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2019)必修地理一-常见的地貌类型练习题及详细解析

    人教版(2019)必修地理一-常见的地貌类型练习题及详细解析第1页
    人教版(2019)必修地理一-常见的地貌类型练习题及详细解析第2页
    人教版(2019)必修地理一-常见的地貌类型练习题及详细解析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当堂检测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1小题)
    下图示意我国三种典型地貌,读图完成问题。

                  甲                 乙                   丙
    1. 形成甲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 海浪侵蚀 B. 流水侵蚀 C. 流水搬运 D. 流水堆积
    2. 乙图所示河口处地貌是
    A. 冲积扇 B. 雅丹地貌 C. 三角洲平原 D. 河漫滩平原
    3. 丙图所示地貌常见于我国
    A. 塔里木盆地 B. 东南沿海 C. 东北平原 D. 云贵高原
    从古到今,各种各样的地质、地貌现象激发了多少探索者为之不懈努力。
    4. 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  )
    A. A侵入岩 B. 喷出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5. 下列地貌形态中,经过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A. 石林 B. 沙丘 C. 海蚀柱 D. V型谷
    6. 下列图中名称与相应外力作用的组合,正确的是
    A. ①蘑菇石——风沙磨蚀 B. ②溶洞——海浪侵蚀
    C. ③三角洲——流水侵蚀 D. ④沙丘——风力搬运
    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完成下列小题。

    7. 四种地貌景观,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8. 关于四地景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①地多U形峡谷 B. ②地景观迎风坡较缓而微凸
    C. ③地多V形峡谷 D. ④地景观多为流水堆积而成
    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列题。

    9. 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 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列图甲、图乙、图丙为三种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
    11. 图中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甲——流水侵蚀而成 B.  乙——风力沉积而成
    C.  丙——海浪沉积而成 D.  丁——冰川侵蚀而成
    12. 图丙所示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  奇峰林立 B.  冰川广布 C.  沟壑纵横 D.  地势坦荡
    13. 图中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且由风力作用而成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碛”表示沙、石等搬运颗粒物。下为某外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4. 该外力作用是()
    A. 风力 B. 流水 C. 冰川 D. 海浪
    15. 对该外力作用的沉积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描述正确的是()
    A. 沉积较集中   温度 B. 沉积较集中   速度
    C. 沉积较分散   地形 D. 沉积较分散   地质
    读图“桂林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6. 形成图示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侵蚀 B. 流水侵蚀 C. 冰川搬运 D. 海浪堆积
    17. 关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 气候干冷 B. 地表崎岖 C. 植被稀疏 D. 径流稀少
    下图为不同的地貌图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 图中地貌的形成与河流的流水作用有关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19. ①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 东北地区 B. 东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完成下面下题。

    20. 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1. 若③处景观中的地表物质常常会搬运到②处,其主要动力最可能是
    A. 流水 B. 风力 C. 重力 D. 内力
    22. 下列各种地表形态中,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 瀑布、戈壁 B. 沙丘、黄土沟壑
    C. U形谷、喀斯特地貌 D. 三角洲、冲积扇
    下图为不同外力作用形成的四种地貌。读图完成下列题。

    23. 图中地貌与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
    A. 甲——流水堆积 B. 乙——风力搬运
    C. 丙——海水堆积 D. 丁——风力侵蚀
    24. 若乙图表示流动沙丘,下列说法正确的
    A. A坡为背风坡 B. B坡为迎风坡
    C. A坡风力大于B坡 D. B坡比 A坡坡度小
    在极干旱地区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而裂开,在定向风的长期吹蚀下,裂缝逐渐扩大而成为沟槽,沟槽之间常出现高达5-10米的垄脊,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垄脊和宽浅沟槽,即为雅丹地貌。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常年盛行东北风,形成典型的雅丹地貌。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25. 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中,为雅丹地貌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6. 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脊和沟槽”的延伸方向最可能是()
    A. 东北—西南 B. 南北 C. 东南—西北 D. 东西
    27. 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①湖泊沉积地层     ②海浪侵蚀     ③冰川搬运堆积     ④风力侵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8. 图中为喀斯特地貌景观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9. 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 山峰林立,地表崎岖 B. 垄槽纵列,沟垄相间
    C. 锥形山体,顶有火口 D. 沙丘广布,植被稀疏
    30. 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 气候、植被 B. 植被、土壤 C. 土壤、地形 D. 岩石、水文
      下面四幅图是不同地貌景观图片。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                                 ②                           ③                          ④
    31. ①~④地景观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2. 关于①~④地景观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貌景观发育在河流的入海口处
    B. ②景观的形成主要是外力侵蚀作用
    C. ③景观壮观的峡谷由岩层断裂形成
    D. ④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
    读下面四处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33. 图中有三处景观成因有共性,这三处是
    A. 甲乙丙 B. 甲乙丁 C. 甲丙丁 D. 乙丙丁
    34. 图中与甲图中鹅卵石遍布的成因类似的地貌是
    A. 乙 B. 丙 C. 丁 D. 没有
    下图为五种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5. 图中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6. 形成②图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 冰川侵蚀 B. 流水侵蚀 C. 风力堆积 D. 流水堆积
    37. 下列图示地形成因与分布组合正确的是( )
    A. ③图----风力侵蚀-----干旱区 B. ①图----流水侵蚀---干旱区
    C. ③图----风力沉积-----干旱区 D. ⑤图----流水侵蚀---湿润区
    38. 下图为“四幅地貌景观示意图”。图中的地貌景观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相一致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图所示地貌景观,完成下列小题

