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三测-【考前15天·一天一测】2022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卷(全国卷专用)(解析版)

    第三测-【考前15天·一天一测】2022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卷(全国卷专用)(解析版)第1页
    第三测-【考前15天·一天一测】2022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卷(全国卷专用)(解析版)第2页
    第三测-【考前15天·一天一测】2022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卷(全国卷专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三测-【考前15天·一天一测】2022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卷(全国卷专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测-【考前15天·一天一测】2022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卷(全国卷专用)(解析版),共10页。
    地 理(第三测)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就是在西部地区发展数据中心,把东部地区的数据放到西部地区去计算和处理,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据此完成1—3题。
    1.“东数西算”中,影响“西算”的主导因素
    A.市场B.资源C.劳动力D.土地
    2.从“东数西算”的角度出发,下列产业最适合先向西部地区转移的是
    A.工业互联网B.远程医疗C.金融证券D.存储备份
    3.发布消息当日,与成都相比呼和浩特日出方位更
    A.偏南B.偏北C.偏东D.偏西
    【答案】1.B 2.D 3.A
    【解析】1.数据中心耗能巨大,目前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东部能源较为紧张,而西部地区有大量的富余低价电力,具备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在西部建立数据中心可以有效节约成本,B正确;相对于东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不够发达,算力需求不大,因此市场不是“西算”的主导因素,A错;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人口数量及素质都不具优势,C错;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在西部地区发展数据中心,土地成本较低,但仅有土地没有能源,一般不会布局“西算”,D与题意不符。故选B。
    2.受限于网络长距离传输造成的延时,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因素的影响,西部数据中心并不能满足所有算力需求。因此,西部数据中心主要负责处理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时间延迟要求不高的业务,D正确;而一些对网络时间延迟要求较高的业务,如: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则需要东部枢纽处理。两个地方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达到合作共赢。故选D。
    3.发布消息当日为2月17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东偏南,日落西偏南,且纬度越高,日出、日落偏南的角度越大。呼和浩特纬度比成都更高,日出方位更偏南,A正确,BCD错。故选A。
    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赢蓝天保卫战,2021年底,“天津港-平谷”海铁联运(如下图)首趟常态化班列搭载50个标准箱的物资抵达平谷,实现了海运、铁路与公路的无缝衔接,打通服务首都、辐射京津冀的智慧绿色物流新通道。据此完成4—6题。
    4.实现该班列常态化运行,主要是为了
    A.减少运输费用B.改善运输结构C.发挥交通特长D.增加货物运量
    5.该班列常态化运行能
    A.减少集装箱货车上路B.实现班列使用新能源
    C.提高交通沿线绿化D.缩短汽车运输路程
    6.“天津港一平谷”海铁联运成为绿色物流通道的根本原因是
    A.提高天津港运力B.方便人们出行C.促进平谷发展D.实现节能减排
    【答案】4.B 5.A 6.D
    【解析】4.据材料可知,“天津港-平谷”海铁联运,实现该班列常态化运行,一次就可以用铁路运输完成50个标准箱的物资运输,减少集装箱货车上路,改善运输结构,B正确;实现该班列常态化运行可以减少运输费用 、 发挥交通特长、增加货物运量,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目的,ACD错误。故选B。
