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文言文二则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888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8.文言文二则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888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8.文言文二则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888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8.文言文二则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8882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8.文言文二则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8882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8.文言文二则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8882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8.文言文二则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8882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8.文言文二则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8882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8.文言文二则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18.文言文二则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共41页。
你听说过“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的故事吗?你自己是一个勤奋刻苦的学生吗?①阅读“囊萤夜读”,说说车胤是通过什么方法 夜读的。②阅读“铁杵成针”,说说李白是在哪里碰到老 妇人磨针的?最后李白做了什么?打开课本第102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囊萤夜读① 胤恭②勤不倦,博学多通③。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④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注释】①本文选自《晋书·车胤传》。囊,用口袋装。萤,萤火虫。②[恭]谦逊有礼。③[通]通晓、明白。④[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铁杵成针①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②溪,逢老媪方③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④ ,还卒业⑤ 。【注释】①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②[是]这。③[方]正在。④[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⑤[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恭g4ng焉yān萤yíng恭g4ng勤qín博bó贫pín逢f9ng卒zúnáng囊括 胆囊 探囊取物yíng萤火虫 囊萤映雪萤火虫g4ng恭敬 恭喜 恭维qín勤劳 勤俭 勤勉劳勤bó渊博 博弈 博学多才pín贫穷 贫乏 耍贫嘴yān心不在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f9ng相逢 重逢 逢凶化吉zú士卒 无名小卒 通过课文标题,想象一下“囊萤夜读”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批注:“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直接点明了车胤的人物形象:好学不倦、知识渊博。“家贫不常得油” 说明车胤的学习环境很差。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批注:通过“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等语句的描述,可以看出车胤在学习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依然想办法读书,这一行为体现了车胤勤学苦读的学习态度和精神。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思考:车胤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却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通过本则故事的学习,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思考:车胤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却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通过本则故事的学习,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示例:无论学习环境有多么恶劣,只要勤奋苦学,日后必有成就。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译文:车胤肃敬勤勉而不知疲倦,知识非常渊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的口袋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想象一下,要把一头粗一头细的圆铁棒磨成一根针,是什么样的情景?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批注:通过词语“未成”“弃去”,可以看出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读书,学业半途而废。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批注:“感其意,还卒业”,表明李白被老妇人的毅力感动,于是回去刻苦学习,最终完成学业。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思考:本则故事主要记叙了李白从不爱读书、学业半途而废到刻苦学习、完成学业的转变过程,说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思考:本则故事主要记叙了李白从不爱读书、学业半途而废到刻苦学习、完成学业的转变过程,说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示例: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决心、有毅力。只有肯下苦功夫,才能克服困难,把事情做好。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当他路过这条小溪时,遇到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读完课文后,尝试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内容,从中体会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求学态度。回归整体 你还知道哪些与本课类似的文言文故事?你觉得那些故事中的人物值得你学习吗?试着和同学们交流一下。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读课文的时候注意不要读错字音。2.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试着用自己的话和爸爸妈妈说说这两个故事。①胤恭勤不倦。(疲倦)②家贫不常得油。( )③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3.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3.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①胤恭勤不倦。(疲倦)②家贫不常得油。(贫寒)③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放弃)·人物简介李白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其诗对当时政治的腐败做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的疾苦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代表作品:《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片段欣赏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勤奋努力的历史人物译文:匡衡,字稚圭,他勤奋好学,但家中贫穷,夜晚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他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以此来读书学习。kuāngguī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