    39. 组成物质及起伏状态与其他三种明显不同的地貌景观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0. 地貌景观所在地的气候相对干旱的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1. 地貌景观④是
    A. 河谷 B. 河漫滩 C. 冲积扇 D. 三角洲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
    42. 读下面四幅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地貌的名称。甲    ,乙     ,丙    ,丁     。
    (2)写出图中各地貌的形成原因。甲      ,乙      ,丙      ,丁     。
    (3)图甲为流动沙丘,下列有关该沙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沙粒在d坡一侧被搬运,在c坡一侧沉积
    B.d坡风力大于c坡
    C.c坡一侧为迎风坡
    D.若图中沙丘继续前移,小树将被掩埋
    (4)丁图地貌一般形成于河流    处,图中自a到b沉积物粒径逐渐    ,原因有哪些?
    (5)在丙图地貌区,农耕区多分布在面积较大的     ,当地人称之为    。分析在这里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图1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
    材料二:图2为我国政区简图。

    (1)图中四座“天生桥”可能出现的位置对应图中甲、乙、丙、戊的相应次序为:黄土桥 ______;海蚀桥 ______;喀斯特溶蚀桥 ______;风蚀桥 ______。
    (2)塑造④风蚀桥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______。
    (3)图中所示四个地区中水土流失问题最严重的是 ______。
    (4)图中戊河流入海口常见的地貌是 ______,其成因是 ______。

    1~3.【答案】B、C、A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读图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图示甲为峡谷,是流水侵蚀地貌,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 
    【分析】
    本题考查流水地貌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读图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乙图为河口三角洲,属于流水侵蚀地貌,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 
    【分析】
    本题考查风力地貌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读图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丙图为沙丘,属于风力沉积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5.【答案】D、B

    【解析】1. 
    第(1)题,沉积岩是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下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层理构造显著;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风化作用即成化石。第(2)题,石林位于云贵高原,属喀斯特地貌,由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沙丘是风的堆积地貌;海蚀柱是海蚀地貌;“V”型谷是流水的侵蚀下切形成的。
    2. 
    第(1)题,沉积岩是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下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层理构造显著;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风化作用即成化石。第(2)题,石林位于云贵高原,属喀斯特地貌,由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沙丘是风的堆积地貌;海蚀柱是海蚀地貌;“V”型谷是流水的侵蚀下切形成的。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及地貌,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准确判读图示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①蘑菇石是风沙磨蚀而形成的,故A正确;②溶洞是流水侵蚀形成的,故B错误;③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形成的,故C错误;④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7~8.【答案】D、B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文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熟记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①为瀑布,流水侵蚀作用形成;②为沙丘,为风力堆积作用形成;③为角峰,为冰川作用形成;④沙丘,为风力堆积作用形成;④为沙滩,为海浪沉积作用形成。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题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 【分析】
    本题考查图示四地景观特点的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文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加涅大问题能力。熟记常见地貌的成因及其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①地多V形峡谷,A错误;
    B.②地景观迎风坡较缓而微凸,B正确;
    C.③地多U形峡谷,C错误;
    D.④地景观多为海浪堆积而成,D错误。
    故选B。  
    9~10.【答案】B、B

    【解析】1. 略
    2. 略

    11~13.【答案】D、A、A

    【解析】1. 略
    2. 略
    3. 略

    14~15.【答案】C、A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外力作用与地貌。
    【解答】
    从图中可以看出,沉积物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大部分棱角分明,缺乏分选性,没有明显的分层特点,是冰川堆积作用形成的颗粒物特征,所以C正确,ABD错误。

    2.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外力作用与地貌。
    【解答】
    由上一题分析可知,该外力作用是冰川,地球历史上经历过几次大的冰期,每一次冰期结束后,气温回升,大量冰川融化,冰川搬运的沙、石等颗粒物会比较集中的沉积,所以A正确,BCD错误。  
    16~17.【答案】B、B

