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冀教版8.3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及反思
展开8.3同底数幂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节是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的第三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幂的乘法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它为幂的指数从正整数推广到整数,为后面学习科学记数法打下基础。因此,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前面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类比学习同底数幂的除法并不困难,但是具体运用时又易出错,特别是负指数幂的运算。所以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转化思想,整体思想,逆向思维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会用同底数幂的运算进行有关计算
2.了解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经历同底数幂除法法则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整体应用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性质过程的探索和应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类比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法则的推导和运用。
教学难点:负整数次幂的意义的理解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回忆在此之前学了哪些有关幂的运算?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有关幂的运算——同底数幂的除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幂的性质的复习,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
先按乘方的意义和除法计算,再用幂的形式表示结果。(学生自主完成)
(1) =
(2) =
(3)= =
【设计意图】学生会按教师的要求写出过程并得出结果,为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的得出做准备。
三、合作探究 展示提升
探究一:
- 上面的式子有什么特点?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先自己思考,有问题主动与他人交流)
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一般地,>。
即:同底数幂相除,底数 ,指数 。
【设计意图】问题1教师提示引导学生学生从”=”前后的底数、指数上总结特点并发现规律。这样就自然得出特点:①底数≠0 ②指数都是正整数,且被除数的指数>除数的指数 ③商的底数不变 ④商的指数=被除数的指数-除数的指数。为问题2性质的得出奠定了充分的条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探究二:
观察与思考:
问题:我们得到了同底数幂的除法当“m>n”时的运算性质,那么,对于这个性质,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可能问道:当“m≤n”时又该如何计算呢?上述性质还适用吗?如果学生想不到,教师补充质疑。)
1.按乘方的意义和除法计算:
(1)当时,
(2)当时,
如果按照前面m>n时得出的结论就有:
比较它们的结果就应该有:
因此我们规定:
(1),即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 ;
(2)是正整数)即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次幂,等于这个数的 的倒数。
从而对于任意正整数m,n,都有:
即:同底数幂相除,底数 ,指数 。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得出1题中的结果,学生应该对零指数次幂与负整数次幂的意义及规定容易理解,从而突破难点。
四、自学例题 当堂练习
1.自学例题:
(1)= (2)=
(3)= (4)=
2.基础练习(组内互查)
(1)= (2)=
(3) (4)
【设计意图】通过板演本组基础练习,巩固性质,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这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取得不同的发展”。
3.提升练习:
(1) (2)
(3)
(4) (5)
(6)已知,求 (7)已知 ,求的值。
【设计意图】本组练习在基础练习的基础上难度有了提高,(1)、(2)指数也出现了负指数;并且还用到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属综合运算;(3)题底数变成了多项式为整体的底数;(5)是非同底数幂的除法,需先化成同底再计算;(6)、(7)考查了学生对同底数幂、幂的乘方性质的逆向思维。其中(6)(7)学生有困难可以合作探究,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8.3同底数幂的除法
例题
公式逆用 整体应用
六、当堂检测
1.
2.
3.
4.
5.已知 ,,求的值。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测评教师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既有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有对能力的考查。这样以便有针对性的查缺补漏。
初中冀教版8.3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冀教版8.3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探究一 ,解决情境中的问题,问题探究二,问题探究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8.3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8.3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8章 幂的运算8.3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8章 幂的运算8.3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课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