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遵义市红花岗区2022届中考化学模拟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 燃放烟花爆竹
B. 垃圾分类回收
C. 实验废水倒入下水道
D. 露天燃烧秸秆
【1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有害气体与烟尘,造成空气的污染,故选项做法不值得提倡;
B、垃圾分类回收,能有效提高对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减少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做法值得提倡;
C、实验废水倒入下水道,会污染水体,故选项做法不值得提倡;
D、露天燃烧秸秆,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故选项做法不值得提倡。
故选B。
2. 豆腐是中国人餐桌上喜欢的食物,豆腐加工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选优质大豆 B. 大豆磨粉 C. 过滤豆渣 D. 高温烧豆浆
【2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选优质大豆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
B、大豆磨粉,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居,不是化学变化;
C、过滤豆渣,是将固液混合物加以分离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
D、高温烧豆浆,这一过程中蛋白质受热会发生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3.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固体药品 B. 添加酒精
C. 滴加液体 D. 量取液体
【3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取用固体药品时标签面向手心,瓶塞倒放桌面,故A不正确;
B. 添加酒精时熄灭酒精灯,采用漏斗添加可防止酒精外溢,故B正确;
C. 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在试管正上方,故C不正确;
D. 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不正确。
故选:B。
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下列选项中有种物质站错位的是
A. 锰、镉、铁、汞 B. 硫、硅、氪、碳
C. 冰水混合物、食盐水、矿泉水、石灰水 D. 氧化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铜、氧化镁
【4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锰、镉、铁、汞都是金属元素,A正确;
B、硫、硅、氪、碳都是非金属元素,B正确;
C、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一种物质是纯净物、食盐水、矿泉水、石灰水都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C错误;
D、氧化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铜、氧化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D正确;
故选C。
5.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以锶原子(Sr)作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如图是锶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锶属于金属元素
B. 锶的化学性质与镁的化学性质相似
C. 锶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得到Sr2+
D. 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产氢气
【5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Sr的中文名称为“钅”字旁,所以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故A选项正确;;
B、锶和镁都是金属单质,都 由原子直接构成,锶元素和镁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所以锶的化学性质和镁的化学性质相似,故B选项正确;
C、锶的最外层电子 数为2,小于4,容易失去最外电子,失去两个电子,带两单位的正电荷,符号为:Sr2+,故C选项正确;
D、锶和镁的化学性质相似,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锶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6. 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
B. 室内起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 加油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D.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6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能发生,所以只有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故A选项错误;
B、室内起火不能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因为打开门窗后,大量空气进入室内,会使火势更旺,故B选项错误;
C、加油站内拨打电话产生电火花,可能引发汽油蒸气燃烧,发生爆炸,故C选项正确;
D、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 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7. 化学实验离不开水,下列化学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不合理的是
A. 排水法收集气体,瓶内事先装满水(水:排除集气瓶内的空气)
B. 细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内装少量的水(水:防止瓶底炸裂)
C. 配置水溶液(水:溶剂)
D. 硫在氧气中燃烧,瓶内装少量的水(水:吸热)
【7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排水法收集气体,瓶内事先装满水的目的是排除集气瓶内的空气,此选项正确;
B. 细铁丝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能使高温生成物溅落到集气瓶中而炸裂集气瓶底部,所以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内装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瓶底炸裂,此选项正确;
C. 配置水溶液时,水作溶剂,此选项正确;
D.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则在瓶内装少量的水的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此选项错误。
故选D。
8. 某种铁合金样品(只含两种成分)5.6g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0.22g氢气,则该铁合金中所含的可能是
A. Fe、Cu B. Fe、Al C. Fe、Zn D. Fe、C
【8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解:设5.6g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设5.6克铝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设5.6g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
由以上计算可知,当5.6g纯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能够生成0.2g氢气,
当5.6g纯锌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能够生成0.17g氢气,
当5.6g纯铝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能够生成0.62g氢气,
铜的活动性排在氢后,不能和稀盐酸反应;碳也不能和稀盐酸反应;
由此可知,不纯的铁5.6g中,如果含有锌、铜、碳,则生成的氢气质量小于0.2g,如果含有铝,则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0.2g,
不纯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0.22g氢气,所以铁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铝。
故选:B。
9.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例,不符合下图表征的是
A. 表示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 t1时溶液中的阴离子为OH-
C. t2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
D. 向t3时溶液中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
【9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酸碱中和反应的综合分析。
【详解】A、反应开始时pH值大于7,所以开始时反应溶液呈碱性,随着反应的进行pH值逐渐减小至7以下,溶液变成酸性,则该过程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t1时溶液pH值大于7,溶液呈碱性,此时碱过量,碱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为OH-,所以溶液中的阴离子为OH-,故正确;
C、t2时溶液的pH值等于7,则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完,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所以溶质为氯化钠,故正确;
D、t3时溶液pH值小于7,溶液呈酸性,所以t3时酸过量,过量的酸能与锌粒反应产生氢气,故溶液中有气泡产生,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睛】溶液pH值大于7,溶液呈碱性;溶液pH值小于7,溶液呈酸性;溶液pH值等于7,溶液呈中性;酸能与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反应产生氢气。
10. 学习化学要学会创造物质,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中不能一步转化的是
A. Cu→CuO→CuSO4 B. Fe2O3→Fe→FeCl3
C. BaCO3→BaCl2→BaSO4 D. C→CO2→CO
【10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铜与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A正确;
B.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是氯化铁)和氢气,故B不正确;
C.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氢,故C正确;
