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专练: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专练: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健康人的肠道里包含有益菌(益生菌)、有害菌和条件致病菌等3种细菌,这些细菌按一定比例存在,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致病菌的过度繁殖,调整人体防御机制以对抗入侵的病原体。益生菌对维持菌群平衡、防止因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有积极作用,适量补充益生菌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肠道疾病发生,增强肠道抵抗力。但是,人体长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产品,会促使肠道功能逐步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久之,人体肠道便会产生依赖性,医学上称之为“益生菌依赖症”。 ① ,人就将终生依靠和使用人工合成的口服益生菌产品来维持生命的健康状态。此外, ② ,因为不同年龄层所需要的益生菌数量是不同的。
益生菌只有“活的”才益生,且生存条件要求较高,也并非多多益善, ③ 。一般情况下,如果饮食结构合理,那么人们能从正常饮食中摄取所需营养;如确实需要补充,应该在医师或营养师指导下服用,千万不能盲目滥用,以免后患无穷。
1.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根据文段信息,给“益生菌”下定义,不超过50字。
【答案】1.①一旦(如果)患上“益生菌依赖症”;②补充益生菌数量要根据不同年龄来设计;③因而(因此)无需(不能)盲目补充。
2.益生菌是一种存在于健康人肠道里维持菌群平衡,能一定程度预防肠道疾病发生,增强肠道抵抗力的有益细菌。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文“人就将终生依靠和使用人工合成的口服益生菌产品来维持生命的健康状态”可知,这是对人们患上“益生菌依赖症”危害的阐述,所以前文可填入“一旦(如果)患上‘益生菌依赖症’”。
第二空,根据后文“因为不同年龄层所需要的益生菌数量是不同的”可知,这是对前文出现现象的原因的解释,据此可推测前文说的结果是:人们没有根据不同年龄来补充益生菌,据此可填入“补充益生菌数量要根据不同年龄来设计”。
第三空,横线后文分析了两种需要补充益生菌的情况,根据最后“千万不能盲目滥用,以免后患无穷”可知,前文应该说的是盲目滥用的后果,据此可填入“因而无需盲目补充”。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
对“益生菌”的介绍集中在第一段的一、二两句中,可结合第一段的一、二两句来给“益生菌”下定义。
根据“健康人的肠道里包含有益菌(益生菌)、有害菌和条件致病菌等3种细菌”,“益生菌对维持菌群平衡、防止因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有积极作用”,可提取出主干句“益生菌是一种有益细菌”。
根据“健康人的肠道”“对维持菌群平衡、防止因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有积极作用”“适量补充益生菌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肠道疾病发生,增强肠道抵抗力”,可提取出益生菌的一些特点:存在于健康人的肠道,能维持菌群平衡,能预防肠道疾病发生,增强肠道抵抗力。
然后把益生菌的这些特点换成定语的形式,放到主干句中即可,注意放置的位置和字数要求。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际滑雪联合会要求,运动员在赛道受伤,医疗救援人员必须在4分钟内滑雪到达现场。除去清空赛道的时间,赶往现场的时间只有1分多钟。所以,滑雪医生不仅要具备在极端条件下诊治伤员的能力, ① 。2018年,40多名医疗技术过硬、滑雪技能近乎专业水平的医生,组成了中国第一支滑雪医疗保障军团。
在陡峭的雪道上,医生需要背着约10公斤重的医疗包滑行至事发地点,把伤员固定住并防止自己摔倒。医生要学会在南山滑雪专业赛道熟练滑行,更要学会在赛道上 ② 。有时坡度太大,医生靠滑雪技术根本停不下来,就得靠直升机上的绳索把医生及时“定准”在雪道上。
在极端天气下, ③ ,不然手冻僵就无法进行医疗操作了。奥运赛场上的医疗条件有限,面对伤员,滑雪医生必须在短短几十秒内,做完伤检、判断、汇报,并快速完成包扎、处理和转运等工作。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根据上述材料,为滑雪医生写一段颁奖辞。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力求有文采,不超过60字。
【答案】3.①还要具备近乎专业水平的滑雪技能 ②随时停住 ③滑雪医生要快速救治伤员
4.雪道飞驰,滑雪急救,他们——滑雪医生,用专业技能保驾护航,用医者仁心守护生命。
【解析】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句“不仅”可知,前后两句之间是递进关系;再根据“医疗救援人员必须在4分钟内滑雪到达现场。除去清空赛道的时间,赶往现场的时间只有1分多钟”和后面“医疗技术过硬、滑雪技能近乎专业水平的医生”等信息,可知此处更强调医疗救援人员的滑雪技能,故补写内容为“还要具备近乎专业水平的滑雪技能”。
