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有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有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Zn-65,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于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Cl-35.5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B.利用“盐田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C.煤焦化制得煤焦油D.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2.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构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彼此的结合方式多样决定了物质的多样性
B.一切物质都由元素组成,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中的质了数决定
C.原子中的电子,尤其是最外层电子决定了原子活泼或者稳定的性情
D.原子可以变成离子或者结合成分子间接构成物质,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3.下列关于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微粒间有相互作用,化学变化是微粒间相互结合的结果
B.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变化是由构成物质的微粒决定的
C.在固体中每个微粒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在液体中微粒以不规则的方式运动
D.物质由看不见的微粒构成,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微粒是不变的
4.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A.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金
B.盐:碳酸氢钠、硝酸钾、纯碱
C.氧化物:磁铁、过氧化氢、二氧化碳
D.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钙、铁、锌、硒
5.疫情期间,杀菌消毒是日常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二溴海因(C5H6O2N2Br2),是一种性能温和的高效消毒剂,下列有关二溴海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溴海因属于有机化合物
B.二溴海因由5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2个溴原子构成
C.二溴海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0:1
D.二溴海因能够消毒是因为能使细菌病毒的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6.下列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采用的方案正确的是
7.如图为K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3℃时,等质量的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相同质量的固体
B.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
C.T2℃时,Na2C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49%
D.若KCI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浓缩、控制温度T2℃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
8.下列有关饮食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
B.可大量使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类食物延长保质期
C.将亚硝酸钠(NaNO2)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D.青少年正在长身体,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不吃或少吃蔬菜
9.下列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了的排列方式不同
B.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铝的活动性比铁强
C.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两者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D.氯化钠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溶质以单个离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
1O.常温下,往盛放适量M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物质并充分搅拌。下图横坐标x表示物质N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下表)。下列实验与图像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
11.(10分)多角度认识“空气”
(1)从微观角度:
己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在框图中画出表示空气的微观模型
(2)从变化角度:
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分离液态空气法,分离时,先得到 ,理由是 。
(3)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 (填化学式)。
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反应Ⅲ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有变化?若有,请写出发生变化的元素符号以及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
④一株小麦的幼苗,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填字母序号)。
A.茎秆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根系不发达,植株瘦小
(4)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12.(8分)分析微观见实质
(1)月球上含有氦、氮、钠、镁等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氦原子剥去电子留下的氦核称为α粒子,α粒子的化学符号为 。
②金属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请分析两种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的过程 。
(2)科学家用先进技术手段拍下了原子与分子的“最简单”反应的两种路径的影像资料,其中一种路径的简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根据HD的模型图描述其结合方式: 。此“最简单”反应中,涉及的元素种类有 种。该反应的生成物化学符号是 。
(3)为了探究分子运动速率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微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与浓盐酸挥发出的气体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
如上图所示,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皮塞。实验观察到大量白烟,且位置偏右,据实验现象可推论: 。
13.(8分)奥运中的化学
在新冠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赢得世界瞩目。
(1)如图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样物“冰墩墩”,是由硅胶外壳和毛绒熊猫(内充聚酯纤维——PET)两部分组成的。
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可干燥NH3、O2、N2等。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除强碱、氢氟酸外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①硅胶的物理性质有 。
②初步鉴别羊毛和PET的简单方法是 。
(2)冬奥火炬“飞扬”——外壳使用一种将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材料,强度高质量轻;内核采用铝合金内丹储氢。
①外壳使用的新型材料属于 (填字母序号)。
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D.复合材料
②“飞扬”是世界首套高压储氢火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比传统所用丙烷(化学式C3H8)作为燃料的一条优点是 ,依据是 。
(3)北京冬季奥运会实现场馆100%清洁能源供电,硅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如下图是制取高纯硅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4:71
D.反应时不能混入空气,否则可能引起爆炸
(4)举办冬奥会时,为了抗击疫情,采用84消毒液有效灭活新冠病毒,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接触到CO2后,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IO,同时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9分)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铁的冶炼和应用
(1)我国早在春秋战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①用赤铁矿高炉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胆矾为硫酸铜晶体,《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亦化为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
(2)铁制成合金能减缓铁制品的锈蚀,利用的原理是: 。
(3)硫酸亚铁可作为补铁剂,其药片表面包裹着用淀粉制作的糖衣,如无此糖衣,会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反应生成Fe(OH)SO4而失效,其化学方程式为 。
(二)高纯氧化铁(Fe2O3)的制备
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的生产流程如下图:
己知:。回答下列问题:
(1)将烧渣粉碎后进行反应,目的是 。
(2)加入过量铁粉的作用是: 。滤液Ⅱ中加入(NH4)2CO3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煅烧时FeCO3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Fe2O3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5.(9分)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在医药上用于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可添加在某些食用盐中,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2)而泛黄变质。
碘化钾变质与空气中的哪些物质有关?