D.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11.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加入“垃圾分类”的队伍,其中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通过再生利用,可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1)塑料属于_________材料;
(2)在当前所有金属材料中,由于铝在使用期间几乎不被腐蚀,铝的回收率最高,铝抗腐蚀强的原因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废纸在纤维素酶的酶解作用下得到的水解液经过发酵可制得乳酸,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4)普通玻璃种含有硅酸钠(Na2SiO3),则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5)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请列举一列你在生活中对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____。
【11题答案】
【答案】(1)合成 (2)
(3)6:1:8 (4)+4##+4价
(5)塑料制品的循环使用
【解析】
【小问1详解】
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小问2详解】
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6:(16×3)=6:1:8;
【小问4详解】
硅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x=+4;
【小问5详解】
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如塑料制品的循环使用。
13. “习宾宴喝习酒风雅比兴,习家酒百家喝福寿安康”说的就是贵州习酒,习酒以当地优质红粱为原料,八次发酵后精心勾兑而成。
(1)人们经常听说有53o的白酒和38o的白酒,53o的白酒和38o的白酒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回答一种即可,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结合下图,可推测酒精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仔细观察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①A中表示有多个酒精分子,说明酒精由______构成;一个酒精分子由___________ 构成。
②A到B过程中,说明的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
③C到D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生成物有三种物质
b.反应后的物质有氧气
c.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因为酒精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13题答案】
【答案】(1) ①. 白酒中酒精分子所占的比例不同 ②.
(2) ①. 分子 ②. 两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③. 降温或增大压强 ④. bc
【解析】
【小问1详解】
(1)人们经常说的多少度的白酒是指白酒中酒精的体积分数,53o的白酒和38o的白酒分别是指酒精的体积分数为53%和38%的白酒,两种白酒的不同之处,从微观方面分析,即白酒中酒精分子所占的比例不同(表述合理即可);
(2)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①由A图可知,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一个酒精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②A到B过程中,酒精分子间的距离减小了,当温度降低时,物质遇冷收缩,分子间距离减小;当压强增大时,物质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也会减小,所以A到B过程中的操作过程可能是降温或增大压强。
③C到D的过程是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一个酒精分子和三个氧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三个水分子,其中有一个氧分子是剩余的。
a、该过程中生成物为两种,故a选项错误;
b、从微观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该反应过程中有氧分子剩余,所以反应后的物质中有氧气存在,故b选项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因为酒精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故c选项正确。
故选bc。
15. 硝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无氯氮钾复合肥,不仅钾含量高,而且水溶性好,易于植物吸收,适用于任何农作物和任何季节,具有广谱适用性。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
(2)由b点到a点可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
(3)40℃时,2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
①所得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将上述溶液降温至20℃,可析出硝酸钾晶体________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31.6%。
【15题答案】
【答案】(1)31.6g
(2)加入硝酸钾晶体 (3) ①. 不饱和 ②. 56.8 ③. <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故填:31.6g;
小问2详解】
由b点到a点可采取的措施加入硝酸钾晶体,至不再溶解,故填:加入硝酸钾晶体;
【小问3详解】
①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63.9g硝酸钾,因此40℃时,在2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
②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则该温度下,2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63.2g,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为120g-63.2g=56.8g;此时溶液为20℃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4.0%<31.6%,故填:56.8;<。
17.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CO2的大量释放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研究工作者们正在寻求降低大气中CO2的浓度的有效方法。某科研小组对氢氧化钙固碳过程与固碳产物进行了研究,分析了CO2浓度和碳化时间对氢氧化钙碳化速率以及碳化产物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任意CO2浓度,各组试件的质量增长率均随碳化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在24小时后达到平衡;对于任意碳化时间,各组试件的质量增长率均随CO2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对于任意CO2浓度,前期各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均随碳化时间的延长而提高,24小时左.达到峰值,随后强度随碳化时间逐渐降低;高浓度CO2环境对氢氧化钙的强度发展不利,对于任意碳化时间,各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均随CO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强氧化钙表面形成的碳酸钙产物层减缓了试件的碳化速率。
(1)氢氧化钙固碳的原理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请写出固碳产物的一个用途________;
(3)上图是实验过程中测得不同CO2浓度下试件质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由图可知CO2浓度越高,碳化速率越_______。从上图中你还可以获取的信息是________; ___________。
(4)结合你所学的知识,想想还有什么方法能够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请写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
【17题答案】
【答案】(1)
(2)作建筑材料(补钙剂等)
(3) ①. 越快 ②. 在二氧化碳浓度相同时,随着碳化时间的增加,碳化速率变化越来越缓慢 ③. 在相同的二氧化碳浓度时, 碳化时间达到300分钟时质量增长率接近最大
(4)可以植树造林(支持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开发新能源)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水,故填:;
【小问2详解】
碳酸钙可作建筑材料,补钙剂等,故填:作建筑材料,补钙剂等;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碳化速率越快;
从图还可获取的信息是在二氧化碳浓度相同时,随着碳化时间的增加,碳化速率变化越来越缓慢;在相同的二氧化碳浓度时, 碳化时间达到300分钟时质量增长率接近最大;
【小问4详解】
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植树造林,支持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开发新能源等合理均可。
19.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手,辨析实验原理、分析实验现象是获得正确结论的重要途径。
(1)如图是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B. a管产生的气体是一种清洁能源
C. 该反应过程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 本实验能确定水的组成,主要依据的是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2)下图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
①A图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所需条件是___________。
②B图中塑料瓶内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能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
③C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收集氧气,应在_____端(填“a”或“b”)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
④D图中能说明可能有新物质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19题答案】
【答案】(1)AB (2) ①. 加热 ②.