第二空,根据句中的“更”可知,该句和前后句之间是递进关系;再根据后面说的“有时坡度太大,医生靠滑雪技术根本停不下来,就得靠直升机上的绳索把医生及时“定准”在雪道上”,可知此处是说医生更要能在赛道上停住,所以补写内容为“随时停住”。
第三空,由后句中“不然手冻僵就无法进行医疗操作了”和“滑雪医生必须在短短几十秒内,做完伤检、判断、汇报,并快速完成包扎、处理和转运等工作”可知,此处是说医生救治伤员速度要快,可以补写内容为“滑雪医生要快速救治伤员”。
4.本题考查学生拟写颁奖辞的能力。
考生为滑雪医生写的颁奖辞,内容上要结合语段中“滑雪医生不仅要具备在极端条件下诊治伤员的能力,还要具备近乎专业水平的滑雪技能”“面对伤员,滑雪医生必须在短短几十秒内,做完伤检、判断、汇报,并快速完成包扎、处理和转运等工作”来写,赞美滑雪医生近乎专业水平滑雪技能和精湛快速救治伤员的专业医疗技术,赞美他们凭借医者仁心成为东奥赛道上滑雪运动员的生命守护神。
注意:至少使用一种修辞,语言要优美,有感染力,注意字数限制。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 ① ,均横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睡眠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等功能。
然而,目前27%的人睡不好觉,成年人一年内的失眠患病率高达57%, ② ,它本身是一种疾病,而且还不是小病,因为失眠有进一步引发高血压,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要想摆脱失眠,首先要营造睡眠氛围,避免情绪上的焦虑、紧张;其次,要形成睡眠规律,固定就寝和起床时间,培养生物钟,早睡早起,减少熬夜;第三, ③ ,运动是改善夜间睡眠的一大动力,同时应该避免晚上8点以后过量运动。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的语言具有科学严谨的特点,请结合材料具体举例说明。
【答案】15. 充足的睡眠 失眠不是睡不好觉这么简单 坚持适量运动
16.①列数字使语言更准确。“27%”“57%”分别指出目前睡不好觉的人的比率与成年人一年内失眠患病率,准确具体,实据更有说服力。
②用词严谨。“失眠有进一步引发高血压.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风险”一词强调了失眠诱发疾病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依据后文“睡眠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等功能”可知,三项健康标准除了“均横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应该还有“充足的睡眠”。
第二空,这是一句过渡句,依据前文“目前27%的人睡不好觉”,和后文“它本身是一种疾病,而且还不是小病”可知,“失眠”绝不是简单的“睡不好觉”。所以可填:失眠不是睡不好觉这么简单。
第三空,依据后文“运动是……”可知,这里强调“运动”。再结合“营造睡眠氛围”“形成睡眠规律”可知,所填句子应是动宾结构。所以可填:坚持适量运动。
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段语言特色的能力。
“目前27%的人睡不好觉,成年人一年内的失眠患病率高达57%”,选文列举“27%”“57%”等数字,准确严谨地指出目前睡不好觉的人的比率与成年人一年内失眠患病率,具有说服力。
“因为失眠有进一步引发高血压,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体现了选文语言具有科学严谨的特点。“引发高血压,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有很多,而“失眠”只是其中之一,所以选文使用“风险”一词,既强调了失眠诱发疾病的可能性,又准确严谨,因为失眠只是诱发疾病的可能性原因,而不是必然性原因。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从危害煤矿开采安全的瓦斯被人们成功开采之后,煤层气——煤系气的一种类型——产量逐年上升,其他类型的煤系气也陆续被人们发现、开采和利用。什么是煤系气呢?弄清楚煤系气之前,①______________。煤系是在一定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含有煤层或煤线,并具有成因联系的一套沉积岩系,通常由煤层、泥页岩、致密砂岩以及灰岩相互组合而成。煤系富含有机质,所以也被称为烃源岩。烃源岩经过一系列化学作用,在地质作用过程中②______________。煤系气就泛指赋存在煤系中以烃类气体为主的天然气,也被称为非常规天然气,③ 。所谓常规天然气,是由赋存在石灰岩中呈现出气体或者溶解于石油、地层水中的常规油气开发出来的天然气。
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聚集与开发模式图
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8.阅读“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聚集与开发模式图”,仿照画波浪线的内容,解释“非常规天然气”,不超过70个字。
