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铜陵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2年安徽省铜陵市中考化学模拟卷
温馨提示:
1、化学试卷共17小题,总分40分。化学与物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S-32 Cl-35.5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卡内。
1. 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
B. 煤属于可再生能源
C. 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D. 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能减排”非常重要
【1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是最清洁的燃料。正确;
B、煤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错误;
C、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空气污染较小,是比较清洁的燃料。正确;
D、燃料不充分燃烧,既浪费燃料,又会污染空气,燃料的充分燃烧“节能减排”非常重要。正确。
故选:B。
2.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
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防止热的生成物落到瓶底,使瓶底受热不均而炸裂;因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五分之一的,为了观察水进入瓶中的体积,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不符合题意;
B. 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防止胶皮管漏气,不符合题意;
C.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减少红磷燃烧放热使气体逸出,减少误差,不符合题意;
D. 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做法错误,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会小于五分之一,符合题意。故选D。
3. 下列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A. 合成新药
B. 开发新能源
C. 研究物体运动
D. 研制新型材料
【3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合成新药,是合成新物质,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有关,不符合题意;
B、开发新能源,是能源研究领域,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不符合题意;
C、研究物体运动,是物理学科研究的范畴,符合题意;
D、研究新型材料,是开发新物质,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客观事实 | 微观解释 |
A | 炒菜时闻到香味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B |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 | 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
C | 一滴水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 | 分子体积很小 |
D | 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 | 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
A. A B. B C. C D. D
【4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宏观物质都是微观粒子构成,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烧菜时,香味的分子不断运动,使菜散发香味,选项正确;
B、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构成水银的原子(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使液柱上升,但是原子本身的体积不变,选项错误;
C、一滴水约0.5mL,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说明每个分子的体积很小,选项正确;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说明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
5. 华为公司研发了一种以甲醇CH3OH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可连续使用1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X的化学式是
A. O2 B. CO2 C. CH4 D. H2O
【5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则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12个,反应后氧原子是12个,反应前应该是12个,其中6个包含在3X中,反应前后钠原子都是4个,因此X的化学式是O2。故选A。
6. 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用小苏打蒸馒头,可以使馒头松软
C.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 D. 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测定其PH值
【6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农业中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苏打可以做发酵粉,可以使馒头松软,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用水润湿,故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7. 下面是某科普知识竞赛节目设置的“它是什么”的问题.其中答案正确的是
| 问 题 | 答 案 |
A | 厨房常用的物质,可以用它来发馒头,也可以做洗涤剂 | 烧 碱 |
B | 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日常生活中可作调味品 | 葡萄糖 |
C | 沼气池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是清洁能源,最简单的有机物 | 甲 烷 |
D |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作灭火剂 | 氮 气 |
A. A B. B C. C D. D
【7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小苏打(NaHCO3)水溶液呈碱性,生活中可以用来发面蒸馒头,还可以用来当洗涤剂,而烧碱是NaOH的俗名,故A错误;
B、氯化钠有多种用途,医药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生活中用氯化钠做调味剂,而不是葡萄糖,故B错误;
C、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有机物,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空气,是清洁能源,故C正确;
D、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可作灭火剂,但密度比空气小,故D错误。
故选C。
8.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
B. 微粒观: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气分子
C. 变化观: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溶液
D. 守恒观:32g铜和32g氧气反应,生成64g氧化铜
【8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都是碳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 氢气由氢分子构成,因此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气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方程式计算反应质量比,32g铜和8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0g氧化铜,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9. 在一个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4 | 6 | 111 | 4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5 | 0 | 84 |
A. 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后密闭容器内A的质量为22g
C. 该反应的表达式为A+B+C→D D. 参加反应的A、B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9
【9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待测值为4g+6g+111g+4g-15g-84g=26g;
A、根据反应物的质量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增加,则反应物是C,生成物是A、B、D,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反应后密闭容器内A的质量为26g,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表达式为C→A+B+D,不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A、B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6g-4g):(15g-6g)=22:9,符合题意。
故选D。
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混合气体中 |
B |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钠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
C | 比较相同条件下肥皂水和食醋的酸碱性强弱 | 分别用玻璃棒蘸取试样,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D | 探究烧碱溶液和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A. A B. B C. C D. D
【10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使用pH试纸,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带火星的木条是不会复燃的,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比较相同条件下肥皂水和食醋的碱性强弱,即测定酸碱度;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使用pH试纸,分别用玻璃棒蘸取试样,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可以比较相同条件下肥皂水和食醋的碱性强弱,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可能是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稀硫酸有剩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1. 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 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 X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 t3 ℃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11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NaOH溶于水放热,NH4NO3 溶于水吸热。A. Y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故A错误;B.升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故B错误;C. X的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是b,从t2 ℃降温到t1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D. t3 ℃时,X溶解度小于Y溶解度,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故D正确。
点睛∶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NaOH溶于水放热,NH4NO3 溶于水吸热。
12. 将25克甲物质跟5克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有10克甲、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A+B=C+D B. A+2B=2C+D
C. 2A+B=2C+D D. 2A+B=C+2D