    【解析】1.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桂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该区域石灰岩广布,同时位于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全年降水丰沛,所以在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下发育喀斯特地貌,故该景观的主要成因是流水侵蚀(溶蚀)作用,B正确;该地降水多,风力作用微弱,A错误;该地无冰川作用,C错误;桂林位于大陆内部,不靠海,无海浪作用,D错误。故选B。

    2. 
    ​​​​​​​本题考查中国分区地理。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为中、低山地形,有喀斯特山地、丘陵和台地,地表崎岖,B正确;桂林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降水多,径流多,AD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较好,C错误。故选B。


    18~19.【答案】B、C

    【解析】1. 
    本题考查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读图,①为新月形沙丘,是风力堆积形成,②为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形成,③为海南岛南天一柱,与海浪作用有关,④为三角洲,为流水沉积形成。综上可知,B对,ACD错。故选B。
    2. 
    本题考查地貌及分布。读图可知,①为新月形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显著,广泛分布着新月形沙丘,C对;我国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降水较多,以流水作用为主,风力作用较弱,ABD错。故选C。


    20~21.【答案】D、B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解析】
    据图中地貌景观特征判断,①为海蚀崖地貌,②为冲积平原,③为沙丘地貌,④为角峰地貌。海蚀崖地貌由海浪侵蚀形成,冲积平原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沙丘地貌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角峰是冰川侵蚀地貌。由此判断,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海蚀崖和角峰,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意,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解析】
    读图可知,③处为沙丘,②处为平原地区,若③处景观中的地表物质常常会搬运到②处,其主要动力最可能是风力的搬运作用,沙漠流水作用弱,内力和重力难以远距离搬运沙粒,B正确,ACD错误。
      
    22.【答案】D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瀑布属于流水侵蚀地貌;戈壁为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沙丘为风力沉积地貌;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地貌;U形谷是冰川侵蚀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地貌;三角洲和冲积扇是流水沉积地貌。

    23~24.【答案】D、C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读图分析提取关键信息。
    【解答】
    甲图是在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地貌,A错误。乙图是在风力堆积作用下形成的新月形沙丘,B错误。丙图是在海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海蚀柱,C错误。丁图是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风蚀蘑菇,D正确。故选D。

    2.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读图分析提取关键信息。
    【解答】
    由图可知,A坡比B坡缓,A为迎风坡,B为背风坡,A坡风力大于B坡,C正确,ABD错误。  
    25~30.【答案】C、A、B、D、A、D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雅丹地貌,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地貌判读的相关知识。
    【解答】
    由材料可知,雅丹地貌是指平坦的地面发育成的许多不规则的垄脊和宽浅沟槽,图③所示符合其定义特征,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并读图可知,图①为沙丘地貌,图②为海蚀地貌,图④为喀斯特地貌,ABD错误。故选C。
    2. 【分析】
    本题考查雅丹地貌,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地貌判读的相关知识。
    【解答】
    由材料可知,雅丹地貌是在定向风的长期吹蚀下逐渐形成的沟槽和垄脊形态,“脊和沟槽”的延伸方向与风向一致。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常年盛行东北风,则可推知其“脊和沟槽”的延伸方向最可能是东北——西南,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 【分析】
    本题考查雅丹地貌,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地貌判读的相关知识。
    【解答】
    罗布泊以前是湖泊,存在沉积地层,①正确;新疆罗布泊位于西北内陆,不受海浪影响,②错误;该地远离冰川,③错误;西北内陆降水少,风力侵蚀作用强,④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 【分析】
    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地貌判读的相关知识。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并读图可知,图①为沙丘地貌,图②为海蚀地貌,图③为雅丹地貌,图④为喀斯特地貌,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 【分析】
    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地貌判读的相关知识。
    【解答】
    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形成的,一般奇峰林立、地表崎岖,A正确;垄槽纵列,沟垄相间为风蚀雅丹地貌的特点,B错误;锥形山体,顶部凹陷为火山地貌景观的特点,C错误;沙丘广布,植被稀疏为风积地貌的特点,D错误。故选A。

    6. 【分析】
    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地貌判读的相关知识。
    【解答】
    喀斯特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为主)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因此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气候和岩石特性有关,而与土壤、植被、地形等因素影响较小,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1~32.【答案】C、D

    【解析】
    1. 1.【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掌握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答】
    根据图示可知,
    ①是冲积扇,是河流的沉积作用形成的,①正确,②是背斜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②错误。③是峰林,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③错误。④是沙丘,是风力的沉积作用形成的,④正确。综上,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 