【答案】7.①需要了解什么是煤系 ②产生大量的烃类气体 ③以区别于常规天然气(意思对即可)
8.示例:所谓非常规天然气,是指由赋存在煤层中的煤层气、致密砂岩储层中的致密气、泥页岩储层中的泥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开采出来的天然气。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前面说“弄清楚煤系气之前”需要了解什么。后面有“煤系”的解释,据此应填:需要了解什么是煤系。
第二空,前面说“烃源岩经过一系列化学作用,在地质作用过程中”产生什么,后面有“煤系气就泛指赋存在煤系中以烃类气体为主的天然气”,可见应该产生大量的烃类气体,据此应填:产生大量的烃类气体。
第三空,前面说煤系产生的是“非常规天然气”,后面又解释“常规天然气”,可见此处是补充解释,应填:以区别于常规天然气
8.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仿写句子的能力。
首先分析示意图,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常规天然气的构成,二是“非常规天然气”的构成。在“非常规天然气”的构成中,是有三个储存层,有三种气体,考生要找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示意图概括出“非常规天然气”的构成特点:一部分是“赋存在煤层中的煤层气”,一部分是“致密砂岩储层中的致密气”,还有一部分是“泥页岩储层中的泥页岩气”。
所仿写的句子是一种下定义的表达式:“所谓常规天然气,是……的天然气”。考生仿照此句式表达为:“所谓非常规天然气,是指……的天然气”。注意“天然气”前面的修饰语要加上“非常规油气开采出来”,以对应所仿句子“常规油气开发出来”。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截至4月中旬,疫情仍在高位运行,要想尽早结束本轮疫情,必须坚持① ,内防反弹切断传播。在外防输入方面,发现最早、控制速度最快、效果最好的措施就是② 在第一代病例时就发现并控制住。为此,要做好入境人员的隔离观察,以及涉及境外冷链或货物运输人员的每日监测,及时发现境外输入感染者、“物传人”以及继发的“人传人”。在内防反弹方面,③ 至关重要,每个人要深刻理解防疫工作的意义,积极配合防疫工作的举措,把常态化防控的个人措施落实到位。
在感染者早发现方面,及时发现每个感染者的传播链上的密切接触者,是早发现的重要措施。对于密切接触者的发现和管理,一要全,二要快。通过传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发现“时空伴随者”等方法,进一步进行风险排查,发现密切接触者。
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0.请对第二自然段 “感染者早发现的举措”进行概括。要求使用一个单句,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答案】9.①外防输入堵住源头 ②将境外输入的疫情 ③人们对防疫工作的理解和配合
10.感染者早发现的举措就是通过传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发现“时空伴随者”等方法,及时、全面、快速发现每个感染者的传播链上的密切接触者。
【解析】
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后面“内防反弹切断传播”“在外防输入”可知,本处可填“外防输入堵住源头”。
第二处,是说外防输入最好的措施肯定是将境外输入的疫情在第一代病例时就发现并控制住,所以本处可填“将境外输入的疫情”。
第三处,是在说内防反弹方面,根据后文“深刻理解防疫工作的意义”“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可知,需要人们的理解和配合,所以可填“人们对防疫工作的理解和配合”。
10.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之概括要点的能力。
本题是要对“感染者早发现的举措”进行概括,并且要求使用一个单句进行概括。
由原文“及时发现每个感染者的传播链上的密切接触者”可知,要“及时”。
由原文“对于密切接触者的发现和管理,一要全,二要快”可知,要“全面、快速”。
由原文“通过传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发现‘时空伴随者’等方法,进一步进行风险排查,发现密切接触者”可知,要“通过传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发现‘时空伴随者’”。
所以可以概括为:感染者早发现的举措就是通过传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发现“时空伴随者”等方法,及时、全面、快速发现每个感染者的传播链上的密切接触者。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试问谁不想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呢?特别是考试将近,考生只要吃下一块“记忆面包”,便可不费吹灰之力记住难背的课文、难懂的公式、难记的单词,那可真是一大妙事。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记忆力MAX的“天才大脑”呢?