【12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可知,反应后甲有10g剩余,则甲反应了15g,反应物的总质量为15g+5g=20g,故生成物的质量也为20g,可求得生成丁的质量为20g-11g=9g,设反应的方程式为
xA + yB= mC + nD
30x 20y 44m 18n
15g 20g 11g 9g
=== 得x:y:m:n=2:1:1:2,故选D。
13. 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 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 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13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甲图可知,20℃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故M表示的是a的溶解度曲线,N表示的是b的溶解度曲线,选项A错误;
B、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a中有固体剩余,b完全溶解,说明此时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选项B错误;
C、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a中有固体剩余,那么得到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中完全溶解,那么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升温到50℃时,a和b中均没有固体剩余,ab的溶解度均大于20℃时b的溶解度,所以a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选项C正确;
D、30℃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项D错误。故选C。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4.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电解水装置 |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装置 |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1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 | (1)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 |
【14题答案】
【答案】 ①. 2H2O2H2↑+O2↑ ②. 氢气 ③. 3Fe+2O2Fe3O4 ④.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解析】
【详解】A:
(1)该反应是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
(2)1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
B: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15. 某化学小组按照下列图示步骤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
(1)实验I中小木条______(填字母)处最先变黑,原因是______。
(2)实验II中分别用干冷的烧杯和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可以观察到第一个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第二个烧杯内壁______。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3)实验Ⅲ中,若用燃着的火柴接近导管另外一端,导管口出现火焰。说明蜡烛火焰中导出的物质是______(选填“气体”、“液体”或“固体”)。
(4)实验IV中蜡烛又被点燃,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5题答案】
【答案】 ①. a ②. 外焰温度最高 ③. 石灰水变浑浊 ④.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⑤. 气体 ⑥. 不是
【解析】
【分析】
【详解】(1)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实验I中小木条a处最先变黑,故填:a;外焰温度最高;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第二个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有水生成,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由此可得出蜡烛(主要成分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故填:石灰水变浑浊;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3)石蜡沸点较低,受热易变成石蜡蒸气,具有可燃性,所以实验Ⅲ中,用燃着的火柴接近导管另外一端,导管口出现火焰,故填:气体;
(4)实验IV中蜡烛又被点燃,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并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故填:不是。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现象,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又做了如图所示两组实验.
(1)实验一: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小组同学认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中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得到了小组其他同学的认同.
(2)实验二:小组同学将实验一做了改进,将注射器1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拧紧瓶盖的软塑料瓶中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再将注射器2中的氯化钡溶液注入瓶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3)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又提出了新问题:实验二软塑料瓶内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a.氯化钡溶液呈中性;b.碳酸钡不溶于水.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
①将软塑料瓶中的物质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不变色 | 软塑料瓶内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 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②向步骤①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的是________.
【16题答案】
【答案】 ①. 2NaOH+CO2=Na2CO3+H2O ②.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③. 白色沉淀生成 ④. 氯化钠、氯化钡 ⑤. H2SO4+BaCl2=BaSO4↓+2HCl ⑥. 反应物是否过量
【解析】
【详解】(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能溶于水,所以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将注射器2中的氯化钡溶液注入瓶中,观察到,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
(3)设计实验: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将软塑料瓶中物质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软塑料瓶内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一定有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向步骤①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一定含有氯化钡,故软塑料瓶内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钡;
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 ;
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的是反应物是否过量。
17. 为测定某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50g CuSO4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一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请计算: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样品质量/g | 50 | 50 | 50 |
NaOH溶液质量/g | 20 | 40 | 60 |
m/g | 44.9 | 49.8 | 49.8 |
(1)50g CuSO4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_____g。
(2)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实验3中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
【17题答案】
【答案】(1)9.8
(2)设:50gCuSO4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2%。
(3)Na2SO4、NaOH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CuSO4溶液会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u(OH)2沉淀,由实验数据可得,实验2和实验3产生沉淀的质量相等,可见50gCuSO4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49.8g-40g=9.8g,故填:9.8。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小问3详解】
由于实验3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所以实验3中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Na2SO4、NaOH。
19. 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1)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___g
(2)计算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____________
(3)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
【19题答案】
【答案】(1)4.4g;(2)11.7%;(3)16.3%
【解析】
【分析】(2)根据题意可知:已知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为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解题思路为:可根据反应中二氧化碳与碳酸钠的质量关系求出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可求出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3)根据题意可知:已知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题思路为: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可根据反应中二氧化碳与氯化钠的质量关系求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再加上样品中原有氯化钠的质量,即为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后可计算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具体过程如下:
【详解】(1)纯碱样品中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根据图示可知:当加入73g稀盐酸时,生成气体的质量达到了最大值,即此时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2)解:设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x=10.6g
y=11.7g
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为: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2)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为11.7%;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3%。
安徽省铜陵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铜陵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2页。
2022年安徽省中考仿真模拟化学试题(四)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中考仿真模拟化学试题(四) (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6 B,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