    5.据材料可知,“天津港-平谷”海铁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行,是为了减少集装箱货车上路,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赢蓝天保卫,A正确;次班列并没有使用新能源,B正确;提高交通沿线绿化,与该班列常态化运行没有联系,C错误;该班列常态化运行能减少京津冀地区集装箱货车上路,对其他形式的汽车运输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A。
    6.“天津港一平谷”海铁联运,一次就可以用铁路运输完成50个标准箱的物资运输,减少集装箱货车上路,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成为绿色物流通道的根本原因是实现节能减排,D正确,提高天津港运力、方便人们出行、促进平谷发展与绿色物流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D。
    河流的凌汛现象在我国北方的河流经常出现。凌汛的开河分“文开河”和“武开河”。文开河是以热力作用为主形成的融冰开河。武开河是以水力作用为主形成的破冰开河。据此完成7—8题。
    7.与“武开河”相比,“文开河”
    A.上下游温差小B.历时的时间短C.冰冻融化速度快D.地势落差大
    8.凌汛的“武开河”
    A.开河的形势相对平稳B.凌汛弱
    C.河道水位下降缓慢D.凌(冰)块大
    【答案】7.A 8.D
    【解析】7.文开河是以热力作用为主形成的融冰开河。河道封冻后,河槽内水量较小。大地回春时,封冻的河流自然消融、冰质减弱,水位慢慢下降。“文开河”上下游温差小,A正确;河流逐段解冻开河,冰水安全下泄。“文开河”形势较为平稳,历时较长,BC错误;水位慢慢下降,地势落差小,D错误。故选A。
    8.武开河是以水力作用为主形成的破冰开河。在河道封冻期间由于上下游河段的温差大,上下河段的冰厚、冰量、冰塞都有差异。随着气温升高。上游河道先行解冻,而下段河道冰凌仍然固封,当上游下泄的水量突然增加,遇到下游的冰盖时,在水力作用下形成河道冰水齐下、水鼓冰开的现象。因此,“文开河”的形势相对平稳,A错误; “武开河”河道水位下降较快,C错误;“武开河”凌汛强,B错误;“武开河”凌(冰)块大,D正确。故选D。
    植被演替是指裸地,上植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长白山大约在800年前发生了大规模的喷发,使各坡向堆积了厚度不同的火山灰,迫使植被重新演替。据研究表明,火山灰侵蚀程度是植被演替滞后的关键。目前,长白山植被演替北坡已经进入中后期,东坡还处于初期阶段。下图示意长白山北坡、东坡植被分布剖面(甲图)及其亚高山区(海拔约2000米~2200米)的植被演替(图乙)。据此完成9—11题。
    9.对长白山火山灰起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A.流水B.风力C.冰川D.生物
    10.与东坡相比,目前北坡处于植被演替中后期阶段可能是因为北坡
    A.火山灰较厚B.降水较多C.光照较强D.坡度较陡
    11.预测未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分布上界将
    A.保持不变B.波动变化C.向上移动D.向下移动
    【答案】9.A 10.D 11.C
    【解析】9.由图甲看出东坡火山灰较厚,北坡火山灰较少,火山灰分布差异明显。长白山地处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降水丰沛。因此各坡向火山灰分布差异显著主要是因流水侵蚀作用强度的差异。东坡地势较平缓,流水的侵蚀最弱(最慢),残留火山灰分布面积最大,北坡侵蚀作用最强(最快),残留火山灰分布最少,A正确,由于北坡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均覆盖植被,地表土壤受风力侵蚀影响较小B错误;由于长白山海拔不高,不足以覆盖冰川,所以不是冰川侵蚀C错误;生物侵蚀的作用范围比较小,D错误。故选A。
    10.火山喷发,植被重新演替,两坡演替开始的时间是一致的,结合材料目前北坡已进入中后期,东坡还处于初期,说明北坡演替速度快于东坡。由图可知,长白山北坡比东坡火山灰较少,A错误;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更多,B错误;北坡为阴坡,光照强度较弱,C错误;火山灰容易受到外力侵蚀,在此过程中,火山灰成土母质具有不稳定性。在不稳定的火山灰成土母质上,土壤和植被发育较慢。由图可知北坡较东坡坡度陡,火山灰堆积少,成土母质更稳定,植被演替速度更快。东坡火山灰较厚,火山灰被侵蚀程度较强,所以导致土地基础不稳定,导致植被演替速度慢。选故D。
    11.结合长白山亚高山区的植被演替示意图,苔原带将演变为森林,从信息中可知长白山北坡处于中后期,还没有结束演替,可以推出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还未到达理论高度,所以岳桦林分布上界将上移。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6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渑池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34°36'N至35°05'N,111°33'E至112°01'E),北部与南部是丘陵区,中部是涧河盆地。该县的仁村乡南坻坞和北坻坞村的十里河川,以独特的自然环境生产坻坞小米,坻坞小米又称坻坞贡米。坻坞贡米营养丰富,口感俱佳,2010年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2年获“中原贡品”认证。近年来,仁村乡依托“坻坞贡米”品牌优势,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如今可达7000余亩。该乡积极引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力研发小米油、小米饼干、小米酒等深加工产品,把“小”谷子做成“大”产业。有专家提出,为发挥坻坞贡米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应在全县推广种植坻坞贡米。图示意渑池县仁村乡位置。