记忆可以按其保持时间的长短, ① 。感觉记忆类似于知觉加工, ② ,大部分信息在这一阶段快速“流逝”。少部分信息得到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可以保持几分钟,并且指导大脑决策。随后其中一些重要的短时记忆被进一步加工,转化为长时记忆,可保存几天甚至几十年。
掌握最佳记忆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人在一天和一生中都存在最佳记忆阶段。记忆的最佳年龄是青少年时期,此时的记忆速度最快;而随着年龄增长,记忆速度虽有所下降,提取信息的能力却更强,也会转变为另一个优势。 ③ :有的人习惯于规律作息,记忆效率在上午八九点钟最高;有的人习惯于挑灯夜战,到了夜间思维才活跃兴奋。“一日之际在于晨”不见得人人适用,若是能找到自己的最佳记忆时间,就能事半功倍。
1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12.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1.①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②只能保持极短的时间③而一天中的最佳记忆时间却因人而异
12.①作者把记忆力比作面包,强调考生对超强记忆力的渴求;②运用比喻,使表达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接受。
【解析】
1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文“感觉记忆类似于知觉加工……少部分信息得到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随后其中一些重要的短时记忆被进一步加工,转化为长时记忆”可知,记忆按其保持时间的长短有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分,可以填: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第二空结合后文“大部分信息在这一阶段快速‘流逝’”可知,感觉记忆保持信息的时间非常短暂,可以填:只能保持极短的时间。
第三空前文讲“人在一天和一生中都存在最佳记忆阶段”,接着“记忆的最佳年龄是青少年时期,此时的记忆速度最快;而随着年龄增长”描述人一生中的最佳记忆阶段,接下来应该描述人在一天中的最佳记忆阶段,结合下文“有的人习惯于规律作息……有的人习惯于挑灯夜战”可知,人在一天中的最佳记忆阶段是因人而异的,这与人一生中的最佳记忆阶段不同,所以可以填:而一天中的最佳记忆时间却因人而异。
1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记忆面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面包本是食物,这里将记忆力比作面包,突出了考生对拥有超强记忆力的渴求。
“便可不费吹灰之力记住难背的课文、难懂的公式、难记的单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拥有超强记忆力的便捷,让人易于理解接受拥有超强记忆力的好处。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着中国人的粮食安全,对于农业现代化更是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把种子比作农业的“芯片”十分形象,芯片中有大量的晶体管, ① 。现代育种首先要把优良的基因发掘、鉴定出来,再把带有这些基因的材料进一步地杂交、分离、重组、筛选,也就是把对育种目标有用的基因重新“组装”,同时 ② 。近年来,世界各国育种技术发展迅速, ③ ,主要表现在提高产量、增强抗性、改善品质等方面。
经过多年持续攻关,我国种业科技水平稳步提升。以2021年为例,新品种创制与应用方面,成功选育出双抗高产小麦新品种“扬麦33号”;玉米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是基础创新研究方面的成果;关键核心技术开发方面,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开发出来。这些都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13.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4.请调整文中画波浪线部分,使之语序、句序合理,句式整齐,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3.①种子里有数以万计的基因;②把不利的基因淘汰掉;③对作物生产促进作用显著。
14.示例:基础创新研究方面,提出了玉米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关键核心技术开发方面,开发出新型基因编辑工具;新品种创制与应用方面,成功选育出双抗高产小麦新品种“扬麦33号”。
【解析】
1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前面把种子比作“芯片”,然后说“芯片中有大量的晶体管”,那么从句式上来说此空应当说“种子里有……”;再联系后文“把优良的基因发掘、鉴定出来”“把对育种目标有用的基因重新‘组装’”,这些都是对“基因”的利用,说明种子里有很多“基因”。据此可写“种子里有数以万计的基因”;
第二空,前面说的是对优良基因的发掘、鉴定、杂交、分离、重组等,最后把对育种目标有用的基因重新“组装”;然后用“同时”,说明内容应当是相对的,是对劣质基因的筛除。据此可写“把不利的基因淘汰掉”;
