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案,共3页。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推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2.机敏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
3.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生疏。
过程与方法
在不条件、不同环境中反复运用定理,使同学达到娴熟使用,机敏运用的程度。使同学能归纳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在题目中应用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育数学思维以及合情推理意识,感悟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的应用价值
重点
机敏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目
难点
机敏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解综合题目
教学设计 与 师生互动
备 注
第一步:课堂引入
勾股定理和它的逆定理是黄金搭档,经常综合应用来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
其次步:应用举例:
例1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
试推断△ABC的外形。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推断三角形的外形。⑴移项,配成三个完全平方;⑵三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都为0;⑶已知a、b、c,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推断三角形的外形为直角三角形。
例2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D∥BC,AB=4,BC=6,CD=5,AD=3。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分析:使同学把握争辩四边形的问题,通常添置帮助线把它转化为争辩三角形的问题。本题帮助线作平行线间距离无法求解。制造3、4、5勾股数,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DE就是平行线间距离。
⑴作DE∥AB,连结BD,则可以证明△ABD≌△EDB(ASA);
⑵DE=AB=4,BE=AD=3,EC=EB=3;⑶在△DEC中,3、4、5勾股数,△DEC为直角三角形,DE⊥BC;⑷利用梯形面积公式可解,或利用三角形的面积。
例3已知:如图,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且CD2=AD·BD。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综合应用,留意条件的转化及变形。
∵AC2=AD2+CD2,BC2=CD2+BD2
∴AC2+BC2=AD2+2CD2+BD2
=AD2+2AD·BD+BD2
=(AD+BD)2=AB2
第三步:课堂练习
1.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a2+b2-c2)=0,则△ABC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2.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c=1:1:,试推断△ABC的外形。
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B=1,BC=,CD=,AD=3,且AB⊥BC。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4.已知:在△ABC中,∠ACB=90°,CD⊥AB于D,且CD2=AD·BD。
求证:△ABC中是直角三角形。
参考答案:
1.C; 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
4.提示:∵AC2=AD2+CD2,BC2=CD2+BD2,∴AC2+BC2=AD2+2CD2+BD2=
AD2+2AD·BD+BD2=(AD+BD)2=AB2,∴∠ACB=90°。
相关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
这是一份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共5页。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这是一份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共5页。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