    (1)分析南、北坻坞村生产坻坞贡米的良好自然条件。(4分)
    (2)简述南、北坻坞村将“小”谷子做成“大”产业的基本途径。(6分)
    (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坻坞贡米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就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提出合理建议。(6分)
    (4)你是否赞同在全县推广种植坻坞贡米。请表明态度,并阐释理由。(6分)
    36.【参考答案】(1)南、北坻坞村位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和四面环山的盆地,空气清新,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2分)地表径流由周围山地汇入盆地,带来肥沃的土壤和灌溉水源。(2分)
    (2)筛选优质品种,优化种植技术,扩大坻坞贡米种植规模,提高产量和品质;(2分)引进科技加工企业,研发小米油、小米饼干、小米酒等深加工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2分)发挥“认证”产品优势,开拓销售渠道,扩大销售网络。(2分)
    (3)完善山区防护林体系,发挥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2分)减少旱涝灾害和水土流失的发生,为坻坞贡米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2分)形成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2分)
    (4)赞同。在全县推广种植坻坞贡米,可以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和销售量,(3分)使更多的农民增加经济收入,脱离贫困,解决温饱。(3分)
    不赞同。坻坞贡米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特有的农业历史条件下生产的品质上乘的农产品;(3分)全县自然条件,农业历史差异显著,一些地方难以生产出品质上乘的坻坞贡米;盲目扩大种植规模,会降低“认证”产品信誉,丢掉市场,社会经济效益下降。(3分)
    【解析】(1)由材料信息“渑池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34°36'N至35°05'N,111°33'E至112°01'E),北部与南部是丘陵区,中部是涧河盆地,该县的仁村乡南坻坞和北坻坞村的十里河川”可知,南、北坻坞村位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有利于小米的生长;涧河盆地四面环山,空气清新,周围高,中间低,地表径流由周围山地汇入盆地,冲积形成肥沃的土壤,同时河流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2)由材料信息“近年来,仁村乡依托“坻坞贡米”品牌优势,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如今可达7000余亩”可知,南、北坻坞村借助品牌优势,选育优良品种,提高种植技术,不断扩大“坻坞贡米”种植规模,提高当地“坻坞贡米”的产量和质量;“该乡积极引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力研发小米油、小米饼干、小米酒等深加工产品”可知,当地积极引进科技加工企业,研发小米油、小米饼干、小米酒等,对小米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发挥“认证”产品优势,开拓销售渠道,扩大销售网络,使“坻坞贡米”能够到达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
    (3)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渑池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部与南部是丘陵区,中部是涧河盆地,该县的仁村乡南坻坞和北坻坞村的十里河川”可知,要加强对当地山区防护林体系保护,让防护林发挥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发挥其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减少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从而为坻坞贡米的生长提供稳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持并提高当地土壤肥力,保证“坻坞贡米”丰收。