    2.​【分析】
    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掌握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答】
    A.①是冲积扇,发育在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处,是河流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故A错误。
    B.②是背斜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故B错误。
    C.③是峰林,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故C错误。
    D.④是沙丘,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是风力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33~34.【答案】A、B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解答】
    图中甲遍布鹅卵石河岸成因是流水作用;乙陡直的海边崖壁成因是海浪侵蚀;月牙形沙丘是风力堆积;拱形岩层山峰成因是岩层受水平挤压,是内力作用形成的;甲、乙、丙都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 
    【分析】
    本题考查甲图中鹅卵石遍布的成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
    【解答】
    甲图中鹅卵石遍布的成因是流水堆积作用,丙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乙陡直的海边崖壁成因是海浪侵蚀;拱形岩层山峰成因是岩层受水平挤压,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5~37.【答案】D、B、C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熟练掌握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
    【解答】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景观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②景观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③景观是风力的沉积作用形成的,④景观是风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的,D对,ABC错。
    ​故选D。


    2.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熟练掌握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
    【解答】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②景观位于黄土高原,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造成地表形态千沟万壑,B对,ACD错。
    ​故选B。



    3.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熟练掌握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
    【解答】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景观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位于湿润地区,B错;③景观是风力的沉积作用形成的,位于干旱地区,A错,C对;⑤景观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D错。
    ​故选C。
      
    3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及地表形态,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外力作用及其地表形态。
    【解答】
    读图可知,①是沙丘,属于风积地貌,A错误;②是三角洲,④是冲积扇,属于流水沉积地貌,BD错误;③峡谷,属于流水侵蚀地貌,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相一致,C正确。
    故选C。  
    39~41.【答案】A、A、A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地貌景观的判读及成因分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图中①为风力堆积地貌, ②为风力侵蚀地貌,③为海水侵蚀地貌, ④为流水侵蚀地貌,后三种均为侵蚀地貌,明显与其他三种不同的为①​,A对,BCD错。故选A。
    水沉积地貌,A对,BCD错。故选A。
    2.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地貌的特征及分布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图中①为风力堆积地貌, ②为风力侵蚀地貌,③为海水侵蚀地貌, ④为流水侵蚀地貌,①②两地外力作用以风力为主,气候干旱,A对、BCD错。故选A。


    3. 
    【分析】
    本题考查流水地貌,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地貌类型的判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地貌景观④为河谷,是流水侵蚀地貌,河漫滩、冲积扇及三角洲为流水沉积地貌,A对,BCD错。故选A。
      
    42.【答案】(1)沙丘  海蚀拱桥  峰林  冲积扇
    (2)风力堆积  海浪侵蚀  流水的化学溶蚀  流水堆积
    (3)C
    (4)出山口  减小  河流流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粒径大的沉积物先沉积,粒径小的沉积物后沉积。
    (5)洼地  坝子  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较肥沃,灌溉便利。

    【解析】(1)依据图中信息回答即可。
    (2)沙丘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海蚀拱桥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峰林由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冲积扇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
    (3)流动沙丘迎风坡风力大,沙粒被搬运到背风坡堆积,故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图中c坡为背风坡,d坡为迎风坡,图示沙丘由d向c移动,若继续前移,小树将被掩埋。
    (4)冲积扇形成于河流出山口处,图中自a到b坡度逐渐减小,水流速度也不断下降,从而使粒径大的沉积物先沉积,粒径小的沉积物后沉积。
    (5)在喀斯特地貌区,由于地表崎岖不平,农耕区主要分布在洼地,当地人称之为坝子,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气候温和,灌溉便利。

    43.【答案】(1)乙     戊     丙    甲 
    (2)风力侵蚀 
    (3)① 
    (4)三角洲    流水堆积

    【解析】本题考查地貌的成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准确判读图示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黄土桥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貌,对应图2中乙地;海蚀桥是沿海地区海浪侵蚀形成的地貌,对应图2中的戊地;喀斯特溶蚀桥是我国云贵高原地区流水溶蚀形成的地貌,对应图2中的丙地;风蚀桥是我国西北地区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对应图2中的甲地。
    (2)风蚀桥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长期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
    (3)图示四个地区中,黄土高原水土流水最最严重,对应的是②地区。
    (4)图中戊河是中国的长江,入海口处常见的地貌类型是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形成的地貌。

    相关试卷

    【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1《常见的地貌类型》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1《常见的地貌类型》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1《常见的地貌类型》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1《常见的地貌类型》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精品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培优分级练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1《常见地貌类型》同步分级练解析版docx、培优分级练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1《常见地貌类型》同步分级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