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副标题题号一二总分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壮志归隋,扫平六代江南梦;坚心使命,结束五胡塞外争。”此对联歌颂了隋文帝( )A. 勤政爱民 B. 统一全国 C. 扩大疆域 D. 重视文教下列各项不属于秦、隋两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 )A. 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
B. 都修筑过长城
C. 都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行政机构
D. 都因暴政而灭亡贞观年间,名臣、名相辈出。下列不属于贞观名臣的是( )A. 宋璟 B. 杜如晦 C. 房玄龄 D. 魏征安史之乱是地方将领同中央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战争之后,唐朝遗留的问题是( )A.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 藩镇割据
C. 农民起义不断 D. 民族政权并立被称为“诗仙”,诗歌作品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唐朝著名诗人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陆游央视《国宝档案》曾介绍过山东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赵秉忠状元卷。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创立殿试制度的是( )A. 武则天 B. 唐玄宗 C. 唐太宗 D. 隋炀帝《日本书纪》:“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当时被称为( )A. 高僧 B. 遣唐使 C. 参赞 D. 市舶使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B.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开明的女皇帝
C. 唐玄宗倡导节俭
D. 唐朝定都长安假如你生活在唐朝,能看到的社会现象有( )
①农民使用筒车灌溉
②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射箭、弈棋等活动
③人们能在长安“市”里买到西域商品
④唐三彩受到人们的喜爱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南宋时期,有一位外国商人运送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该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 都护府 B. 市舶司 C. 宣政院 D. 枢密院北宋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其表现有哪些?( )
①经常调换军队的将领
②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③分化事权以削弱相权
④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 )A. 杭州 B. 泉州 C. 景德镇 D. 广州“公元十一世纪初,30万辽军势如破竹直逼北宋都城。宋辽两军对垒,大战一触即发。意外和偶然突然降临,一纸合约终止战争,开启120年的和平局面。”上述材料评述的是( )A. 辽朝的兴盛 B. “澶渊之盟”的订立
C. 宋夏和议的达成 D. 女真族的崛起某旅游团参观某景点时听导游这样介绍:“他头顶上悬着块画,上面写着“还我河山”往两边看,四周的墙上画着他的事迹,有“精忠报国”“郾城大捷”等,这位导游介绍的人物是( )A. 寇准 B. 陆秀夫 C. 岳飞 D. 文天祥“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战南宋,归元兵”是描述哪一民族的兴衰史( )A. 契丹 B. 党项 C. 蒙古 D. 女真《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塘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A. 统一国家建立 B. 江南地区开发 C. 商品经济繁荣 D. 民族政权并立“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这是马克思对下列哪一人物的评价?( )A. 阿保机 B. 阿骨打 C. 成吉思汗 D. 忽必烈如果把“西夏建立、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岳飞抗金、偏安一隅”提炼为一个学习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A. 国家建立巩固 B. 时代繁荣开放 C. 民族政权并立 D. 盛世危机四伏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A. 蒙古族 B. 回族 C. 维吾尔族 D. 满族如图是宋元时期政治形势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
A. 辽、金、元 B. 金、元、辽 C. 元、辽、金 D. 辽、元、金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1) 材料一的图1中,空格内应填写的是哪个朝代?(2) 材料一中图2的运河①处应填哪一城市?该运河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3) 为改变材料二中所反映的弊端,隋朝开创了哪一选官制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治世局面】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摘选自【唐】杜甫《忆昔二首》材料二:【和同一家与开放交流】
(1) 材料一中杜甫的诗描写的是哪一盛世景象?出现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除此之外唐朝还出现了哪个治世局面?(2) 材料二中图1反映了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他也因此被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图2反映的是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唐蕃关系?(3) 根据图3结合所学知识,A、B两条路线分别反映了唐朝哪位人物的事迹?(4) 图3的B路线经过了两汉时期开通的哪条著名商路?该商路的开辟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5) 根据上述材料,唐朝的治国方略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借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史之乱,江淮独全;历五季纷争,中原之地五易其姓,杀戮几尽,而东南之邦,民有定主……故自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
——摘选自【南宋】章如愚《群书考索》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摘选自【元】脱脱、阿鲁图《宋史》(1) 材料一中“五季纷争”指的是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到了哪一历史时期?(2)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东南渐重”的原因是什么?(3) 材料二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表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这一现象出现于何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宋代谚语材料三: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统一了全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摘选自人教版历史教材(1) 材料一中图1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何时,其名称叫什么?图2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北宋都城哪里的繁荣景象?(2) 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的政治特点。(3) 材料三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指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哪个朝代?(4) 为加强中央集权,材料三中的朝代创立什么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为有效的管理边疆,该王朝还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的有效管辖?(5) 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材料“壮志归隋,扫平六代江南梦;坚心使命,结束五胡塞外争。”可知,此对联歌颂了隋文帝统一全国的功绩。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
故选:B。
本题考查隋文帝的主要功绩,关键信息是“壮志归隋,扫平六代江南梦;坚心使命,结束五胡塞外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杨坚建立隋朝和统一全国的相关史实.
