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多校中考模拟测评(二)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2年河南省中考模拟测评(二)
化学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燃放烟花 B. 纸张燃烧 C. 粮食酿酒 D. 瓷碗破碎
【1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详解】A、燃放烟花,该变化包含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纸张燃烧,该变化包含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粮食酿酒,该变化有酒精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瓷碗破碎,是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答案为:D。
2. 豫菜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中国传统美食之一。下列豫菜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 鲤鱼三吃 B. 高炉烧饼 C. 汴京烤鸭 D. 醋溜白菜
【2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鲤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烧饼中富含糖类,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烤鸭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白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 我国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 坚持绿色出行 B. 少用一次性餐具 C. 倡导植树造林 D.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3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坚持绿色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碳中和”,故选项做法正确;
B、少用一次性餐具,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碳中和”,故选项做法正确;
C、倡导植树造林,能吸收二氧化碳,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利于实现碳中和,故选项做法正确;
D、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选项做法不正确。
故选D。
4.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 木炭 B. 红磷 C. 硫 D. 氢气
【4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红热,但都不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错误;
B、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正确;
C、硫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错误;
D、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 氯化钠 B. 液氧 C. 水银 D. 干冰
【5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水银是汞的俗称,属于金属单质,由汞原子直接构成,故选项符合题意;
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 生活中可通过煮沸来将硬水软化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6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也有水生成,故错误;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正确;
C、生活中可通过煮沸来将硬水软化,故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故正确。
故选A。
7.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热固体 B. 稀释浓硫酸
C. 量取液体 D. 过滤
【7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我国万米深海潜水器“奋斗者”号载人舱外壳采用的是新型钛合金材料。如图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8 B.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C. 钛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D. 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8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有 ,解得= 10,故错误;
B、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不是“g”,故错误;
C、由钛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钛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为4层,故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故正确;
D由钛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 ,则其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 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故错误;
故选C。
9.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二氧化碳是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
C.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北京奥运场馆“水立方”内完成冰水转换——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9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花香四溢,是因为花中含有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的香味,故选项微观解释正确;
B、二氧化碳是纯净物,是因为二氧化碳是由同种分子构成,故选项微观解释正确;
C、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微观解释正确;
D、分子间有间隔,“水立方”内完成冰水转换,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而水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微观解释不正确。
故选D。
10. 鉴别下列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
A. 用熟石灰鉴别硝酸铵和硫酸铵
B. 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C. 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D.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0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硝酸铵和硫酸铵均能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而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线和棉线,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线,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钙能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能与一氧化碳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1. 某同学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是25mL
B. 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和胶头滴管
C.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洒出,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 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11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x,则50g×3%=x×1.04g/cm3×6%,得x=24.0mL,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量筒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烧杯用于完成混匀操作、玻璃棒用于混匀时的搅拌,还要用试剂瓶盛放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托盘天平,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洒出,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仰视量筒读数,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则溶质质量偏大,会使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2. 铅蓄电池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其工作原理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为H2O2 B. PbSO4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12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Pb、O、H、S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10、4、2,反应后Pb、O、H、S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8、0、2,2X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X为H2O,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PbSO4中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则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生成物为两种物质,不符合“多变一”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因此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3.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向一定质量的Na2CO3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C. 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D. 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铝和镁
【13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刚开始加热时,高锰酸钾还没有分解,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加热一段时间后,高锰酸钾开始分解,固体质量减小,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不再改变,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也不再改变;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并不是一直不变,故A错误;
B、在碳酸钠的溶液呈碱性,加入水稀释后还是呈碱性,碱性会减弱,但pH值仍会大于7,故B错误;
C、随着的加入,先与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铜,因此要等盐酸反应完后才产生沉淀,氯化铜反应完就不再产生沉淀,故C正确;
D、根据镁和铝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24份质量的镁和98份质量的硫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4份质量的铝和294份质量的硫酸,反应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当稀硫酸过量的情况下即刚加入金属时,铝消耗的稀硫酸质量更多,生成的氢气质量更大,但随着金属加入过量、等量的稀硫酸用完时,消耗稀硫酸的量相同,生成氢气的质量是相等的,D错误。
故选C。
14. 现有K2SO4和K2CO3的混合物共12.0g,溶于水并加入足量Ba(NO3)2溶液后,共生成沉淀16.6g,则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约为
A. 5.1g B. 6.1g C. 11.2g D. 12.2g
【14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K2SO4和K2CO3的混合物溶于水并加入足量Ba(NO3)2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可看成2个K被1个Ba取代,设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为x,则: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复合肥料的化学式:__________。
【15题答案】
【答案】 ①. O(或氧元素) ②. KNO3(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由多到少依次为氧、硅、铝、铁、钙,所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在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叫做复合肥料,如硝酸钾、磷酸二氢铵等,故填:O(或氧元素);KNO3(合理即可)。
16.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发现家用天然气泄漏,应______,并开窗通风;家中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
【16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立即关闭燃气阀门 ③. 隔绝空气(或氧气)
【解析】
【详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若发现家用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开窗通风,降低天然气的浓度,以防遇明火发生爆炸;家中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填:;立即关闭燃气阀门;隔绝空气(或氧气)。
