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学案:4.3 国际合作 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1856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学案:4.3 国际合作 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1856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学案:4.3 国际合作 学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18560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国际合作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国际合作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本节重难点突破,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三节 国际合作【学习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说明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2.结合实例,说明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态度和行动。【本节重难点突破】一、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开展国际合作的原则是什么?原因? 【微点拨】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负主要责任,应在保护全球环境中率先行动,削减其污染物的排放量,对其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对于发展中国家。则应该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原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保护本国及全球环境的责任。开展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当前,资源、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的特点 读图4.14 资源、环境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主要途径思考(1)国际合作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每种途径的国际合作对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有什么作用? 结合表4.4,分析不同大气问题国际合作的进程有何差异?影响因素有哪些? 活动: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1) 全球温室气体控制的目标是什么,即应将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多少摄氏度以内? (2)在确定全球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后,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各国在其中承担什么责任? 二、中国在行动对于资源、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我国的态度如何? 在资源、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中,我国处于怎样的地位? 我国在国际合作中的行动有哪些? 知识框架 巩固练习气候变化是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深远的挑战之一。2009 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以共同应对全球变暖趋势。据此回答1~2题。1.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各国心态各异,其原因在于全球变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对于减排,有的国家或组织持消极的态度,而有的持积极的态度,参与行动意愿高。下列国家或组织对减排持消极态度的是( )A.欧洲西部国家 B.“岛国联盟”C.俄罗斯 D.“高山国家” (如尼泊尔)2. 2009 年联合国日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碳”。以下关于全球变暖的相关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C.二氧化碳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D.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下图为典型发达国家人均能耗与人均收入的关系图。读图完成7~8题。3.在人均GDP收入在5000~20000 美元区间时,人均GDP能耗最低的是( )A.德国 B.澳大利亚 C.英国 D.意大利4.发达国家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后,导致人均能耗变化的原因是( )①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②采取节能措施,能源利用率提高③工业生产能力下降④环保意识逐步提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将在21世纪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升高1.1~6.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某年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能源消费构成是指各种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百分比)。材料二 2007年中国某公司与丹麦签署二氧化碳减排贸易协议,丹麦将向中国购买63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这是中丹两国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合作项目,清洁发展机制允许发达国家在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甲烷气体的收集与利用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可从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排放削减量以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义务。(1)根据全球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写出下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2)试分析中国向发达国家转让温室气体减排量给中国带来的积极意义。 (3)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为什么需要国际合作? 【参考答案】思考题:(2)①签署公约及履约,约定了参与国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促进参与国自觉进行资源环境保护,促进国家安全。②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对区域性资源、环境问题的治理与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利于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互信互惠发展。③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可以促进参与国在资源、环境领域的开发、保护的能力。④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可以帮助落后国家和地区,同时也可促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技术的不断提升。⑤资金援助可以帮助落后国家和地区改善民生,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及环境保护。活动:(1)以欧盟和小岛国联盟的主张为例。欧盟主张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C以内,而小岛国联盟主张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1.5°C以内.(2)实现目标的措施: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节约能源与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控制工业生产过程、农业等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各国承担的责任:发达国家拥有环境治理的经验、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根据公平性原则,发达国家有义务率先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承担治污费用,并将环保技术无偿或以优惠条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这是发达国家应负的责任。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刚刚起步,应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协调。巩固练习1.C 2.B 3.D 4.B【解析】第1题,俄罗斯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较寒冷。全球变暖后,俄罗斯气温将会升高,有利于俄罗斯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所以对减排持消极态度的应是俄罗斯,选C。第2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保温作用显著,造成全球变暖,故B正确。第3题,材料中显示人均GDP收入在5000~20 000 美元区间时意大利的人均GDP能耗最低。第4题,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节能、新技术、环保意识等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后,人均能耗却保持了平稳增长。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并没有下降。5.(1)a——毁林,b——燃烧化石燃料,c——极冰融化,d——沿海低地被淹。(2)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以便在能源和环保领域获得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提高环保能力;通过转让二氧化碳的减排量,增强自身的节能和环保意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促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3)重大的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或局部地区所造成的;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有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国际合作优秀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课时安排,重点难点,预习交流,互动探究,互动探究一,互动探究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四节 国际合作导学案及答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学案设计,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特别提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