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可从赞同和不赞同两方面业回答。赞同:在全县推广种植坻坞贡米,可以扩大坻坞贡米种植面积,提高产量,扩大销售量,提高市场竞争力,让更多的农民获得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不赞同。坻坞贡米是在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特有的农业历史条件下生产的品质优良的农产品;全县自然条件不一样,农业历史具有差异性,生产出坻坞贡米品质可能下降;盲目的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由于品质问题,可能会降低“认证”产品信誉,丢掉市场,导致社会经济效益降低。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寒冷干燥的极地大陆气团,形成于高纬冰雪覆盖的内陆地区,一般不会形成深厚的云层和强降水,但当极地大陆气团穿越温暖开阔水域时往往会形成很厚的降雪云带,在秋冬季大湖区下风向沿岸80千米范围内会形成间歇性暴风雪现象,称为大湖效应。北美五大湖水域面积广,水体储量大,垂直温差显著,湖泊降雪效应强。下图为美国俄亥俄州东北部1996年11月9日至14日降雪量分布。
    (1)简述图示区域降雪量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2)推测地形因素对图示区域低温的影响。(6分)
    (3)描述图中查尔顿地区降雪的形成过程。(6分)
    (4)观测发现冬季强风条件下该地区只能产生弱降雪,试分析原因。(6分)
    37.【参考答案】(1)降雪的空间分布不均衡;(2分)降雪带呈东北西南走向;(2分)查尔顿附近降雪量最大,向四周递减。(2分)
    (2)北部地势低缓,湖面广阔,利于冷空气南下;(2分)南部地势较高对冷空气阻挡作用强;(2分)冷空气滞留时间长。(2分)
    (3)秋冬季节北部的冷空气南下;(2分)越过湖面,补充大量水汽;(2分)在东南部水汽迅速上升,形成间歇性暴风雪。(2分)
    (4)风速大缩短风在湖面驻留的时间,热量补充少,垂直温差小;(3分)风速大水汽补充少,云层薄;风速大,降雪带推移速度快,降雪时间短。(3分)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的降雪空间分布不均匀;降雪量呈带状分布,降雪带由东北向西南延伸;降雪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查尔顿附近,向四周逐渐减少。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北侧为伊利湖,湖畔地势较低,湖面开阔,有利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南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部地区地势较高,对冷空气的阻拦作用较强;冷空气在该地停留时间较长,受冷空气影响时间较长,气温较低。
    (3)秋冬季节受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南下的冷空气势力较强;经过北方的伊利湖上方时,获得大量的水汽补给;受到南部地形的抬升作用,水汽在抬升的过程中,凝结形成降水,秋冬季气温较低,降水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降雪。
    (4)冬季强风条件下,经过伊利湖的时间较短,获得的水汽补给量较少,云层薄,降雪较少;冬季强风条件下,极地大陆气团在湖区停留的时间较短,获得的热量补给较少,垂直方向上气团的温度差异较小,对流运动较弱;冬季强风条件下,降雪带移动的速度较快,该地区受降雪带影响时间较短,降雪量较少。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12年,“美好安徽迎客天下”作为安徽旅游目的地品牌被推向市场,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天下奇绝的黄山美景、云烟缭绕的九华妙境、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婉转悠扬的黄梅戏、政通人和的大都市及相关的文化概念,大多仅仅依靠导游讲解、文字介绍、实物陈列等方式,让旅游者深刻理解和认知。下表是2022年安徽文化和旅游厅与山东文化和旅厅官方微博对比。
    从营销传播角度,为“美好安徽迎客天下”旅游品牌的建设提供可行路径。
    43.【参考答案】坚持品牌定位,深挖品牌内涵;加强旅游演艺节目的创作,拓展品牌传播渠道;重视微电影、影视剧、动漫、电脑游戏的广告效应;细分客源市场,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品牌的传播;围绕地域文化中的各种元素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创新旅游产品的体验方式;充分利用传统的大众媒体进行宣传;提高网络平台建设水平;促进省内各旅游城市和重点景区APP的开发和利用;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增强品牌传播力和宣传实效性。(答出5点即可,10分)