猜想一:碘化钾与氧气、水作用生成氢氧化钾和单质碘
猜想二:碘化钾与氧气、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钾和单质碘
为探究碘化钾变质的原因,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一组同学的实验
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一段时问,观察到固体泛黄。
①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 ,观察到 ,得出结论“猜想二正确”。
②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确定上述结论,理由是 。
二组同学的实验
验证猜想一:
③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集气瓶中盛有 ,数日后,观察到 ,得出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验证猜想二:
④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集气瓶中盛有 ,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查阅文献获知,常温下某些气体和固体反应须在潮湿环境中进行。
⑤化学小组据此改进实验,具体措施: 。很快观察到固体泛黄的现象。
【实验结论】
⑥根据上述实验,化学小组得出结论:碘化钾固体泛黄变质是碘化钾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计算题(6分)
16.(6分)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正常人胃液每日需要盐酸溶质质量约为6.5g-7.3g.某患者每日分泌盐酸溶质质量为9.0g,为治疗胃酸过多需服用如图所示抑酸剂,请计算并回答: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是多少克?理论上能否使该患者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恢复到正常范围?
(写出计算过程)
二〇二二年初中学业考试模拟训练化学答案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没有配平、化学式错误、重要条件不写的均不得分,生成物的状态没有注明的,扣0.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D 3.D 4.B 5.B 6.C 7.C 8.A 9.B 10.A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
11.(10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
(1)(2分,氮分子与氧分子的比例为4:1即可)
(2)氮气 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低
(3)①H2 ②
③有,N元素+2→+5,O元素0→-2(2分。少1个扣1分;答无,不得分)
④B
(4)BC(1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1个得0.5分)
12.(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①He2+ ②Mg3N2 镁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镁离子,构成氮气分子的氮原子得到电子变成氮离子,镁离子与氮离子结合成氮化镁(2分)
(2)每个H原子与D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形成HD 1 H2和D
(3)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13.(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①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无味,吸附性(2分,多写、漏写1个扣1分)
②灼烧,闻气味
(2)①D
②燃烧产物是水,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能实现完全的零排放能源,丙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3)BD(1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1个得0.5分)
(4)
14.(9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
(一)
(1)① ②
(2)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
(3)
(二)
(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将过量的硫酸、生成的硫酸铁转化成硫酸亚铁(2分,少1个扣1分)
(3)
15.(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①稀硫酸(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或氯化钙/氢氧化钙/氯化钡/氢氧化钡 产生白色沉淀)
②猜想一中的KOH吸收空气中的CO2也会产生碳酸钾,所以无法确定(2分)
③湿润的氧气(氧气和水)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④二氧化碳和氧气
⑤往验证猜想二的集气瓶中再加入少量水(或者向集气瓶中加入二氧化碳、水、氧气)
⑥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必须全部写出三者,漏写不得分)
三、计算题(6分)
16.解:2×3×0.145g=0.87g(1分)
设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是x。
(2分)
(3分)
x=1.095g(4分)
9.0g-1.095g=7.905g(5分)
7.905g>7.3g,故不能使该患者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恢复到正常范围。(6分)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质方案
A
CO2(H2O)
通过装有生石灰的干燥管,干燥
B
NaNO3溶液(Na2SO4)
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C
Cu粉(CuO粉)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D
NaCI溶液(MgCl2)
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
M
N
y
A
水
稀盐酸
溶液的pH
B
水
氧化钙
溶液的温度
C
饱和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
稀硫酸
锌粒
溶液的质量
×××牌复方抑酸剂
有效成分:氢氧化镁
作用:用于治疗胃酸过量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片,每天3次
药物含量:每片含0.145g氢氧化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高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小刚依据描述书写了下列化学符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1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盐酸先生闯迷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