17. 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使用广泛。不锈钢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工业上焊接铁制品时,常先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用文字解释)。
【17题答案】
【答案】 ①. 制作餐具(或是用作热水器内胆等合理答案即可) ②. ③.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解析】
【详解】根据合金的特点是比成分金属硬度大,耐腐蚀,密度小等优点,不锈钢耐腐蚀故用途是:制作餐具(或是用作热水器内胆等合理答案即可);
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即盐酸和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18.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甲和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t2℃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的质量是___________。
【18题答案】
【答案】 ①. t1 ②. 乙>甲>丙 ③. 10g
【解析】
【详解】根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和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t1;
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为甲>乙>丙,降低温度,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均为饱和溶液,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为不饱和溶液,应该按照 t1℃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t2℃时,甲物质溶解度为25g,即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5g甲物质形成125g饱和溶液,所以5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的质量是10g。
19.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互反应,“→”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固态的B常用于人工降雨,D的水溶液呈蓝色且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E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A与E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
【19题答案】
【答案】(1)CO2 (2)
(3)有气泡冒出,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解析】
【分析】固态的B常用于人工降雨,故B为CO2;D的水溶液呈蓝色且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故D为CuSO4;E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故E为Fe;A~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能转化为B,B能与C相互反应,C能与D反应,故A为酸,可以是硫酸或盐酸,C为可溶性碱,可以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代入检验,验证合理。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B为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故填:CO2;
【小问2详解】
C—D,可以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3详解】
A与E反应,即铁与硫酸或盐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和氢气,可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故填:有气泡冒出,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21. 《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是指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的过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现将20g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共收集到4g二氧化碳,则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1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50%
【解析】
【详解】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0g-4g=16g;20g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反应后钙元素全部存在于剩余固体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故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2.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计算反应物中化合物和单质的质量比_____。(写最简比)
【22题答案】
【答案】(1)
(2)17:24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氨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氮气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2详解】
反应物中化合物(氨气)和单质(氧气)的质量比为(4×17):(3×32)=17:24,故填:17:24。
24. 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写出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试分析滤渣的成分______。
【24题答案】
【答案】(1)
(2)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
【解析】
【分析】锌、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银,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锌优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若锌反应完,硝酸银有剩余,铁粉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一定发生反应是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2详解】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铁,可能含有锌,滤渣里还一定含有生成的银,故填: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
26.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用D装置收集气体时,气体从f导管口通入)。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请将D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_____。
(3)为达到实验目的,请写出所选装置的导管口从左到右正确的连接顺序______。(用字母和“→”表示)
【26题答案】
【答案】(1)
(2) (3)a→d→e→b→c→f
【解析】
【小问1详解】
A装置中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先集气瓶底部聚集,用D装置收集气体时,气体从长导管口通入,如图所示,故填:;
【小问3详解】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先将气体通过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干燥,最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并且导管要长进短出,所以所选装置的导管口从左到右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d→e→b→c→f,故填:a→d→e→b→c→f。
28. 高炉炼铁是把赤铁矿,焦炭和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炉内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赤铁矿中还原出来。
(1)高炉中加入焦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
(2)写出高炉炼铁过程中得到铁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氢气可用于冶炼铁,也可用作燃料。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什么?_______(写一条即可)
【28题答案】
【答案】(1)提供热量,产生还原剂一氧化碳
(2)
(3)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解析】
【小问1详解】
高炉中加入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产生还原剂一氧化碳;
【小问2详解】
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氢气可用于冶炼铁,也可用作燃料。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所以氢气作燃料的优点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30.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酸具有相似的性质,原因是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____________。
(2)用稀盐酸中和一定质量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pH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C点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某同学要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SO4及泥沙等杂质,并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①写出A溶液中溶质化学式:_________;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②蒸发结晶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③请设计实验证明滤液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的溶质。______(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4)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氢氧化钠,同时得到氢气和氯气。若要制备160g氢氧化钠,则产生氯气的质量是______?
【30题答案】
【答案】(1)氢离子##H+
(2) ①.
②. NaCl、HCl
(3) ①. Ba(OH)2 ②. 除去杂质CaCl2和过量的Ba(OH)2 ③. 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④.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滤液中溶质除氯化钠外,还含有Na2CO3和NaOH
(4)解:设产生氯气的质量为x
x=142g
答:产生氯气的质量是142g
【解析】
【小问1详解】
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故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小问2详解】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图可知,C点时,pH<7,说明此时稀盐酸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HCl;
【小问3详解】
①粗盐中含氯化钙、硫酸镁等杂质,可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氢氧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可除去硫酸镁,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故A溶液中溶质为化学式为:Ba(OH)2;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杂质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
②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③由以上分析可知,滤液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过量的碳酸钠和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可用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检验并将碳酸钠除尽,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可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故填: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滤液中溶质除氯化钠外,还含有Na2CO3和NaOH;
【小问4详解】
见答案。
2023年山西省晋城市多校联考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西省晋城市多校联考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流程题,科普短文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二)(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二)(原卷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 中原大地物产丰富,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铷原子钟可提供精确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二)(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二)(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 中原大地物产丰富,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铷原子钟可提供精确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