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鱼我所欲也习题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884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9 鱼我所欲也习题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884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9 鱼我所欲也习题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884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9 鱼我所欲也习题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8846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9 鱼我所欲也习题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8846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9 鱼我所欲也习题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8846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9 鱼我所欲也习题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8846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9 鱼我所欲也习题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8846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9 鱼我所欲也习题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9 鱼我所欲也习题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讨厌憎恨,祸患灾难,仅仅只,语气词,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本文首先提出“舍生取义”的论点。这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然后,指出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
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最后,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解析】C项,乡(xiàng)。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同“_____”,_______。(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同“_____”,_______。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4)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孟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B.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与之并称为“孔孟”。C.“万钟于我何加焉”“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钟”“石”都是古代的容器,也作容量单位。D.“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解析】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假如人所喜欢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生的手段,什么(手段)不可以用呢?
6.理解性默写。(1)《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体现作者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应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与此相应,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也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3)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体现本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与“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7.下面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B.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C.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D.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解析】B项,从文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看,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人皆有之”。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的散文善用排比和对偶。本文第二段大量使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充满节奏感,且富有文采和气势。B.本文阐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孟子认为,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C.本文第一段论证思路清晰。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再从反面论述为了“义”可以舍生,接着再正面论述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D.“本心”指人的羞恶之心。作者用一般人和乞丐都不能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并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行为进行了嘲讽和批判。【解析】C项,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
9.家庭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此学校将开展以“建设家风,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观点论述】活动中,你的班级召开以“家风建设”为主题的交流会,请你阐述自己的观点,简要写出几条家规。(80字以内)
(3)【对联续写】有一位同学以对联的形式为本次活动拟写了一条宣传标语,请你以“家风”为内容补充下联。上联:训诫传千古下联:
【解析】A项,所以/旧知识;B项,道路;C项,这样/判断词,是;D项,生存/年轻人。
【解析】A.转折连词,却/连词,表修饰;B.代词,它;C.连词,因为/介词,对、向;D.介词,比/介词,在。
1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B.本文开篇运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评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舍生取义,道义高于生死的本心。D.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表现的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解析】《鱼我所欲也》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脚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2)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15.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问其妻曰:“汝见我不?”(楚人)问自己的妻子说:“你能看见我吗?”
16.出自这篇文章的成语是什么?这个成语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一叶障目;不要自欺欺人,不要企图不劳而获(或任何理论都不能盲目追崇,要看清事物本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教学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提出论点,舍鱼取熊掌,舍生取义,升华主题,递进论说,非独贤者有,人皆有,贤者勿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鱼我所欲也图文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的要求,有关作者,有关《孟子》,有关“性善说”,《孟子》简介,性善说,课文分析,分析第一部分,分析第二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9 鱼我所欲也课文内容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鱼我所欲也,作者简介,读准字音,课文精讲,提出论点,舍鱼取熊掌,舍生取义,第一段探究,第二段探究,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