③. 分子在不断运动 ④. b ⑤. 生成了黑色固体
【解析】
【小问1详解】
A、纯水不导电,实验时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增强水的导电性,符合题意;
B、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a管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故a管产生的气体是一种清洁能源。符合题意;
C、该反应过程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不符合题意;
D、本实验能确定水的组成,主要依据的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小问2详解】
①A图所示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适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故发生反应所需的条件是加热;
②B图中塑料瓶内发生的反应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二氧化碳分子运动到试纸上,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C图收集氧气,应从a端通入,故应在b端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
④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黑色固体说明生成了新物质。
21. 某班同学在实验室模拟化工厂处理回收含铜废料的工艺流程如下:
(1)操作Ⅲ的名称__________,操作Ⅰ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
(2)步骤1的作用是_________。
(3)若液体B中加入固体A有气泡产生,则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若固体A过量,则分离提纯固体B中铜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蒸发##蒸发结晶
②. 引流
(2)将铜转化为氧化铜
(3) ①. ②. ③.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将固体洗涤、干燥后得到铜
【解析】
【分析】由于液体B中加入固体A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步骤2中加入的稀硫酸和步骤3中加入的铁都是过量的,具体提纯过程如下:
将含铜废料充分灼烧后,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得到氧化铜及残留物的混合物;
再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液体A为稀硫酸,过滤后除去固体残留物,得到的滤液中含有生成的硫酸铜和剩余的硫酸;
向液体B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再次过滤,得到的固体B中有生成的铜和剩余的铁;
再向固体B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有剩余,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过滤后得到铜,再进行洗涤,除去铜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干燥后得到纯铜;
得到的浅绿色溶液为硫酸亚铁溶液,再蒸发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操作Ⅲ的名称为蒸发结晶;操作I是将固液混合物进行分离,该操作为过滤,所以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步骤1的作用是将铜转化为氧化铜。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该过程是铁分别和硫酸铜、稀硫酸反应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固体B中含有铜和铁,所以向固体B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将固体洗涤、干燥后得到铜。
23. 课外实验课上,老师带来两瓶没有标签的药品,告诉同学们它们分别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要求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探究一】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1)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其中一瓶白色粉末少许溶于水,然后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pH_____7(填“>”、“<”或“=”),溶液呈碱性,则认为该固体是碳酸钠。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此结论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2)乙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观察到试管A中有水珠产生,试管B中_______,于是同学们认为该白色粉末是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探究二】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
同学们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配成溶液后,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时发现,碳酸氢钠溶液中立即产生气泡,而碳酸钠溶液开始没有气泡,过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碳酸钠溶液刚开始滴入稀盐酸时为什么没有气泡?
【收集证据】实验过程中不同阶段消耗盐酸的质量与生成CO2的质量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交流讨论】(3)图1中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填化学式);
(4)图2中从B点开始的变化关系与图1完全重合,据此我们可以判断碳酸钠溶液刚开始和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钠和另一种物质,因此没有气泡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基于以上“异常”现象,对比图1和图2的质量关系,你认为影响实验现象或生成物种类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23题答案】
【答案】 ①. > ②. 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pH也大于7 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
⑤. NaCl、NaHCO3 ⑥.
⑦. 反应物浓度
【解析】
【详解】【查阅资料】(1)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其中一瓶白色粉末少许溶于水,然后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pH>7,溶液呈碱性,则认为该固体是碳酸钠。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此结论不合理,理由是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pH也大于7。
(2)如图进行实验,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试管A中有水珠产生,试管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讨论】(3)图1主要的化学反应是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图象分析知 A 点稀盐酸不足,因此此时对应的溶质是生成的 NaCl 和剩余的 NaHCO3 ;
(4)图2中从 B 点开始的变化关系与图1完全重合,因此我们可以判断碳酸钠溶液刚开始和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但无二氧化碳生成,因此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评价】对比图1和图2的质量关系,由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开始没有气泡,过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产生,推断知影响实验现象的因素有反应物浓度。(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23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含答案),文件包含2022年贵州省桐梓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docx、化学1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二)(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二)(含答案),文件包含2022年贵州省桐梓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二docx、化学2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