    【解析】营销传播包括广告、促销、销售、品牌、活动和在线促销等方式,从品牌角度来说,结合材料“美好安徽迎客天下”作为安徽旅游目的地品牌被推向市场,故可以坚持其品牌定位,继续深挖品牌内涵,从而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销售渠道来说,该地可以加强旅游演艺节目的创作,拓展品牌传播渠道,因为这里拥有天下奇绝的黄山美景、云烟缭绕的九华妙境、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婉转悠扬的黄梅戏、政通人和的大都市及相关的文化概念,并不为人所熟知;从广告角度来看,“美好安徽迎客天下”应该重视微电影、影视剧、动漫,电脑游戏的广告效应;与时俱进,吸引年轻消费者,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美好安徽迎客天下”应该采用不同的品牌传播方式,从而做到细分客源市场,有针对性地进行“美好安徽迎客天下”旅游品牌的传播;“美好安徽迎客天下”应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营销传播方式,线上可以促进省内各旅游城市和重点景区APP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营销传播;线下的方式,据材料“大多仅仅依靠导游讲解、文字介绍、实物陈列等方式”传播范围较小,营销手段过干传统,应该充分利用传统的大众媒体进行宣传,围绕地域文化中的各种元素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创新旅游产品的体验方式,据材料“美好安徽迎客天下”目前大多仅仅依靠导游讲解、文字介绍、实物陈列等方式,这种营销实效性较差,故该地应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增强品牌传播力和宣传实效性。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随着城市发展,高架桥、高架路等立体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的一种方式。为减轻噪音对沿线居民的影响,在高架经过居民区时常设置隔音装置。为评估不同隔音装置对吸声影响,某科研团队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左图是开孔塑料板与泡沫铝(60mm空腔厚度穿孔闭孔的规格)的吸声系数统计图,右图是高架沿线噪声频率与强度关系。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结论,并用数据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数据准确、表述清晰。)
    44.【参考答案】示例1:泡沫铝吸声效果好。声能主要集中在低频赫兹,且分贝(强度)高,是噪声主要来源。泡沫铝对声能吸附主要集中在1000Hz以下的低频声段,吸声系数在0.8以上,吸声效果明显。(10分)
    示例2:开孔塑料板吸声效果差。声能主要集中在低频赫兹,且分贝(强度)高,是噪声主要来源;开孔塑料板对声能吸附主要在高频段1000Hz以上,吸声效果差。(10分)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根据图示信息表示出正确的结论即可,并要根据图中的信息数据加以论证。根据右图信息可知,频率在1000赫兹以下其分贝强度高,所以声能主要集中在低频赫兹,低频赫兹是噪声的主要来源。结合左图信息可知,泡沫铝材料在1000赫兹以下的低频率段吸声效果更为显著,而塑料板对1000赫兹以上的频率段吸声效果更为显著,由此可知,泡沫铝吸声效果更好,开孔塑料板吸声效果相对较差。在表述理由时,需要借助图示信息进行认证,表述的过程中,一是要说明声能主要集中的频率段,分析出噪声的主要来源。其次,需要分析两种材料对不同频率段的吸声效果的差异,从而对给出的结论加以论证。单位/微博项目
    关注度
    粉丝量
    微博数量
    视频累计播放量
    安徽文旅厅
    956
    91.3万
    19532
    191万
    山东文旅厅
    1698
    885.6万
    39089
    1979.1万

    相关试卷

    第七测-【考前15天·一天一测】2022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卷(全国卷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七测-【考前15天·一天一测】2022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卷(全国卷专用)(解析版),共11页。

    第九测-【考前15天·一天一测】2022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卷(全国卷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九测-【考前15天·一天一测】2022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卷(全国卷专用)(解析版),共10页。

    第十测-【考前15天·一天一测】2022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卷(全国卷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十测-【考前15天·一天一测】2022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卷(全国卷专用)(解析版),共9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