2.【答案】B
【解析】选项ACD都是秦朝与隋朝历史的相似之处。B、秦朝时期,为抵御匈奴的进攻,曾修筑长城。隋朝没有修筑过长城。
故选:B。
本题以秦、隋两个朝代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秦、隋两个朝代的相似之处。
本题以秦朝和隋朝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秦朝和隋朝相同点的有关知识记忆、理解能力。
3.【答案】A
【解析】唐太宗注重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任用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还重用敢于直谏的魏征。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故选:A。
本题以唐太宗统治为切入点,考查的是贞观之治时期的名将、名相。杜如晦、房玄龄、魏征都是唐太宗时期的名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4.【答案】B
【解析】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平定安史之乱后唐朝遗留的问题是藩镇割据。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安史之乱的影响。
5.【答案】A
【解析】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人们称他为“诗仙”。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李白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李白的诗歌特点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李白的相关史实。
6.【答案】A
【解析】由所学知识得知,武则天时期增设殿试、武举,而殿试指的就是亲自面试考生。
故选:A。
本题考查女皇武则天时期的科举制度,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
7.【答案】B
【解析】唐朝经济繁荣,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对世界的影响较大。唐朝时期,日本仰慕中国,多次派遣“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
故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唐朝时期,日本仰慕中国,多次派遣“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
理解和把握唐与日本的交往。
8.【答案】B
【解析】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陈述,观点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或看法。ACD是史实,B是对武则天的评价,属于观点。
故选:B。
本题考查武则天。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本题以武则天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9.【答案】D
【解析】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在唐朝,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射箭、弈棋等活动。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人们能在长安“市”里买到西域商品。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社会现象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唐朝的社会现象的相关史实。
10.【答案】B
【解析】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市舶司办理手续。
本题考查了宋代市舶司。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宋朝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11.【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北宋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①经常调换军队的将领,②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③分化事权以削弱相权,④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2.【答案】C
【解析】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杭州是大商业市镇,泉州、广州造船业发达,是大的对外贸易港口,A、B、D都不能选。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制瓷业的发展状况。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宋代城市功能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3.【答案】B
【解析】由“公元十一世纪初,30万辽军势如破竹直逼北宋都城。宋辽两军对垒,大战一触即发。意外和偶然突然降临,一纸合约终止战争,开启120年的和平局面。”结合所学,1004年,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很快打到澶洲城下,威胁北宋都城,在危机时刻,宋真宗御驾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大败辽军,1005年,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规定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澶渊之盟虽然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可知,材料评述的是“澶渊之盟”的订立。
故选:B。
本题考查澶渊之盟。澶渊之盟虽然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本题以澶渊之盟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4.【答案】C
【解析】由“精忠报国”“郾城大捷”判断是岳飞。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1140年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15.【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可知这个民族是女真族。女真族原来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过着以渔猎骑射为主的生活。10世纪时,女真受到辽的控制和压迫,后来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完颜阿骨打继任女真首领后,继续领导抗辽斗争,势力不断壮大。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金先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后来金被元朝所灭。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女真族。女真族原来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过着以渔猎骑射为主的生活。10世纪时,女真受到辽的控制和压迫,后来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先后灭辽和北宋。
16.【答案】C
【解析】由《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可知,该材料描述的是北宋东京城夜市繁华的状况,夜市的繁华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宋朝时期社会风貌的内容。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史料的分析能力。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联系所学作答。
17.【答案】C
【解析】“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这是马克思对成吉思汗的评价。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蒙古草原自此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成吉思汗。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成吉思汗的功绩。
18.【答案】C
【解析】由材料“西夏建立、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岳飞抗金、偏安一隅”可知,这些史实都发生在宋、辽、夏、金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宋、辽、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宋、辽、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
19.【答案】B
【解析】元朝时期,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他们同汉、藏、畏吾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期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回族.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与民族融合的相关史实.
20.【答案】A
【解析】辽建立于916年,1125年被金所灭;北宋建立于960年,1127年,被金所灭;西夏建立于1038年,1227年亡于蒙古政权;南宋建立于1127年,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金建立于1115年,1234年亡于蒙古政权。故曾与北宋并立的有辽,与西夏曾与南宋并立的有金与西夏。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朝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攻灭南宋残部。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据宋元时期政治形势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辽、金、元。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宋元时期的政治形势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元时期的政治形势的相关史实。
21.【答案】【小题1】隋朝。【小题2】洛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小题3】科举制;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解析】本题考查隋朝的建立和统一、隋朝大运河、科举制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隋朝的建立和统一、隋朝大运河、科举制等相关史实。
22.【答案】【小题1】开元盛世;唐玄宗;贞观之治。【小题2】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派文成公主入藏。【小题3】A线——鉴真;B线——玄奘【小题4】丝绸之路;张骞。【小题5】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积极的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和技术成果。(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以二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唐玄宗与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唐朝的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唐朝的对外交往史实、丝绸之路以及历史意义、唐朝的治国方略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的借鉴经验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玄宗与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唐朝的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唐朝的对外交往史实、丝绸之路以及历史意义、唐朝的治国方略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的借鉴经验等知识。
23.【答案】【小题1】五代十国。【小题2】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任答两点即可)【小题3】南宋。
【解析】本题以二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五代十国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以及完成时期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五代十国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以及完成时期等知识。
24.【答案】【小题1】北宋;交子;东京。【小题2】重文轻武。【小题3】蒙古族;元朝。【小题4】行省制度;宣政院;澎湖巡检司。【小题5】和平共处、民族交融等。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宋代的重文轻武、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宋代的重文轻武、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相关史实。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