具备了燃烧的条件后,能急剧地燃烧,在空间有限时就可能会发生爆炸,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投影展示]
[归纳总结]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做爆炸极限。(介绍几种常见气体的爆炸范围)
[提出问题]可燃性气体可能发生爆炸,面粉、煤粉等粉尘也能发生爆炸吗?
[投影展示]实验7-2。
[实验现象]当面粉比较均匀地弥散于金属罐中时,就会发生爆炸,将塑料盖掀起。
[归纳总结]粉尘爆炸的实验说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特别提醒]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有些爆炸(如汽车轮胎爆炸、暖水瓶爆炸等)是物理变化。
2.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注意事项
[过渡]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面粉厂附近是要严禁烟火的。为了使警钟长鸣,同学们对一些易燃物和一些易爆物的安全问题要时刻提高警觉性。为了防止火灾以及爆炸事故的发生,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会经常看到以下图标。
[投影展示]
[归纳总结]讲解这些图标所表示的含义。
[讨论交流]根据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认为,还有哪些场所应该贴一些防火图标呢?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一、爆炸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一定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反思◇
鉴于学生对燃烧与爆炸的现象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探究爆炸的奥秘,并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优质第2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