第三空,前面说育种技术发展迅速,后面说到了“提高产量、增强抗性、改善品质等方面”,说明这些技术确实促进了作物生产。据此可写“对作物生产促进作用显著”。
1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首先找出这段话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可以用“……方面”来表达。分析发现共有三个“方面”,“新品种创制与应用方面”“基础创新研究方面”和“关键核心技术开发方面”;
然后选用其中一组句子的表达方式,来修改其他两个句子。比如选用“新品种创制与应用方面,成功选育出双抗高产小麦新品种‘扬麦33号’”一句为参照句,可以看出“成功选育出双抗高产小麦新品种‘扬麦33号’”为动宾结构。依照这种表达修改其他两句,分别为“基础创新研究方面,提出了玉米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和“基础创新研究方面,提出了玉米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
最后调整这三个“方面”的顺序,按照一般逻辑顺序,应当先说“基础创新”,再说“核心技术”,最后说“新品种创制与应用方面”。
整理三个句子,使之语序、句序合理,句式整齐即可。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能够想象出失重的条件下会发生什么吗?在失重条件下,完全熔化了的金属液滴, ① ,冷却后可以成为理想的滚珠,而在地面上,用现代技术制成的滚珠,并不呈绝对球形,这是造成轴承磨损的重要原因之一。玻璃纤维是现代光纤通信的主要部件,但在地面上就不可能制成很长的玻璃纤维,因为还没等到液态的玻璃丝凝固, ② ,它就会被拉成小段,而在失重状态下的太空轨道上,就能制造出几百米长的玻璃纤维。在太空轨道上,还可以制成一种新的泡沫材料——泡沫金属。在失重条件下,在液态金属中通以气体,气泡将均匀地分布在液态金属中,凝固后就可以制成轻得像软木塞似的泡沫金属,泡沫金属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隔热性,可作轻质结构材料。此外,在太空中“悬浮冶炼”, ③ ,这样就避免了容器对材料的污染,可以获得纯度极高的产品。因此,在太空失重的条件下,会生产出地面上难以生产的一系列产品。
1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16.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5.①能呈现(形成)绝对球形;②受重力影响;③不需要使用容器(意思对即可)
16.①软木塞的“软”与泡沫金属的延展性相似;②木塞隔热,泡沫金属具有隔热性,二者相似;③软木塞很轻,泡沫金属也很轻,二者相似。(意思对即可)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根据后文“冷却后可以成为理想的滚珠” 可知完全熔化了的金属液滴可以形成滚珠;再根据后文“用现代技术制成的滚珠,并不呈绝对球形”可知完全熔化了的金属液滴形成的滚珠呈绝对球形,两个条件结合,此处可填写:能呈现(形成)绝对球形。
②根据前文“但在地面上就不可能制成很长的玻璃纤维”和后文“而在失重状态下的太空轨道上,就能制造出几百米长的玻璃纤维”,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有无重力;再联系“它就会被拉成小段”可知这是重力的作用,所以此处可填写:受重力影响。
③根据后文“这样就避免了容器对材料的污染”可知填写的内容和是否使用容器有关,紧承前句“在太空中‘悬浮冶炼’”,后面可填写:不需要使用容器(意思对即可)。
1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句中“软木塞”是喻体,“泡沫金属”是本体,比喻具有相似性,所以要分析软木塞和泡沫金属的相似性。注意提取“轻得像软木塞似的”一句中的三个关键词——“轻”“软”“木塞”。
首先,原句说“泡沫金属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延展性好,表明很“软”。因此软木塞的“软”,泡沫金属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二者相似;
第二,原句说“泡沫金属具有一定的……隔热性”,强调其“隔热”的特点;而“木塞”的作用就是“隔热”。因此软木塞隔热,泡沫金属具有一定的隔热性,二者相似;
第三,原句说“金属泡沫……可作轻质结构材料”,说明它 “很轻”,而“木塞”是用木质材料制成,体积不大,特点也是“很轻”。因此软木塞很轻,泡沫金属“可作轻质结构材料”也很轻,二者相似。
画线句以生活中常见的软木塞作比,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有助于读者理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 热点10 语言综合运用 (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热点10语言综合运用原卷版docx、热点10语言综合运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4、 中考字形通关专练(答案与解析版)2024中考语文冲刺专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惠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4 、中考字形通关专练(原卷版)2024中考语文冲刺专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